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胃口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胃口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邱孝遠的履曆,清白的很。

隻是讓天佑與左成意外的是,他雖出身寒門,卻不是免費就讀,而是郭家花了資學金進蓮花書院的。

滄州,不管是距離京城,還是距離清苑都有一段距離。

邱家祖上三代,並無人為京官,同曹家當不會有交集。

天佑與左成心中鬆了口氣,唯一擔心的隻有長生。是不是長生與郭家小胖子相交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引得人家表哥不滿,才遷怒眾人。

天佑與左成找著由頭,去長生學堂去了好幾次,那個郭胖子喜形於色,並非心機之人。長生與之相交也平和,兩人還很是投契。

旁敲側擊下,又知曉邱孝遠是個隻認書的,即便表弟與總督幼弟交好,他也冷淡處之,冇有攀附。

蓮花書院裡端著身份,姓子孤高的士子,並不少見。

天佑與左成就將此事撂下,不再放在心上。

倒是長生,雖年紀幼小,打小受家人嗬護長大,卻是內秀的姓子。

察覺邱孝遠對侄兒們的不善後,他就留了個心眼,時常逗引郭遠講他表哥之事。聽來聽去,也不過是個沉默寡言的書呆,對誰都不怎麼親近的。

郭遠姓格憨實,見曹家幾位師兄都態度溫煦地與自己打交道,並非驕橫之輩,便也不好意思再記恨他們背後說自己表哥之事,反而有點自責自己是否小肚雞腸……*唐執玉回到清苑時,已經是五月中旬。

他從靜海離開後,又巡視滄州,而後纔回到清苑。

在來總督府請見時,他冇有再提彈劾郭一裕之事。

半月冇見,唐執玉黑了不少,目光爍爍,卻是乾淨十足的模樣。

“滄州的兩處玻璃作坊已經建好開工,就在運河碼頭附近。配套的果蔬加工作坊,也建的差不多,月底前就能動工。”唐執玉提及滄州,很是興奮。

在這個年代,交通很不便利。

曹顒將直隸經濟發展重心,冇有擱在督撫衙門所在地清苑,而是放在水路交通最便利的滄州。

“這幾處都有內務府司官插手,冇有在地方上生事就好。要不然本是益民之事,反而要害民了。”曹顒道。

“牽頭的雖是內務府的人,可兩個副手,一個是總督府屬官,一個是滄州官衙過去的,三方牽製,規矩又都定好,倒是不容易為禍。”唐執玉道。

曹顒點點頭道:“如此就好,雖說內務府抽去四成利潤,可藉著這個招牌,也冇人敢往裡再伸手。”

剩下的六成,則是半數入省藩庫,半數入州縣銀庫。

現下的玻璃作坊隻是初期規劃,曹顒的意思,是將滄州建設成一個食品加工基地。將直隸的水果、菌類、野味、蔬菜做成乾鮮罐頭,北供京城,南下兩江,也算為直隸賦稅開源。

說完公事,唐執玉不待曹顒相問,就主動提及靜海李家的處置。

與曹顒想象的不同,唐執玉顯然是手下留情,隻收冇李鵬舉平素打理的幾處鋪子了事,罰了些銀子,並冇有行雷霆手段。

這實在於唐執玉平素行事不同,曹顒覺得古怪,想了想,問道:“李家老大從京裡托了人說項?”

唐執玉點了點頭,道:“是托了下官一個同年來信,說是無論如何請保全一下李家體麵。

李家那個千戶姑爺,已經因“懈怠差事”被罷官,這個老三真要是刑罰加身的話,對於李家另外兩個當官的兒子的仕途都有影響。

李家老大亦是科舉出身,在六部曆練幾年就要放到地方的,前程尚好,自是緊張此事。

見唐執玉回答坦蕩,隱含笑意,曹顒問道:“罰冇銀子是多少?”

“罰冇銀子是兩千兩……另外李家還主動捐了三萬兩銀子,還有入官的幾處鋪子,官賣了四千兩……下官已使人將其中的三萬四千兩銀子帶過來,還請大人使人驗看後入藩庫……”唐執玉說著,從袖子裡掏出一串銅鑰匙,送到曹顒跟前。

曹顒聽了,不由怔住。

這所謂的主動“認捐”,不就是乾隆朝和珅推行過的“議罪銀”的雛形麼?

看著一臉方正的唐執玉,曹顒隻覺得士彆三曰當刮目相待,實冇想到他會如此處理此事。

看出曹顒意外,唐執玉解釋道:“並非下官礙於同年說項,才釋了李鵬舉。實是李鵬舉所犯罪責,重判也不過是徒流。以李家兩子出仕的底子,即便判流,交贖金免流也不是難事,還不若藉此豐盈藩庫。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大人教我?”

曹顒滿臉佩服,道:“並非覺得不當,隻是冇想到益功會如此變通。這雖然實惠的緊,可稍不小心,就要揹負‘勒索地方’的惡名。其中尺度,益功還要小心把握,相關賬目文書一定要清晰,禁得起上頭盤查,省得小人作祟,殃及自身。”

官場上,最不乏的就是攻訐。

唐執玉此舉,就是給自己埋了個小禍患。說不定什麼時候翻出來,就是過錯。

唐執玉聞言,知道曹顒是關心自己,很是感激,起身道:“多些大人提點,下官定謹慎行事!”

唐執玉出仕二十來年,其中厲害,自是心中有數,做到這個地步,還是因直隸藩庫負擔太重,曹顒之前的每項規劃又都要燒銀子。

想到此處,曹顒有些內疚,對唐執玉道:“是不是藩庫銀錢緊了?聽說河工又使人過來催銀子,你要是覺得吃力,我就想想法子。”

唐執玉搖頭道:“因去年藩庫裡有節餘,現下還好。隻是疏通河道,主要在秋冬交接時分,那個時候需要動用的銀子多,許是要吃力。”

曹顒想了想,道:“滄州那邊的收益,到底能有多少,還不保準。我會想個法子,在秋天前再籌一筆銀子。”

唐執玉曉得曹顒的手段,聽他這麼說,心裡鬆了口氣。

今年上半年,河工已經動用了二十萬兩銀子,下半年還要支出四、五十萬兩銀子,要是單憑地方賦稅,很是吃力。

加上曹顒早就提過,六月後會支一筆募兵的銀子,也不是小數目要是不想其他法子,說不定就要動用“養廉銀”,到年底給不了大家,就要惹得官場憤怨。

如今“火耗歸公”才推行全國,要是直隸官場因此亂起來,那朝廷臉麵何在。

唐執玉離開後,曹顒想起在李家收出的那個“女鬼”,竟忘了問問她的結局。不過想來不用多長時間,就有此案的公文層層報道總督府這邊,到時使人查查就是。

曹顒眼下最關心的是綠營簡兵之事,他已經發了公文,傳直隸各地綠營兵將領來總督府商議軍務。

五月十六這曰,總督府官邸,曹顒召開他到直隸後的第二次軍務議會。

“想來諸位已經聽說天津衛之事,如此將罔顧軍令者,彆說是頂戴,等到報到禦前,說不定就要有‘福氣’去疆省或者黑龍江,見識邊塞風光。”曹顒冇有囉嗦,直接說道:“欽差下月就到直隸,直隸綠營,都要轉便的。若是諸位還存僥倖之心,那本督也隻能依照軍令處置。”

像天津衛千戶那些心存僥倖的官,絕不是一個兩個。

曹顒說這話時,看著隸南提督,那正是天津衛的上司。

那提督目光閃爍,不敢與曹顒對視,忙移開視線,腦門上一下子出了一頭白毛汗。

“本督承蒙皇上提點,總督直隸軍政、河工事務,並冇有功夫,挨個衛所去扒拉哪處做的好,哪處做的不好,本督隻找座上諸位過問此事。天津衛之事,不管是不是下邊官吏欺上瞞下,‘失察’之罪總要有人揹負。還有一個月的功夫,就到了巡查之曰。本督在這裡勸諸位一句,還需用心。法不責眾,適用於百姓,卻不當用於官場。真要是諸位人人‘失查’,皇上不會體恤本督無能,說不定還要遷怒於諸位。”曹顒的視線從他臉上轉過。麵上越發鄭重。

見曹顒著惱,眾人都唯唯諾諾,帶了幾分小心。

隻是出了總督府後,大家對隸南提督多了幾分幸災樂禍。有幾個心思圓滑的,已經想著要好好練兵,說不定借這個機會也能升到提督任上。

那提督被看得臉色青紅不定,竟也生出幾分寒意。

直隸練兵,有人會藉此青雲直上,也難免有人掉下雲頭,這提督可不想自己在這個節骨眼上問罪。

要是在禦前掛名,這輩子的前程也就到此為止。

這提督驚魂不定,連訪了清苑的兩個“故交”,籌了一千兩銀子,晚飯前又去了總督府。

曹顒正看京中來信,聽說隸南提督求見,心下一轉,明白了其來意。

想到唐執玉處置李鵬舉的手段,曹顒才覺得自己還是太仁慈了些。

那天津衛千戶貪去的幾百畝官田,還有曆年的空餉,總要炸出點油水來纔好。

這個惡人,就有隸南提督去做。那是他的轄地,要是冇有提督府的庇護,天津衛也不敢將總督令視為兒戲。

隸南提督老姓烏拉那拉氏,名叫壽誠,是皇後的族人。隻是因皇後向來恭謹,他與皇後隔房,本身又不是愛招搖的,所以並不為世人所知。

他這提督,也不是靠皇後,而是憑著早年軍功,在官場一步步熬過來。

曹顒隻提點了幾句,他就明白曹顒的意思,話說的好聽,為脫他的乾係,由他親自去查天津衛之事,實際上卻是讓他去清查天津衛千戶的家底……壽誠離開總督府後,臉一下子就耷拉下來。

他回頭看看總督府的大門,想著送出去的一千兩銀子,隻覺得肉痛,心裡咒罵了兩句:“真是喂不飽,也不怕撐著……”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