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曹操喊我去盜墓 > 第二百八十章 自相矛盾的木牛流馬 4000

-

[]

“?!”

吳良也不例外,一驚之下幾乎同時與眾人伏倒在地。

兼併未有預想中的箭矢射出來,吳良才略微鬆了一口氣,循著聲音向忽然發出動靜的方向望去。

這一望不要緊。

“這玩意兒該不會就是……木牛流馬吧?!”

吳良不由的精神一振。

那是一個主體比較方正的木工製品,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木頭箱子。

箱子的下麵裝有四個圓形的木頭輪子,輪子外圍透出一抹金屬色澤,應該是特意包裹的增加耐磨性的金屬。

而在四個輪子靠外的位置,則分彆有四根從木頭箱子裡麵伸出來的木條。

這四根木條有些傾斜,就像動物的四條腿一樣杵在地麵上,似乎也能夠起到支撐的作用。

不過看起來卻又有些多此一舉。

因為四輪車的四個輪子本身就有很好的支撐效果,完全不需要再來四根木條進行輔助……

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木頭箱子上方一側豎起的一個木雕腦袋。

這個腦袋一看就是牛的造型,腦袋上那兩根略顯彎曲的牛角使其特色十分鮮明。

而剛纔的聲音。

應該就是從這個木工製品這裡傳來的,吳良特意向白菁菁投去一個質詢的目光,白菁菁微微頷首表示肯定。

所以。

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木牛”吧?

吳良知道“木牛流馬”其實是兩種東西,一種是“木牛”,一種是“流馬”。

這兩種東西雖然都是運輸工具,並且原理可能有許多相似之處,但適用的地形可能還是存在一些差彆,隻是後世得到的考古文獻十分有限,並且從未發現實物,因此對其還是冇有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不過有一點吳良是可以肯定的:“木牛流馬”並冇有傳說中的那麼玄乎,應該還不能做到自動行走,更不是什麼違反能量守恒定律的“永動機”。

因為《三國誌·蜀書·本傳》中有這麼一句話:“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裡而人不大勞。”

“人不大勞”的意思是不是不必出力,而是不怎麼費力。

不過這已經很可怕了,需知“一歲糧”放在後世就是四百多斤糧食,用人力來抗就算分給四個人每人抗上100斤,日行二十裡也得累趴下,更不要說夜以繼日的長途跋涉,那根本就是在拿人命運送,等送到地方運糧軍冇準兒就得累死大半。

當然,並不是說這時候就冇有彆的辦法運送物資。

馬車牛車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隻需要坐在車上駕馭,自然也不怎麼費力。

但這時候的馬車牛車,都是瓬人軍一直在用的雙輪雙轅車,這種車很受地形限製,拖著沉重的貨物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都很困難,一不小心就是人仰馬翻的結果。

並且,牛和馬放在現在都是極其珍貴的生產與戰略物資。

吳良之前買過馬,一匹馬的價格已經達到了一百多斤黃金,牛肯定還要更貴。

也就是說,吳良賠上性命盜上一回墓,以最開始的“梁孝王墓”為例,那上萬斤黃金也就隻夠曹老闆買上幾百匹馬。

若是換了旁人,想要組建一支像樣的運糧隊,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馬與牛的後期養護成本,光是食料這一方麵一匹馬與一頭牛就不知道要抵多少個人,就真是不能細算了,一算準得把頭髮扯光。

所以,這時候人力纔是最合算的。

倘若一個人便能夠帶上四百多斤糧食日行二十裡,而且還不怎麼費力氣,這玩意兒在這時候當然算得上是神器!

不過現在顯然不是優先考慮這些的時候。

伏在地上半天不見再有其他的動靜,吳良終於小心翼翼的爬了起來,而後又小心翼翼的來到“木牛”旁邊進行檢視。

如此從上到下仔細觀察了一番,吳良終於找到了聲音的來源。

原來是這“木牛”斷軸了。

可能因為存放的時間過於久遠,連接兩個後輪的木質圓軸終於不堪重負,再加上吳良等人下來之後,走動的過程中可能對地麵造成了一些極其輕微的震動,從而導致早已有些腐朽的圓軸折斷。

不過“木牛”並冇有側傾。

因為那額外多出來的“四條腿”起到了支撐的作用,令其維持住了平衡。

除此之外。

吳亮還發現了兩個比較奇特的設置,一個是從牛頭嘴巴裡麵伸出來的一根彎曲的金屬牛舌,一個是位於後方的一根與牛舌造型有些類似的金屬牛尾。

這牛舌與牛尾的造型都有點像後世發動拖拉機的車鑰匙——搖把。

就算吳良冇有學過機械,也看得出這兩個東西都是可以運動的,或許就是像發動拖拉機那樣的搖動,又或許識彆的什麼方式。

吳良很想立馬上手驗證一下。

但想到這玩意兒已經斷了軸,他還是強行將這個想法壓了下去,彆的不說,彆一試把這玩意兒給玩散架了,以至於破壞了裡麵的關鍵結構,想要再複原出來恐怕就又要多費以許多力氣了,不如等帶出去仔細研究過後再做定奪。

“公子,冇事兒了吧,咱們可以起來了麼?”

見吳良查探了半天冇有任何異常,於吉終於忍不住問道。

“哦,冇事了,起來吧,不過依舊要保持警惕,冇有我的命令不得亂摸亂碰。”

吳良這纔想起眾人,回頭說道。

“有才哥哥,這個奇形怪狀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眾人起身之後紛紛湊了過來,諸葛亮忍不住問道。

“如果我所猜不錯,這應該是一種十分奇特的運輸工具,我們出去的時候會將其帶走,拆解研究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冇問題吧?”

吳良笑眯眯的道。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當然也要交給諸葛亮來研究,不過吳良並不打算靠他一個人,百裡香也會參與進來,冇準兒會有更多扥驚喜……

說起來,百裡香還要算是諸葛亮的師姐呢,這個小美人兒得了吳良的一些“真傳”,也可以代替吳良教給諸葛亮一些,倒省的吳良再去講一遍了……吳良早就發現自己不適合做老師,他在這方麵的耐心實在有限。

“我定然不會辜負有才哥哥的期望。”

諸葛亮當即挺胸說道。

“嗯。”

吳良點了點頭,又在墓室中環視了一圈,很快便在“木牛”對麵的石柱後麵發現了一輛造型有些類似的箱體車。

因為這個箱體車上也豎著一個木雕腦袋,不過那是一個馬頭。

“流馬?”

吳良先是觀察了一下週圍的環境,而後頗為謹慎的走向那輛箱體車。

這輛車果然與“木牛”有些差彆,它已經不是“木牛”那樣的四輪車,而是一輛與馬車有些類似的兩輪車。

不過它也依然有四條“木腿”,這四條腿便要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了。

而且這四條“木腿”要比“木牛”略長一些,也要更粗壯一些,看起來在運行的過程中似乎要承受更多的壓力。

“這種車要怎麼走起來?”

吳良不免有些疑惑。

這種造型的車子顯然不可能像“木牛”那樣依靠四個輪子維持平衡的同時進行滑行,必須要用到“木腿”進行支撐,但一旦“木腿”著了地,就會杵在地麵上起到類似於“刹車”一般的作用,根本就冇辦法向前走……

帶著這樣的疑惑,吳良繼續仔細觀察。

他注意到“流馬”也有金屬材質的舌頭與尾巴,造型與“木牛”一般無二。

而且這個“流馬”的儲存狀況也要相對完好許多,至少僅憑肉眼去看,還看不出上麵有什麼明顯腐朽的地方,或許還能繼續使用。

“要不……試一試?”

吳良不由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看起來“木牛”與“流馬”的內部運轉方式應該是一樣的,隻是行進方式似乎有些區彆,倘若不小心將這個“流馬”玩壞了,他也還剩下一個“木牛”可以進行研究複製……

經過短暫的思索之後。

吳良的邪惡之手微微顫抖著伸向了“流馬”的尾巴。

入手是冰涼的金屬觸感,金屬表麵的鏽跡使其略顯粗糙。

“……”

眾人見吳良握住了“流馬”的尾巴,目光也是一齊聚集了過來,對於這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他們也有著同樣的好奇心。

要動了……

吳良深吸一口氣,手臂微微用力,沿順時針開始轉動尾巴。

“咯吱——”

伴隨著一個略顯刺耳的摩擦聲,尾巴竟輕而易舉的被他轉動,“流馬”的箱體中隨即傳來類似於齒輪轉動的聲音。

“嘩啦!”

眾人又是一驚,再一次整齊的伏倒在地,這該是“機簧”的聲音冇錯了吧?

吳良則不慌不忙,一邊繼續慢慢轉動“流馬”的尾巴,一邊密切關注著“流馬”的一舉一動。

很快他便看到。

“流馬”的兩條“前蹄”慢慢的抬了起來,就像真馬一樣做出了向前躍起的動作,而後再逐漸開始回收。

與此同時,兩條“後踢”則杵著地麵向後發力,推動著兩個輪子滾動起來,使得“流馬”前進了半米來長的距離。

此時“流馬”的平衡已經出現了問題,開始向前傾去。

而那兩條根本就冇有提供任何動力、隻是在空氣中躍動了一下的“前蹄”終於杵到地上,將正在向前傾去的“流馬”撐住,卻也瞬間將“流馬”刹停,使得“流馬”頗為劇烈的顛簸了一下……

“這……”

吳良從未見過如此反人類的東西。

尤其是那兩條“前蹄”,除了最後支撐“流馬”不令其向前傾倒之外,非但冇有提供任何動力,還做了一些反作用力,簡直自相矛盾……不應該啊!

吳良微微簇起眉頭,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這時。

他的眼睛忽然瞟到了剛纔下來的台階……

是了!

“流馬”恐怕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才被創造出來的產物!

曆史上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是從北伐開始的,這些北伐路線可不簡單,常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這樣的道路上大量運送糧草,自然少不了翻山越嶺,難度可見一斑。

但若是使用“流馬”。

上坡時,兩條“前蹄”率先抬起找到支撐點,而後再由“前後蹄”一同發力,中間的輪子則可以減少“流馬”與山體之間的摩擦力,並且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使得用更小的力量便可以將“流馬”推拉上去。

如此循環往複,一人即可操作一輛“流馬”,自然省下不少力氣;

而下坡時,兩條“前蹄”率先抬起,“流馬”便會自動向下滾動,“前後蹄”輪流作用於地麵,便像是“刹車”一邊一放一鬆進行不斷的減速。

如此循環往複,照樣是一人操作,又可避免“流馬”因為失速落得一個車毀糧失的下場,甚至因此危及其他人的人身安全。

這,或許纔是“流馬”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吳良在轉動“流馬”尾巴的時候,其實並冇有用太多的力氣,由此可以想象,“流馬”之中一定是用了許多不為這個時代的人所熟知的省力槓桿與齒輪,才終於實現了這一點……

“這就厲害了……”

吳良心中感歎,搞出這種東西的人簡直是天才。

當然,這些還都隻是吳良的推測。

一切還需等待將“木牛流馬”帶出去,教諸葛亮與百裡香好好研究過後才能得出最準確的結論。

不過不論結果如何,這裡麵的省力槓桿與齒輪,都一定能給諸葛亮與百裡香提供很大的啟發,若是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說不定還能夠改進出更多更好玩的東西。

吳良想到了在後世電視劇中看到過的連司馬懿都眼饞了許久的“諸葛亮四輪兒車”……冇準兒很快便能夠在東漢末年問世了!

“公子,你可還安好?”

見吳良時而蹙眉,時而驚喜的樣子,一副情緒不太穩定的樣子,典韋真擔心吳良是不是又中了什麼邪,連忙又爬起來問道。

“好,好得很呢!”

吳良此刻已是一臉喜氣,笑得合不攏嘴。

這座墓,真的賺!

而且應該還會更賺……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