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曹操喊我去盜墓 > 第二百零一章 墓誌 4000

曹操喊我去盜墓 第二百零一章 墓誌 4000

作者:我知魚之樂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2:28:05

-

[]

“這下麵有蹊蹺!”

吳良心中又驚又喜,連忙招呼典韋與自己一同使用工兵鏟清理腳下的灰燼與塵土。

一刻鐘之後。

隨著厚達20公分左右的灰燼與塵土被清理出來,腳下的地麵終於露出了一層凹凸不平的金屬質地的東西。

這金屬的材料,應該是春秋時期極為普遍的青銅。

而上麵那些凹凸不平的紋路,吳良蹲在地上仔細辨認了一番,最終判斷可能是字,而且是春秋時期的“金文”字體。

這座齊都古城建造的時期,周王朝還有統領各路諸侯的能力,因此各國的文字也都相對比較統一。

隻有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各自為政分裂而治,字體纔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變化。

最終形成了七國風格不同的文字。

再後來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經過了一係列的施政舉措之後,文字終於再一次統一起來,奠定了後世漢字統一的基礎。

也是因此。

“金文”字體要比戰國時期的七國文字好辨認的多。

不過吳良此前在海昏侯墓中所得的《齊史》,其中便有很大一部分文字用的是齊國的文字,那也難不倒吳良,更難不倒讀過不少古籍的於吉,所以吳良纔會將《齊史》的整理工作交給這個老童子。

不得不承認,在古文字這一方麵,於吉還是要比他略強一些。

許多他需要用“推測”的方式來辨認的文字,於吉隻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甚至能準確的念出讀音。

“慢著,剩下的交給我來處理。”

發現這些文字之後,吳良立刻將典韋攔了下來,將工兵鏟也扔到了一邊,而後用銅匕首從衣服上裁下一塊布料極為小心的清理起上麵的塵土來。

對於任何一個考古學者來說,這種帶有文字的文物的價值,要遠勝於墓中的黃金、玉器以及各種珍寶。

因為這纔是真正能夠考證與揭開曆史的寶藏。

清理工作很是繁瑣,曆經千年類似下來的塵土已經變成了硬塊,有的地方更是與下麵的青銅粘在了一起,必須使用銅匕首輕輕的去撬去鑿,才能夠在儘可能不損壞文物的情況下將這些雜物去除。

不過吳良有的是耐心,一絲不苟的做著這些事情。

在這樣的季節之中,正常人連手都不願伸出來,吳良的額頭上卻已經冒出了一層細汗,甚至還有幾滴自鬢角滑落了下來。

“那到底是什麼寶貝?”

看著吳良專注忘我的姿態,於吉不自覺的湊到典韋身邊好奇的問道。

“不知道。”

典韋搖了搖頭,莫說他是真不知道,就算知道在冇有經過吳良首肯的情況下,他也不會對任何人透露。

“看起來像是一個銅器,上麵似乎有字……”

於吉又伸著脖子張望著說道。

“那些金玉之器在他從來不多看一眼,盜回去的黃金也都儘數給了曹孟德補充軍餉,反倒是這些有字的東西,哪怕在我們眼中一文不值,在他眼中卻像見到了寶貝一般珍惜有加。”

白菁菁也在一旁說道。

她還清楚的記得當初在海昏侯墓中發現那些竹簡,尤其是發現《齊史》的時候吳良臉上那喜出望外的神態,反倒是發現那些數量驚人的黃金的時候,吳良基本冇有任何情緒波動,隻是略微看了幾眼便直接去了下一間墓室。

而且,她在跟隨吳良盜墓的過程中還發現。

吳良當初從白家守護的廣川王劉去墓中盜走隨侯珠,似乎也並非是將其當做了值得珍藏的稀世珍寶,而隻是當做了一件盜墓時照明用的工具,作用等同於更高級的火把……

所以每次看到吳良盜墓的時候用隨侯珠來照明。

她這個隨珠人就發自內心的替隨侯珠不值,這就像有人好不容易得到了傳國玉璽,卻隻用傳國玉璽來砸胡桃(核桃),還有比這更暴殄天物的事麼?

不過,她倒並未因此替自己這個隨珠人不值。

若非做了隨珠人,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去到這麼多的地方,見到這麼多的人,經曆這麼多的事情,還在不違背祖訓的情況下體驗這麼多的……呸呸呸,白菁菁,你在想什麼呢!

“你這麼一說,老夫倒也發現了,公子向來視黃金如糞土,卻對這些文字古籍甘之如飴,總覺得是在做一件不為常人理解的大事呐……”

於吉也是沉吟了片刻,說道。

……

如此半個時辰後,腳下的青銅器終於清理出了個雛形,已經差不多可以看清楚上麵的文字。

吳良站起身來後退兩步,仔細辨認著上麵的文字:

“齊國薑姓呂氏壬公之墓誌……”

對於習慣了後世簡體漢字的吳良來說,閱讀這種文字雖然問題不是太大,但也略微有些閱讀障礙,必須得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的去讀。

畢竟,這些“金文”字體與東漢使用的隸書還有著不小的差彆。

再加上這時候的文字冇有標點符號,在唸的時候還需要思索一下如何斷句。

“公諱不辰,字叔德。

惟壬公十二年,弟靜勾結紀候譖之夷王,夷王不仁不智,烹公而立靜……”

於吉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湊了上來,接著吳良的話毫無障礙的將這塊青銅板上的金文唸了下去。

一邊念還一邊為吳良等人將這一段墓誌用如今容易理解的白話翻譯了出來。

根據《齊史》中的記載,這上麵所說的齊壬公便是齊哀公,哀公隻是他的諡號。

齊壬公在上任十二年的時候,同父異母的弟弟呂靜勾結紀國國君向周夷王進讒言,周夷王又是個暴戾且昏庸的天子,便命人將齊壬公烹殺,之後立呂靜為齊胡公。

齊壬公的胞弟呂山與家人幾經輾轉將齊壬公的屍首連同烹殺他的大鼎一起運回來下葬於此,並在墓前飲下血酒發下毒誓,誓要斬殺呂靜為齊壬公報仇,將被奪走的公位奪回來,用呂靜的血來祭奠齊壬公……

這段墓誌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後來的事這上麵雖冇寫,但《齊史》中卻已經有了詳細的記載:呂山最終兌現了誓言,幾年之後就殺死了呂靜,自己做了齊獻公,也算是個言出必行的狠角色。

不過《齊史》中有提到齊哀公修習“厭魅之術”的事情,而這篇墓誌中卻對此事隻字未提。

也不知道到底是《齊史》記載有誤,還是墓誌中故意冇有提及。

吳良倒是比較傾向於後者。

畢竟天朝曆來講究死者為大。

哪怕是生前的仇人死後,也冇幾個人還會再惡語相向,更何況還是自家人為死者撰寫的墓誌,其中自然更不會提到一些影響不太好的事情。

不過想要得到最為確切的答案,還需要從齊哀公的墓中尋找線索。

眼下已經發現了齊哀公的墓誌。

那麼齊哀公的陵墓,應該就在這附近……比如腳下。

吳良之前通過聲音便察覺到這下麵是中空的,或許這下麵便是通往齊哀公陵墓的墓道。

而種在此處的“雲陽”,或許便是後人為齊哀公墓的設下的防盜機關。

不得不承認,“雲陽”作為防盜機關,確實要比吳良之前盜過的墓高階許多,不但能夠將陵墓的入口完全封閉起來,若是有人無意間來到此處,還會被“雲陽”勾去魂魄,最終做了肥料滅了活口。

甚至,還能夠營造出此處乃人間凶境的民間傳聞,一般人聽了這樣的傳聞恐怕來都不敢來。

就算是吳良這個穿越者來了。

在冇有見到“雲陽”之前,也對這處凶境有所忌憚。

哪怕到了現在,他也不確定自己是否“中邪”,更不清楚已經“中邪”的楊萬裡與兵士最終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儘管“雲陽”已經被他徹底焚燬。

……

如此閱讀完了墓誌,吳良立刻便又投入了清理工作之中。

這次他已經不再清掃這塊青銅物件,而是四周擴張清理找到這塊青銅物件的邊緣,試圖找到它的邊緣,以此來判斷它的大小,以及進入其中的可行性。

“看來這次咱們應該不會白來一趟了。”

於吉也是摩拳擦掌、口沫橫飛的道,“老夫此前是真冇想到,竟有人會將王宮修建在一座陵墓之上,需知這陽宅與陰宅正如陰陽兩極,倘若修建在一處地方,便要看此地的風水傾向於陰或是陽了,要麼是陽宅鎮壓陰宅令墓主人一脈香火斷絕,要麼便是陰宅將陽宅攪得不得安生……老夫幾日前來到此處時,便看出此地陰盛陽衰,也難怪這座王宮建成不久之後便新王便被謀害,此處自此也變成了一處凶地,無人敢來居住。”

“……”

吳良懷疑這個老童子是在馬後炮,不過冇有證據,他也就冇有多說什麼,依舊埋頭進行著自己的清理工作。

白菁菁聽過之後想了想,卻問了一個值得推敲的問題:“老先生,我倒有一事想不明白,你說此處是先有了一座陵墓,而後再有人來此建起了一座王宮呢?還是先建起了王宮,纔有人偷偷在王宮之下建起了一座陵墓?”

“這……”

於吉當即愣住。

吳良一邊做著自己的事,一邊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兩種可能都有。

有可能齊胡公呂靜上位之後執意遷都於此,就是為了鎮壓齊哀公之墓,隻是忽略了或是根本不懂風水方麵的問題,以至於反而害了自己。

畢竟,修建一座王都可是要大規模動土的,不可能發現不了地下還有一座陵墓;

也有可能是齊胡公呂靜建好望都之後,齊哀公的胞弟與家人才又秘密將齊哀公墓遷至此處,目的自然是害人奪權,最終為齊哀公複仇,同時又能更好的藏匿陵墓……

對此,吳良還是比較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因為“雲陽”本就是害人的東西,而且看樣子應該不能分辨敵我,齊胡公呂靜就是再二也不可能將這種邪物種在自己的王宮下麵,那麼便隻有一種肯能,“雲陽”是在齊國的新王宮建好之後才移植進來的。

既然如此,齊哀公墓若果真就在這下麵,也有很大可能是後來才遷過來的。

更何況,齊胡公呂靜就算完全不懂風水,應該也不會願意將自己住的王宮修建在一座陵墓之上……後世人們買個樓房都很忌諱周圍有墳地或是墓園,就更不要說更加迷信的古人了。

如此想著的過程中。

吳良已經將那塊鑄有墓誌的青銅器清理了個差不多。

這是一塊長兩米,寬一米的長方形青銅板,通過邊緣挖掘出來的橫麵判斷,這塊銅板大概有10公分厚,看樣子並冇有什麼機關,隻是平鋪在磚石鋪設而成的地麵上而已。

吳良將工兵鏟插入青銅板與磚石地麵,略微翹起一點縫隙,將手指伸進去用力向上抬了抬。

很沉。

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抬不起來。

好在典韋是個有眼力勁兒的人,不待吳良招呼,便已經走上前來幫忙。

如此一來,吳良隻覺得手上一輕。

便聽“吱嘎”一聲,青銅板已經被完全被掀了起來,下麵赫然露出了一條傾斜向下的狹窄石階。

與此同時。

一股夾雜著木頭腐朽味道的氣流也自裡麵湧了出來。

“果然有發現!”

吳良精神一振,大喜道,“典韋,將這塊青銅板挪到邊上,儘量輕拿輕放,莫要損壞。”

“是。”

典韋立即照做。

吳良又回頭看向了於吉,接著說道:“老先生,你那裡還剩下兩根火把,點燃其中一根捆在麻繩上丟下去,咱們先看看裡麵什麼情況。”

“好嘞。”

於吉也是連忙照做。

片刻之後,火把便已經順著石階丟了進去。

這石階的垂直高度大概隻有2.5米高左右,與後世樓房的層高差不多,下麵也是用磚石鋪設的地麵,隻是所用的磚石材質似乎與地下密道中的略微有些差彆。

由此可見,這個藏於更底層的墓室,與地下密道確實不是同一撥人所建。

另外。

火把丟下去之後也並未立刻熄滅,火苗也僅僅是在丟進去的時候略微小了一些,落地之後很快就又燃了起來。

這足以證明,下麵的氧氣含量還算充足,應該不會令人窒息而亡。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