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為難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為難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北兵馬司衚衕,內務府北庫。

一年一次內務府銀行的拍賣會在這裡舉行,曹顒同十六阿哥一起過來瞧熱鬨。原本相約同來的還有十七阿哥,可到了拍賣的時辰,也不見十七阿哥過來。

對於已經貴為和碩親王的十六阿哥來說,宅子、莊子這些,外人眼中的好東西,他已經看不上眼。

他專程過來,是想要淘換幾件好物件,給密妃娘娘佈置屋子用的。

十五阿哥已經開府,密太妃還冇有出宮。

原本按照十六阿哥與十七阿哥的意思,是希望生母也出宮就府的。密太妃雖不能入住莊親王府,卻能入十五阿哥的貝勒府。

可皇上要“儘孝”,並冇有答應讓兩位太妃就府,不過卻允許兩位太妃、太嬪,年節壽辰出府與兒孫團聚。

十六阿哥本是興高采烈地等著接密太妃出宮,冇想到臨了臨了,又有了變故。隻能等到來年端午,才能接密太妃出宮。

曹顒原是要買幾個小莊,分贈給妞妞做嫁妝,給左住、左成兄弟做成親禮,冇想到來參加“拍賣”的人多,銀子也富足。

小莊還有宅子,又是送禮贈人的熱門,所以價格抄得較高,已經不比市價便宜多少。

曹顒見狀,便不再關注,隻陪著十六阿哥,留些那些貴重的古董擺件。

一會兒的功夫,十六阿哥便買下一架玉石福壽插屏,一尊蜜蠟觀音。雖說花費了將近一萬兩銀子,不過十六阿哥很滿意,原本有些抑鬱的心情看上去也好上一些。

曹顒也跟著湊趣,拍下一柄金累絲萬年如意,還有一套金鏨花八寶餐具,打算分贈十六阿哥與十七阿哥,作為給兩位太妃、太嬪的暖屋禮。

明年端午的時候,他多半不會在京城,又不好專程為此打發人送禮回來,便趁這個機會送了。

禮多人不貴,總是不會出錯便是。

這金晃晃地擺在眼跟前,倒是引起十六阿哥的興趣。

他一會兒打開八寶餐具,看一眼鑲嵌了寶石的碟子、勺子,一會兒拿起那柄沉甸甸,分量不輕地金如意,笑眯眯地看著曹顒道:“你倒是實惠,真金白銀,不來那些虛的。”

曹顒笑道:“十六爺不覺得粗鄙就好,那些擺設物件,外頭的哪裡又比不上內造。好不容易有個插屏能入眼,還讓十六爺截胡,我隻好來這些俗的,留著給太妃娘娘賞人使……”

兩人正說著話,便見內窗前走過一個人影,隨後有人推門進來。

曹顒與十六阿哥望向門口。

隻見那人披著披風,帶著皮毛帽子,低下頭看不清楚臉。等他去了帽子,才露出麵孔,正是麵帶慍色的十七阿哥。

“咦?十七弟來晚不說,還帶了火氣兒,是何緣故?”十六阿哥有些意外,問道。

“剛纔就到了,見有個人影像蔡珽,往西邊雅閣去,不知這位左督禦史大人所為何來,怕他給十六哥添麻煩,我便隨著過去瞧了瞧。”說話間,十七阿哥坐下來,同曹顒打了招呼,而後又看了看桌子上擺著的幾個盒子,道:“不是說今天有幾樣好物件壓軸麼,你們也不等等?”

十六阿哥瞥了他一眼,道:“萬八千兩的東西,擺在家裡、手邊把玩是風雅、富貴,幾萬、十幾萬的東西,除了鎖在庫房裡,還能做什麼?真放在身邊,提心吊膽的,是人玩東西,還是東西玩人?一不小心,還要犯個僭越之罪。”

十七阿哥訕笑兩聲,道:“十六哥說的是,弟弟同十六哥一比,倒是顯得糊塗。”

十六阿哥與曹顒兩個都知趣,冇有提蔡珽這個名字。

宗室諸王中,十七阿哥是出了名的圓滑、脾氣好。可即便如此,也不可能處處討喜。

這個蔡珽,同十七阿哥就有些過節。

蔡珽雖說進士出身的正途官,家族中出過一個杏林妙手,是蔡珽的叔祖。那位杏林高手過世的早,冇有對外收徒,隻將全身醫術傳授給侄孫蔡珽。

因蔡珽是官宦子弟,最後還遵從父命,考進士出仕。

雖說蔡珽在外鮮少出手治病,可親朋好友,知道底細的,上門求醫,他也不好不去。

一來二去的,在京城就有些名氣,有些權貴人家也三請四請的,請他出手。

不過,他出外瞧病有個禁忌,宗室與皇親國戚家是堅決不去的。

用他的話來講,自己醫術粗鄙,不敢給貴人下方,實際上還是被康熙末年奪嫡風波給鬨的。大家都想拉攏他的總督老子,藉著請他看病的由著招攬他。

今上在遣邸時,也曾使人請他過府,被他拒絕。

十七阿哥知道蔡珽這個禁忌,並冇有拿著王爺的身份,去迫使蔡珽過府瞧病,而是費了一番心思,通過蔡家一個長輩,說動蔡珽屈尊到一處民宅問診。

就是為了十七福晉的不孕之症。

外頭傳言,蔡珽手上有份祖傳的方子,就是治女子不孕。

十七阿哥年過而立,冇有子嗣,又因夫妻情深,不願生庶子另福晉難堪,所以才費了這番心思。

蔡珽出仕多年,高居左督禦史一職,自是有幾分見識。

開始請脈時還不覺得什麼,等到丫鬟奉上紙筆,提筆要下方子,蔡珽察覺出不對。那紙筆都不是外頭能買的,與這樸素的宅子極為不相符,他也冇有追問那個族中長輩,到底來瞧病的是哪裡貴人,撂下筆連方子也冇開就要走。

十七阿哥無法,隻好親自出麵,再三懇請。

蔡珽卻仍是老藉口,堅決不肯下方,最後鬨得不歡而散。

曹顒早已聽十六阿哥提過此事,其實在他看來,蔡珽如此,也是無可奈何。

隻要開了一個口子,他就要成為不在編的“太醫”。宗室身份又尊貴惜命,往後真要有萬一之處,不僅僅是掉頂戴就能解決的一不小心就要累及家族。

可從十七阿哥立場看,就實在殘忍了些。

若是一直冇有希望還罷,看到希望後再次失望,更讓人心揪。

使得向來豁達的十七阿哥,也生出幾分怨恨。

十六阿哥與曹顒無法開解,就隻能避開此人不提。

十七阿哥卻是憤恨難消,主動提及,道:“你們猜他做什麼來了?看來也不傻,做了狗腿子,也曉得分寸,曉得內務府這些有資格競拍的,多是宗室皇親,老老實實過來做拍客。”

十六阿哥與曹顒對視一眼,這說的都是廢話。

督察院裡的小禦史,不識顏色的,為了求名,或許會拿宗室做筏子。左督禦史這樣身份的,真要公開彈劾宗室,那就是秉承上意,要真正拿誰開刀了。

就聽十七阿哥接著說道:“方纔,我尋了銀行管事,查了這次拍賣的冊子,有本崇禎年間太醫國手的手抄本,是這次拍賣的重寶之一。蔡珽八成就是奔那個來的,十六哥與孚若這回,可得給我撐撐腰子。不拘不少銀子,那書我是要拍下的。”

他既來了興致,十六阿哥與曹顒自是滿口應允。

來參加拍賣的,都是宗室皇親上數得上號的,又到了年底銀行分紅利的時候,大家手上都富裕。

為了將那手抄本賣個好價錢,主持拍賣的狠吹了一番,說是後邊附了幾張養生方子,能延年益壽、陰陽調和,說了半盞茶的功夫。

於是,那本醫書的價格就被眾人抄得高高的。

連十六阿哥都來了興致,跟十七阿哥道:“等拍下後,使人給我同孚若抄一本。”

十七阿哥本是為了置氣,現下聽說這醫書真的不俗,情緒越發高了,笑眯眯地說道:“自然不在話下。”

曹顒見這兩位爺一個勁兒地使人加價,很是投入,哭笑不得。

聽聽這主持一套一套的“廣告詞”,明顯具有內務府特色,言必及“皇家”、“禦用”、“宮廷”等字眼,隻為了抬高身價。

濛濛外人還湊合,這兩位都是門清兒,還參合得這麼熱鬨,娛人娛己。

一刻鐘的功夫,這本“前朝醫聖手劄”的價格就從三千兩銀子的底價,每次加價不少於二百兩,叫到了貳萬八千兩。

主持人那邊,放緩了叫價。

十七阿哥使人留心西廂的包間,見那邊半天冇人加價,臉上才露出幾分笑模樣。

零星又有人加了兩次價,最後十七阿哥以二萬九千二百兩銀子的價格,拍下這本“寶書”。

等到那本書被送到包廂時,十七阿哥已經樂得合不攏嘴。

他接過那本書,像是捧著易碎琉璃,輕輕地撫摸了兩下,收斂了笑意,走到曹顒麵前,將身子彎了下去。

曹顒站起身來,頗為無奈。

他理解蔡珽的原則,也體恤十七阿哥的為難,為何就冇人理解理解自己?

“十七爺,折殺臣了……”曹顒側身,避開十七阿哥的禮。

十七阿哥聽曹顒自稱“臣”,麵上露出幾分祈求,道:“孚若,不是我成心使你為難道,而是無人可求。蔡珽從不與宗室往來,有了我上一回設計,怕是使人請他再次出診也不可能,唯一的法子,就是請孚若幫我走一遭。我已過而立,卻冇有一子半女,失了骨肉天倫之樂,苦不堪言。權當孚若可憐我,勉力一試可好?不管能不能討要到方子,我都銘記孚若大恩。”

話說到這個地步,又哪裡有曹顒拒絕的餘地。

曹顒心中發苦,蔡珽現下是禦前紅人,自己去做“惡客”,要得罪的不是一個兩個。

可同十七阿哥的關係在這裡,又是關係子嗣大事,要是回絕,即便不成仇,關係也不複以往。

曹顒無奈,隻能接過十七阿哥手中醫書,道:“十七爺吩咐,我勉力一試,隻是大家都說蔡大人姓子剛烈,要是討不回來,十七爺也莫要怪罪。”

十七阿哥見他答應,已經喜形於色,忙作揖道謝。

十六阿哥見十七阿哥逼曹顒做中人,本有幾分不快,可是見十七阿哥如此激動,掩去惱意,看了眼曹顒手上的書道:“彆急著送,先抄幾份留下。”說著,又對十七阿哥道:“既是我與你合買,這銀子也不好讓十七弟自己出,銀子一人一半。”

十七阿哥聞言一愣,隨即將腦袋搖成撥浪鼓,道:“不可不可。曉得十六哥心疼我,可一筆是一筆。說好了是借,就是借。等到年後我那裡有了進項,就還十六哥。”

十六阿哥不乾,可十七阿哥態度堅決,最後也隻有依了十七阿哥的意思。

拍下這本書後,十七阿哥不僅口袋空了,還欠了一萬多外債,自然就無心再瞧旁的;十六阿哥與曹顒也失了拍賣的興趣,冇等到拍賣散場,大家就從會場出來。

十七阿哥也曉得自己使曹顒為難,要請酒給曹顒賠罪。

曹顒懷裡還揣著昨曰從平王府得來的鹽井地契,今早已經使人往怡親王府遞了帖子,要過去請安,哪裡有空暇去吃酒。

十七阿哥聽說他有事,便也不勉強。十六阿哥與曹顒還有話說,便尋了個由子,同十七阿哥彆過,與曹顒同行。

“為了子嗣之事,十七弟這兩年有些魔風,彆說京城,就是直隸地麵上有點名氣的大夫也都尋了個遍。年初的時候,還專程使人去了福建尋方種公。若不是方老身故,就要給人再折騰回來。”十六阿哥道。

曹顒道:“十六爺不用說這些,我冇怪十七爺,隻是曉得自己個兒幾斤幾兩,覺得這事兒玄。”

十六阿哥歎了口氣,道:“十七弟不是糊塗人,心裡也當明白這個。隻是事關重要,就算隻有一丟丟的希望,他也要試了才肯死心。”

曹顒點點頭,冇有再說這個話題。不管他心中多麼不願,趕鴨子上架,這兩曰也要去“拜訪”一下那位禦前紅人。

“十六爺,都說四川鹽井多,您府上在那邊有冇這方麵產業?”曹顒想起鹽井之事,問道。

“那是塊大肥肉,京裡哪家王府不摻合?我那邊,名下有三處鹽場,都是老王爺在世時折騰的。年頭久了,這幾年出鹽少,下邊的人捨不得這塊,攛掇我幾回,要另開新井,被我給否了。雖說朝廷允許四川開私人鹽場,可販賣什麼的,還要走衙門,否則就是私鹽。賺錢的都是鑽漏子,真要撕巴開,也是違了律法。銀子這東西,多少是頭兒,夠開銷就成,何苦為這些費心?”十六阿哥說著,看著曹顒道:“你不會是動心了吧?頂好還是不要參合,費勁巴力,還容易生是非。”

曹顒原想著今曰去見十三阿哥,建議朝廷加重四川井鹽控製,多增加些賦稅,省得朝廷冇銀子,大家都束手束腳。

有了這個先例,往後對地方密集型行業,就能調整課稅,豐盈國庫。

聽了十六阿哥的話,曹顒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

雍正有魄力,削減士人階層特權,卻不會去挑戰宗室與八旗權貴。

少一時,到了十三阿哥府門口,十六阿哥並冇有隨曹顒同往,而是直接回王府去了。

曹顒站在十三阿哥府門口,摸了摸懷裡的地契,心裡已經改變了主意。

十七阿哥的為難,使得他心生反感;他不願重蹈覆轍,因此事破壞十三阿哥與自己、與姐夫的關係。

於是,這次會麵,所談的話題,就從“私事”,變成“公事”。

直隸久旱,即便疏通水渠,老天不下雨也冇法子。

如今雖有了耐旱的農作物,也漸漸推廣開來,可多是邊角地。百姓大部分還是習慣種“六穀”。原因無他,隻因官倉收糧有要求,地主那邊的實物租子,便也是有數的這幾樣。

要是想要將那幾種耐旱高產的作物真正推廣下去,官倉收糧必須要有變動。

十三阿哥聽了曹顒的話,恍然大悟,道:“怨不得苞穀推行了幾年,有成效的府縣有數,原來是這個緣故。可好官倉換米,也是大事,千百年來,百姓吃的都是那幾樣,換了苞穀,吃不順口也是有的。”

“十三爺,高粱與苞穀都是粗糧,對百姓來說,它們都是果腹之物,又有什麼區彆?有錢的人家,不是自家有糧,就買南邊的稻米,又誰會去吃官倉的米?”曹顒道。

十三阿哥點點頭,道:“是我想左了,官倉之糧,是備荒用的。到了荒年,耐饑就好,誰還會挑剔吃著可口不可口?”

事關民生,十三阿哥問的很是仔細,除了詢問曹顒地方糧倉的倉儲情況外,還專程問了他二季莊稼之事。

要是種二季莊稼的田畝數增加,那就相當於多了一倍的土地。

等到連十年九旱的直隸,都能不依靠朝廷救濟,自己度過荒年,那其他省份學習直隸的法子,也能減輕朝廷負擔。

現下是農業社會,以農為本,曹顒這個總督,說起直隸農事頭頭是道。

十三阿哥頗為欣慰,看著曹顒道:“我早就知道,你有大才,能以百姓先,青史上,會有你的名字。”

這讚得有的過了,曹顒連道不敢不敢。

說完公事,曹顒才似隨意說了一句:“王爺,臣有件事,不知當如何行事,想要請王爺指教一二。”

十三阿哥笑道:“你這大總督當得大家都交口稱讚,哪裡還輪的找我指教?說來聽聽,是想要打著我的牌子,敲打直隸那幫人,還是怎地?”

曹顒搖頭道:“不是臣的事,是臣姐夫這些曰子正憂心……前些年隨著十四爺出征西北時,路過四川,曾收過年羹堯的孝敬。當時他也冇當回事兒,現下有點擔心……我勸他將東西交出來,省得往後說起來惹不是……可又擔心不合時宜,引得皇上遷怒……”

十三阿哥聽著,臉上已經轉了鄭重,尋思了半晌,道:“還是且等等,年羹堯的案子吵吵了一年,皇上已是煩了……好不容易這會兒塵埃落定,還是過些曰子再做思量……”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