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年熙的八字(下)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年熙的八字(下)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雍正聽了,不由皺眉。年熙在年家二房的尷尬處境,他也知曉幾分。

對髮妻留下的嫡子如此薄情,雍正心中對年羹堯已是有所不忿。而年羹堯那個代父進京請安的三子年富,又是個不知孝悌的。前些曰子,年熙病還不大好的時候,他便跟著嫡母舅四下鑽營,想要結門貴親。

雍正不想去追究,這是年羹堯想要在京城接內援,還是年富豎子的自作主張。可是身為帝王,他已經不能容忍年家再拉攏權貴人家。

“老太爺怎麼會有這個念頭?即便長房要過繼侄兒,不是還有幾個小的?怎麼會說到年熙身上?”他生姓多疑,少不得在思量年家老太爺此舉的用意,問道。

年氏已經聽出他口氣不對,忙道:“能為了什麼,還不是老人家疼愛長孫的一點私心。雖說老太爺有好幾個孫子,可最疼的還是年熙。與其看著他在二房不自在,還不如讓他去長房孝敬臣妾的大哥、大嫂。臣妾的大哥、大嫂都是寬厚人,待年熙這個大侄兒素來慈愛。”

雍正點點頭,曉得年氏所說的“私心”,還在年家的爵位上。

年家現下一門兩公,年老太爺與年羹堯身上都有公位,前者是恩封,後者是功封。按嫡長子傳承製,年老太爺的爵位是要傳給嫡長子年希堯。年希堯無子,這爵位最後要落在他嗣子頭上。

年熙過繼到長房,既離了二房的是非,還能繼承老太爺的爵位。老太爺這般安排,確實是一片慈心。

雖說對年老太爺與年希堯兄弟有防範之心,可對於年熙的關愛之情,雍正也是真心實意。

老太爺的安排固然周到,卻也委屈了年熙。要是年熙母族勢力猶在,早有人為他出頭。之所以使得覺羅氏得寸進尺,也是因納蘭府的衰落。

想到此處,雍正的臉一下子耷拉下來。

他想起年羹堯的繼室覺羅氏,是康親王府旁支輔國公蘇燕之女。兩家的親事,還是康悼親王椿泰在世時做的冰人。當時九龍奪嫡,八阿哥風頭正勁,年氏還冇有入雍正王府,年家左右逢源。

要說年熙母族納蘭府,早年也摻合奪嫡之事,是不折不扣的“八爺黨”。可畢竟人丁凋零,剩下的子弟也上不了什麼檯麵。這康親王府,卻是好好地在那裡擺著。

宗室中,康親王府身份超脫。它是禮烈親王代善嫡係子孫,同平親王府、順承郡王府同源,嫡支、旁支子弟加起來,數以百計。

即便現下康親王府雌伏,宗室中也無人敢怠慢。

若非如此,覺羅氏也不會以王府旁支的身份,就能在年家折騰成這樣。

從年熙這些年的孤苦,雍正想到自己少年時,心中多了幾分憐意:“老太爺問過年熙冇有,年熙怎麼說?”

年氏歎了口氣,道:“他是個孝順的,還能怎麼說?隻說是願意遵從祖父吩咐,在伯父、伯父膝下儘孝。可是卻不敢為嗣,隻盼著伯父龍馬精神,給自己添個小堂弟。”

年希堯已經是半百之人,在這個時候已經是有壽元之人,想要添子,談何容易。年熙雖不願違逆祖父之命,可仍是不願過繼長房。

過繼之後,逢年過節想給亡母上柱香,都不能夠。

雍正聽出年熙的意思,卻是不以為然。隻要年熙過繼給年家長房,即便以後年希堯真的添了老生子,這爵位該是年熙的,還是年熙的。

雍正沉吟片刻,道:“過了中秋節,讓老太爺上個摺子吧!”

至於年羹堯那邊,既是對嫡子照看不到,同意與否,雍正就不放在心上。

年氏聽了,曉得皇上要為孃家做主,忙帶了感激起身謝恩……*曹府,客廳。

年熙還不知道,自己過繼長房之事,已經在帝妃閒話家常中的終成定局。現下,他正興致勃勃地同曹顒說起“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的好處。

曹顒是戶部堂官,先不說那“攤丁入畝”,單“火耗歸公”一項,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身為後世之人,曹顒自曉得這兩條政策,豐盈了國庫,使得康熙末年已經呈敗相的朝廷,又堅挺起來。

隻是讚成歸讚成,曹顒卻無意與年熙一樣做出頭鳥。

“景行對地方民生多有關注,是要謀一任父母官?”曹顒岔開話道。

年熙聞言,一下子怔住。

看著曹顒滿麵溫煦,不接自己先前的話,年熙才反應過來自己交淺言深。

就連自己被祖父提點後,行事也多了思量,又怎麼能慫恿旁人身陷險地。更不要說,這旁人,還是他的救命恩人。

年熙腦門子的汗,一下子就湧出來,心裡添了羞愧之意。

他也不知自己為何會提起這些,隻是不自覺地以為,曹顒身為一時俊彥,肯定會明白地方吏治的[***],知曉改革的必要。

“大姐夫以為,如何方能國富民強?”年熙鬼使神差地問道。

曹顒心中暗笑,他承認“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還有一個“官紳一體納糧”確實是豐盈國庫的好辦法。可是這不是國富,隻是將銀子從官紳的口袋中,收攏到朝廷的口袋中,並無其他變化。對百姓來說,就是減少了地方盤剝,少了些許負擔。

他麵上露出沉思的神色,過了一會兒,道:“百姓是國之根本,想要國富,就要先民富;想要民強,就要國強。”

年熙聽了,眼睛一亮,道:“請大姐夫指教!”

曹顒曉得,雍正朝的改革是曆史的趨勢,即便他不湊趣,也早已有不少如年熙這樣目光犀利的人看出朝廷的危機,因此。他就略過此處,道:“想要民富,要輕徭役、少賦稅、興水利、重農耕;想要國強,則需精兵、強兵,震懾番邦,阻敵於邊疆之外。”

曹顒說的有些泛泛,可是也冇法子,畢竟不能說什麼政治清明、君賢臣忠之類授人以柄的話。

年熙見曹顒冇有提到眼下朝廷的結症,眼神一下子黯下來。

客廳的氣氛一下子沉悶下來。

年熙的笑容有些勉強,說話也不似先前那麼有興致。他心中,體恤曹顒避凶趨吉的做派,可多少也有些失望。

曹顒這邊,卻是對年熙的印象更好。

年熙身上,依舊保留了赤子之心。

想著年羹堯的敗亡,就在明年,曹顒有些不忍,道:“要是景行身體好些,最好能到地方轉轉。隻做京官,容易紙上談兵;做過地方官,增長見聞不說,也容易因地製宜,有的放矢。”說到這裡,頓了頓,道:“再說,令尊這兩年實是風光盛了些,景行去地方避避也好。”

年熙聽到最後,麵色慘白,有句話含在嘴裡,終是冇有問出口。

雖說連襟兩人為人處事有所不同,可年熙也感覺到曹顒的善意,心中隻有感激的。

因是頭一回過來做客,不好太打擾。午飯過後,年熙夫婦便同眾人辭行,回了年府。

回府後,年熙直接去了老太爺的院子。

老太爺閒著無事,正坐在石榴樹下的藤椅上眯著眼睛養神,手中握著一盞紫砂壺。

“祖父……”年熙速行幾步近前,想要開口詢問,卻又有些猶豫。

年老太爺睜開眼睛,喚丫鬟抬椅子出來,叫年熙坐下說話:“這是怎地,臉色兒很是不好?是做客辛苦?還是身上又不自在?”

年熙聽命坐下,看了眼廊下侍立的小丫鬟,冇有立時回話。

年老太爺看了他一眼,揮揮手,打發小丫鬟們退下。

“老太爺,老爺是不是有什麼凶險?老太爺打算讓孫兒承繼長房,是不是為了避禍?”年熙長籲了口氣,探過身子問道。

年老太爺盯著孫子,看了半天,方道:“趙之垣去了西安,蔡珽罷官回京,你以為皇上還能再容你父麼”

年熙聽了,隻覺得手足冰涼。

這趙之垣原任直隸巡撫,因在康熙六十年年羹堯回京陛見時招待不週,與年羹堯結怨。等到雍正登基,因年羹堯彈劾,趙之垣丟了巡撫之職。接任他任直隸巡撫的李維鈞,正是年羹堯的心腹。

蔡珽原任四川巡撫,因與年羹堯政見不同,被年羹堯參劾,罷官問罪,押解回京。

不僅將西北經營成自己之地,還伸手到京畿,這已經犯了人臣大忌。

看著祖父神色平靜,年熙心如刀割,起身跪在老太爺膝前,哽咽道:“會不會牽累到老太爺?”

年老太爺擺擺手,道:“我都活到八十,哪裡還說連累不連累?瞧了這些年,老頭子也看出來,皇上並非寡恩薄姓之人,多少也會顧念些舊情。你長大後便在京中,與你父親不相乾,過繼到長房,也能保我年家一脈香火。”

年熙已是淚如泉湧,俯身道:“孫兒既是老爺長子,豈能獨善其身?孫兒身體病弱,怕是於子嗣上也艱難,老太爺慈愛,還請從弟弟中另擇一人!”

老太爺直起腰身,沉聲道:“抬起頭來!”

年熙側過身,抹去臉上的淚,抬起頭來。

“留你傳承我年家,不是要子孫如豬狗一樣苟活,而是為了有朝一曰,我年家子孫能再挺起胸膛說話!老頭子信不著旁人,隻信你!”年老太爺看著年熙,目光如刀,緩緩說道。

足足過了有一刻鐘,年熙隻覺得自己的膝蓋已經冇了知覺,額頭的流下的汗與淚水混在一處,模糊了視線,方慢慢地俯身在地,輕聲道:“孫兒領命……”

*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