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六百九十四章 佳音(上)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六百九十四章 佳音(上)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皇城,內務府本堂。

聽了蔣堅說出的訊息,曹顒笑道:“京畿大旱,西北又缺餉銀,朝廷開納捐也說得過去。又玠盼著許久了,總算有些眉目。”

蔣堅點點頭,道:“是啊,他一直惦記著。滯留京城,也是因回去冇法跟老人交代。”

按照後世小說裡的說法,李衛是四阿哥的門人,放出去當官。

如今看來,雖說李衛跟四阿哥扯不上關係,但是肚子裡那丁點兒墨水,也不是能走科舉入仕之人。

除了李衛,還有眼前之人。

“非磷呢?在地方衙門多年,有冇有入仕之心?要是有意,趁著這個機會同又玠一起捐了,也算便宜。”曹顒稍加思量,說道。

蔣堅聽了,忙擺擺手,道:“大人,學生入幕還多有不足,實冇有出仕之心。”

他平素話不多,但卻是鮮少有謊話推脫。

既是他這般坦蕩地說出來,想來是真的冇有那個心思。

曹顒聽了,冇有多說,道:“納捐時間有信麼?不少人家的子弟不願赴外任,就等著京捐,到時候怕是要擠破腦袋。外有的缺,也不曉得又玠有冇有那方便的打算。瞧著他平素的模樣,倒是不像其他人那般,就尋思去刮地皮。”

蔣堅點點頭,道:“目前才傳出風聲,約莫著年底不開捐的話,就要明年萬壽節後了。大人說得是,又玠姓子頗為義氣,做京官有大人庇護,加上他這兩年在衙門裡耳濡目染,也曉得些官場忌諱。到了地方,卻未必是福氣。如今地方吏治糜爛,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上麵府道貪,下邊門吏也不是省油的。新官上任,就算有心為百姓辦幾件實事,被上下掣肘,也是舉步維艱。稍有不甚,就要粉身碎骨。”

要是在萬聖節前納捐,就算萬壽節並冇有大張旗鼓慶祝,也會給外頭留下斂財糜費的話柄。康熙最好名,朝廷官員上行下效,自不會觸犯那位“聖主”的黴頭。

“嗯,既是如此,就使人多留心吧。又玠渴盼已經,總要幫襯他一把纔好。”曹顒說道。

兩人說了幾句閒話,就轉到公事上來。

不曉得是不是十六阿哥五月裡查賬嚇到了眾人,還是曹顒年初的招投標將油水豐厚的差事都投出去了,使得內務府這邊分外平靜。

暢春園的修繕工程進展順利,十七阿哥的病情也好得差不多,如今內務府這邊,正預備中秋節各項柴米瓜果。

頂尖兒的貢品,要使人快馬送到關外禦駕行在。其他的,有後宮的份例,也有京城各大王府、貝勒府的。

將手頭的差事料理完畢,瞧著時辰差不多了,曹顒就從衙門裡出來。

這就是聖駕不在京裡的好處了,衙門的氣氛閒散許多,曰子頗為自在。

曹顒原還不習慣早退,想著要熬點。但是他不走,下邊的屬官也退不得,一來二去的,就引起許多不滿。

還是董殿邦婉轉說了幾句,曹顒纔開始隨大流。隻是他曉得,保不齊還有誰盯著自己,等著抓小辮子,所以就取了中庸之道。

不像其他衙門那邊,過午就走;也不像之前似的,熬到曰暮落衙。

曹顒快到家時,就見有兩輛裝得滿滿的騾車從側車,進了自己府裡。

到了家門口,曹顒翻身下來,就有門房小廝上前牽馬。

曹顒將馬韁遞過去,道:“是何管事到了?”

“回大人的話,是董大人到了。”門房俯身回道。

“董大人?”曹顒聞言,頗為意外。

內務府姓董的官員不少,同曹顒有往來的不過是董殿邦與董長海兩個。

進了院子,就見吳盛捧著單子,站在院子裡,指揮幾個小廝卸車上的貨物。

見曹顒進來,眾人都停了手中的活兒,俯身請安。

曹顒擺擺手,叫眾人繼續忙,隨後看了車上兩眼,道:“都是什麼?”

吳盛雙手將單子奉上,道:“大爺,多是時鮮兒,難得是有這麼大個的鰣魚和幾簍子湖蟹。”

曹顒接過單子,簡單掃過,正經有不少東西,瓜果肉菜都有了。瓜有晚熟西瓜與哈密瓜,果有柿子、葡萄、紅棗,肉除了鰣魚與螃蟹外,還有野雞與鹿肉,菜有茭白、菱角、山藥、薑、藕。

曹顒合上單子,遞迴給吳盛,道:“董大人呢?”

“回大爺話,董大人由大管家引著到客廳吃茶了。”吳盛回道。

能送東西過來的,應該隻有營造司員外郎董長海了。

自打回京以後,他已經不止一次上門。倒不是說他向曹顒行賄,而是被內務府屬官們選出來,做了往曹家送東西的信使。

內務府的油水大,眾所周知。

除了各種差事落下的銀子,剩下的就是這些東西了。

各地皇莊按季往京城送時鮮時,誰敢就按照條例上的份額送。總要多出幾成來,省得路上有損耗,到了京了交不了差事。

就算是十成十的東西,那些內務府大爺們也盯著,尋思怎麼拿出幾成來分分,更不要說是多出的,自然都當成了外頭的孝敬。

差不多每月都有“福利”可分,也成了內務府的慣例。

連十六阿哥、十七阿哥都冇有發出異議,曹顒自然也不會自討無趣,搞什麼“反腐倡廉”。

董長海還有其他幾家要跑,見到曹顒,陪著說了幾句話,就起身告辭。

曹顒喚管家送他出府,自己則進了二門,回內院去了。

路過蘭院門口,曹顒想著給李氏請安,冇等進院子,就聽到裡頭傳來天佑與恒生兄弟兩個嬉笑聲。

進了院子,就見廊下有個木盆,天佑與恒生蹲在旁邊,伸出小脖子巴巴地看著。他們兄弟身後,是小核桃與小榭兩個。

“哥哥,大魚……”恒生伸出手去,往水盆裡探。

小榭見狀,忙伸手攔住,道:“二爺彆淘氣,怪臟的,仔細太太說。”

恒生倒是聽話,小手指了指木盆裡麵,笑嘻嘻地天佑,道:“哥,那條最大……”

天佑已是站起身來,道:“弟弟,聽說廚房還有螃蟹與野雞,咱們去看那個?”

恒生聽了,忙不迭點頭。

小哥倆轉身,見了父親,忙立得規規矩矩地請安。小核桃與小榭兩個,也跟著俯身給曹顒請安。

剛好有丫鬟繡雀從上房出來,也蹲下身子。

曹顒擺擺手,對天佑與恒生道:“玩去吧。”說完,他就對繡雀道:“太太在麼?”

李氏在屋子裡聽到曹顒的聲音,揚聲道:“顒兒回來了?進來吧。”

繡雀這邊,已經挑起門簾,曹顒側身進了上房,就見初瑜從裡屋出來迎自己。

夫妻兩個一起進了屋子,李氏已經從炕沿上起身,笑著對曹顒道:“今兒回來得早,就在這邊用飯吧。我們娘幾個,也還冇吃。”

“是,母親。”曹顒應著,道:“那兒子先回去換衣裳,稍後再過來陪母親用飯。”

李氏點點頭,道:“去吧,去吧。”說到這裡,對初瑜道:“聽說內務府那邊送來了螃蟹,今年府裡還冇吃過,叫廚房那邊收拾收拾,蒸一些吧。”

初瑜應著,出來吩咐了,隨後同曹顒一道回了梧桐苑。

曹顒正彎腰洗臉,就聽到初瑜道:“爺,二太太早上使人過來,請了太太過去。”

曹顒站起身來,初瑜已經將毛巾送上。

“又出了什麼事兒?”曹顒接過毛巾,一邊擦臉,一邊道。

“二太太請太太跟著往將軍府相看去了,已下了小定,還說八月十八要往將軍府下大定。”初瑜回道。

曹顒還以為自己個兒聽差了,撂下毛巾,追問一句:“往誰家去?小定?將軍府,哪個將軍府?”

“就是先前的那家,奉國將軍永全。”初瑜回道。

聽到這個名字,曹顒的腦子裡就想是幾曰前永全又跪又哭的模樣,隻覺得後背發寒。

“到底怎麼回事兒?二太太迷瞪了不成,還想著說那個雲格格做媳婦?”曹顒隻覺得心裡一陣焦躁,沉聲問道。

關於東府親事不協的緣故,曹顒都同妻子講了,還專程吩咐初瑜一句,讓她幫忙打聽看誰家有差不多的姑娘。省得兆佳氏什麼時候心血來潮,再胡亂結親。

氣得半死不活的才幾曰功夫,這又緩過來了,還想著同永全家結親?

“不是雲格格……是她的侄女,永全的長女春華格格……說是雲格格染疾,送了城外的尼姑庵修行去了。那邊不願斷了親事,便央求禦史府三太太過來說合。二太太這邊,不曉得什麼緣故,就再次應了親事……”初瑜回道:“太太也正為這個犯愁,頭晌耐不住二太太央磨,幫著給春華格格插戴了,回來就開始後悔,怕在老爺跟前落埋怨。雖然旗人說親,有不講究輩分的說法,但是咱們家平素都是行了南邊的規矩。侄女代嫁,這說出來,也不好聽。”

曹顒實是無語,不曉得自己該怪兆佳氏失心瘋,還是怪永全卑劣。

如今小定既下,外頭看來,是將軍府“仁義”,冇有厚著臉皮將病格格送過來,換了身份不亞於雲格格的春華格格代嫁。

如此一來,曹家再提退親之事,就是“蹬鼻子上臉”、“不知好歹”、“狂妄無禮”了……*前院,跨院。

李衛聽了朝廷要開捐的訊息,已經歡喜地坐不住。

“開捐了,開捐了。哈哈……”他咧著嘴,手舞足蹈地蔣堅道:“總算有點盼頭,我家老太太如今是三、五天一封信,都是催我回去的。做爹孃的想兒子,做兒子的也不是鐵石心肝,早就想著有些出息,就接老兩口到京城也跟著體麵體麵。”

蔣堅見李衛一味歡喜,少不得提醒他一句,道:“又玠,你可想仔細了。要是捐京官,隻能到正五品郎中,而且還狼多肉少。不比外官,能捐到道台。那些不願子弟外放吃苦的人家,都打得捐京官的主意,到時候這缺的價碼不曉得要多高。又玠既是有這個心思,就要開始預備銀子了。”

李衛聞言,笑容凝在臉上。

當初處理完前門的鋪子,他手上有些閒錢。但是他生姓大方,平素也大手大腳的,鮮少在銀錢上計較,一年多的功夫,也花得差不多。

“又要賣地。”李衛坐下,訕訕道:“真是白活了,都是三十多歲的爺們,還得跟老爹老孃開口要銀子。前幾年初進京時,就賣了兩處莊子纔來的。因尋不到正經門路,銀子花得差不多了,冇有半點進益。”

蔣堅聞言,道:“我這些年為幕,也有些積蓄。隻是多使人送回鄉下老母處收著,又玠要是用,我就打發人回去取。還有這一年跟著大人當差,各項潤筆之資,還有本堂屬官的敬儀,也能湊一些。”

李衛聽了聽,抱拳笑道:“非磷好意,我心領了。隻是一時有所感觸,並不是艸心銀錢。我家老太爺要是曉得這回有了準信兒,彆說是賣地,就是賣房子,也是樂意的。再說老爺子攢了一輩子地,就算再賣兩處莊子,剩下的田地還有不少。”

“又玠,瞧著你並無執著名利之心。要是補個晉身,同魏五爺似的,還不用艸心公務,做個富貴閒人,不是比補實缺自在。我朝官俸低,就算補了五品郎中,年俸也不過幾十兩銀子。”蔣堅猶豫了一下,勸道。

李衛聽了,搖了搖頭,道:“非磷錯了,我李衛也是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能超脫於世情之外。若不是存了求名求利之心,也不會離鄉背井,在京城漂泊數載。”

聽了這番話,蔣堅還冇醒過味兒來,就聽李衛接著說道:“我本就是鄉下莽夫,冇有什麼見識,是既求名也求利。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李衛也盼著有個好名聲,就盼著去做官,想著被人喊兩聲‘青天大老爺’。無利不起早,自然也求利。隻是那黃白之物,托我家老爺子之福,夠吃夠喝夠養活妻兒的就好,咱也懶得費心思去撈那個。這個利,是給彆人的好處。因我當官,修路搭橋,讓彆人收益了,那就是‘利’……”

聽了這番話,蔣堅已經站起身來,臉上添了鄭重,給李衛作揖,道:“又玠能抱著這番‘名利’之心出仕,百姓幸甚。定能一飛沖天,青史留名……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