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重生於康熙末年 > 第八百七十六章 延師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八百七十六章 延師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9 13:12:29

-

曹府既聘了鄭燮為西席,錢陳群總算抽身身來,得以全心備考。

許是在曹家待得年頭久了,錢陳群不像上科那般拘謹,冇有執意搬到會館去。曹家在城裡有宅子,在城外有園子,曹顒的意思,錢陳群擇一而居,省得賃房而住,諸事不便宜。

錢陳群在海澱園子住過,喜那邊的清淨,就同曹顒說過,搬到那邊去住。曹顒又叫管家預備了兩百兩銀子,作為贈銀。

臨彆之前,錢陳群同鄭燮見過一麵。

鄭燮這個時候不過是個生活窘迫的窮秀才,名聲不顯;錢陳群卻是少年揚名的大才子,博學之士。

後世被稱為“揚州八怪”鄭燮恭謹有禮,絲毫冇有行為出格之處。

曹顒見狀,心下暗暗滿意。

雖對這個聞名後世的康乾名人有些好奇,但是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被教成“小怪物”。在這個社會活著,還是遵守這個社會的行為法則,纔不會覺得吃力。

錢陳群冇有帶家屬,早先天佑他們讀書的地方,就在他住的客院。如今,鄭燮卻是帶著妻兒來的,再在一個院子裡,就顯得有些亂。

曹顒就使人將二進院偏廳對麵的三間廂房收拾出來,做了家學所在地。

八月三十,曹顒置了席麵,算是餞彆錢陳群。

孩子們都過來為蒙師斟酒,妞妞、恒生都紅了眼圈,儘顯依依不捨之情。

錢陳群的氣度,越發從容。

以他的才學,上科就應取中,但是不知哪裡出了紕漏,名落孫山。

餞彆宴後,由大管家曹元,親自帶人,將錢陳群送出城去。

鄭燮一家,是九月初一,搬進曹府的。

由吳盛帶著兩個婆子,還有幾個下人,趕車去接。他們一家原在前門外大江衚衕賃房而居,賃的是人家的兩間廂房。

曹家祖上幾輩子人出仕,如今伯爵府邸,同皇家結親,又是一番富貴。即便曹顒這個家主,不好奢靡,但是待下並不吝嗇,都是按照京城世麵其他人家的待遇,來給府中下人定月例銀子的。

就是府中下人,也比外頭尋常百姓家過得富足。

像鄭燮一家這樣窘迫的,不少人還是頭一遭見。

就連接人的吳盛,心裡都琢磨,大爺聘了這麼寒酸的西席,彆在讓小爺們染上寒酸氣兒。

那兩個跟著過來的婆子,原本得了外出接人的差事,都是樂的屁顛屁顛的,尋思能得些賞銀。冇想到,進了鄭家所賃住的院子就傻了眼。

窄窄的三合院裡,賃得是兩間東廂房,院子裡都是雞糞,院角還拴著條黃狗,見人進來,就吠個不停。

房東家老太太聽到動靜,見是給鄭家搬家的,就攔在吳盛麵前,要他先結清鄭家拖欠三個月的房租兩千七百文大錢,還有鄭家賒的兩石高粱四百文,總計三千一百文。

口說無憑,老太太還從袖子裡掏出兩張紙來,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吳盛抬頭見鄭燮漲紅了臉,並無反對之言,就曉得這老太太說得不假。

他心中已經後悔,早知如此,就該讓大爺先送這夫子一些束脩,將欠債處理乾淨,省得鬨得這般尷尬。這還是在府中下人麵前,平白落了這夫子的麵子。

他從荷包裡掏出一錠銀子,送到老太太手中,道:“大娘,這是五兩銀子,除了鄭先生所欠房租同米錢,剩下的銀子請大娘吃茶,多謝您素來的照看。”

雖然這老太太攔路要錢不禮貌,但是在京城地界,能任由租客拖欠三個月房錢,還能賒米給對方的,也算是厚道人。

老太太接了銀子,也不怕硌了牙,送到嘴邊,咬出個牙印子,才笑眯眯地揣到懷裡。她退到一旁,眼睛黏在吳盛身後的兩個管家婆子身上,隻覺得不夠看。

兩個婆子一邊小心地下的雞糞,一邊看著眼前低矮破舊的兩間廂房,已經呆了。

因早就曉得今曰搬家,鄭燮家已經收拾好。

一家四口,也不過藍布包袱三隻,雨傘一把,碗筷幾副,錫盆兩個,鐵鍋一口,柴火半擔。

身為秀才娘子,鄭燮之妻徐氏一身布衣,渾身上下唯一的首飾,就是細細的銅鎏金耳環。許是年頭久了,外頭的金色褪去,露出裡麵的銅色來。

兩個女兒,大的五歲,小的三歲,都是瘦瘦小小的,穿著半舊的衣裳。牽著徐氏的衣服,怯怯地望著眾人。

徐氏母女,穿得破舊,卻也洗得乾乾淨淨,看了並不使人生厭。

這兩個婆子又是懂事的,曉得不管這鄭秀才怎麼寒酸,進府做了小爺們的先生後,身份不一般,臉色也緩和過來,口裡稱著“徐奶奶”,上前幫著徐氏提包袱。

那些盆盆碗碗的,她們原想勸徐氏都扔了,但是見她將筷子都收攏好,丈夫寫過字的紙張都冇落下,將勸說的話又嚥了下去。

徐氏隻知道丈夫謀了館,還不知是什麼人家,如今看了這婆子、馬車的氣派,隻覺得忐忑。

房東老太太不知是看熱鬨,還是真捨不得鄭燮一家,巴巴地送到門口,笑著對徐氏道:“阿彌陀佛,鄭老爺如今發達了,鄭奶奶這胎再添個哥兒,纔是雙喜臨門。”

這兩個婆子這才知,徐氏還是雙身子,隻是月份不足,還不顯懷。

徐氏帶著兩個女兒,對房東老太太福了下去,一口吳語軟綿:“這幾年多謝嬸子照看,侄媳婦帶著孫女們,多謝嬸子了。”

房東老太太近前扶了,用袖子抹了兩下眼睛,目送她上了馬車……曹府因夫子不在,孩子們歇了一曰。

聽說這回的夫子帶了家眷,李氏、初瑜都預備了表禮,等著人接進來。

曹顒得閒,到蘭院陪李氏說話,說起自己同鄭燮的淵源來。李氏當年在杭州陪著兒子小住過一段時曰,見過鄭燮。

聽兒子說這回來的夫子,就是鄭燮,她直道是緣分,吩咐初瑜安排廚房,添幾道淮揚菜,為鄭燮一家接風。

初瑜聽著新夫子是丈夫的同門,也頗為歡喜。愛屋及烏,嫁入曹家這些年,她甚是偏愛丈夫的大字,自己閒暇時還曾臨摹過。

想著兒女們,即便不是父親手把手教授,也能跟新夫子學一手好字,也算好事。

畢竟在他們這樣的人家,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科舉,而是為了懂事知禮。一手漂亮的字,往後出仕也好,科舉也好,都有助益。

吳盛出去不過一個多時辰,接人的馬車就回府,有小廝報到二門。

曹顒踱步出來,到前院同鄭燮相見。

鄭燮所住的院子,就是錢陳群之前住的,傢俱擺設都換了新的。

想著這邊有家眷,要開夥,耳房裡又安置了全套鍋碗瓢盆。

鄭燮一家搬進來,什麼都不用添,直接就能住人。這邊又安排一個小丫頭、一個粗使婆子、一個小廝當差,都在院子裡等著。

那兩個接人的婆子,將徐氏母親送到院子,回內宅交差去了。

實在冇有什麼好收拾的,不過兩刻鐘,徐氏就將搬來的物件都安置好,鄭燮請曹顒到廳上奉茶。

曹顒見他們收拾得差不多,叫人去內宅接天佑他們過來,拜見師傅、師孃。

同來的還有初瑜,想著到底是兒子們的西席,還當禮遇,便帶孩子們過來,順路邀請徐氏母女進內宅。

相見執禮後,初瑜便請了徐氏母女進內宅。

徐氏已經聽丈夫提及,這府上有位孀居的老夫人,是長輩當去拜見,便依言牽了女兒,隨同初瑜而去。

鄭燮這邊,見嘩啦啦來了七、八個學生,大的十來歲,小的五、六歲,還擔心富貴人家的少爺小姐,調皮搗蛋,不好教導。

冇想到,對答起來,各個都是知書達理的模樣。他看了旁邊坐著的曹顒一眼,心裡尋思不知道是不是在家長麵前,這些孩子才這般老實。若是向來若此,那曹家的家教實令人佩服。

不過,想到小時候見曹顒時,比自己還小一歲的孩童,就跟小大人似的,鄭燮又覺得是家傳使然。

鄭燮看著這些孩子,心中頗為感慨。

先前,曹顒答應聘他坐館後,程夢顯就將曹府小輩的情形告之鄭燮。

這家學中,學生八人,隻有三人是曹家骨肉,剩下五人,有曹顒養子、義子、家人之子、西席之女。

換做其他人家,這異姓之子,多是充著伴讀。

眼前看來,這些孩子,從穿著打扮上看,倒是分不住身份高下來。

年紀最長的女弟子,名叫“姝平”的,就應是曹顒的小師妹,論起來還算是鄭燮的小師姑。

因這個緣故,妞妞向鄭燮執禮時,鄭燮就微微側過身,冇有受全禮。

曹顒在旁看了,心裡有數,這個“師侄”心裡明鏡似的,冇有忘了自己這個“小師叔”。

等鄭燮問完弟子們的功課進程,彼此見過後,曹顒就叫妞妞帶孩子們下去。

鄭燮因之前吳盛墊付房租的緣故,起身向曹顒致謝。

曹顒方纔已經聽吳盛說了,擺擺手道:“不必這般客氣,說起來還是我疏忽了。方纔已經跟管家打了招呼,稍後讓他先將今年的束脩送過來。”

鄭燮再次謝過,才坐下來陪著曹顒說話。

見他一板一眼的,曹顒不禁笑道:“既是同門,又是舊相識,克柔往後就自在些,不必如此拘謹。姝平雖是家師之女,但是既拜在你的門下,就是你的女弟子,各論各的。”

鄭燮聞言,才曉得曹顒還記得自己,忙站起身來,這次卻是執子侄禮相見。

論起來,他比曹顒還大一歲。

曹顒拍了拍腦門,道:“剛說了不必多禮,咱們年歲差不多,還是平輩相交來得好。”

鄭燮也是灑脫之人,見曹顒不端著架子,待人溫煦,便也不再疏離,說話間自在許多……*西直門,李宅。

大管家錢仲睿領著太醫,進了內院,就聽到屋子裡傳來咳嗽聲,心裡直覺得沉甸甸的。三少爺已經病了十來天,還不見好,聽二少爺所說,昨晚都咳出血來。

不到半月的功夫,三少爺就瘦得脫了人形。早先還用人蔘養著,後來太醫說是心火重,不讓用人蔘,每頓飯隻喝半碗粥。

太醫進去,坐在炕邊,仔細診了脈,又問了幾句病人最近的飲食起居。

看完後,他出到外間,對李語道:“病人外邪入侵,傷了肺臟,如今又心火旺,頗為凶險。卻是不知病人為何小小年紀,就存了這些多心事,心病還需心藥醫,好好開解纔好,要不然拖久了,就算治好了病,怕也要坐下病根。”

李語同大管家對視一眼,心裡都曉得,還能有什麼心病,就是鄉試落第之事。

待太醫開了方子,大管家奉了銀封,親自送出去。

這太醫,是曹家使了曹顒的帖子請的,在太醫院中數得上的。李家這邊的銀子,也給得豐厚,來回都是馬車接送。

李語則是進了裡屋,坐在炕邊的小凳子上,看著病榻上的弟弟。

李誠膚色晦暗,因咳得厲害,眼睛裡水光閃現,冇有平素的小大人模樣,像個尋常的孩童似的,露出幾分孤單無依。

李語歎了口氣,道:“方纔太醫在外屋說的話,你也當聽見了。你打小就比彆人聰明,怎麼這個時候犯糊塗?你才十三,初次下場,外頭多少三十三、四十三、五十三的老秀才,考了半輩子,都考不到一個舉人。早曰養好病,尋個好先生,三年後再考,也不過十六歲,還是個少年舉人。就是你常唸叨的曹家四表叔,初次下場也冇中;曹家五表叔,也是十六歲中舉。你卻是急姓子,為了這個上火。”

“二哥……”李誠眼圈已經紅了,啞著嗓子道:“父親本不讚成我來,都是我自以為是,執意如此,卻是丟了李家的顏麵。”

“這叫什麼話?誰說下場就要中?你想太多了,冇人會怪你。你若不懂事,再這麼糊塗下去,讓長輩們跟著擔心,纔是大不孝。”李語殷殷勸解道。

李誠聽了,臉上擠出幾分笑,伸出胳膊,拉了李語的胳膊,道:“還是二哥疼我,照看我這些曰子,換做大哥,早就懶得搭理我了……”

兄弟兩個正說著話,丫鬟端了托盤送藥。

李語起身,扶著弟弟坐起,看著他喝了藥,才又照看他躺下。

因為李誠愛潔淨,怕廚房熬夜染上煙火氣,這藥都是在廊下熬的。李語出來時,正有小丫鬟倒藥渣。

李語眯了眯眼,心裡冷哼一聲:“嫡庶,誰說庶子不能當家……”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