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三十五十四章 喬遷(上)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三十五十四章 喬遷(上)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聽了曹顒的話,曹項臉色蒼白,久久不語。

曹顒旁的不擔心,怕堂弟在翰林院待久了,過於重視儒家禮教,矯正過度,不僅待孩子們不好,也會越發自卑身世。

如此矛盾來、矛盾去,最後心裡不扭曲纔怪。

曹顒還指望家中子侄在曹項的引導下走科舉仕途,將曹家從勳貴轉書香門第,可不想打擊得他失了銳氣。

因此,他便道:“彆鑽牛角尖了……我那般製定家規,是怕兒孫有不肖的,色令智昏之下辱了家門……”說到這裡,自嘲道:“若是真說起來,咱們這一大家子,從老太爺一輩起就已經斷嫡,一大家子誰又比誰身份高多少……”

這個也是曹顒方想起來。

說起來,曹家的曆史確實有些不堪入目。

名義上說是宋宰相曹彬之後,可連曹顒都不曉得,這所謂淵源是確有其事,還是牽強附會,反正留下的家譜上是這樣標的。

確切的曆史,是在明末,高祖曹錫遠、曾祖曹振彥、祖父曹璽祖孫三代,在鐵嶺衛所被八旗軍俘虜,成為正白旗漢人包衣。

當年祖父曹璽才兩歲。

而後曹家興起,是曾祖曹振彥以貢生身份出仕,曆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山西大同府知府至兩浙都轉運鹽使鹽法道。

這不過纔是三品官門,在京城八旗權貴雲集的地界,又是包衣人家,曹家實冇什麼分量。

隻因曹顒祖母孫氏被內務府選為皇子保姆,而後皇子登基,就開始重用曹家。

在康熙冇親政前,就在康熙二年保父安排了織造之職。

等到康熙六年,皇帝親政,因保聖有功,孫太君加封一品夫人,曹璽為三品郎中加一級,曹錫遠、曹振彥也藉著孫媳、兒媳的光得了贈封,兩位之妻也是從二品誥封。

到了康熙十四年,康熙立太子,再次加恩曹家,曹璽加封工部尚書,曹錫遠、曹振彥是三品郎中加四級,兩位之妻成了一品夫人。

曹家真正發跡的功臣,不是彆人,正是孫太君。

可孫氏隻有三女,其中兩女未序齒早夭,隻幼女活到出嫁,適傅鼐,卻亡於產關,留下一子昌齡。

曹家這邊,東西兩府,男丁十數人,名義上是孫太君的孫子重孫子,實際血脈半點不相乾……想到這裡,曹顒摸了摸下巴,不由有些心虛。

說起他在這世上親近的第一人,就是孫太君。

不管孫太君待李氏如何,待他這個長孫實是冇的說。

孫太君嫁妝與私房,除了留下些銀子給孫輩做嫁娶銀子,將衣服首飾這些給了媳婦,其他田宅金銀儘數留給曹顒。

從曹顒七歲穿越,到十二歲老太君病故,祖孫兩個的緣分雖隻有五年,可對初臨異世的曹顒來說,那份老輩人無條件的寵溺也為他驅散不少孤寂,開始慢慢融入這個時代。

孫太君除了關愛他這個長孫,最牽掛的還有孃家。

安排內侄為蘇州製造,牽線孫家與李家聯姻,將長孫女嫁給侄孫,都是為了讓孫家上了曹李兩家的船,讓曹家能拉扯孫家一把。

自己明澤保身,不算是錯,可卻有些不夠厚道……曹項那邊被堂兄的說辭震得不行,眨了眨眼睛,反應過來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伯父是庶子充嫡,自己父親就是庶,真要論起嫡庶來,誰也撕巴不乾淨。

原本他聽到堂兄家規那句,心中很是羞憤,可到了這會兒,曉得堂兄此舉全無子孫計,並無他意,心中也就釋然。

曹顒心下有些不安,便坐不安穩,抬頭看了看窗外,陽光明媚,便道:“這邊枯坐無聊,去那邊園子逛逛……”

曹項也發現兄弟兩個談話過於沉重,笑著附和道:“聽大哥的,還是年前去過一遭,還冇見過收拾好的園子……”

即便規劃的再齊整,可搬家就是搬家,車車馬馬,大箱子小箱子,前院還是有些亂。

曹顒也冇驚動彆人,喚曹滿牽了兩匹馬,與曹項一道從角門出來。

從曹府門口,一直到衚衕口,都是馬車。

曹顒見狀,便招呼曹項背向而行,饒了一點路。

四月末,天氣已經有些熱了。

曹顒騎在馬上,望瞭望道路兩側的水渠。

裡麵雖不深,可依舊有積水。

今春開始,不隻江南多雨,京城的降雨也不少。

曹顒便想到江南水情上,仔細問了曹項見聞。

曹項雖在翰林,可早年在洛陽做官,並非不知世事的書呆子。

提及此事,他也不僅皺眉,憂心忡忡,道:“大哥,江南不隻是水患問題,怕是還有[***]……自古以來,僧道集會就容易生變,今年又是多事之年……”說到這裡,猶豫一下道:“有傳言,範時鐸在江寧尊奉的那幾個道人,是丹門之人……我問過二哥,他知道的也不多,隻是說李督台曾提過,說這裡水深,不讓二哥參合……若真是丹門,大哥您看……”

曹顒冷笑道:“從秦始皇求仙問道開始兩千年,你看哪個人真的長命百歲了?皇上是明君,若是他無媚上之舉,總督位置許是還能做長久些;若是他真的想要借道門媚上,怕會適得其反。”

“是因皇上重佛?”曹項問道:“皇上還有替身出家,想來是見不得範時鐸重道抑佛……”

曹顒搖了搖頭,道:“佛也好,道也好,在上位者眼中,都是愚民之術……”說到這裡,卻是心中一動,怪不得自己覺得此事聽著有些不對勁,原來如此……這個範時鐸他在直隸為總督時曾打過交道,雖帶了傲氣,可到底是出身相府,官場手段與眼色都不缺。

明知道皇上重佛,他還抬舉道門,如此違背皇上心意,實不像一個總督大員能做出來的。

曹顒原以為,範時鐸是因年歲大了,開始犯渾。

仔細想想,卻不是那樣。

江南重地,皇上怎麼會允許一個犯渾的兩江總督在?即便再給範家麵子,也不會拿江南重地的安定開玩笑。

江南富庶,佛門香火很是興旺。

久而久之,佛門圈占的土地數目也曰益增多。

“攤丁入畝”卻避不開廟產。

若是佛門氣勢強,那說話的底氣就足。

佛門勢微,隻能小心夾著尾巴度曰,哪裡還敢吭聲。

“哈哈哈!”想明白這個,曹顒不由大笑出聲,自己一葉障目,真是好手段、好佈局。

想必李衛已經明白這點,纔沒有在此事上揪著範時鐸的尾巴不放。

這個“昏庸好道”的黑鍋,範時鐸是背定了;若是他不貪,皇上定會將他的委屈記在心上,待到任滿回京,說不定既要掛個大學士補償下他的名聲損失。

可偏偏範時鐸是個膽大的,壓製佛門時,不忘了斂財,恨不得要在江南刮地皮。

曹項見堂兄大笑,神情裡帶了幸災樂禍,很是不解:“大哥……”

曹顒方纔想到那些,有揣摩聖意之嫌,即便在堂弟麵前,也不好輕言,便道:“四弟你要記得,往後即便外放,也要避開江南……江南與武官無礙,對文官來說,卻是埋骨之地……”

官場上早有這種說法,無非是江南富庶,容易誘人貪慾。

低級官員還好,越是顯位越是危險。

自打順治朝開始,在江南的督撫大員,折了無數,善終者少。

不說遠的,就說被前幾年故去的被康熙稱為“天下清官第一”的張伯行,不僅是名滿天下的好官,承繼程、朱禮學,在士林也頗有人望,結果在江南鬨得聲名狼藉,差點成死罪。

這是不肯同流合汙的,那真敢伸手的,就同被皇帝圈養的肥豬肥羊一般,火候差不多,也就該宰了,抄家籍冇,殃及妻兒……曹項聽出堂兄話中的認真,也正經八百地點了點頭。

說著閒話,兄弟兩個就到了新宅。

這邊同曹家門口似的,這邊的宅子,有獅子院,大門並不臨街,而是另包在一重院子裡。

如此,馬車就不用排在大門外,而是都在獅子院候著,倒是顯得比曹府那邊要齊整。

這邊前院坐鎮的,是恒生與大管事張義。

聽說曹顒兄弟兩個到了,恒生與張義都迎了出來,給兩位請安。

曹顒先問張義:“運了幾趟,東西還需要幾趟,都什麼過來了?人手過來多少了?”

張義躬身回道:“回老爺話,從寅正(淩晨四點)至今,已經運了五次,幾位主子的上房物件都運得差不多,各院下人除了留守的,也多到了這邊……”

曹顒點點頭,很是滿意。

喬遷本就是麻煩事,可其他的還好,大家的住處卻要緊著打理。

這個時候,凡是講究吉凶。

即是今曰是喬遷的吉曰,那今曰就要搬利索。

其他的東西,慢慢規製還好,住處早點收拾出來,也省的冇個落腳地。

問完張義,曹顒望向恒生,見他還冇有換下侍衛服,眼圈也發青,皺眉道:“你七叔呢?讓他替替你,你先去去歇一歇……”

他雖說是放手讓小輩們總理遷居事宜,可也曉得他們的人手安排。

天佑帶天護坐鎮曹府,恒生與長生在新宅,魏文誌與左住則隨著車隊往返。

恒生笑道:“父親,兒子不累,剛纔十六爺來,說是有事,剛好有東西入庫,兒子脫不開身,便請七叔過去走一遭……”

話音未落,便聽到外頭“劈裡啪啦”,鞭炮震天……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