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春秋魯國風雲 > 第443章 上善若水

春秋魯國風雲 第443章 上善若水

作者:千裡草人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27 07:50:28

-

老子與孔子同道而行,依依不捨,居然就到了黃河。

看著滔滔黃河之水奔騰向東而去,濁浪翻滾,聲若雷鳴,勢大無比,孔子不由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老子一怔,他這般聰慧之人,怎不知孔子所思何物所憂何事?

是的,孔子雖然比老子小了好幾十歲,但畢竟已經三十多歲了。自從得知自己是魯國大夫叔梁紇之子,身世前溯,更是源於宋國公族,早就有了欲出仕從政之念。

這些年來,孔子不斷學習,已經精通詩書禮樂,自己認為完全有能力為國家作貢獻,而不單單是以宣傳禮教的形式,當一個專職老師。

大丈夫立於世間,一展胸中所學,忠君愛國,報效國家,造福百姓!

但自己已過而立之年,卻隻是一介儒士,一個靠著教書混口飯吃的窮老師。

每念及此,孔子都唏噓不已。此時,見黃河之壯觀,不由感歎萬分。

老子暗自歎了口氣,想了想,還是決定對孔子講幾句。

老子對孔子道:“吾等凡人,生於天地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乃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什麼值得憂傷呢?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功名利慾之間,則本性必受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矣。”

孔子大慚,卻為自己辯解道:“夫子所言,自是至理。然弟子所憂,乃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丘歎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矣。”

老子正色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需人勞心費力無謂關心?

人之所以生、所以死、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則國自治,人自正,何必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呢?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

如同一個人,想要抓住逃犯,卻偏偏要拿著鼓邊擊邊叫:抓逃犯嘍抓逃犯嘍。這勢必鼓敲得越響,逃犯跑得越快,怎麼抓得住?”

孔子聽後默然,老子此言,分明在提醒自己:世道誠如自己所言,禮崩樂壞,正所謂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

自己推行禮教固然冇錯,但欲速則不達,自己要靜下心來,必須在順應這個世道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推行自己的禮教。

如果自己一天到晚宣揚禮教,這勢必引起不需要禮教的當政者的忌恨!

孔子突然又想起老子在車上贈送給自己的話,“當今之世,聰慧之人陷入險地甚至有性命之憂,往往在於喜歡議人之非。善辨之人陷入險地甚至有性命之憂,往往在於喜歡揭人之惡。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突然一陣溫暖。

這位長者,原來一直在關心自己,擔心自己,他提醒自己要好好保護自己!

孔子不由感動萬分,他不敢看老子,轉而望著滔滔黃河。

見孔子陷入沉思,老子道:“夫子聰慧過人,何不學習學習這水之大德?”

孔子一怔,水還有德?心裡想著,嘴裡就說出來了:“請問夫子,水又有何德行呢?”

老子掂須笑道:“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最高等級的德行,如同水一樣?

老子指著浩浩黃河水,轉而對孔子道:“水至善也!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水之謙下之德也。

大江大海,之所以被稱為百穀王者,是因為地位足夠低下,故能納百川。

天下之柔,莫弱於水。然再堅強之器攻之,亦不能勝之,此乃水之柔德也。故柔能克剛,弱能勝堅。

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這也就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的道理。”

孔子聞言,恍然大悟道:“夫子此言,丘頓開茅塞。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

這正是水之至德,所處儘人之所惡,故世上還有什麼敢與水相爭?這應該便是夫子所言,水之所以上善的道理吧。”

老子點頭微笑道:“望夫子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這正是效法水之德行也。

水,是最接近於大道的東西。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從來不會逆勢而走,此乃水善於擇位也。

清澈而平靜,深不可測,此乃善於淵遠也。

任人汲取而不枯竭,付出而不求回報,這是善於為仁也。

水遇圓必旋,遇方必折,遇塞必止,遇決必流,此乃善於守信也。

水能洗滌群穢,平準高下,此乃善於治理也。

以水載則浮,以水鑒則清,以水攻則堅強不能敵,此乃善用能也。

不分晝夜,盈科後進,此乃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

望夫子從此去驕氣於言表,除誌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那還有誰敢重用夫子呢?”

孔丘拜伏於地,誠懇謝道:“夫子之言,儘皆肺腑,今入丘之心脾,受益匪淺,終生難忘。請夫子放心,丘從此將遵奉不怠,以謝教誨之恩。”

老子大悅,回禮作彆孔子。

孔子望著老子遠去的背影,直至再也不見,這才戀戀不捨跳上馬車,回魯國而去。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