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回78,改進軍工工藝 > 第36章出口不一定得出國

重回78,改進軍工工藝 第36章出口不一定得出國

作者:劉韜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5-11 03:36:54

劉韜對於裁軍這事是有印象的。

改革開放以後,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軍隊建設的需要,軍隊先後進行了多次較大規模的裁軍,對軍隊和國防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而曆次裁軍,都不是簡單的減人,在裁減員額的同時,伴隨著體製編製調整,軍隊不斷優化結構,由數量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轉向科技密集型轉變。

合成營、合成旅的建成,那恐怖的火力,足以治癒‘火力不足恐懼症’,兔子愣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如今在東線戰場、西線戰場幾十萬軍隊還在進行戰後修整,可是劉韜知道,明年便會開始裁軍七十萬人!

第二次裁軍,則是在完成裁軍七十萬人之後立馬展開,這一次裁軍一百萬人!

隨後就是第三次裁軍,也就是著名的場麵,一位老人輕輕舉起一根手指頭,輕飄飄地說了一句‘再裁軍一百萬’,震驚世界!

也就是說,整個80年代,軍隊裁軍了將近三百萬人。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

這句話也成了耳熟能詳的話,也代表著從時刻準備著世界級大戰,轉向了建設發展的戰略轉變。

“主任,產能方麵,不需要太擔心,現在其他中小型軍工廠不是有問題麼,我們盤山機械廠正在大規模建設,完全可以將其他中小型軍工廠工人調配到盤山機械廠。”劉韜說道。

盤山機械廠這幾個月是很滋潤,欣欣向榮著。

可是其他中小型軍工廠就不是了,可以說苦日子已經到來。

這一次‘赤龍之吼’,暴露出來的問題太多太多了。體現在軍工係統的,一個很顯眼的問題,就是生產質量下滑得厲害,很多工人吃習慣大鍋飯,生產效率低下、生產質量堪憂。

總結大會,許多中小軍工廠的相關領導,都遭到了處分。

甚至於取消了生產指標。

用不了幾年,很多軍工廠為了生存,有的就會改行生產雪糕、洗衣機,有的會直接破產,從而消失,廠區荒廢。

按照盤山機械廠的新規劃,重新建成的盤山機械廠,到時候將形成一個正式生產工人足足三萬的大型軍工廠。

再加上家屬,整個盤山機械廠將會生活著十萬人。

王鐵柱微微皺起眉頭:“盤山機械廠申請擴編的事,上麵還冇有通過呢,八字還冇一撇。”

“主任,我們盤山機械廠又不需要上麵撥錢,可以建設在前麼,擴編的事慢慢來。”劉韜根本不在意,擴編無非是行政級彆的提升,以及正式編製的數量增多。

其他人在意,劉韜並不在意。

“工人可以調配給你,要出口武器裝備,得出國,誰給你批許可和外彙?你出不去,出去也冇有錢,白搭!”王鐵柱搖了搖頭。

這個時代,可不是誰都能出國的。

現在連出國留學的口子都冇有開,除了外事部門的工作人員,極少有人能夠出國,出國的手續極為繁瑣,難度也極大,需要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審批,隻有拿到審批許可,才能出國。

可是出國了,人家可不認人民幣,得有外彙,冇有外彙,出國都得餓死,而想要換外彙,同樣也非常困難。

劉韜微笑,“主任,問題不能這麼考慮。”

“出口,並非一定要出國,也可以在我們國內談成。”劉韜搖了搖頭,王鐵柱這個思維,就是典型的固定思維,思維僵化了,“我不需要出國,就可以找到客戶。”

武器裝備出口,又不一定需要出國。

劉韜自己就想到了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京城的大使館,要知道目前和華夏建交的國家就有118個,剛好劉韜的目標,都是與華夏進行建交的。

另外一個方向,則是石家莊步兵學院,以後將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稱——共和國非洲戰區司令部!

石家莊步兵學院誕生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多位名帥名將曾先後擔任學院領導,其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

在去年的時候,改名為石家莊高級步兵學院,而在今年又改名為石家莊高級陸軍學院。

後來幾經更名,最後成了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也被網友戲稱為東方的‘西點軍校’、“將軍搖籃”、‘天下第二哨’等等。

“不出國就可以找到客戶?”王鐵柱愣了愣,一臉不可思議,“怎麼可能!”

劉韜笑而不語,他隻是說道:“主任,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算了,現在盤山機械廠是你當家做主,我也不好多管閒事。”王鐵柱搖了搖頭道,“工人的話,你那邊接收,要給我安排好,不能出幺蛾子。”

王鐵柱作為曾經盤山機械廠的廠長,自然知道現在盤山機械廠富得流油。

現在剛好其他中小型軍工廠遇到困境,可以來個殺富濟貧。

幾個小型軍工廠,根據之前會議,是要裁撤掉,而這些人員自然要安置好。

這些都是需要王鐵柱這個雲省軍工係統一把手來操心。

現在剛好劉韜提出,自然是一併解決掉。

“主任,我劉韜你還不瞭解麼,各位同誌們來了,我一定安頓好,一視同仁,絕對不搞區彆對待。”劉韜拍著胸膛朗聲道。

他現在已經接觸到不少機密,對雲省軍工係統深入瞭解。

雲省是我國地緣國防戰略的大後方,既是‘一線’又是‘三線’的特殊地緣政治環境,賦予了雲省三線建設獨特的麵貌和經驗,雲省三線建設建成了164個企事業單位,投資超過了150億人民幣。

而其中軍工廠足足有60家,職工近5萬人。

這60家軍工廠,大小不一,良莠不齊,有效益很好的,也有年年得上級撥款才能維持運營的。

而到了今年,三線建設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劉韜心中清楚,在這個時代,高考剛剛恢複,想要去大學招聘都不可能,未來十年,大學生都是包分配的。想要發展盤山機械廠,人員的解決,就得靠省國防管理辦公室進行宏觀調控,從其他軍工廠協調人到盤山機械廠。

隻要一份檔案,那麼其他軍工廠就得服從。

大家千裡迢迢來到雲省參加三線建設,那是真正抱著軍工報國的,哪怕心中有意見,也會服從命令。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