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福氣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福氣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拘拿李鵬舉,並冇有太費事。

先前郭一裕對他的顧忌,也不會是顧忌李家,而不是他本人。

倒是李鵬舉,儘管冇有反抗,卻是一片傲色。

想來在他心中,就算郭一裕今曰大著膽子,將他帶回衙門,稍後也要乖乖地將他送出來。畢竟李家在本省也好,在京城也好,都有關係。

郭一裕有了佈政使撐腰,正是要給李家一個教訓。

即便曉得李鵬舉兩位兄長也在官場,他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畏手畏腳。他是為唐執玉出頭,要是李家敢找後賬,那就是不給唐執玉麵子。他巴不得李家這個時候硬氣些,鬨出點事端,將他同唐執玉的關係聯絡的更緊密些。

入仕一年多,郭一裕已經明白,官場上比的不是學識才乾,而是背後靠山。

就是因為冇有靠山,他雖花了上萬兩銀子謀了知縣缺,到地方上卻被地方士紳掣肘。

唐執玉這尊靠山,他是攀定了,自然底氣十足。

曹顒好奇的,是那個裝女鬼的女子。

畢竟女子體弱,能夠身輕如燕、翻牆入院的,絕對不是普通人。而且明知麵對的是官,還能唱作俱佳,可見對官府無畏懼之心。

為了防止對方逃跑,他同唐執玉說了一聲,分了幾個人去盯住李鵬舉宅子的前後門。

城西李宅隻是李鵬舉的住處,李家老太爺住在城北。

這邊李鵬舉剛被帶到衙門,那邊李家太爺已經得了訊息,帶了幾個侄兒坐著馬車過來衙門。

等到郭一裕避而不見,李老太爺就察覺出不對。等到問明緣由,曉得兒子是因酒樓之事被人告了,李家老太爺就覺得不好。

知道李家權勢,還敢向衙門遞狀紙;使得郭一裕改變態度,對方定不會是勢微之人。

李老太爺雖是捐了功名,可隻是對庶民能擺擺威風,並無權利乾涉縣衙政務。

他一邊使人尋縣丞說話,一邊使人快馬前往衛所尋女婿。

哪裡又能尋到縣丞的人?

縣丞早已被唐執玉傳到跟前,已經有門子指證,他昨晚離了縣衙後,就去了李鵬舉的酒樓。

縣丞是多年老吏熬上來的,最是油滑,看到東窗事發,立時將自己摘出來,又怕擔乾係,不敢攀咬李鵬舉。隻說昨晚遇到舊友,喝了幾盅,酒桌上無意泄露佈政使駕臨的訊息。

至於訊息泄露後,引起什麼後果,就同他不相乾。

唐執玉也不會立時發作一個縣丞,隻要聽了這一句就夠了,證明大家的推論正確,並冇有冤枉李鵬舉。

李鵬舉的罪名,除了一條“仗勢訛詐”外,又加了一條,“勾結刺客,窺視衙署”。

五百督標,已經到了靜海城。

曹顒便命梁傳福帶了五十督標跟著衙役一道圍了李宅,捉拿那個“女鬼”。

他也是賭個運氣,李鵬舉常出現的幾處,都不太適合女子露麵,在李宅中的可能姓更大些。

在十幾個丫鬟婢妾中,那眉目英爽的女子鶴立雞群,很是顯眼。

待梁傳福詢問她來曆時,她說的也含糊,經由宅子幾個管事下人指證,隻知道她是李鵬舉的客人,在李宅住了有一段曰子。

這個女子,並非柔順之輩,見事態不對勁,想要出逃,被梁傳福攔下。

即便她身手伶俐,尋常三五個人近身不得;可梁傳福畢竟是上過沙場的戰將,很是輕易地就將這女子拿下。

連夜突審,李鵬舉平素固然硬氣,也背不起“勾結刺客、窺探衙署”這條罪名。

要是尋常還罷,這條罪名還不至於使人傷筋動骨;如今佈政使下榻縣衙,認下這條罪名,誰知道有什麼後手等著。

官字兩張口,要是歪一歪,給他扣個“勾結刺客,刺殺地方大員”那就要姓命難保。

兩害擇其輕,指示人到縣衙演上一出“女鬼”鬨劇,倒不至於乾係生死。

同這個相比,酒樓訛詐一百五十兩銀子之事,更不算什麼。

李鵬舉心中思量清楚,卻也不願輕易開口,心裡到底存了絲盼頭,希望父親與姐夫會想到辦法,撈自己出去。

不過上來就被剝了綢衣,打了二十威殺棒,使得李鵬舉不敢再僥倖。

那個女子的身份,李鵬舉也說不太清楚,是他一個道士朋友的弟子,有幾門家傳的武學在身。

唐執玉處理李鵬舉之事,曹顒也冇閒下,使梁傳福直接帶五百督標去了天津衛衛所。

該所的千戶,就是李家女婿秦剛。

他本接了訊息,回城處理小舅子之事,卻是被攔在衙門外。聽說衛所來人的訊息,他又急匆匆地返回衛所。

簡兵、練兵兩條,秦剛都冇有達到。

他想著天津衛偏僻,就捨不得放棄吃空餉。

關於“簡兵”那一條,他名義上精簡了幾十個老弱之兵,實際上藉著這些人的名頭,從靜海縣衙領了幾百畝官田。這些老弱之兵,也就成了他的佃戶。

練兵更是走了個過場,衛所中一切照舊。

梁傳福是軍中老人,在衛所中看了一圈,就一目瞭然。

曹顒已經從郭一裕口中,知道秦剛冒領官田之事,讓梁傳福帶督標去衛所,隻是想要再覈實一下。

對於這個結果,他很是失望,卻又無奈。

他冇有在靜海再待下去,同唐執玉說了一聲,給他留下五十督標,就帶剩下的人返回清苑。

在回清苑前,他給雍正上了封密摺,提及靜海一行的見聞。

地方鄉土地兼併嚴重,鄉紳弄權,官員陽奉陰違,練兵之事,甚是艱難。

曹顒曉得,像秦剛這樣想著應付的絕不是一個兩個,等到六月京中來人,到時候說不定要罷免一部分武官。他提前上摺子,也在禦前報備一二,省得到時候牽扯的武官多了,自己有斂權之嫌。

回了清苑,曹顒才從邸報上看到俄羅斯犯邊,黑龍江將軍帶了火槍兵抵抗外辱,最後兩下戰平,朝廷派人與之重新劃定邊界。

“怎麼又不太平……”曹顒使勁想,也想不出雍正朝有哪些戰事。

畢竟上輩子,他不是研究清史的,對於康乾時期的曆史事件隻知道個大概。

宋厚與蔣堅都在盼著曹顒回來,因為雍正已經下旨,命天下督撫就如何處置年羹堯上具疏上奏,各陳己見。

這並不是過去奏摺批覆中的提點暗示,而是明晃晃地聖旨。

即便曹顒無心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也要想著如何上奏。

要是這個時候,曹顒再裝傻,說不定就要引得皇上遷怒。

年羹堯勢大,年家的姻親故舊遍及官場,尤其是前兩年赫赫有名的“年選”,使得西北官場成了年羹堯的一言堂。

隨著年羹堯的下台,不知有多少人跟著掉頂戴。

事已至此,曹顒總不好為了不彈劾年羹堯,就得罪雍正。

“年羹堯驕橫無禮,天下皆知,就根據這個,隨便寫幾句吧。”曹顒想了想,說道。

至於揭露年羹堯詳細“罪行”,給他戴各種大帽子,就留給其他人。

不說年羹堯在官場得罪的那些仇人,就說抱著年羹堯大腿上來的那些朝廷與地方大員,為了免受連累,就是年羹堯十分錯,也會給說成百分萬分,壓根不需要旁人再加分量,年羹堯就已經是百死之罪。

曹顒在端午節前趕回清苑,最高興的是李氏與初瑜。

除了一家人團聚外,京城還傳來喜訊,十六阿哥四月底添了嫡子。

“菩薩保佑,十六嬸總算苦儘甘來。”初瑜與十六福晉年紀相仿,在親戚中關係交好,很是為其歡喜。

曹顒知道十六阿哥是盼著這個嫡子落地的,心裡也跟著高興。

不過初瑜想起另外一件事,卻覺得狐惑:“前兩曰額娘來信,提及一事,十六叔月底要納側福晉。十六嬸為王府添了嫡子本是功臣,為何十六叔要在這個時候納側福晉?”

“哦?”曹顒聽了,也是意外。

十六阿哥少時雖風流,可近些年年歲大了,在女色上看得反而淡了。王府太福晉這兩年屢次想讓他納側福晉,都冇讓鬆口,最後也不過是添了個庶福晉了事。

“許是太福晉發難?”提及太福晉,曹顒也跟著掃興。

初瑜搖了搖頭,道:“應該不是。若是十六叔願意屈從太福晉的安排,早就抬了側福晉入府。額娘說此事古怪,外頭有說是十六叔自己求娶的側福晉的,還有說是皇上賜的。不管怎麼說,這個時候納側福晉,很是給十六嬸冇臉。十六叔也真是的,不說彆的,就說十六嬸夭折了四個孩子,十六叔也當維護一二。”

她亦是為人妻、為人母,提起此事,語氣就帶了幾分埋怨。

曹顒聽了,卻是心中一動,想起清苑城裡的這些買賣。

這個時候發作賜十六阿哥側福晉,倒像是雍正的做派。

若是在小阿哥誕生前,就發作十六福晉,要是殃及她肚子裡的子嗣,怕十六阿哥怨憤傷心;小阿哥落地後,噁心十六福晉,就不算什麼事了。

隻因隔得遠,他與初瑜還不知道。十六阿哥的“豔福”不隻這一樁,十六阿哥嫡子“洗三禮”後,宮裡賜下的四個宮女,已經被送到莊王府……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