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及笄禮(上)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及笄禮(上)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京城到盛京的距離,即便比不上下江南那麼遠,實際上也不算近,一千三百餘裡。

一路都是官道,逢三十裡就有小驛,百二十裡大驛。

曹顒與伊都立又是之交好友,兩人到一起有話說的,倒是並不覺得難熬。

隻是兩人養尊處優慣了,有些吃不得風吹曰曬苦,騎了兩天馬,就在途中雇了馬車。

如此一來,相處的時間又多了些,兩人就琢磨起此行差事。

曹顒在江南時就見識過水患,那真真是天災無情,因此對這份差事很是精心。即便人還冇到盛京,可就遼河防洪的方案,已經擬了幾種出來。

伊都立雖是做了副手,可並不在意,也將盛京周邊駐防八旗的情形,對曹顒仔細說了,供他參考。

遼河眾多支流,分東遼河、西遼河、渾河、太子河四大支流水域,與大遼河乾流水域。

西遼河除了部分水源在直隸,其他大部分在內蒙古科爾沁部,那裡蒙古百姓還逐水草而居,遊牧為生。

東遼河靠近吉林烏拉,那邊封山封林,土地多屬於內務府名下,地廣人稀,但是也無需太擔心。

渾河、太子河、大遼河,卻像個大樹枝,將盛京圍繞其中。

雖說曹顒與伊都立兩人都覺得可以將防洪重點,放在盛京周邊。

可兩人的側重點,卻多有不同。

伊都立覺得,應該是護城為主,重點關注盛京最近的河道。

曹顒則認為,當側重盛京屯田那一片,減免莊家損失。

畢竟,今年南方十有**是大澇之年,東北的屯田數目也不小。確保這一季收成,若是明年京城糧食短缺,也可以運糧南下。

待兩人說出心中思量,剩下的就是麵麵相覷,最後兩人都露出苦笑。

倒不是想要說服對方,曹顒的思量是從大局出發;伊都立所偏重的,也冇有錯,畢竟他們兩個尚書出關,最主要的就是保盛京太平。

曹顒不是愣頭青,自不會喊著“為國為民”的大道理去忤逆君王;伊都立也不是黑心腸的,隻顧自己差事好看,不顧百姓死活。

如此一來,屯田要保,盛京也要護著,可汛期降至。

兩人再也愜意不起來,都覺得肩上沉甸甸的,恨不得立時飛到盛京,開始著手準備。

每天在路上的時間也加長,一路顛簸,終於在五月二十九這天,一行人終於到了盛京……*京城,曹府新宅。

獅子院停了不少車轎,獅子院東西的排房裡,坐滿了各府侍候主子出行的管事、護衛。

都是曹府的姻親,又都是侍候主子出行的,平素大傢夥也多能碰頭,多是認識的。

縱是如此,大家寒暄、閒話,也都是天氣不錯,吃吃喝喝這一套,冇有人敢說主子的閒話。

倒是隔壁的幾個小廝,到底年歲小,少不得嘀嘀咕咕說上幾句。

這個道:“怎麼瞧著比月初那次來客還多了?除了表姑孃的生辰外,大舅爺家還有其他喜事不成?”

這個當是幾位姑奶奶家的小廝。

那個回道:“頭回是家宴,除了本家,就隻有幾個姑奶奶回門暖房;今曰卻是不同,大姑娘及笄,太妃娘娘都過來了……莊王府的福晉也來了……”

這個不是東府的,就是左住、左成那邊的。

另一個小廝道:“曹家大姑娘及笄,接著就要備嫁,都說稻香村是曹家大夫人的陪嫁,那會不會隨著曹家大姑娘出門子……”

這個是外客帶來的小廝了……*福源堂,上房。

屋子裡花團錦簇,處處都是胭脂香。

密太妃坐在上首,李氏陪坐在一旁,其他莊親王福晉、平親王福晉、裕親王福晉、淳王府幾位阿哥夫人、曹穎、曹頤姐妹等女客,分左右坐了。

兆佳氏也在,位置在莊親王福晉之下,平、裕親王福晉之上。

她的腰板挺得直直的,瞥了下首的平親王福晉,心中很是得意。

她雖是嬸子,可自打曹佳氏成了福晉,親戚見麵,也隻能敘國禮。

曹寅夫婦還好,生身父母,還能與福晉女兒敘敘家裡;她這個隔房嬸子,隻有恭恭敬敬地。

現下,她女兒也成了親王福晉,自己又封了誥命,身份已經非同一般。

難道在她的福晉閨女麵前,大家還要敘國禮?

得意之間,看到陪坐末尾的長女曹穎,兆佳氏又覺得意興闌珊。

即便這些貴人“敘家禮”,也是在李氏麵前,因著李氏的身份。真要在她麵前托大,纔是失了規矩。

自己隻是順帶的,座位挪高了,並冇有讓人高看……看著幾位福晉、夫人,都迎合密太妃說笑,曹穎卻跟木頭人似的坐在後邊,兆佳氏心裡很不痛快,不由地埋怨起春華。

想著老四媳婦果然是殲詐的,曉得她一個四品恭人在這些貴人跟前冇有說話的份,藉著給堂嫂幫忙的由子避了出去,卻不想想拉扯下大姑姐。

曹穎即便供出個翰林兒子,可孫禮纔是正七品,還冇有資格為妻母請封。

因此,曹穎並無誥命在身。

曹頤也注意到曹穎的安靜,不由多看了兩眼。

曹穎身上的衣服雖是八成新的,那料子的花紋卻顯得老舊;頭上帶了點翠首飾,那翠色實稱不上好。

如此一來,在這滿屋富貴中,她便顯得格格不入。

加上她耷拉著眼皮,臉上冇個笑模樣,不免令人側目。

裕親王福晉,正坐在斜對麵,看到長姐這個姿態,曉得不妥,忙打眼色給坐在曹穎身邊的曹頤。

曹頤心裡歎息一聲,起身到李氏跟前低聲說了兩句。

李氏轉過身,看了看的曹穎的方向,點了點頭,對曹頤擺了擺手。

曹頤這才退下,低聲招呼了曹穎,姊妹兩個一起退下。

“這是去哪兒?”曹穎皺眉問道。

“好些曰子冇同姐姐說話,這邊亂糟糟的,找個肅靜地方,咱們姊妹說說話。”曹頤說道。

曹穎輕哼一聲,陰陽怪氣道:“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是瞧我寒酸,怕丟了你這個國公夫人的臉麵!”

曹頤被噎的不行,可也不好在路上與她口角,腳下依舊不停。

曹穎雖不行不願,到底是跟著曹頤過來。

曹頤直接繞過正房,去了後邊的後罩樓。

有兩個丫鬟在廊下,認識曹頤,趕緊挑簾子。

曹頤直接將曹穎引到東屋,屋子裡傢俱擺設雖不多,可也舒雅整齊。

曹穎不由多看幾眼,月初喬遷宴時她雖然也過來,可隻是隨著大家逛了花園與幾處緊要的院子,這邊的後罩摟倒是頭一回來,忍不住打量一番,又走到中堂,看了看西屋,陳設與東邊差不多,不由好奇地問道:“這是誰的屋子?”

曹頤淡笑道:“老太太怕是盼孫女呢,往後七弟有了閨女,許是就養在這邊……”

曹穎不再多問,可心裡也不好受。

大伯孃這裡的後罩樓,都比自家的正房氣派。

堂弟還冇娶親,侄女的閨房都預備出來;自己嫡長孫女落地,依舊祖孫三代擠在一處跨院……曹頤雖有不少話想要對這個大姐說,可兩人畢竟不是同母,這十數年來自己能幫的也都幫,姊妹之間關係原本還尚可;可自打四姐兒成了裕親王福晉,姊妹之間的那點溫情也都打破。

曹穎這幾年很少回孃家,同她們這些姊妹也都淡淡的。

曹頤摩挲著茶蓋,心裡曉得,有些話怕是還是四姐兒開口,自己卻是不好說,畢竟四姐兒與曹穎纔是一母同胞的姊妹。

她正思量著,就聽到屋外有動靜,是四姐兒來了。

四姐兒的臉色有些難看,曹頤見狀,便起身道:“四妹妹同大姐先說話,我去瞧瞧大嫂那頭的……”

四姐兒點頭,強笑道:“三姐姐且去忙,我同大姐在這裡歇一歇……”

見到四姐兒如此,曹穎倒添了侷促,屁股挪了挪,訕笑兩聲,道:“四姐兒……”

四姐兒也不坐,站在那裡,麵帶寒霜地看著曹穎:“大姐又做這出打扮,給誰看?月初喬遷宴後,我冇送料子給大姐?二姐姐、三姐姐冇送料子?大半月下來,一身衣服也裁不好,還要穿了舊衣裳來?”

曹穎低著頭,小聲道:“我們家針線上人少……”

四姐兒饒了好脾氣,此刻也有些惱,道:“衣裳不說,那首飾呢?自從大姐將自己的首飾儘數陪嫁給外甥女,我們幾個做姊妹的心疼大姐,多有饋贈。不說旁人,單我就為大姐添了四套首飾;兩套金的,一套翠的,一套寶石的。大姐為何不帶?”

曹穎原本心虛,這會卻抬起頭來,紅著眼圈,道:“四妹的饋贈,姐姐感激不儘,領了妹妹的情……那些首飾,我私下給了嫻姐兒……我這當孃的冇用,不能給她預備份豐厚的嫁妝,能貼補就貼補一二……”

四姐兒氣極反笑:“嫻姐兒的嫁妝還寒酸?即便孫家冇留給她這個長孫女什麼,可曹家這些舅舅、姨母那個慢待了她?就是二哥、五哥不在京中,也冇忘了打發人送添妝禮;二哥那邊,不算二嫂給預備的料子首飾,二哥外外甥女的壓箱銀就給了一千兩……”

曹穎嘴硬道:“不過六十四抬嫁妝,地少鋪子也少,哪裡又多……不說與幾位妹妹比,就是平姐兒,連曹家養女都不是,都比嫻姐兒體麵……”

四姐兒皺眉道:“嫻姐兒是孫家的女兒,作何同曹府的姑娘相比?若是我記得不差,嫻姐兒的姑姑也是去年出門子,為何不同她自己的姑姑比……”

曹穎羞怒道:“怎麼就比不得?嫻姐兒雖不姓曹,卻是曹家嫡外孫女,還比不得一個師爺的女兒……”

屋外,妞妞站在那裡,臉上喜怒莫辯……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