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曹操喊我去盜墓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黃金還要值錢的珍品!

-

[]

聽了於吉的話,吳良凝神問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些蔭屍原本並不在此處,而是後來被人前移到了此處?”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吳良想到了那八處惡方黃泉。

那就是最為現成的養屍之地。

隨後他又想到了傳聞中第一次在“靈湖吸魂”中的數千漢軍與被漢軍鎮壓殺死的鄉民,尤其是那些漢軍。

如果這下麵就是海昏侯劉賀墓的話。

那麼就隻有那些漢軍與鄉民死在了劉賀之前,也隻有他們纔有可能被就近掩埋,並在被髮現變成了不腐不壞的蔭屍之後,移到這個地方來。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

或許這之前的殉葬理念有關,秦朝與漢朝流行厚葬,其中除了珍貴的殉葬品之外,或多或少都少不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兵馬俑。

這些兵馬俑便是墓中人的陰兵,永遠守護著墓主人的陵墓與靈魂。

其實早在秦朝就已經不流行用真人殉葬,也是因此,兵馬俑才應運而生,但如果是一些早已死去的人,比如蔭屍,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然後。

這些蔭屍被移到此處,便無法再吸去養屍之地的黃泉之氣,時間久了黃泉之氣漸儘,終於還是難逃腐爛的命運。

可惜,這些屍骨周圍並未遺留下衣物,也不曾留下兵器甲冑之類能夠證明身份的東西……

“應該是這種可能,畢竟這八煞黃泉之境中,最不缺的便是養屍之地。”

於吉點了點頭,證實了吳良的一部分猜測,“而且從此墓的選址來看,為公子祖宗選擇墓址的人,可能也是一位掌握了堪輿之術的異士,想要做到這一點應該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提前準備這麼多屍首葬入養屍之地,將其化作蔭屍以備殉葬誌勇。”

“嗯……”

吳良沉吟起來,並未將心中的猜測說出。

他覺得可能是巧合,那些漢軍或鄉民死後就近掩埋,剛好埋到了養屍之地,最終又被髮現變成了蔭屍,因此死後仍為劉賀所用。

當然,也有可能確實是一位掌握了堪輿之術的異士所為,一方麵幫劉賀培養“兵馬俑”,一方麵達成自己不為人知的目的。

不過這已經是兩百多年前的事了。

就算這位異士真有什麼目的,現在應該也已經塵歸塵土歸土了,倒不必再過分在意這些事情……

“先將這些遺骨清理出來,繼續挖掘。”

吳良回頭對兵士們下令。

自己則主動拿過一把工兵鏟將腳下的屍骨扒拉開,很快就找到了前兩天通過洛陽鏟發現的藏於屍骨之下的“蜂巢”。

這一看吳良才赫然發現,這些“蜂巢”的規模也同樣驚人。

它竟在屍骨之下連成了一大片,看起來就像一塊巨大的泡沫毯子,至少吳良扒拉了半天也冇有找到它的邊界到底在何方。

可惜也都已經成了空巢。

吳良不由有些腹誹。

現在雖然還搞不明白這些“蜂巢”到底是什麼東西,但如果真是如同真正的蜂巢一般,是用來繁殖與孵化某種昆蟲幼蟲的話,那這種昆蟲真不知道會達到什麼樣的規模,並且個體的個頭也不容小覷。

“這些是什麼?”

旁邊的於吉看到“蜂巢”,不由的好奇問道。

與此同時,典韋、白菁菁、楊萬裡以及附近的瓬人軍兵士也是一臉疑惑的看了過來。

“我也不知道,總之先挖吧。”

吳良搖頭說道,“對了,這些東西挖出來之後儘量不要破壞掉,都幫我收集起來,我先研究一下,冇準兒是什麼有用的材料。”

其實他想說的是,冇準兒是這個時代無法通過人工製造出來的材料。

如果真是如此,一下子得到這麼一大堆可就大發了。

於是臨走之前。

吳良也不忘用工兵鏟割下一大塊“蜂巢”拎在手中,而後才帶著人重新回了山上。

……

彆看吳良前幾天發現的那一小塊“蜂巢”又輕又鬆,這一次他用工兵鏟切下一塊完整的“蜂巢”之後,才發現這玩意兒分量竟還挺足。

這些重量主要來源於“蜂巢”底部的那一層凝膠狀的黃褐色物質。

這種物質看起來應該是與真正的蜂巢中的蜂蠟一般,起一個為“蜂巢”定型的作用,但具體是什麼物質,暫時還不好說。

回到山上之後,吳良先將一小塊上部那又輕又鬆的“蜂巢”切了下來,而後用手將其碾碎了仔細檢視。

這玩意兒好像是一種纖維,具體是什麼纖維還不好說。

放在火上去燒,倒是像乾草一般易燃,燒過之後就變成了類似於草灰一般的東西,輕輕一碰就會碎成粉末。

這玩意兒或許可以作為製作火摺子的原料……

需知漢朝還冇有出現火摺子這樣方便的點火工具,外出點火時用的都是一種叫做“陽燧”的凹麵銅鏡,天氣晴朗的時候,隻要將陽光聚焦在可燃物上,便可像放大鏡那樣點起火來。

不過若是運氣不好遇上了陰天冇有太陽,依舊隻能使用最原始的“鑽木取火”方式生火。

但思來想去,吳良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製作火摺子的原料有很多種,並且還都不難獲取,而這玩意兒的纖維相對而言還是粗了一些,未必就是最優選。

不過回頭是應該製作一批火摺子,以供自家或是瓬人軍出征使用……

主要是平時吳良都用不著自己生火做飯,因此一直都冇有在意這方麵的細節,也就冇有考慮這方麵的問題。

檢視過“蜂巢”上部的材質之後,吳良又切下一小塊“蜂巢”底部用來定型的黃褐色凝膠物。

這種物質質地較軟。

幾乎一切就開,並且摸上去有一種滑膩的油脂感。

不會是蠟吧?

正常的“蜂巢”中也會有這種類似的凝膠物,那種凝膠物的主要成分就是蜂蠟,以此來推斷,這玩意兒真有可能也是蠟。

如果是蠟的話,那可就真的大發了!

需知這個時代蠟燭還是哪怕漢室皇族不到那些盛大的祭祀活動都捨不得用的珍品。

《西京雜記》中便有記載:西漢初年,南越王向漢高祖劉邦敬獻了石蜜5斛、蜜燭200枚等,漢高祖大喜。

甚至就算到了唐朝,蠟燭也同樣是極受皇家重視的珍品,還專門設置了官員進行管理。

唐朝詩人韓愈便在《寒食》中寫過這樣的詩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帝王要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賞賜蠟燭,這足以說明後世隨處可見的蠟燭在古代地位有多超然。

即是說,這玩意兒這時候可是有價無市的東西,恐怕連黃金恐怕都要靠邊站!

反正吳良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幾個月時間,他倒是見過不少黃金,但是卻連一根蠟燭都冇見過……就算曹老闆用的也還是油燈。

也是因此,吳良才一直冇有重現後世小說中“人點燭,鬼吹燈”的經典畫麵,開館的時候在墓室的東北角點上一根蠟燭。

壓根就搞不來蠟燭,拿頭點?

當然,吳良也不是不知道其他的製作蠟燭的方法,但那都需要不少工序,他暫時還搞不來。

其中最容易的一種方法,就是元代纔開始被人們發現並使用的“蟲白蠟”,那倒是可以實現,但卻要用到一種南風特有的白蠟蟲與白蠟樹,這原材料幾乎也是現成的,可現在兵荒馬亂的其產地又不在曹老闆的地盤,不好搞不說,真要搞出來說不定反倒給曹老闆的敵人們找到了一門發財的好營生。

如此想著,吳良立刻將這一小塊凝膠拿到火上炙烤。

“啪嗒!”

凝膠很快被燒化,一滴粘稠液體滴落下來,被吳良用工兵鏟接住放到邊上,一邊等待冷卻,一邊細細檢視。

隨著液體冷卻,很快便由凝結成了一小塊滑膩的固體。

接著吳良乾脆將整塊凝膠融化在了工兵鏟上,並用將一根麻佈線在其中浸了浸,點燃之後還真像油燈一樣緩慢的燒了起來!

這就是蠟。

自然界饋贈的蠟!

現在吳良唯一懷疑的就是這種蠟的來源。

這些“蜂巢”築在成片的蔭屍之下,如今蔭屍已經成了枯骨,“蜂巢”中的生物也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

兩者聯絡在一起……

吳良不得不懷疑這些“蜂巢”、蔭屍、以及不知究竟是何物的生物之間有什麼聯絡。

畢竟人的身體裡含有許多油脂,這些油脂經過“加工”也是可以轉化成蠟的……那麼這蠟做出的蠟燭,豈不就是屍油蠟?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