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玄幻 > 太荒吞天訣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妖頭

太荒吞天訣 第二百五十七章 妖頭

作者:鐵馬飛橋 分類:玄幻 更新時間:2024-03-12 11:06:57

-

徐階雖然猜到了一點,但是最後還是冇法改動自己已經寫好的奏章,隻能原封不動遞了上去。

不出所料,遞上奏本的第二日,徐階就通過自己的渠道瞭解到,嘉靖皇帝在看到他的奏章後隻是笑了笑,隨後吐出四個字來讓他是肝膽俱裂。

“愚不可及。”

這就是嘉靖皇帝在看到他奏章的時候說的唯一的話。

“後來皇上還說了什麼?”

這是在東閣旁邊的一個小花園裡,這裡位置偏僻少有人來往,而且過來的那條道路上也被他的人看著,自然不會有人進來看到這裡發生的一幕。

此時,徐階身前一個內侍穿戴的人躬身回道:“皇爺後麵又說,這人啊,官做久了,心也變了。

當時黃公公就說,這也是大人們要為國分憂,纔會主動請命做這趟差事,應該冇有其他心思。

但是皇爺隻是冷笑,其他什麼話也冇說,隻是讓人把今科進士們的彈劾奏章翻出來交給他看,據乾爹分析,很可能會從他們當中選出人選前往。

皇爺的意思應該是,隻是去調查一個親王的不法事,朝廷哪裡需要大費周章,還派出朝廷大員前去,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聽到這裡,徐階心裡也是暗歎一聲,“是啊,一個無權無勢的親王,哪裡需要顧及什麼顏麵,要麵子也就不會做出什麼僭越之舉了。”

隻可惜,想明白這一層關係還是遲了點,上了嚴嵩的當。

想不到,自己都卑躬屈膝到這種地步了,老傢夥還是防備著自己。

不過現在徐階更想知道的是,到底誰會成為這個幸運兒,被嘉靖皇帝點到鈞州去調查徽王。

“據乾爹說,鄒應龍、勞堪還有魏廣德的奏章被留下了,不過看皇爺的意思,鄒應龍似乎更加被看好。”

那內侍回答道。

“鄒應龍?他是在那個衙門觀政?”

徐階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前些日子好像是來過自己家的,其實每年科舉考試結束後,新科進士們就會有選擇的到處投下拜帖。

對於身為內閣閣臣的徐階來說,收到的自然也不會少。

隻是對這些人的靠攏,他們當然不會過多留意,更不會拒絕,隻是一切都要等觀政授職以後纔會開始關注,除非其中發現有特彆好的苗子,纔會在授職前伸手拉一把。

對新入官場的進士來說,這是拜門子,希望得到高官們的關照,而對於身處高位的人來說,何嘗不是培養後輩班子的機會。

從有意投靠的人當中選出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為自己所用,隻需要在關鍵的時候為他發聲,爭取一下即可,這也會擴大自己的權勢。

“鄒應龍在禮部觀政,預調行人司任職,前兩天吏部有了第一批進士授官名冊裡就有他的名字。”

被小內侍一提點,徐階就想起來了,這屆丙辰科殿試的進士,近期有一些要開始授官,自己應該就是在那份名冊裡看到鄒應龍的名字的。

行人司,是大明朝一個很特殊的部門,工作和名字很貼切,就是到處走動的人,其實就是奉旨出差外派,官員出巡需要隨行人員,行人司就是這麼一個衙門。

大明朝對國內親藩和外藩事務,都是禮部負責,其下還有四夷館和會同館等機構,鴻臚寺也和禮部來往密切,甚至有一定從屬關係。

《我的治癒係遊戲》

禮部下設主客司“分掌諸藩朝貢接待給賜之事。諸蕃朝貢,辨其貢道、貢使、貢物遠近多寡豐約之數,以定王若使迎送、宴勞、廬帳、食料之等,賞賚之差。

凡貢必省閱之,然後登內府,有附載物貨,則給值。若蕃國請嗣封,則遣頒冊於其國。使還,上其風土、方物之宜,贈遺禮文之節。諸蕃有保塞功,則授敕印封之。各國使人往來,有誥敕則驗誥敕,有勘籍則驗勘籍,母令闌人。

土官朝貢,亦驗勘籍。其返,則以鏤金敕諭行之,必與銅符相比。凡審言語,譯文字,送迎館伴,考稽四夷館譯字生、通事之能否,而禁飭其交通漏泄。凡朝廷賜賚之典,各省土物之貢,鹹掌之”。

四夷館是中國曆史上具有真正意義的官方翻譯機構,在以前的朝代雖然都有從事翻譯的官職,但建立專門的機構還是在大明朝開始的。

鴻臚寺掌管“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

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延、冊封、進曆、進春、傳製、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覲,諸蕃入貢,與夫百官使臣之覆命、謝恩,若見若辭者,並鴻臚引奏。

會同館是明朝專門接待朝貢人員住宿的大規模驛館,外夷貢使來朝一般居住在會同館東南西北四館之一居住。

既然有來的,自然也有往的,行人司就是這麼一個機構,它的職責是“專捧節、奉使之事。凡頒行詔敕,冊封宗室,撫諭諸蕃,征聘賢才,與夫賞賜、慰問、賑濟、軍旅、祭祀,鹹敘差焉。”

朝廷選派正副使以後,隨行官員大多都是從行人司中抽調。

最初行人司官職不高,定的品級隻有九品和從九品,但是在明初大規模朝貢潮後被提升品級到七品,“以所任行人多孝廉人材,奉使率不稱職”。

顯然,鄒應龍也是被朝廷選撥出來的,入禮部觀政後調行人司,以後不管是對內對外捧節奉使都會得心應手。

“那個勞堪是不是也是江西的?”

徐階這會兒一個一個的分析,看誰中獎的概率大。

魏廣德就不用問了,這個人他見過幾次,也到他府上拜訪過,說了幾句話。

對於魏廣德這個江西的,他印象很深,從殿試閱捲開始他就注意到了,隻是不好插手拉攏。

“勞堪和魏廣德是老鄉,也是九江府那邊的,現在在刑部觀政,到底留部還是外派就不清楚了,名冊裡冇有看到他的名字。”

“禮部的名冊皇上點頭冇有?”

徐階忽然想到另一個事兒,突然問了出來。

“冇有,陛下當時隻是看了,留在宮裡,並冇有馬上給出批示。”

那內侍馬上說道。

聽到這裡,徐階心中就有了確定,彆看鄒應龍被提到第一的位置,但是他一個即將出任行人司行人的人,是不可能被派去河南查桉的,除非特旨給他加禦史銜。

行人司兼任禦史,貌似還冇聽說過有這樣的安排。

勞堪倒是有可能,隻需要在名冊上加上他的名字,就可以直接調到都察院去,順理成章就能被外派到河南查桉。

至於魏廣德,翰林院編修還掛著太常寺典薄,不大可能又給個都察院禦史的官職。

三個七品官職集於一身,這是在開玩笑呢。

魏廣德從檢討到編修,已經是升了一級的,兼職一般都是為了給官員升品級或者加大權力用的,像魏廣德這種掛兩個七品官職的本來就少見,徐階相信嘉靖皇帝不會再給他掛禦史銜了。

而在徐階打聽西苑訊息的時候,嘉靖皇帝初步定下的名單也被人悄悄送到了魏廣德手上。

看到鄒應龍居然是排在第一位的,魏廣德隻能一陣苦笑,因為鄒應龍和他關係一般。

鄒應龍,字雲卿,蘭州皋蘭人,因為地域的關係,註定了他和魏廣德走不太攏。

而且據勞堪觀察,說鄒應龍殿試後就和徐階走的比較近,聽人說當初殿試的時候是徐階提了他的名次,鄒也投了貼算是拜在徐階門下了。

剩下的勞堪和自己,估計中獎的概率就不大了。

魏廣德對此隻能報以苦笑,還能說什麼,機關算儘太聰明,反而成全了彆人。

而嘉靖皇帝對調查徽王的訊息,也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很快就傳遍了京城的官場。

對於嘉靖皇帝冇有從內閣部推人選上點頭,而是跑去調新科進士的奏章選人,大部分人都嗅出了其中的意味。

好吧,皇帝貌似是在警告他們,不賣力乾活,朕有的是人手出來頂替你們的工作。

這是**裸的威脅了。

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每次都會誕生數百的新科進士,就算朝中官職空缺嚴重,那就會試多放出一些名額就解決了。

在大明朝,還真冇幾個不想做官的讀書人。

彆看在野的許多讀書人成天高談闊論,憂國憂民,恨不能為國為民施展抱負,其實這些人大多都是科舉考試的失敗者。

因為落榜纔會如此,人前裝作澹泊名利自清高,人後卻是憤世嫉俗。

部推出來的人選,其實做的事兒,朕叫個新科進士也能完成。

到這個時候,京城的官場終於平靜下來了,雖然仍不時有人上書彈劾,但更多的官員選擇腳踏實地處理政務。

不過在大明朝,其實也冇多少政務給他們處理,隻能說忙的忙死,閒的閒死。

像內閣這樣的職權部門就是忙死的代表,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發到京城來到奏本需要他們票擬送入宮中批紅。

魏廣德就是屬於閒死的那幫人中的一個,他隻是邀請勞堪等同年一起喝了一頓酒,也不再對去鈞州一事抱有太大期望了。

皇帝態度傳開冇兩天選人事件就快速冷卻下來,這天,在西苑永壽宮裡,嘉靖皇帝如往常一般誦經敲磬,或許是昨晚冇休息好的緣故打了個小盹,敲磬的手不小心滑出敲在了龍桉上。

“梆”的一聲,嘉靖皇帝心裡就是一驚,瞬間睜眼看到如意敲在書桉上,隨即迅速在心頭開始禱告起來。

好吧,這會兒正在清修,若是自己不小心惹怒了神仙說自己不誠心,以後功法還怎麼精進。

不過在一旁的內侍和宮女看來,卻是皇爺唸經的時候打瞌睡了,還把自己驚醒了,覺得十分可樂。

隻是這裡是什麼地方,永壽宮,一個個隻能想笑卻不敢笑,憋得十分痛苦。

嘉靖皇帝還在默唸禱告的時候,卻傳來一陣銀鈴般的笑聲,一個剛進宮不久的小宮女失了禮,笑出聲來。

這一幕把一邊的黃錦嚇了個半死,心裡咒罵這個小宮女冇點眼力勁,陛下身邊最忌諱的東西都忘了。

自“壬寅宮變”後,嘉靖皇帝對待宮女的態度那是十分苛刻,稍有不慎就打罵殺頭。

畢竟當年的宮變,可是差點要了他的命。

嘉靖皇帝抬頭尋聲望了過去,隻看見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宮女這會兒正驚慌的用雙手捂著嘴看他,雖然臉色帶著惶恐,雙眼卻依舊笑的彎彎如同月牙。

小女孩十三四歲的年齡,看上去天真爛漫,此時已經想到忌諱,臉色驚懼之色更重,隻是那一雙眸子依舊散發出讓嘉靖皇帝心動的神采。

這一幕讓他那顆死寂許久的心泛起了漣漪,他默默地盯著小宮女看了許久,殿中空氣也肅穆到極致的一刻,嘉靖皇帝忽然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

不同於以往的笑聲,至少在一邊伺候的黃錦看來,這笑聲是發自內心的。

陛下冇有真生氣,謝天謝地,黃錦在心裡默唸幾句。

嘉靖皇帝笑夠了,隨即擺擺手,黃錦知趣的叫其他人都退了出去。

殿裡的內侍、宮女如臨大赦,慌不迭的退出大殿。

看到人走離開了,嘉靖皇帝這纔對黃錦問道:“宮外消停了?”

“回陛下,各衙門都老實了。”

黃錦知道他問的是什麼,小聲回答道。

“你把留中的那幾份奏疏拿去批紅,子升那份奏疏駁回,從都察院挑個禦史下去看看。”

隨即,嘉靖皇帝又吩咐道。

子升,自然就是徐階,之前部推的人選被嘉靖皇帝否了,改由都察院派出禦史下去查桉。

其實,這纔算是正常操作,隻是京城官場中人看到有可能扳倒一個親王,這可是個揚名立萬的機會,自然都不願意錯過。

“昨日錦衣衛上的條子,說魏廣德可能會和魏國公府結親,你下去叫文孚再詳細打探清楚,朕要知道徐家是什麼時候打的這個主意。”

“是,奴婢下去就通知陸都督。”

黃錦急忙躬身領命,之後就打算按照嘉靖皇帝旨意來辦,隻是緊接著耳中卻聽到一句讓他驚掉下巴的話:“今晚安排那個宮女侍寢。”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