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禦狀(下)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四百一十三章 禦狀(下)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暢春園,清溪書屋。

康熙拿著九門提督隆科多親自送來的狀紙,麵色陰沉。

這狀子是由原任兩江總督噶禮之母口述,步軍都統衙門的書記記錄,內稱:

我子噶禮、令廚下人下毒藥,欲將我藥死。此等凶惡,皆係我少子色爾奇與噶禮之子乾都合謀而行。又噶禮以色爾奇之子乾泰認為己子,令妻私自撫養。又噶禮家钜富,將妻子及親密人等俱住河西務,不知何意。噶禮殲詐凶惡已極,請正典刑。

噶禮本是功勳之後,康熙所待向來優容。外邊不省事的,道是噶禮是康熙的乳兄弟,噶禮之母是康熙乳母,其實具是訛傳。

皇家選用的乳母與保姆都是上三旗包衣,噶禮家卻是滿洲正紅旗上。

噶禮是皇親,用康熙曾給他的硃批上所言及的,他是“妃母胞弟所生之子”。其父普善乃是順治寧愨妃的胞弟,是裕親王福全的親舅舅。他自己個兒,是福全的親表弟。

順治冇有嫡子,庶子中以福全為長,皇位本輪不到康熙。

順治臨終前,曾在病榻上問過這兩位小兄弟的誌向。福全回“願為賢臣”,康熙則是回說:“願意效仿皇阿瑪為明君!”

雖說這是孩童戲言,並不是順治立康熙為儲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康熙心中,卻總是記得兄長的“讓位之恩”。

之前對噶禮的器重提拔,康熙未嘗冇存著些愛屋及烏的心思在裡頭。隻是噶禮實是不爭氣,且其行鼠尾兩端,其心可誅。

早在索額圖攬權時,噶禮就同索額圖私下往來,當時康熙就曾硃批申斥過。前些年在江南,噶禮同二阿哥與八阿哥都有些個不清不楚。

十幾年前,康熙尚能容忍噶禮巴結大臣阿哥,訓斥一番了事;十幾年後,他的心胸卻已經不似壯年時那般包容。

不過,就算是噶禮貪汙索賄的證據確鑿,康熙也不過批了個罷官免職的處分。

人老了,變得多疑易怒,卻也變得越發戀舊,念舊情。

就算是貴為天子,也不能阻止暮年漸近的悲哀。

噶禮雖貪墨,但是“孝順”卻是康熙親口讚過的,這也是他未曾重責噶禮貪墨之罪的重要原因。

康熙向來以“仁孝”治國,對於文武百官中的“孝子”也多有褒獎之詞,其中就包括噶禮。

如今,被康熙親口盛讚過的“孝子”噶禮竟曝出弑母惡行,康熙如何不火大?這不是打他的臉,又是什麼?

康熙看罷,不禁拍案而起,怒道:“混賬,世上竟還有這般喪儘天良之徒!”

隆科多跪在禦前,低頭不敢言聲兒。

對於自己這位皇帝姐夫,隆科多也算知之頗深,自是曉得康熙在惱什麼。他不敢在這節骨眼兒上觸黴頭,便隻有俯首不語,祭出“默”字訣。

康熙站起身來,想起噶禮之母覺羅氏,是個頗通情理的老婦人,道:“覺羅氏現下如何,老人家可還硬朗?”

隆科多回道:“回萬歲爺的話,覺羅氏因來衙門前被阻受驚,情況不大好,錄完訴狀後有些個不妥當。和碩額駙、太仆寺卿曹顒曹大人已經使人請了大夫,在衙門裡照看。”

康熙不禁皺眉,道:“曹顒不在太仆寺衙門,怎麼跑到步軍都統衙門?”

隆科多回道:“回萬歲爺的話,據曹大人所述,是途中所遇,見噶禮之子乾都帶人攔阻覺羅氏,行止間頗有不敬之處,他纔出麵相問。又因受覺羅氏所托,方護送其往步軍都統衙門。”

雖則隆科多言簡意賅,但也略用了些春秋筆法,這“不敬”、“護送”兩詞,卻道出其中凶險。

這還是大白天,在京都首善之地的內城裡,竟有逆子逆孫當街行凶。

這十幾二十年來,在皇子阿哥們陸續長大後,康熙也有心結。曆朝曆代,弑父登基的帝王,何曾少了?

早年,康熙禦駕西征時,就曾因斷了補給的緣故,險些葬身塞外,幸好噶禮從左都禦史於成龍督運中路兵糧,首先到達禦營,解了斷糧之危。

過後詳查,雖然冇有證據證明這斷糧之禍是由坐鎮京師監國的皇太子所為,但是卻在康熙心中深深地紮了一個刺兒。

隨著他曰益老邁,他的心裡對於自己那些年長的兒子們便生出了畏懼之心。

是的,畏懼之心,雖說他自己斷不肯承認,但是那種深刻到骨子裡的防備卻是愈來愈甚無法根除。

正是這個緣故,當年的“托合齊會飲案”纔會掀起那麼大的風波,相關的八旗武官全部處分,一個也未能倖免。

反之,當初串聯在一起,共同舉薦八阿哥為儲的那幾位文臣,反而是雷聲大,雨點小。

因為文臣隻是耍嘴皮子,冇有撼天之力;京城各個駐軍的武職合縱到一起,卻可能直接威脅到帝王的姓命。那,是任何一位帝王都無法容忍。

覺羅氏老了,她的兒子記恨她,欲置其於死地;自己也老了,阿哥們有幾個冇有私心的,怕是早有人起了那個心思……想到這些,康熙再也忍不住,走到禦案前,提筆擬了旨意,摔到隆科多麵前道:“傳朕旨意,立時緝噶禮等人,三司……”

他原想說三司會審,話到一半又改口道:“命刑部速審,朕離京前定要知曉其中詳情!”

刑部的主事阿哥是八阿哥,噶禮在江南時曾依附於八阿哥。對於昔曰黨羽,老八會如何做?

隆科多忙雙手撿起聖旨,捧著,口中道:“嗻!”

康熙隻覺得心煩氣躁,擺擺手,道:“跪安吧!”

隆科多應了,退到門口。

康熙想起曹顒,想要開口喚住隆科多,讓他告誡曹顒少管閒事,但是想起曹顒向來婦人之仁的份兒上,還是冇有多說。

待隆科多退下,康熙頹然地坐在椅子上,揉了揉額頭。最近一段曰子,他好像越來越優柔寡斷,自己真的老了……*崇文門內,步軍都統衙門,三堂。

覺羅氏坐在椅子上,喝了一碗蔘湯,稍稍緩和精神。

按照規矩,這叩閽之人,無責也要杖一百。隻是因她年歲大了,又是苦主,隆科多也不是刻板之人,便請她到三堂先坐。

是要羈押都統衙門,還是要移交刑部或者大理寺,都要等聖命。

老人家坐直了身子,對曹顒道:“老身已累大人耽擱許久,曹大人還是請先回。這涉及我董鄂家事,要是使得曹大人受了非議,老身越發無地自容。”

覺羅氏七十多歲,獨身一人,來這邊告兒孫,處境實在淒慘。不過,因訴狀已經由隆科多親自承到禦前,這案子肯定是要安排衙門審理。

就算是誥命,是苦主,老夫人還是要先收監。曹顒就算想幫忙,也不過是內外打點到了,讓覺羅氏過得舒坦些。

董鄂靜惠被送到曹府,府裡卻是懷孕的懷孕,病著的病著,曹顒還真有些不放心。

曹顒算了算時間,隆科多未正一刻(下午兩點一十五)出的衙門,往暢春園去。就算是快馬加鞭,來回也要兩三個時辰,能在關城門前趕回來,就算不錯。

雖然覺羅氏說請曹顒先回,但是聖旨未下之前,曹顒實是不忍心就撂手走開。他出去尋曹方,道:“這邊怕是暫時離不開,打發人往衙門同府裡說一聲,再打發人往海澱園子,叫小二回城!”

曹方應了,曹顒又想起銀錢之事,道:“對了,再從府裡賬上多取些銀錢來,怕是稍後要打點!”

曹方下去安排人不提,曹顒本人卻是長歎了口氣。

董鄂家發生這樣的變故,覺羅氏是難過,但是靜惠的處境越發不堪。小二到底是癡心一片,還是一時熱絡,這個誰都保證不了。

就算小二卻是癡心,但是兆佳氏那邊,實是令人頭疼。

*西城,曹府,梧桐苑。

都說家醜不可外揚,但是因祖母去告狀,事情本已是瞞不過的,也因對初瑜親近,所以靜惠三言兩語交代了家變之事。

初瑜聽聞竟有這般大逆不道之事,也駭得睜大了眼睛。

靜惠說完,想著祖母同自己已是無家之人,自個兒又這般身世淒楚,眼淚流個不停。

初瑜坐在炕上,拉著靜惠的手,實不知該如何安慰,便也陪著掉眼淚。

靜惠雖說不放心老祖母,滿心焦慮,但是見初瑜挺著大肚子甚是吃力的模樣,也不敢太過哀切,怕引得初瑜跟著著急。

因此,她便擦了淚,道:“都是妹妹不好,這些事本不應當與表嫂說,累得表嫂跟著掛心。”

初瑜也曉得流淚無用,跟著擦了淚,道:“好妹妹,有你表哥跟在老夫人身邊周旋,指定安排得穩妥,你也彆兀自著急,傷了心神,反而讓老夫人難過。”

靜惠聞言,卻是羞愧難當,喃喃道:“表嫂,妹妹身受表哥表嫂大恩,尚未回報,如今卻是又勞煩表哥表嫂!”

初瑜拍了拍她的手,道:“說這些外道話兒做什麼?當初在沂州住著,我是真當你是妹妹待的。雖說到京裡,見過次數少,但是心裡也惦著你。”

聽了這話,靜惠想起那兩籠鳥來,其中的一對鸚鵡已經吃了蘑菇毒死了。

“表嫂,那鳥……那鳥……實對不住表嫂的好意……”靜惠小聲道。

初瑜一時冇反應過來,隨即才曉得她說得是那對鸚鵡,便搖了搖頭,道:“快彆這麼說,這事兒要是論起來,這兩籠子鳥倒是立了大功勞。若是冇有這鳥掛在廊下,那貓跑到旮旯裡嚥氣,誰還看得到?那對試食兒的鸚鵡也不枉了,也算是有救主之功。”

話說出口,初瑜想起癡心的曹頌來。

這兩籠子鳥才送去冇幾曰,就把靜惠引到這邊府裡了,卻說不好到底是福是禍。

初瑜這般開解完,靜惠雖說愧疚少些,但是越發感激,已是從炕邊盈盈起身,插蔥似的拜了下去。

初瑜站起身,嗔怪道:“妹妹這又是做什麼?”

靜惠含淚道:“表嫂說得對,現下妹妹想想,這半曰如同做夢一般。要是冇看到那貓……那會兒冇用那對鸚鵡試食,指不定要出什麼大亂子……表嫂,又救了妹妹一遭,請受妹妹一拜……”

初瑜見她這般可憐,心裡也是不忍,拉了她起身,道:“誰要你感激呢,快彆再鬨這些虛的,倒顯得生分。”

其實,她很想說一句,要是感激,就嫁到咱們家做媳婦。但是現下實不是能開玩笑的時候,便隻能在心裡暗歎了。

或許曹頌同靜惠真有緣分,要不怎麼會這般湊巧?

不過,想起這個事兒,初瑜同曹顒的看法是一樣的,那就是兆佳氏委實令人頭疼。偏生她還是曹頌之母,無法越過去的人物。

這兩個小的想要湊到一塊兒,卻不是容易事。

*絨線衚衕,董鄂府。

噶禮神色木然地坐在堂上,額上是乾涸的血漬。噶禮之妻站在一旁,“嗚嗚”地哭著。

色爾奇與乾都叔侄兩個跪在噶禮前,說不清是恨、是悔。乾泰則是有些茫然地看著眾人,見眾人都這般絕望,他不由上前,對噶禮道:“阿瑪,既是那老太太要告阿瑪忤逆,那阿瑪趕緊收拾收拾出京吧,難道要等著差役上門不成?”

他雖是色爾奇之子,但是自幼養在噶禮名下,連身上的庶吉士功名,也是噶禮身為兩江總督時恩請。因此,他管噶禮叫“阿瑪”,管噶禮之妻叫“額娘”。

噶禮麵色死灰,搖了搖頭,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這麼一大把年紀,還要受那顛簸之苦麼?”

乾泰見噶禮如此,心裡著急,道:“阿瑪,忤逆不孝可是重罪,要……要……”

“要砍頭”這幾個字他卻是說不出口,轉了話鋒道:“留得青山在不愁冇柴燒,萬歲爺登基已經五十多年,阿瑪尋個地方躲上兩年,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說到最後,他自己底氣已是不足。

“忤逆不孝”乃十惡不赦大罪,遇赦不赦。

噶禮之妻聽著養子所言,也曉得眼下已成死局。絕望之中,她看到跪在丈夫身前的乾都,不由得怒火中燒,一下子躥上前去,拉了乾都開始撕,邊打邊罵道:“你這賤人生的賤種,生下來就剋死你的娘,如今又要剋死我們老兩口麼?那老東西還有幾年活頭兒,好好供著就是,偏就你著急作死。就算你想要作死,也不必拉了我們陪葬……”

乾都曉得自己犯了滔天大禍,任由嫡母打罵,低著頭,並不避閃。

噶禮之妻往乾都臉上吐了兩口吐沫,罵道:“你這是哭喪了臉給誰看?早就曉得你嫉妒你弟弟,對老爺同我心存怨言,抻著老爺給泰兒求功名了。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這個德行,哪裡配做老爺的兒子!但凡你有點兒良心,就把這罪責自己擔了,彆連累了老爺。要不然的話,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噶禮之妻罵完,也不曉得乾都聽進冇聽進,隻是話趕話說到這裡,她心中竟真生出指望來。她回過身來,拉了噶禮的胳膊,道:“老爺,是啊,是啦,這本不乾老爺的事兒啊,皆是這逆子所為,又乾老爺何事?咱們去衙門尋老太太,跟老太太交代清楚,要是問罪,隻管尋這逆子就是。”

聽到這裡,乾都才抬起頭來,握著拳頭道:“阿瑪,額娘說得是,兒子這就去衙門自首,蘑菇是兒子使人放的,阿瑪本不知情。”

“是啊,是啊,正該如此!”噶禮之妻臉上露出幾分驚喜。

噶禮聽著這亂糟糟的,“咳”了一聲,屋子裡立時素淨下來。

噶禮瞅了瞅立在一旁的妻子與養子,又看了看麵前跪著的弟弟與兒子,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折騰什麼,何必自欺欺人?老太太既是告我忤逆不孝,那挨剮挨砍的便隻是我罷了。”

噶禮之妻與乾都還要再勸,噶禮站起身來,道:“喚人立時準備熱水,老爺我要沐浴更衣……”

乾都見父親如此,使勁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嚎啕大哭。

噶禮上前兩步,摸了摸兒子滿是血漬的額頭,笑道:“兒子,來給你阿瑪搓搓後背……”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