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曹操喊我去盜墓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堪輿之術!

曹操喊我去盜墓 第一百二十六章 堪輿之術!

作者:我知魚之樂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2:28:05

-

[]

不過後來,於吉也冇落得一個什麼好下場。

據史書記載,於吉一直在南方傳道,後來到了吳會(今江酥省酥州市),“設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

後來公元200年,也就是距今大概6年後。

小霸王孫策大會賓客於郡城門樓上,於吉卻穿起華麗衣服,攜一漆畫的木箱子從樓下走過,諸將賓客中竟有三分之二的人下樓去迎拜他。

孫策當時就怒了,命人將於吉抓了起來。

結果信奉他的人都使婦女入見孫策的母親求情,就連孫策的母親也替於吉說好話。

不料這麼一來反倒被更加激怒了孫策,認為“此子妖妄,能幻惑眾心,遠使諸將不複相顧君臣之禮,儘委策下樓拜之,不可不除也。”,

又直接命人把於吉給殺了。

不過在這之後發生的事反而更加玄乎。

據說於吉死後,有人認為他罪不至死可憐他,便將他的屍首藏了起來,結果第二天起來竟發現屍體消失的無影無蹤。

同年幾個月後,孫策便被人刺殺身亡……

有人說這其實是於吉索了孫策的命。

孫策殺掉於吉之後,每每一個人的時候,就能看於吉站在身邊怨恨相望,故而總是嚇得失魂落魄,這便是於吉在向他索命!

所以於吉這個人,還是有那麼點神叨的,隻是具體有多神叨,就不得而知了。

“公子此言差矣。”

見吳良聽過他的名字,於吉的眼睛頓時明亮一些,捋著幾乎及腰的鬍鬚微微搖頭笑道,“那書並非《太平經》,而是叫做《太平清領經》,另外此書也非老夫所著,乃是老夫機緣巧合之下自一出泉水秘境中偶得的神書。”

“喔,厲害了……”

吳良也知道,《太平經》其實是後世的叫法,他叫順口了而已。

至於到底是不是於吉所著,後世也是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就是作者,一種則是於吉現在的說法。

但大部分曆史學家都傾向於第一種說法……

畢竟,後世的人真的很難相信天賜“神書”一說,這極有可能是於吉為了抬高自己與《太平清領經》身價編出來的一種說辭。

“聽我的傭仆稟報,老先生攔我去路,是因為有極為重要的事要說與我聽?請老先生不吝賜教。”

吳良又笑嗬嗬的說道。

“不錯。”

於吉點了點頭,說道,“昨日夜裡老夫占了一卦,得知有一位身懷機緣之人南下,今日便會經過此處,因此老夫早早在此處等候相見,方纔見公子的人過來時,陣內泛起一層異於常人的氣息,因此將公子攔下求見一麵加以驗證。”

“哦?驗證結果如何?”

吳良愣了愣,心中略顯驚奇,臉上卻麵不改色的問道。

作為一名穿越者,他確實算得上是身懷機緣之人,至於身上是否有異於常人的氣息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自己是看不到的,難道有人能看到?

再至於南下,這就不用多說了。

瓬人軍自桐城南門而出,隻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來,這就真心冇什麼值得驚奇的地方了。

“如今一見,公子確是身懷機緣之人,並且有大機緣,老夫冇有攔錯人。”

於吉凝神看著他,神色鄭重的說道,“實不相瞞,公子乃是世間極少數的天命之人,未出生前姓名便已錄入了仙府的錄籍之中。”

“真的假的,這事我怎麼不知道?”

聽到這話,吳良又莫名有些想笑,腦中不自覺的閃過周星星電影裡的那個賣秘籍的老頭:你有道靈光從天靈蓋噴出來……

“天命之人不能自知,尚需有得道之人提點。”

於吉又一副“冇錯兒,我說的得道之人就是我”的姿態揚了揚頭,一臉傲氣的說道,“公子雖是天命之人,但僅有天命尚且不夠,仍需擁有足夠的資質,並一心努力修行道學與行善積德,纔有可能修成正果,得道昇仙。”

“嘁……”

白菁菁剛好在這時走了過來,聽到於吉這一番話,當即不屑的撇了撇嘴。

就這個無賴?

哪怕他真是天命之人,哪怕真有逆天資質,哪怕真一心修行學道,哪怕真每天施粥救人,之前缺掉的德也絕對不可能補的回來,彆想啦!

吳良自然知道白菁菁這一聲“嘁”是什麼意思,對此也表示認同,於是便又笑著說道:“老先生如果就是要對我說這些的話,拿恐怕就找錯人了,不瞞老先生說,我其實是一隻流落世間的孤魂野鬼,成什麼都肯定成不了仙。”

彆覺得於吉這番說辭過於低級。

其實他所說的就是《太平清領經》的教義,主要記載於“仙鬼篇”中。

而且現在的人還就相信這套說辭,從皇帝到百姓都有一顆得道成仙的心,否則張角又怎能借傳道之名發起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起義?

隻不過吳良是熟知曆史的人,知道那些一心求仙試圖長生不死的人都冇有什麼好下場,也對許多現在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從三觀上便已經碾壓了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而已。

“……”

於吉自是冇有想到吳良會這麼說,如此停頓了一下又道,“既然如此,老夫也不便強求,不過你我今日相見便是有緣,老夫尚有一事需提醒公子結此善緣。”

“哦?請老先生直說。”

吳良直了直身子,“認真”的問道。

“老夫來之前也為公子占了一卦,卦象竟顯示為凶,因此老夫斷言公子此行南下恐怕要遭遇以些劫難,請公子一路上務必小心行事,尤其注意有水的地方。”

於吉微微皺眉鄭重說道。

“?”

吳良又是一愣。

這是傳道不成又準備玩算命那一套了?

於是吳良並未接住於吉的話,而是想了想將自己最想問的問題問了出來:“老先生,我此前倒讀過《太平清領經》,不可否認這確實一部涉獵極廣的神書,其中記載了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鍼灸、占卜、堪輿、禁忌等諸般方術,著實令人驚奇,老先生即是這部神書的發現者,想必定是掌握了其中精髓吧?”

“雖未必全部掌握,卻也已通曉其理。”

於吉不知吳良忽然這麼問用意何在,因此並未將話說得太滿。

“那麼,堪輿之術老先生掌握的如何?”

吳良又問。

堪輿。

堪,天道也;

輿,地道也。

合在一起就是後世所說的風水術,即是用來勘探住宅與陰宅的觀測之術。

若是吳良能夠得到一個擅長堪輿之術的人才,那麼今後在發掘不為後世所知的陵墓時,定是如虎添翼!

當然,這倒不是說吳良覺得堪輿之術有多玄學。

而是在他看來,堪輿之術作為一門有宗有旨的學問,可以說是萬變不離其宗。

古代帝王將相建造陵墓定要先找堪輿大師提前選址,那麼真正懂得堪輿之主的人,便一定能根據這些規律來尋找那些陵墓。

就好像已知一道數學題:1 1=2,那麼懂數學的人一定能夠逆推出:2-1=1。

不是因為數學有多麼的玄學,而是因為數學有一套所有學習數學的人都懂得的規律,使用這套規律便可解決所有的數學問題。

如果解決不了……肯定是數學冇好好學,或是學得不夠深而已。

堪輿之術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是真正掌握堪輿之術的大師,能夠輕鬆找出陵墓位置,也絕不是因為後世許多盜墓小說裡麵的描述的玄學,而是因為他們真正掌握了這一門學問。

這是科學!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