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春秋魯國風雲 > 第403章 曾點的誌向

春秋魯國風雲 第403章 曾點的誌向

作者:千裡草人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27 07:50:28

-

哦,又扯遠了。我們回到曾點的故事中來。

再說曾參,老師孔子批評他後,他對父母更加儘孝。

據說,曾點去世後,大家發現曾參堅決不吃一樣東西:羊棗。

羊棗是一種果小而圓的紫黑色棗,酷似羊糞,故又稱羊矢棗,當時叫羊棗。

曾參之所以不再吃這玩意兒,據他自己講,那是因為自己的父親生前最喜歡吃。

如今父親去世了,他見一羊棗就想起父親,不忍下嚥。

這個可能很多人都會這樣做。

筆者不吃板栗很多年了,因為每每看到這板栗,想起母親正是因為采板栗,不小心被帶刺殼的板栗砸到眼睛,再加上醫療方麵的問題,竟然讓母親損失了一隻眼睛!

從此,筆者發誓不吃板栗。

曾參不吃羊棗,是因為父親生前愛吃。這麼自然而然的思念之情,居然被當時喜歡搞事情的人拿來說事。

據說,後來有一次,亞聖孟子將曾參的這個事講給自己的學生聽,對曾參的孝心予以了高度的評價。

但有一個叫公孫醜的學生表示不服,他問孟子:“請問夫子,烤肉與羊棗哪個好吃?”

孟子作為老師,當然得有問必答,隨口就道:“這還用說?當然是烤肉更好吃了。”

冇想到公孫醜接著又問:“那看來曾皙是不愛烤肉的,因為曾子愛吃烤肉。”

曾子,是當時人們對曾參的尊稱。

孟子這才聽出來公孫醜這酸不拉幾的問題其真正用意,他嚴肅道:“這個不能相提並論。烤肉,人人愛吃,而且確實要比羊棗更好吃,這是常識問題。

但羊棗,是曾皙的個人嗜好,是他的一個生活特點。

曾子不忍心吃羊棗,是因為他的父親曾皙有此個人嗜好,這是真正的孝道。

我們打個比方,關於避諱問題,通用的是避名而不避姓,因為姓是很多人共用的,而名是一個人獨有的。”

公孫醜聽後滿麵羞慚,再也不敢譏諷曾參不吃羊棗之事了。

曾點是孔子最早的弟子之一,當時此時還冇有孔子,隻有一個孔丘,一個尚未招收學生弟子的不滿二十的魯國士人。

孔子直到三十多歲才正式招收弟子,曾點就成了孔子的第一批學生。

曾點除了為我們奉獻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經典外,還有一段與老師孔子的對話,被記載於《論語》。

據說,有一次,孔子與弟子們坐而論道,這一次的道當然也是貌似從閒聊開始,最後討論到了人的誌向問題。

當時,孔子對弟子們道:“大家輕鬆一點吧,不要因為老師的年齡比你們長一點,大家就拘束而不敢說話。今天大家就談一談,如何讓彆人瞭解自己,如何?”

當時孔子的高徒中有子路、曾點、冉有、公西華等人,大家見老師問,都各自準備著。

但曾點貌似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他自顧自地在一旁彈著瑟。

孔子道:“若要使彆人瞭解自己,當然得向彆人展示自己的遠大誌向。大家還是談談自己的誌向吧。”

性格直率且有點急躁的子路首先發言了,他大聲道:“弟子所追求的,就是發揮自己的才能將一個千乘之國治理成軍事強國!

哪怕這個國家是一個夾在大國之間屢遭他國侵犯的國家,哪怕這個國家經常遇上饑荒!

弟子相信,隻要由弟子執政,最多隻用三年就可以讓國人英勇善戰且遵守禮儀,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路,千乘之國,在當時叫大國,看來,子路的誌向是將一個大國治理成軍事強國。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轉頭問冉有:“冉有,仲由有此等誌向,你呢?”

冉求答道:“弟子不才,隻能治理一箇中等國家或小國,三年之內,自信能夠讓百姓富足起來。

但是,如果要讓百姓人人都遵守禮儀,讓國家禮樂實現教化,那還得交給賢人君子。”

冉求,姬姓名求,氏冉,自子有,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相比之下,冉求的誌向要比子路低了一個等次,不敢治理大國,治理中小國家也隻能達到讓百姓富足,但要實現國家禮儀教化,恐怕不能勝任。

孔子微微一笑,再轉向公西華,問道:“子華,你談談?”

公西華謙恭答道:“弟子不才,不敢說能治理國家,但弟子肯定會勤奮學習,相信能夠勝任宗廟祭祀、諸侯會盟、朝見天子等事務的禮儀工作。”

公西華,公西氏,名赤,字子華,人稱公西華。

看來,公西華的誌向不過是做一名小小的司儀。

孔子點點頭,見曾點還在那裡如醉如癡般地奏著瑟,就問道:“曾皙,彆彈了,你也來說說。”

曾點這纔將彈瑟的節奏控製住,大家隻聽得美妙的瑟音漸漸稀疏,最後鏗的一聲,曾點撫了撫瑟,輕輕放下,直起身來,對孔子恭敬答道:

“老師,請原諒,弟子不才,與他們所說的不儘相同。”

孔丘嗬嗬笑道:“無妨,你就談談吧,大家都很隨意,你隻消說說自己的誌向即可。”

曾點這才道:“弟子所追求的,是春暖花開這樣的季節,穿著涼快的衣服,約上五六位同伴,帶著六七個少年,一起在沂河戲水,大家吹著暖風,享受著快樂,日暮時分,我們大聲歌唱著回家。”

所有的人都被曾點描繪的這番情景給吸引了,春暖花開,小河靜靜,大人孩童,嬉笑戲水,載歌載舞,其樂融融。

孔子眯著眼睛沉浸了一番,最後緩緩睜開眼,長歎一聲道:“此情此景,正是丘所追求的。”

討論會結束了,大家陸續散去,曾點冇走。

他見眾人都走了,這才問孔子:“老師,學生不才,想問老師,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的誌向,不知老師是如何評價的?”

孔子微微一笑,道:“冇什麼好說的,無非是各自談自己的想法罷了。”

曾點卻道:“但是,學生觀察到,他們三人在談誌向時,老師都在笑他們,想必有什麼不當之處。”

見曾點如此執著,孔子點了點頭,嚴肅道:“誌向若在治理國家,那必須嚴謹、知禮、懂理、有才、達義。

仲由之言不夠謙讓,不嚴謹,不知禮;

冉有不能讓中小之國實現禮樂教化,纔不足,且不懂理;

公西華更離譜,講的是祭祀宗廟、朝見天子這樣的治理國家大事,但最後表示隻能去當一個儐相,不但纔不夠,且不達義。

所以,丘有些失望。”

子路、冉有、公西華這樣的孔門賢人,當然有我們大講特講的故事,這裡我們就先點到一點,以當是曾點的配角出來演一把。

這是《論語》“先進篇”裡的一篇經典,曾點在談到誌向時,原文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突然想起海子的那句話: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是令多少人嚮往的一種境地啊!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