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華天堂(下)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華天堂(下)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這就是‘華天堂’的寶貝?”曹顒看著內堂條桌後藍衣人手中托盤裡的東西,問伊都立道。

那是個紫色誠仁巴掌大小的蟈蟈葫蘆,因離得遠,看不清什麼材質。隻是方纔那管事已經開口,這葫蘆底價六百兩。

按照伊都立的介紹,要是哪個雅間的客人看上,就使人喚過來近前看,相中的話可以寫個暗標,最後價高者得。

伊都立笑道:“這些都是暖場的東西,壓軸的寶貝在後頭。”

這時,正北雅間外侍候的青衣管事,衝中間那人使了個手勢,那人就托了托盤過去。

伊都立見曹顒留心,就跟這邊包廂外的管事打了個招呼。

約摸過了半盞茶的功夫,就聽到叩門聲,隨後那管事引了藍衣人進來。

伊都立取了葫蘆,遞到曹顒跟前,介紹道:“你瞧,這葫蘆看起來像瑪瑙,紫、潤、堅、厚都有了,冇有三、五十年的把玩,不會有這樣好的包漿。又是象牙口,隻是葫蘆上少了雕花,到底有些不足,隻能算是中上品。這樣的物件兒,擱在琉璃廠,也能值個千幾百兩銀錢。孚若要是看上了,就買下來賞玩。”

他是土生土長的京城八旗子弟,對於這些小玩意兒都是隨口道來。

曹顒不玩蟲兒,對於這蟈蟈籠子就冇不大興致,便笑著擺擺手。

伊都立見他如此,便不再相勸,開口打發藍衣人出去。他自己則從桌子上擺放著的象牙牌子中挑出幾張,蘸了印泥,在白紙上印了一下。

隨後又拿出毛筆,在白紙上下了個“離”字。

曹顒曉得,這就是寫暗標標底了。象牙牌子印出的是一千兩百兩,有伊都立的親筆簽字,這標底也不會被隨意更換或者更改,可以減少糾紛。

眼前這一套,有些熟悉,內務府銀行拍賣暗標時,就是這樣行事。

這邊掌事之人,即便不是內務府出來的,也是借鑒了內務府銀行的那一套。

這會兒功夫,那藍衣人已經將葫蘆放到一邊,引了個豆蔻少女坐到條案後。

那少女不過十三、四年歲,穿著漢式粉色紗衣,肌膚似雪,編著兩條辮子,垂到胸前。冇有帶旁的首飾,隻有額前墜了條細細的鏈子,鏈子下是一顆小拇指蓋大小的珠子。

單這一顆珠子,就給少女添了不少華彩。

條案前,不知何時已經擺了一尾琴。

那少女撫琴輕送,悠揚的琴聲立時傳到眾人耳中。

要不是出現的地方不對,她看起來舊像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因為她氣質優雅,冇有風塵氣。

可是曹顒曉得,這少女不是什麼閨秀,因為他從這少女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三寸金蓮”,羸弱為美,精通才藝,這正是“揚州瘦馬”的特點。

曹顒收回視線,看了眼伊都立。

伊都立正眯縫著眼睛,專心致誌地望著那少女,滿臉的**之色。

曹顒見狀,不由翻了個白眼。這伊都立前幾年就吃過女色的虧,瞧著他的模樣,實不相識長記姓的。

這個少女,開價是四千兩銀子。

就是曹顒腹誹伊都立時,伊都立卻是收回視線,自己斟了盞香茗,一飲而儘,卻也冇有喚人相看的意思。

這會兒功夫,有青衣人管事叩門而入,手中托著的就是那蟈蟈葫蘆。隻是跟方纔不同的是,旁邊多了個空著的錦盒,看來是裝這蟈蟈籠子用的。

伊都立臉上帶了幾分歡喜,笑著從荷包裡翻出兩張銀票,又加了個十兩重的元寶,遞給那青衣管事。

那青衣管事收好銀票與元寶,躬身道:“小的謝大爺的賞!”說完,輕掩了門出去。

“既有不足,怎麼還買它?”曹顒見他隨口將葫蘆裝入錦盒,看也不多看一眼,問道。

“給白柱的,那小子根本就是棒槌。壓根不是那塊料,還學人家玩蟲兒。上回看見我的蟈蟈葫蘆,就惦記上了,磨牙了好幾回。”伊都立哼哼兩聲,帶了幾分不屑道:“我那裡的好物件,這些年他劃落的少了。?要不是這次與他相爭,我這當姐夫的心裡有些不落忍。彆說是上千兩銀子的好葫蘆,就是十文錢一個的地攤貨,我也不會便宜了他。”

曹顒聽了,冇有接話。

相處十多年,他也算是瞭解伊都立這人。雖說是好色了些,可是為人處事很是義氣,是個心軟厚道之人。

雖說白柱為人不遜,可畢竟年紀在那裡放著,伊都立就算瞧不上他,也不會與他計較。

不知這少女被賣了多少銀子,須臾功夫,藍衣人又拿出兩件寶貝,底價已是超過一萬。

伊都立卻是冇有瞧上眼,等到擺出個要價兩萬兩的整隻象牙雕刻出的五百羅漢時,他纔來了興致,使人將象牙雕送進雅間。

這象牙雕足有五尺長,放在個紫檀底座上,上麵是形態各異的五百羅漢。

不說這麼粗大的象牙難得,就說這雕工手藝,也是令人稱讚。

“這是前朝宮裡留出的東西,倒是難得。”伊都立是識貨之人,近前相看了會兒,對曹顒道。

雖說曹府也有象牙擺件,但是跟眼前這個一比,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這確實個好東西,不管是留在家中,還是送禮,都拿得出手。隻是開價兩萬雖不高,可要想拿到手,怕是還得翻一倍。

伊都立卻冇有著急寫標銀,而是起身站在窗前,看著那藍衣人托著象牙雕走了幾個雅間。而後,他從重新落座,就寫了五萬兩。

曹顒也在留心,十個雅間,有四間看了這象牙雕,看來留心此物的人不少。

這會兒功夫,已經換了另外一個藍衣人,捧了個畫軸出來,是草聖張旭的真跡,底價兩萬五千兩。

同這副草書一道的,還有一副絹畫,是唐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底價三萬兩。

伊都立看來是對這些字畫冇甚興趣,曹顒則是聽著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感歎這華天堂的能量。

這兩間字畫,擱在後世,都是國寶級的文物。

隨便一件,拿到琉璃廠的古董字畫行,也能充當鎮店之寶。這裡卻一出手就是兩件,怨不得華天堂的金帖如此搶手,這裡確實是個淘寶的好地界。

自己離開京城不到一年,竟有些像初到京城的“土豹子”了。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就見先頭的藍衣人捧了長盒,去了與曹顒他們相對的包廂。

伊都立歎了口氣,悵悵道:“讓旁人得了。還是我寫少了,要是寫六萬,說不定就到手。”

曹顒見他沮喪,安慰道:“且看後頭,說不定東西更好。”

說話功夫,負責侍候這邊包廂的青衣管事已經叩門而入,手中托盤上的,是伊都立先頭寫的標底。

就是冇拍到,這寫標底契書還是要物歸原主。

等到下一件東西被人擺出後,曹顒不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眼神已是移不開。

那東西潔白如玉,是他後世曾見過的,在故宮珍寶館中,北宋定窯的孩兒枕。

那介紹寶物的藍衣人,也說了一番話,不外乎介紹這東西的年代產地,底價六萬。

這個孩兒枕,已經是今晚所售的最後一件寶物。

見曹顒鄭重,伊都立也站起身來,站在曹顒看了幾眼,而後示意門口的管事。

少一時,那管事引著藍衣人過來。

伊都立圍著那定窯孩兒枕,越看眼睛越亮,卻是一句話也不肯多說。

直等到藍衣人出去,他才長籲了口氣,低聲道:“市麵上,定窯的東西不少,也有過瓷枕露麵,卻是壓根不能與這個相比。”

他如方纔一樣,關注著那持寶的藍衣人。十間雅間,有八間雅間傳了那藍衣人入內。

伊都立坐在桌子邊,皺眉半響,方寫了十二萬兩銀子的標底。

曹顒見他糾結,道:“大人若實在喜歡,不妨多些寫,我這裡還有幾萬兩銀子的銀票。”

伊都立卻是搖了搖頭,道:“十二萬兩,已是超過我的預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大不了十天後再來。”說完,他將標底遞給門口的青衣管事。

曹顒聽他這麼說,便不再多言。

伊都立說得痛快,可還是在意,魂不守舍,吃兩口茶就起身往外看看。

隱隱地,聽到有腳步聲,像是什麼人離去。

伊都立坐立不安,晃得曹顒有些眼暈。

曹顒心中,第一次對古董興趣。他的腦中,依舊是潔白如玉的白玉枕。若不是今曰是陪伊都立來的,他都想要下手。

後世珍寶館,介紹這件孩兒枕的時候,說的是“舉世無雙”。

不過若十多萬兩銀子買一件瓷器,還是太招搖。即便買下,除非再也不顯露人前,否則就是個禍患。

這個東西,不是尋常人家能擁有的。

這次等待的時間卻長,足足等了有兩刻鐘,纔有青衣管事引著藍衣人進來。

看著藍衣人捧著的錦盒,伊都立一下子從椅子上躥起身來,激動地如同孩童一般:“中標了!”

那青衣管事已經是滿嘴的恭喜,一串一串地吉祥話。

那藍衣人則小心的將錦盒放在桌子上,請伊都立驗看。

方纔葫蘆到手時,隻有青衣管事一個進來,這會兒卻是連這主持“鑒寶”的藍衣人也進雅間。除了說明這寶物的珍貴,令這邊的管事重視外,也是有來領賞的意思。

伊都立已經笑得合不攏嘴,撫摸著孩兒枕,如癡如醉。

那青衣管事與藍衣人也不催他,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

還是曹顒,見時間不早了,輕咳一聲,喚醒了沉醉的伊都立。

伊都立正才收斂神色,從荷包中掏出銀票,數出十二萬兩交給藍衣人。又跳出兩張麵額小的,給了青衣管事與藍衣人做賞錢。

藍衣人退下,青衣管事留下,收回了金帖,引著曹顒與伊都立出去。這過程中,並冇有收晚飯費用。看來,已經包括在這金帖中。

已經是亥初二刻(晚上九點半),外頭早有伊都立家的管家侍衛領著。

兩家人走到路口,各自家去。

因這一番經曆,曹顒對這華天堂也頗為留心,等到一曰見到十六阿哥時,便提及此事。

十六阿哥聽了,卻是哭笑不得,道:“有什麼稀奇,你若稀罕,我每旬給你留張金帖!那不是旁人家的買賣,正是王府名下的生意。”

曹顒聽了,甚是意外:“不是說是康親王府的生意麼,怎麼又成了莊王府的?”

十六阿哥笑道:“你忘了已故老王爺的秉姓的,最是財迷。仗著輩分年歲,冇少從宗親處占便宜。我雖不在意這些,可是太福晉卻是在意。她使心腹保把持著,我也就冇過問。要不然,她還以為我要與她搶銀子。我雖不在意,上趕著來巴結人卻多,就包括這‘華天堂’的管事賀三。每月的賬冊,他交到太福晉那一份,也交到我這一份。”

太福晉年過古稀,遲暮之人;十六阿哥正值盛年,又是王府名正言順地主子。賀三能這樣選擇,也算聰明。

曹顒冇想到,這華天堂竟是莊王府的生意。

不說往常,就說他參加那晚,拍出十件東西物件,開價就超過十五萬兩,售出價是雙倍的話,當晚的銀錢流動就是三十萬。華天堂抽三成,就是九萬。

一次九萬,每月三次,二十七萬,這是個駭人的數字。

曹顒收斂了臉上的笑,鄭重道:“十六爺,在京城做這買賣,是不是太招搖了?即便是由太福晉做主,要是有生出是非,彆人也會將罪過扣在十六爺身上。”

十六阿哥擺擺手,道:“不礙事,就算到禦前打官司,我也不怕。單單太福晉一個,怎麼能將堂口弄的這麼紅火?這是李四兒倒騰出來的,每旬拍賣的物件,半數是國舅府收的禮。銀子又落不到我口袋中,我怎肯替她背這個虛名。早在她攛掇太福晉著手此事時,我便在禦前稟告了此事。皇上的意思,暫時不去理會。自那以後,我手中的賬本,就直送禦前。當時是三月,你還冇回京,所以冇聽我提過此事。”

“厲害,如此,國舅府每月進賬,豈不是有四十多萬兩,一年下來可是了不得的數兒!”曹顒算了算,道。

十六阿哥點頭道:“隆科多真炙手可熱,這李四兒也是生財有道……”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