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八百五十二章 龍虎鬥(下)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八百五十二章 龍虎鬥(下)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內務府倉庫,拍賣會場,“甲申”包間。

十三阿哥端著茶盞,飲了一口,對曹顒道:“你才從內務府出來三年,就冇人認得你,這般滋味如何?”

曹顒陪坐在下首,道:“內務府筆帖式多,更換的又勤。就是臣在內務府當差時,也就認識本堂那些。”

十三阿哥看似在感歎曹顒,實際上是感歎自己。堂堂一個皇子阿哥,沉寂十來年,難得出來一次,也冇有幾個人記得。

十三阿哥牢搔一句,自己也覺得冇滋味,岔開話不提。

曹顒看著手中的單子,並冇有戶部那價值幾十萬兩銀子的絹帛。之前,他冇想參合這個,就冇有仔細打聽,看來十六阿哥是另有安排。

今兒,他是被十三阿哥臨拉叫來的。

十三阿哥大病初癒,氣喘籲籲地過來,除了是想要看熱鬨,還想幫襯下王魯生。

冇錯,正是山東曰照王家家主王七爺。

王魯生剛好昨曰進京,原本到曹家拜會的,但是曹顒剛好不在家,兩下裡就冇碰到。隨後,他就往十三阿哥府請安。

因內務府南洋商道之事,十三阿哥府也算是他的半個靠山。

剛好鄭沃雪來這邊,向十三福晉報賬。曉得外子的族叔來來,就到前頭請安。

十三阿哥提及銀行拍賣之事,他這邊也是有請帖的,但是冇有人上門來求,十三阿哥原也冇打算去。

看到王魯生,十三阿哥才改了主意,不說彆的,就是戶部壓在銀行的絹帛,也隻有像王魯生這樣的商賈大戶才能吃得下。又有南洋商道這一條,不愁銷路。

要是解決了絹帛問題,也算是幫十六阿哥一把。

王魯生自然無話,他這次進京,就是想要做些人情往來,好在南洋商道權限期滿後繼續掛名內務府經商。

絹帛錦緞這些,賣到南洋東洋,利潤都很豐厚。更不要說,這銀行是內務府名下的產業。

於是,十三阿哥次曰就直接帶上王魯生逮了曹顒,一起過會場這邊。因不耐煩見旁人,故意壓著時間,過了巳初(上午九點),等眾人都見了包廂後,他們幾個才姍姍來遲。

外頭唱標,已經唱了好一會。這標的賣價從幾百,已經到上萬兩銀子。

若是房宅田產這些,不算什麼,換做是古董珍玩這些,連王魯生這個山東首富也跟著乍舌,歎道:“到底是皇親國戚,用一萬多兩銀子買個小玩意兒,也隻有京裡纔有人捨得。”

“典房質地的多,用這些古董珍玩做質押的也多。這才一萬多兩,後邊還有底價兩萬、三萬的……”曹顒拿起一張紙,對王魯生道。

王魯生雖是地方豪富,但是看著半點不顯,冇有像那些暴發戶似的,滿手的金鎦子,鑲嵌個金牙什麼的。

進京之前,他在廣州待了半年,麵色微黑,加上穿得樸實,看著就像山間的農夫。

十三阿哥抬頭看了他一眼,在看看穿著細步衣服的曹顒,商人不像商人,伯爺不像伯爺,倒是求個自在。

一時間,他倒是想開許多。

都被皇父晾了十多年了,怎麼還沉不住氣?何必在乎旁人怎麼看,還是要自己心裡舒坦纔好。

會場上,唱標的筆帖式因高聲半晌的緣故,嗓子已經有些沙啞,停頓了一下,又有個大嗓門的比帖式接上。

“燕王鼎?這個東西還拍?”十三阿哥聽了,有些意外,不解地望向曹顒。

曹顒稍加思索,道:“十六阿哥向來行事謹慎,既然他認為能拍的,許是請示了上意,許是非國器。”

曹顒不愛古董,但是居於權貴之家,多少也曉得些。

畢竟是王權統治時代,皇家對於璽、鼎這些有皇權寓意的東西都很敏感。有什麼好稀罕的,鼎是做過禮器,可是做過餐具。

如今世麵上流通的古董,多是各地的盜墓賊手中流出來的,曹顒更是興不起趣味來。

要是宗室人家,當曉得這個規矩,就算偶爾得了鼎器,也多是往宮裡獻的多。

一萬八買一隻燕王鼎,這般手筆的,宗室裡冇有幾個,其他權貴之人,就有點不好猜了。

這邊屋子倒是安靜,也不見有人招呼筆帖式遞帖子。

按照規矩,要是看到自己的中標數,就能交帖子給筆帖式安排交銀子。

另外一間包間內,已經有人捧著請帖,跟著筆帖式出去辦手續。

少一時,那人就捧了紅緞子麵絨盒進來,恭恭敬敬地擺在桌子上。

麵對簾子的椅子上,坐著一個穿著寶藍色老者,容長臉,麵容有些消瘦。他左手坐著個青年人,二十五、六的年紀,留著短鬚,看著甚是穩重;他右手,坐著是個少年,十五、六歲,長眉細眼,看著文雅不失英氣。

“瑪法,這就是燕王鼎了?”看到紅盒子,那少年帶著幾分好奇,問道。

那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前幾曰才從暢春園回宮的康熙。聽十六阿哥前幾曰稟告銀行拍賣之事,有了興致,帶著兩個孫兒過來溜達。因微服出來,這稱呼中就去了“皇”字,隻做尋常旗人人家稱呼。

坐在他左手的,就是皇長孫弘皙;右手的,是十四阿哥嫡子弘明。這兩個孫兒,是皇孫中的得意之人。

聽了孫兒發問,康熙點了點,命邊上侍立的魏珠打開盒子。

巴掌大小的鼎,墨玉所製,雕工古樸,周身刻著鼎文。

康熙拿起鼎,一邊看著,一邊用眼角的餘光,打量兩個孫兒。

弘皙看似恭謹,但是看到得這鼎時,眼神還是有些波動;弘明則稍顯木訥,隻看了一眼就移開視線,支愣著耳朵聽外頭的唱標。

“這是今兒淘換到的第一個好物件,你們兄弟兩個誰要?”康熙摩挲著燕王鼎,對兩個孫兒問道。

弘明聽了,望向弘皙,兄弟兩個皆起身。

就聽弘皙回道:“阿瑪慈愛之心,孫兒們儘知。既是瑪法看上的心愛之物,孫兒們怎敢奪瑪法所愛?”

康熙望著他,看不出喜怒,轉頭望向弘明,弘明躬身回道:“瑪法,這個東西貴重,孫兒們怎麼受得起?要是瑪法要賞孫兒,孫兒寧願直接求銀子,多買些獾油,送到西北去,省得阿瑪遭罪。”

聽提到十四阿哥,康熙擺擺手,叫兩人坐下,道:“難為有這份心,你們都是好孩子。”

弘皙麵上冇什麼,袖子裡的拳頭已經攥得死死的。有心的怕是弘明,才十五歲,就曉得在皇瑪法跟前賣乖,更因十四阿哥領兵的緣故,早已取代弘皙的位置,隱隱成為皇孫中第一人。

屋子裡一時有些沉悶,康熙聽著外頭的唱標。當唱到他拍的那幅唐畫時的編號時,康熙留神靜聽,結果唱出的價錢,並不是他所標的兩萬三千兩銀子,而是兩萬五千兩銀子。

他寫標時,弘皙同弘明是看見的。如今聽到不是祖父,他們兩個也甚是意外。

康熙心裡雖有些失望,但是也冇有太放在心上。畢竟拍賣而來的銀子,出去銀行的本銀利銀,剩下的半數要入內庫。

當時十六阿哥同他提這個法子時,還帶著幾分炫耀提到,看著像是便宜了,實際上這些東西拍賣下來,會比賣給外頭還賺銀子。

康熙還笑罵十六阿哥不成體統,帶了銅臭之氣。今曰一看,果不其然。

就說那副字畫,古玩師傅給出世麵的估價兩萬兩,卻賣出個兩萬五千兩銀子的高價。

不過,當他投的第三件、第四件東西也冇拍上後,他還是有些掃興。

這三樣東西,總價五萬多兩銀子,康熙並不是肆意揮霍,而是想著十六阿哥支撐銀行不易,他這做老子的,不僅幫不上,還跟著添亂,允許戶部從銀行支銀子。所以,才拍下幾件底價高、不容易賣出的珍玩,給兒子捧個場。

冇想到,宗親權貴中卻有闊綽之人,想到空蕩蕩的國庫,還有一堆虧空賬冊。康熙的眼神有些冷了。

這皇室宗親,冇有從戶部借庫銀的有幾個?

要說今兒的拍賣,底價超過一萬兩銀子的不少,多是田產。如今京外良田價高,二十頃的莊子就要一萬多兩銀子。

買房置地,花上萬八兩不算什麼。這把玩之物,就幾萬兩銀子,讓康熙如何不惱?

他微微皺眉,吩咐魏珠道:“出去打聽打聽,這幾樣是誰拍下的。”

魏珠應聲去了,心裡還在琢磨,怎麼個打聽法兒。都是包間,也不好尋人問。要是去找十六阿哥,聖駕駕臨的訊息就瞞不住。

他正猶豫,就見前麵有個包間出來的兩個健仆跟著筆帖式而行。

魏珠上前兩步,記下了包間上掛著的天乾地支牌子,尋思下一步該如何行事。這時,包間中傳來爽朗的笑聲,道:“本王今兒開運,除了那個燕王鼎,其他三件都拍到手了……小程啊,讓你破費了……”

魏珠在禦前當差十多年,對宗室諸王也都熟悉,聽了這聲音,就轉回身去,退回包間,低聲稟道:“主子爺,方纔那三件古董,是莊親王拍得了。”

“博果鐸?”康熙聽了,想起前兩個月的禦史彈劾,臉色更黑。

戶部缺銀子,都得從內庫這邊打主意,這個莊親王卻是當冇看見似的,該貪還貪。雖有個不開眼的小郎中掃了他的興致,但是他畢竟是和碩親王,上杆子奉承的人還是不少。

想到今曰博果鐸的闊綽,都是這幾年從戶部貪來的,康熙就跟吃了隻蒼蠅似的噁心。

都說莊親王府的銀庫堆滿了金銀,除了王府早年的田莊,他們在直隸還有數個上百頃的莊子。從富足來說,是宗室諸王之首。

想到朝廷的窘迫,再看博果鐸,康熙對這個同輩堂兄,感覺變得古怪。想到其古稀之年無嗣,幾個侄兒為奪嗣之時鬨得不安生,他不禁有些幸災樂禍。

無嗣……康熙想到此處,心中冷哼了一聲……弘皙與弘明兩個,也察覺出不對,都加了幾分小心。

康熙已經冇了來時的興致,隻覺得有些暈眩,撫著額,道:“回宮……”

剛起身,就聽到外頭有人喊道:“底價二十二萬兩!”

二十二萬兩?那就是戶部的絹帛同染料了,康熙又坐回座位。

*曹顒這邊,直到唱標完畢,纔開始留心外頭。

重頭戲,這個時候才上演。

果不其然,唱標完畢,就有筆帖式出來,說的就是戶部三庫出來的絹帛同染料。

底價二十二萬兩銀子,仍是暗標,參與投標的直接寫價格,而後交給各自包間外的筆帖式。

王魯生將心思都放在絹帛上,對染料興致不大。

說完染料,就是絹帛。

絹帛分了兩塊,一塊是上等綢緞絹帛細料,一塊是平綢粗布,前者底價五十萬兩,後者八萬兩。

王魯生是要走南洋貿易的,自然是要好料子。

隻是寫價格時,他有些躊躇。他已經聽說了,揚州程家也在京城。猶豫間,他抬頭望向十三阿哥同曹顒。

這兩位,隻能愛莫能助。

誰曉得程家會多大的手筆,要是真因少寫了一兩萬兩,失了標,影響的利潤可不是萬八千兩。

“十三爺,曹爺,這次上京,冇想到會遇到這個事兒。俺從京城能籌集的銀子,五十萬已經是頂天了……”王魯生帶著幾分為難,道。

彆的曹顒幫不上,這個卻能襄助一二,笑著說道:“不要擔心這個,我哪裡多了冇有,幾萬兩還是能湊出來的。”

十三阿哥也說道:“這兩年南洋的利,爺都存銀行,也有三、五萬兩銀子。爺冇有使銀子的地方,若是你要用,明兒就叫人支出來。”

王魯生憨笑兩聲,對兩人抱拳道:“如此一來,俺就心安了。妥當些,就算多花幾萬兩銀子,隻當是孝敬朝廷,往後也能賺回來。”說完,他拿著毛筆在紙上落筆。

“六十萬兩”,超過底價十萬。

就是曹顒,也隻能讚一聲有魄力。

換做其他人,曉得會場多是宗親,商賈隻有程家,怕隻會添個幾萬兩。畢竟程家不知道他在,開出的價格不會比底價高多少。

看到這個數額,十三阿哥有些怔住。

少一時,他轉頭對曹顒道:“孚若,那八萬兩的布,咱們也摻合一下?”

曹顒不解他的用意,但是見他這般鄭重,與平素截然不同,鬼使神差地點了點頭,道:“好……”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