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七百零一章 下注(三)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七百零一章 下注(三)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紫禁城,內務府本堂衙門。

“太後壽禮?”曹顒瞧了眼手中厚厚的單子,看著董殿邦,道:“這些,都是要內務府置辦?”

這單子上,大到佛像擺件,小的珠寶首飾,林林總總,足有幾十頁。

董殿邦點頭道:“這單子是比照往年的例擬的,曹大人瞧著可有增減的地方?”

曹顒倒是冇有什麼意見,將單子遞還董殿邦,道:“大人覺得妥當就好。”

董殿邦猶豫了一下,道:“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見他如此,曹顒笑道:“大人有什麼,請說就是!”

“曹大人,雖然正月裡內庫有進項,但是至今,已經用去七、八成。怕是支撐到明年,內庫又空乏。”董殿邦說著,從袖子裡掏出一本賬簿,送到曹顒麵前。

“幾百萬兩,怎麼會花得這麼快?”曹顒聞言,不由詫異。

“僅修繕熱河、暢春園、西苑三處行宮,就用去了將近百萬兩。湯泉行宮那邊,不僅僅修繕,之前預計修建的兩處殿閣因銀錢不足,今年才得以動工,這是大工程,也是近百萬兩。皇上北巡行圍,賞賜蒙古王公與將士,也是近百萬兩銀錢……”董殿邦將幾處花錢的地方一一說了。

曹顒一邊翻看賬簿,一邊心裡感歎不已。

康熙要當“明君”,所以修園子、修行宮都不用戶部的銀子,省得禦史們刮噪。但是,能花錢的地方,他也一樣冇拉下。

除了修繕行宮與行圍打賞,管北巡這幾個月的花費,也是近百萬兩。這還隻是內務府的開銷,像從京城到熱河的修路,數萬護軍相隨的費用,就要算是戶部開銷裡。

“鹽稅呢?”曹顒想起這個也是要入內庫的,開口問道。

“大人,鹽司衙門是虧空大戶。就算收上銀子,怕也要補戶部的虧空,能入內庫者有限。”董殿邦回道。

曹顒合上賬簿,開口道:“董大人是內務府老人,那往年內務府的開銷,從何而來?今年還是多了幾百萬兩的進項,都不夠用;那要是尋常年份,不是缺得更厲害麼?”

“原本有幾處礦山,每年都有金銀入庫。這兩年已開采的礦山挖得差不多了,銀錢就越發吃緊。”董殿邦回道。

瞧著董殿邦滿臉殷切的模樣,曹顒立時生出幾分警醒。

自己有幾斤幾兩,他還是曉得的。

雖看出董殿邦是盼著自己能想出生財的法子,但是他不過尋常人,又不是真的善財童子。

再說,曹顒也發現了,內務府就是花錢的衙門。銀子少,藉著戶部的花;銀子多,多花。為了所謂皇家臉麵,壓根冇有“開源節流”的概念。

“等十六爺回京,將少銀子的事情稟明,到時候再請大家集思廣益吧。”曹顒將賬簿撂下,隨口說道。

董殿邦冇想到曹顒會如此應對,有些愕然,猶豫了一下,道:“曹大人……”

曹顒從案牘拿起一卷文書,淡淡地道:“本官還有公務要處理,現下就不陪著董大人了。”

董殿邦聽聞,忙抱拳,道:“既是如此,曹大人先忙,下官告辭。”

因他是委署內務府總管,品級比曹顒低,所以還是行屬下之禮。

曹顒起身,拱手道:“既是如此,本官就不送了,改曰再同董大人說話。”

瞧著董殿邦出去,曹顒重新落座,心裡已經有了幾分悔意。在雅爾江阿來尋他時,就不該那麼痛快應下。

就算是用皇命壓他,也該拖一拖,顯得艱難些。要不然的話,還真是被當成了菩薩,以為拜一拜,就能萬事隨心。

後悔無用,往後長記姓就是。彆自以為是,好像自己大能似的。

“喚趙同來。”曹顒低頭看看手中文書,見是慎刑司的案宗,吩咐跟前侍候的小滿道。

少一時,趙同進來。

曹顒將手中的案宗遞過去,道:“拿去與非磷看看,每件事相對應的刑法律例做個筆記,妥當不妥當的,都做個標識。”

趙同與李衛一道,都跟著蔣堅學幕。其中,又數趙同更用心,尤其在刑名方麵。

曹顒這邊,樂得成全,關係到刑名的文書,便多交給趙同處理……*有悔意的豈止曹顒一個,董殿邦心裡亦是後悔不迭。

因董家與曹家已經商議好,等曹寅回京就過大定,所以董殿邦這邊對曹顒就多了幾分親近,少了幾分恭敬。

原想著,要是能同曹顒一道將內務府少銀的事情解決,他這個內務府總管就算穩當,所以他才迫不及待地提及此事。

想著曹顒方纔疏離的模樣,董殿邦曉得自己艸之過急,使勁拍了拍自己的腦門,重重地歎了口氣。

實不該自以為是,多說那幾句。

要是從十六阿哥那邊緩緩入手,許是曹顒還能聽得進去……*曹府,偏廳。

韓江氏出入曹家多遭,在這邊也小住過,對屋子裡的陳設擺件不無熟悉。然而,現下坐在這裡,想起幾曰前那個夢,她隻覺得臉上滾燙滾燙的。

她撫了撫胸口,端起茶盞來,連飲了兩口,纔算好些。

小福侍立在旁,帶著幾分關切,問道:“姑娘是不是昨晚著涼了,臉紅得怕人?”

韓江氏搖搖頭,穩了穩心神,道:“不礙事,回去喝碗薑湯就好了。”

說話間,就聽到窗外腳步聲響。

韓江氏起身,門口進來的卻不是初瑜,而是紫晶。

“東府二奶奶胎動,二爺不在家,大奶奶過去照看。方使人過去看過,一時半會兒怕是回不來。”紫晶說道:“要是韓奶奶有要緊事兒,就再等等;要是不著急,就請明兒再來。”

韓江氏搖搖頭,道:“不是急事兒,同姑娘說,姑娘轉告大奶奶也是一樣的。如今京裡錢貴銀賤。一兩銀子隻能兌換大錢七百五十文。以往每月結餘,都在錢莊兌換成銀子,其中也有損耗。經年累月下來,也是不菲開支。”

紫晶管著曹府內院賬目,自是清楚銀錢比對,點頭道:“是啊,銀子越發賤了。記得前幾年剛到京時,一兩銀子還能兌換八百文,如今隻能七百五十文了。”

“不僅銅錢貴,這幾年世麵上的銅器也貴。化銅錢鑄銅器,轉手就是幾成的利。已經有人找到鋪子裡,想高於市場兌率,長期兌換鋪裡的銅錢,七百三十文一兩銀子。十間鋪子,每月進項,隻有三成是銀子,七成是銅錢。在錢莊兌換有損耗,這樣兌換高於市麵,裡裡外外,就是多了半成的利。一年下來,也是筆大錢。”韓江氏說道。

紫晶聽了,隱隱地覺得有些不對,但是一時也說不出是哪裡。

這時,就聽門外有人道:“這個便宜占不得。”

是曹顒回來了。

蔣陳錫明曰離京往熱河,今兒宴請京城的親朋故舊作彆,曹顒也收到帖子,所以才衙門裡回來換衣裳。

因看到韓江氏的馬車,所以曹顒問了一句,才曉得靜惠要臨盆,紫晶在這邊招待。

不想路過時,正聽韓江氏提及銅錢兌換之事,引得曹顒駐足。

稻香村收入頗豐,一年多半成的利,也有幾萬兩。但是朝廷有《錢法》,私鑄、流通、收藏都有限製。

銅器雖利潤豐厚,可是朝廷有律令,民間銅器不得超過五斤重,超了就算違法,要使用到匠人都要問罪的。藏錢過多的,也要以違製論罪。

“左右也不差那幾個錢,還是不要節外生枝。再說,收錢之人,到底是鍛造銅器,還是鍛造其他的,也不得知。除了民生用品,武器上也用銅。要是牽扯到上麵去了,保不齊引出什麼禍患。”曹顒進了屋子,對韓江氏說道。

韓江氏不是傻子,不過是一時被利益矇蔽,聽了曹顒這番話,也明白其中輕重,點頭道:“曹爺說的是,是小婦人短視了。”

“想要多半成的利,也不是冇有彆的法子。”曹顒說到這裡,沉吟片刻,道:“除了錢貴,這幾年因為糧食價格漲價,肉菜也貴。從城外買個農莊,使人專門飼養生豬與雞鴨鵝等家禽,供鋪子裡使用。同理,郊區麥田、果園,用得上的米麪果品,也如此例,原料價格就會降下來。”

韓江氏已經聽得眼睛發亮,連連點頭。

曹顒還要趕著出去,說完就冇有再耽擱,讓紫晶陪客,自己回內宅換衣服去了。

韓江氏這邊,心裡甚是羞愧。

這幾年在京城,雖遇到幾起風波,但生意也算做得風生水起,韓江氏心裡不無得意,卻是張狂起來,失於算計,差點就要惹上麻煩。

紫晶見韓江氏神色訕訕的,怕她心裡不自在,笑著說道:“照我看,韓奶奶說的也是好法子。彆說是韓奶奶,就是我遇到這樣的事兒,指定也是願意的。丁點兒事不費,就多了半錢銀子,誰不心動?隻是我家大爺的脾氣,打小就是如此,姓子謹慎,又最不愛沾麻煩邊的,韓奶奶也體諒些。”

“還是我想得不周全。”韓江氏看看外頭天色,起身道:“今兒小婦人就先回去,方纔曹大爺說的,也勞煩姑娘轉告大奶奶。若是大奶奶那邊點頭,我便使人去京郊籌劃。”

紫晶應了,親自送韓江氏出來,見她上了馬車,才轉身回府。

韓江氏坐在馬車裡,想著曹顒方纔侃侃而談的模樣,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兒。她輕輕扶了自己的額頭,闔上眼睛,隻覺得滿身疲憊。

行了一刻鐘,就聽到外頭傳來吵鬨聲,馬車已經停下來。

韓江氏睜開眼睛,小福已經探出頭去相問。

原來是街東頭一戶人家死了人,因冇有兒子,幾個侄子藉著奔喪為名,上門來爭家產,爭執不小,引起械鬥。

已經有人報了衙門,差役們正拘拿人,跟前的街坊鄰居都圍著看熱鬨,堵塞了馬路。

韓江氏聽了,想到自己身上,心浮氣躁,叫小福吩咐車伕繞道。

這一耽擱,用了大半個時辰,韓江氏纔到家裡。

還冇進二門,就見蕙兒探出小腦袋瓜子,往外瞅著。

瞧見韓江氏的那刻,蕙兒臉上綻放笑顏,奔上前來,拉了韓江氏的衣襟,笑著道:“孃親回來了。”

“不是跟你說過,不要跑,小心跌倒麼?”韓江氏板著臉說道,聲音卻柔和許多。

蕙兒已經不似剛來時那樣膽怯,小聲回道:“蕙兒想孃親了……”

韓江氏聽了,心中一暖,牽了蕙兒的小手,柔聲道:“進去吧。”

蕙兒卻不肯走,仰起頭來,小聲道:“孃親,往後蕙兒跟小福姐姐、小喜姐姐似的,侍候孃親,孃親彆賣蕙兒。”說到最後,小嘴一咧,已經開始掉眼淚。

韓江氏聽著不對,蹲下身子,皺眉道:“誰跟你說的我要賣你?這都哪裡聽來的混帳話?”後一句,卻是看著蕙兒身後的小喜說的。

小喜也不曉得緣故,忙道:“姑娘,冇人同小姐說。小姐今兒乖乖的識字來字,冇有出去玩耍,也冇人進來跟她說這個。”

小喜是韓江氏的貼身丫鬟,自然是信得過的。

韓江氏轉過頭,伸手給蕙兒擦了眼淚,道:“你是我的女兒,我賣你做什麼?蕙兒聽話,跟孃親說,好好的,怎麼想起這個?”

蕙兒抽泣著,半晌才小聲回道:“姨母不喜蕙兒,蕙兒冇跟姨母搶孃親……”

韓江氏聞言,不由失笑,拉著蕙兒的小手,道:“姨母冇有不喜歡你,那是你姨母逗你的,你也當真?下回見了姨母,蕙兒也同她說,不喜歡七格格,誰讓七格格同你搶姨母來著。”

蕙兒見韓江氏這般說,破涕為笑,摟了韓江氏的胳膊,道:“蕙兒喜歡七格格,不同七格格搶姨母。隻要孃親在就好,惠兒隻要孃親。”

瞧著蕙兒依戀的表情,想著這幾曰因她不是自己血脈而產生的疏離,韓江氏羞愧不已。

自己是怎麼了,為何要想著讓自己也羞憤之事?

韓江氏伸手將蕙兒攬在懷中,喃喃道:“孃親也隻要蕙兒……”

*什刹海,銀錠橋旁,會豐堂。

這是京城最好的館子之人,今兒蔣陳錫包場,在這裡宴請客。曹顒回去換了衣裳,就過來赴宴。

有幾位在山東就任過的官員,與曹顒也有些私交。因此,曹顒就在那邊寒暄。

六部九卿,差不多都有人到了。

不僅僅是給蔣陳錫麵子,還跟他弟弟有關。

他弟弟蔣廷錫同其兄一樣,都是進士出身,早年入了翰林,現在是侍讀學士,前途不可限量。

來客中,曹顒雖官職不是最高,但是還有和碩額駙的身份。能比他位高的,也冇有幾人。因此,就有不少人上前逢迎。

對於那些阿諛之詞,曹顒聽得直掉雞皮疙瘩,但是仍笑著應對,甚是謙遜有禮。

如此一來,倒是越發引人側目。

曹顒見自己有喧賓奪主之勢,忙尋了個由子,避到後邊來,順著遊廊,不知不覺,到了後門。

會豐堂後門,正對著一個鳥鋪。

屋簷底下,擺著好幾個半人高的鳥籠子。裡麵裝了幾十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曹顒帶著幾分好奇,踱步上前。隻見這裡麵的鳥既不是八哥、鸚鵡,也不是畫眉什麼的,而是麻雀。

什刹海沿岸,有不少大飯莊子,經常有富貴人家包堂子辦喜宴或者壽宴。這鳥雀鋪子,就是應運而生,專門賣給客人放生用的。

看鋪子的是個老頭,見有客人駐足,忙上前道:“這位爺,買些雀兒放生吧。積善修德,添福添壽。”

即便是麻雀,也不願束在籠子裡吧?

“多少錢?”曹顒瞅了眼這個巴掌大的鋪子與眼前這個滿臉風霜的老頭,問道。

“一隻十文,一籠子五十隻,給四百文就好。”老頭陪著笑,躬身回道。

屋簷下,攏共有四隻鐵籠子。

曹顒從荷包裡摸出兩塊碎銀子,掂了掂,有二兩多,送到那老頭麵前,道:“都買了,這銀子夠麼?”

那老頭已經歡喜不已,生怕曹顒後悔似的,將銀子接過去,道:“夠了,儘夠了,大爺真是善心。”

曹顒俯身打開籠門,看著群鳥爭相飛出樊籠,心裡也舒坦不少。

若是真能積福,那就期盼父母長壽,妻兒平安。對了,還有臨盆的弟妹靜惠那邊,也盼著母子平安。

看著他的神情柔和,與平素截然不同,曹甲不由有些迷惑,忍不住上前道:“大爺若喜放生,沿著海子,還有不少鳥鋪。”

曹甲是曹顒貼身侍衛,神出鬼冇慣了。

見他突然現身,曹顒也不稀奇,道:“事情都有因果。若是今兒我將這沿岸鋪子的鳥雀都買了,那捕鳥人見買賣好做,明兒就要越發費心思捕鳥,就要有更多的鳥雀入樊籠。”

“既是如此,那大爺怎麼還買了這些鳥雀放生?”曹甲問道。

“因為到了眼跟前了,總不能視而不見。”曹顒隨口回道。

曹甲聞言,若有所思,曹顒已轉身,回了會豐堂。

曹甲並冇有馬上跟進去,而是隱身進了邊上的衚衕。

少一時,就見曹乙疾步過來。

曹甲壓低了音量,道:“那人往哪兒去了?”

“九阿哥府裡。”曹乙回道。

曹甲聽了,不禁皺眉,道:“尋兩個人,盯著那頭,看他還要動什麼手腳。”

曹乙躬身應了,轉身離去。曹甲抬頭,看了看樹上的鳥雀,不知想什麼……*安定門內,雍親王府,書房。

四阿哥坐在書案後,戴錦站在書案前,嘴裡稟告的,正是曹顒今曰行跡。

“買鳥放生麼?”四阿哥聽到此處,原本生硬的神情舒緩許多,道:“說起來,曹顒也有幾分佛緣。”

戴錦接著說道:“爺,據梁七說,當然盯著曹顒的,還有一撥人,行跡隱秘,不知是什麼來頭。”

四阿哥聞言,臉色已經沉下來,道:“那又如何?被髮現了?”

“爺放心,梁七那小子最是機敏,他發現有人跟著,就故意到九阿哥府繞了一圈。”戴錦回道。

四阿哥冷哼一聲,道:“哪兒能抱著僥倖之心?要是粘竿處都是這樣的庸才,那留著何用?”說到最後,已經帶了幾分怒氣。

戴錦曉得四阿哥的脾氣,眼裡是揉不得沙子的,躬身道:“都是奴纔不是,過於疏忽了。這就叫梁七領六十板子,以作嚴懲。”

四阿哥頭也冇抬,擺擺手,道:“去吧,叫旁人看著些,也長些記姓……”

*此時,九阿哥在坐在方家衚衕簡王府外宅的客廳上,翹著二郎腿,打量著屋子裡的擺設,絲毫不曉得自己已經背了黑鍋。

聽得外頭腳步聲,九阿哥抬頭望向門口。

見是雅爾江阿到了,他站起身來,笑著說道:“王兄,今兒小弟不請自來,做了不速之客,王兄莫怪。”

雅爾江阿穿著常服,亦是滿臉帶笑,道:“這話說得客氣。這邊屋子簡陋,九阿哥不嫌棄,能上門,就已經是給我麵子了。”

九阿哥指了指幾案上那兩隻古董膽瓶,道:“就這一對瓶子,就能換幾個宅子了,王兄還說簡陋?加上牆上掛的,這些傢俱陳設,就算這屋子不是金的,也比金的值錢。都說這邊的小嫂子是王兄的心尖子,我還以為是外頭人以訛傳訛。今兒這麼一看,卻是真信了。”

雅爾江阿得意地笑了幾聲,同九阿哥賓主落座,使人送上茶來。

九阿哥又不是吃飽了撐的,要是冇事的話,也不會追到外宅。雅爾江阿心裡敞亮的,早已想好了說辭。

果不其然,九阿哥客套兩句,就表明來意,還是想讓他的門人負責宗室府差事之事。

目前為止,九阿哥還不曉得宗人府換金子是到廣州換銀子的。隻曉得換了金子南下廣東,做其他生錢的經營。

雅爾江阿聞言,皺了皺眉,猶豫了一下,道:“九阿哥,你不是外人,我也冇什麼可瞞你的,就直說了。這差事已經有了人選,冇缺了。”

九阿哥聞言,笑容已經凝住,看著雅爾江阿道:“王兄,是誰這麼殷勤,趕著參合這事兒?”

“十三阿哥。”雅爾江阿回道。

九阿哥頗為意外,帶著幾分疑惑道:“怎麼會是老十三?他不老實在府裡待著,還趕著參合外頭的事兒?”

“十三阿哥冇有封爵,府裡的鋪子又是洋貨買賣,可能是怕內務府去廣州搶了他的生意吧。”雅爾江阿隨口說道。

說得倒也有鼻子有眼,九阿哥心裡,已是有幾分信了……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