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春秋魯國風雲 > 第354章 弭兵會盟4

春秋魯國風雲 第354章 弭兵會盟4

作者:千裡草人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27 07:50:28

-

公元前546年7月5日,這是一個對當時的春秋江湖來講特彆重要的日子。

這一天,以晉國、楚國為首的列國諸侯,在宋國人的努力下,終於放下刀兵,坐在一起,共商世界和平大計,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成果即大家向神靈盟誓的內容,很實在很具體,主要有這麼幾條:

第一,各國間停止戰爭,一切國際爭端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

第二,全世界的諸侯國都尊晉國、楚國為共同的江湖盟主。

第三,確定保護費繳納。

在交保護費問題上,矛盾其實是很多的,經多輪談判,最終定下的決議是這樣的:晉國的附庸國要朝貢楚國,同樣,楚國的附庸國要朝貢晉國。

但是齊國人不乾,他們本就是泱泱大國,從來不交什麼保護費,齊桓公時代隻收人家的保護費。

齊國確實是東方一強國,於是,齊國人通過據理力爭,免除了這項義務。

那秦國這個西方大國呢?

秦國冇有參加會議,但秦國是楚國的盟國,楚國必須要為秦國說幾句話。

最終定下來,秦國的地位與齊國一樣,免除保護費上交義務。

齊國另外還爭取到了一項特權,那就是邾國問題。

雖然邾國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但邾國是齊國的附庸國,所以,邾國隻需要上交保護費給齊國,不需要給楚晉兩國。

宋國人作為東道主,自然有一定的優勢。於是,宋國人也爭取到了自己的利益。

宋國的附庸國滕國,隻需要對宋國負責,不需要另外再出保護費給晉國和楚國。

至於其他的諸侯,從此後保護費翻倍。

與會14國中,齊國作為晉的盟國,與楚國實力相當,朝拜晉國而不朝拜楚國。

邾國為齊國的附庸,滕國為宋國的附庸,不參與盟會。

秦國,作為獨霸西戎的一方霸主,是楚國的盟國,不朝拜晉國。

第四,誰敢破壞盟約,全世界各諸侯聯合起來共同討伐之。

核心內容就這四點,除第一點外,其餘三點很實在,尤其是對晉國和楚國來講。

這意味著,各諸侯國原本隻要繳納一份保護費,現在得繳納兩份了。

但大家似乎願意接受,因為花點錢消除兵禍,還是挺劃算的。

晉國和楚國都很滿意。

因為晉國的利益冇有受到損失。

而楚國終於得到了中原各諸侯的承認:與晉國平起平坐,共同成為中原盟主,享受到了各諸侯國的歲貢。

就這樣,世界被劃分成了四個世界:

第一世界,楚國和晉國,同為盟主,享受著各諸侯國的進貢。

第二世界,秦國和齊國,不需要繳納保護費,隻享受自己附庸國的納貢。

第三世界,衛、鄭、宋、曹、陳、蔡等國,既要向楚國納貢,同時也要向晉國納貢。

第四世界,那便是各諸侯國自己的附庸國,繼續向自己的宗主國納貢。

核心內容談成了,正式簽約吧。

會議最後的議程是歃血為盟。這便涉及到排位的問題。

趙武不但將晉國的大國風範演繹得淋漓儘致,而且體現了晉國的謙恭,相比楚國,晉國這一次做得滴水不漏。

如楚國帶精銳部隊,晉國卻是按規定隻帶了一些安保人員。

楚國直到最後一刻,主要負責人令尹屈建纔到會,而晉國主要負責人趙武是率先到達的。

楚國人在簽約會上全部是內穿甲衣,而晉國人都是光鮮的華麗衣裳。

麵子都讓給你楚國吧。

趙武想著,他相信,各國諸侯一定會從兩相對比中稱讚晉國。

這一次,又到了楚國人要麵子的時候了,這便是歃血為盟的問題。

宋國人的既定方案是晉國人先歃血,然後是楚國人,再是其他諸侯國。

但楚國人不乾,屈建當即表示反對:“晉國先我們楚國而進場,各諸侯名單又是晉國排第一,我們楚國都讓了,現在既然是兩國共為盟主,那歃血就理應當楚國為先。”

屈建的理由很充分,雖然僅僅是一個先後的問題,但那事關國家體麵,自己作為代表團長,在國家體麵的問題上,當仁不讓。

屈建本以為趙武會與自己爭一爭,但冇想到趙武隻是遲疑了一下,很大度地對主持歃血儀式的宋國大夫向戍說:“那就讓楚國先來吧。”

智盈當場便不服了:“元帥,這怎麼行?”

趙武輕輕笑道:“晉國為盟主,靠的是德行,而不是這個儀式。”

其實,趙武在內心也暗歎楚國人的執著。至於所謂晉國的德行,嘿嘿,連趙武都暗自搖頭。

如果不是晉國以前的一些卿大夫們貪得無厭經常欺負弱小並索取賄賂,中原諸侯哪會若即若離?

回去後,一定要整治吏治。趙武暗下決心。

台上各諸侯國的外交官們則頻頻點頭,大家都覺得趙武這位新任晉國中軍元帥確實雅量。

歃血儀式,楚國人贏得了麵子,晉國人贏得了人心。

世界和平大會圓滿落下了帷幕。

“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共進的大會!”

向東道主告彆時,大家都表示了自己的感慨。

“宋國辛苦了,成功舉辦這樣的大會,那是史無前例,我們代表國君向宋國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謝意!”

是的,宋國雖然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但能夠推動這兩個超級大國坐下來和談,並促成這樣一個旨在和平的盛會的召開,宋國人在曆史上留下了屢創外交奇蹟的美譽。

而且,這一次有了實質性的內容,令晉、楚雙方都感覺到了世界和平給自己帶來切切實實的利益。

所以,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中原不再有諸侯國之間的戰事。

不但中原實現了至少十多年的和平,一直被楚國和晉國爭霸折騰得疲憊不堪的春秋江湖,更是迎來了在今後40年裡兩國不再發生直接軍事衝突。

曆史上對這次由宋國促成的弭兵會盟予以高度肯定,“推動了春秋曆史進程”。

怎麼推動呢?

既無外患,必有內憂。這便是春秋時期每個諸侯國的內在規律。

冇有了戰事的各國,國內便熱鬨起來了,晉、齊、宋、鄭、魯、衛等等,開始不斷上演一場場精彩的內部權力鬥爭。

說準確一點,是上演了一出出血淋淋的權力鬥爭劇。

一個個本牛逼哄哄的大家族被滅族,一個個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灰飛煙滅。

各諸侯國內部貴族們之間為了鬥爭的需要,在政治、經濟上都采取一些適應曆史潮流的新措施,從而一些舊的政治、經濟、文化甚至軍事製度逐漸被新的製度所取代。

曆史上將達成弭兵會盟的公元前546年,作為春秋時期由諸侯國間爭霸,轉向國內大夫間兼併的標誌性一年,也標誌著春秋時代由前期轉入後期。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