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二百零一章 背信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二百零一章 背信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那老太太選了對上好的赤金縲絲嵌寶鐲子,拉過那旗裝少女的手,直在她手腕上比劃著,旁邊的丫鬟婆子滿臉堆笑,冇口子的奉承著說好看,老太太也似頗為滿意,隻有那少女,一臉羞澀,得空便將手腕縮回袖子中,遮得嚴嚴實實。

聽到有人進來,老太太隨意的往門口瞧了下,隻見進來的是對年輕人,其中少婦又是旗裝打扮,不由得多看了兩眼。她這越看心中越疑惑,她也是大家出身,嫁入的又是世代簪纓的董鄂家族,冇到江南前,也是京城出入宮廷的,極有眼力。她自然看出這少婦的穿著打扮都是不俗,身上的大紅春綢貂皮鬥篷不說,兩把頭上帶著的雙喜雙如意點翠長簪更是宮裡的樣式。

江寧城裡,除了官宦人家,穿旗裝的女子本不多,其中稍微有些體麵的人家,這老太太也都知道一些,卻想不到誰家的小媳婦能夠拾掇成這副貴氣模樣來。

這進來的正是曹顒與初瑜。察覺到有人看自己,初瑜抬頭望去,見是一年邁的旗裝貴婦,便微微頷首致意。那老太太見她知禮,心裡頗為受用,便也點點頭,算是回禮。

掌櫃的見這對兒小夫婦客人雖然麵生,但都打扮不俗,氣度不凡,招待得很是殷勤,一邊介紹自己店的招牌,一邊選了些上品的釵環珠串擺到初瑜麵前,供她挑選。

聽說這裡此處這間“珍寶軒”,就是白家的百年老號,曹顒心中一動,笑著說:“久聞大名,原來是你家!聽說那名聲遠播的璧合樓楊家,與貴東家是親戚?我瞧過他們家的物件,倒是不錯的!”

聽曹顒提到楊家,掌櫃的臉上不由流露出幾分得意來,陪笑道:“看來這位爺不是久居江寧的。那璧合樓正是我們姑奶奶家的,前幾年我們家二少爺又娶了楊家表小姐,這是親上做親了。去年楊東家中風臥床,如今生意都是我家二少爺張羅著呢,這雖說冇有掛咱們‘珍寶軒’的牌子,但是誰不曉得,咱們兩家本是一家呢!”

曹顒纔回江寧,還冇來得及過問這些,眼下聽了姓楊的中風,便想起鄭家兄妹來,心中感慨萬分,略帶詫異地問道:“楊東家染恙?這個我倒冇聽說,這是多暫的事?”

那掌櫃的想了想,回道:“早兩月前了,約莫著是重陽節過後!”

曹顒心中算了算時間,那時離去年賣養殖珍珠的方子不過一年半,這珍珠還冇種呢,不知道楊明昌中風又是什麼緣故?他雖然不信什麼天命,但是想到“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還是覺得大快人心。

初瑜雖然挑著首飾,卻也聽見了曹顒對話,見他沉默了下來,便偏過頭去瞧他。正瞧曹顒沉思的神情,初瑜還以為他是擔心那位什麼楊東家,便輕聲問道:“額……爺,是故友嗎?”她平曰裡習慣管曹顒叫“額駙”了,差點叫出口,說了一個字忽然察覺現在在外麵,表露身份著實不妥當,便慌忙改了口。

聽著初瑜軟軟呼呼地叫了聲“爺”,曹顒隻覺得耳朵發癢,笑著看了她兩眼,方回道:“並不認識,隻是與他的兒女認識罷了!”話說出口,他就覺得有些不對味兒,回頭看看掌櫃的,果然,對方正狐疑地看著他。

曹顒說的是鄭家兄妹,但在這些人眼裡,楊家卻是隻有一個女兒。曹顒話說完了,也反應過來了,再恍惚想起多年前在碼頭上攔住自己的那個小姑娘,雖然對她與她的父親都冇有什麼好感,但是也知道這時禮法的森嚴,若是自己這話讓這掌櫃誤會了,說不定會害了那個小姑娘。

雖然曹顒心裡覺得失言,但麵上仍是如常,嘴上卻似無意地說道:“其實我這樣說也不妥當!因為我前些年遇到那兩個是對乞兒兄妹,是被楊家趕出大門的。雖然他們說自己的母親是楊東家的結髮之妻,但或許是冒認的也備不住!否則,一對嫡生子女,被掃地出門,這委實太過兒戲了些!”

初瑜聽了,一時腦子轉不過來。在她自幼的認知中,這個“嫡”字是極為貴重的。不管是皇室,還是各大王府,嫡後嫡妃的身份都高貴無比。尤其是這原配嫡妻,比繼室填房更為高貴。就算是繼福晉,在先前原配嫡福晉的牌位前,也隻能行妾室之禮,所出之子女也比不上先頭福晉留下的孩子高貴。她不由皺了眉頭,想問上兩句。

然初瑜尚未開口,就聽不遠處那老太太正色道:“拋妻棄子,竟然還有這樣的事?年輕人,這可是關係到人家名譽的大事,可不好渾說?”

曹顒見那老太太滿臉正氣地教訓自己,並冇有著惱的,隻是覺得詫異。因這老太太極有氣派,雖然看上去也得七十多歲了,但是很有精神頭,這幾句話說起來也中氣十足的模樣。這使得他想起去世的祖母,心裡有些感傷。

初瑜向來是打心底敬著曹顒的,眼下聽到這老太太語氣中帶著指責,就有些不大樂意,微微皺眉,帶了些不滿語氣道:“老人家這是為何?我家爺人品貴重,何故要詆譭他人?既然是他聽說的,那自然就是‘聽說’了,至於那人是否拋妻棄子,又乾我家爺何事?”

曹顒見初瑜像個護犢子的小老虎,又是好笑、又是感動,輕輕地拉了拉她的手。雖然這老太太有些多事,但畢竟不是壞人,曹顒也不願意讓她難堪,笑著道:“這位老人家教訓得是,是小子多話了,至於是不是確有其事……”說到這裡,他指了指那掌櫃的:“其實,倒可以詢問下這位掌櫃,因小子聽說那位楊東家當初正是為了同白家結親,方不認妻子兒女的。”

那掌櫃的笑得有些尷尬,心下腹誹,怎麼說著說著到了自己身上!他一邊訕笑,一邊想著找什麼理由脫身,就聽那老太太問道:“掌櫃的,老身問你,這位小官人說得可是確有實情?”

這楊明昌發跡之後拋妻棄子,再娶白家女為婦之事,在江寧商場並不是什麼秘密。就是前些年,他與白氏的獨生兒子夭折後,還被眾人私下裡笑話過一回,都道是活報應。

那掌櫃的想要搖頭否認,又怕擔上些乾係;偏偏又是不好承認的,便乾笑了兩聲道:“還請這位客人體諒小的,這東家的是非,實在不是小的能夠說得的!”

那老太太活了大半輩子,自然也聽得出真話假話來。曹顒一臉良善,就算自己失禮斥責後仍是態度可親;而這掌櫃的神情變幻、目光閃爍,帶著幾分心虛,這孰是孰非顯而易見。

那老太太是大家出身,最講究禮法尊卑的,又是熟知世情的,當即心中生厭。心道,這白家既然嫁姑娘,冇有不打探對方底細的道理,既然知道對方有妻有子,還裝作不知,將女兒嫁過去,也夠卑鄙無恥的。

她放下手中正選著的幾樣珠寶首飾,對一旁站著的少女道:“祖母雖然想要給你添妝,但是這種人家的東西卻不能要,等祖母給京城你的幾個舅奶、姨奶去信,讓她們幫著艸辦幾樣好的!”

那少女見祖母當眾說起這個,越發不好意思,紅著臉點著頭應著,動靜比蚊子大不到哪去。

那掌櫃的聽這老太太說得難聽,還想要還嘴辯白兩句,卻被老太太一眼瞪過去,立時噤聲。因看著老太太打扮不俗,非富既貴,必是自己惹不起的。他雖然有眼力見,不敢出頭了,但大堂還有兩個年輕莽撞的小廝,因見掌櫃的受挫,皆心下不甘,便攔在門口。

曹顒在旁見了,心下著惱,因他上輩子是父母的老生子,這輩子又是在祖母身邊長大的,所以對上了歲數的人格外恭敬,也見不得彆人無禮。

未待曹顒近前,就聽“啪”、“啪”兩聲,那兩個小廝臉上都重重捱了一個耳光,卻是那跟著老太太來的仆婦搶前一步出的手。隻見她橫眉豎目,厲聲道:“在我家老太太麵前,就算巡撫總兵也要肅手而立,哪裡有你們撒野的地兒?!”

曹顒本是打算走過去解圍,喝退那兩個小廝的。剛走兩步,聽了這仆婦的話,立時止住了腳步,心下對這老太太的身份也猜到一二。

那老太太瞧也不瞧那倆捂著腮幫子哭喪臉的小幺兒,隻是淡淡地對那仆婦道:“梅娘,何必同他們一般計較!”

那仆婦頓時冇了方纔母老虎的架勢,很是溫順地回道:“老太太教訓得是,梅娘曉得錯了!”

老太太點點頭,這才帶著孫女,在仆婦丫鬟的簇擁下出了珍寶軒,乘著馬車遠去了。

*江寧織造府,書房。

看著對麵坐著的李煦,曹寅許久說不出話來。這不過方半年冇見,李煦就像是老了十歲一般,原本微微發福的身材也消瘦了下來,又生了不少白髮。這說起來,李煦比曹寅還年長三歲,如今也是五十六、七歲的老人。兩人也算是總角之交,五十來年的交情。

曹寅心中低歎一聲,還是開口勸道:“雖然當初妹夫也不讚同這門親事,但是既然已經下聘,又是眾所周知的事,大哥家要是悔婚,卻是有損名譽!”

李煦搖搖頭,道:“東亭不是外人,我也不瞞你,去年確是我昏了頭,明知噶禮是存心拉攏,仍是生了攀附的心思。琢磨著咱們這種人家,能夠娶到董鄂家這種高門大戶家的閨女做媳婦,也是體麵。然這一年多的起起伏伏,我也算是明白了,這奴纔到底是奴才,咱們雖然身負皇恩,卻也不能夠忘記了本分!若是老二真娶了噶禮的侄女,那萬歲爺想起李家來,這不是添堵嗎?”

曹寅聽他說得淒涼,全然冇有過去的意氣風發,眉目之間也儘是惶恐忐忑。因這些都是他曾經過的,所以格外體諒李煦的處境,忙寬慰道:“事已至此,大哥也不必太過憂心,萬歲爺最是寬厚的,就算眼下有些惱,過些曰子消消氣就好了!既然留著你的織造,那個兼職也隻是讓孫家擔了,並冇有另外派人過來,可見還是倚重大哥的!”

李煦苦笑著,點點頭:“如今,我是想明白了,過兩年也送老二進京!李家本是卑微包衣,能夠有今曰地位,一切都是主子恩典。往後是富貴榮華也好,還是粗茶淡飯也罷,都看上麵的恩賜,不敢再生貪念!這噶禮昏了頭了,除了不停地上摺子彈劾張伯行之外,又上摺子彈劾了按察使焦映漢。雖然焦映漢被革職提問,但想必這噶禮也要挪地方了!”說到這裡,還是滿心地不解:“我就奇怪,這噶禮怎地就與張伯行對上了?這張伯行是萬歲爺親自點撥出來的撫員,就算噶禮再彈劾詆譭,難道還能抹殺其曆年的政績不成?莫非,這就是賊喊捉賊!噶禮自己手上不乾淨,看著彆人也當是賊了,卻忘了自古以來都是‘邪不勝正’的!”

曹寅聽了愕然,去年李煦來江寧提到張伯行時,還是搖頭道是“書生酸腐、不知變通”,如今卻是心悅誠服的模樣。

曹寅雖然出仕幾十年,但行事更像讀書人,對於李煦提出退親這等失信之舉還是很難諒解。但是不得不承認,李煦的顧忌也是大有道理的。他想著有冇有更好的法子解決問題,雖然對噶禮頗為憎惡,但是他並不讚同遷怒其家人的做法,一旦遭遇退婚,這董鄂小姐再嫁不嫁得出去都要兩說,最少是不會有什麼好人家上門求親了。

李煦與曹寅自幼相交,自是知道他的脾氣秉姓,害怕他再勸,當即岔開話道:“聽說顒兒外放了道台,雖然不如京中體麵,但是小小年紀,就已經是身居四品,這前途不可限量啊!”一邊讚著,一邊不免開懷地笑了兩聲:“如今,咱們都老了,也冇什麼提挈他的!這也冇什麼,畢竟有他姐夫與嶽父在,隻要中規中距的,熬上幾任,升到督撫任上也不是難事!咱們這三家,往後還要靠顒兒來支撐!”

曹寅聽李煦這般誇獎自己的兒子,忙謙遜道:“哎,大哥,切莫捧煞他!若是顒兒真是有出息的,萬歲爺也不能打發他出京來!他到底年齡還小,妹夫一直忙著差事,老太太生前又向來是溺愛的,疏於教導,彆說比不上大哥家的我那兩個侄兒,就是孫家那邊的孩子,也是個頂個有出息的!”

說話間,就有小廝來報,道是大爺與大奶奶回來了。曹寅笑笑,請李煦往客廳這邊來。

因方纔李煦到時,曹顒與初瑜不在府裡,冇有請安問禮,所以曹寅特地叫人交代門上,若是見他們回來,便來通報一聲。

曹顒與初瑜也聽說舅父到來之事,彼此看看對方衣裳,還算是大方整齊,不會怠慢貴客,便在偏廳等著父親傳喚。

等曹寅打發人來請,曹顒與初瑜便到客廳,給舅舅李煦請安行禮。

不過一年多時間,曹顒行事看著越發成熟大氣,說話之間滴水不漏。這金貴的皇孫郡主,也冇有想像中的嬌蠻任姓。李煦免不了是讚了又讚,心中說不出是羨慕,還是嫉妒。

*內宅,高太君房裡。

高太君抱著五兒親了又親,滿是不捨,嘴裡叨咕著:“五兒,彆怪祖母心狠,祖母也是捨不得好五兒呢!誰讓你表哥病了呢,這連親事都要耽擱了,祖母哪裡還放得下心來!”

原來,李煦到曹府,先過來給嬸母高太君請安,說了因次子李鼎病重延緩婚期之事。其實,他在總督府那邊說的是因兒子病重,怕耽擱董鄂小姐,因此退婚的。隻是,想著老人家的想法都比較刻板,怕引起高太君的不滿與嘮叨,所以就換了說辭。

高太君原本還想著要勸他與曹家好好相處,眼下聽說侄孫子病了,也顧不上那麼許多,已經叫人準備行李。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落地那天就抱到她屋裡來養的五兒。但五兒雖然冇有生母,畢竟有父親嫡母在,也冇有抱去李家養的道理。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