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1066章 農業科技的分支,雜交水稻?

-

“具體說說你的想法!”

崇禎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畢自嚴話中的意思。

畢自嚴繼續道:“陛下剛剛說了,銀子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內,不一定能買到東西,諸如大麵積大災時,買不到糧食。

即便是我們推動了商事的發展,國庫充足了、百姓富有了,可糧食依舊隻有那麼多。

這個問題再次回到前段時間席端樊的陳述上來,

一是尋找高產量的作物和提高現有作物的產量,這是農業研究院的範疇,

二是開墾土地,讓百姓擁有更多的耕地,是國土資源管理部的範疇,

三是研究農具,提升農耕的效率,這是工業研究院的範疇。

除了第三點,前兩點,臣以為都有極大的空間,還是請兩位院長說說具體的情況和想法!”

“嗯!”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農業研究院院長宋應星:“宋愛卿,你談談第一點吧,院中可有什麼計劃和想法?”

“是,陛下!”

宋應星起身,走到木板前:“陛下,農業研究院目前分兩條路走,

一是在各地尋找高產量但並未受重視的農作物,二是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提升農作物的產量。

關於第一點,我們倒是發現了一種,那就是烏斯藏的青稞,

這種雖然口感可能不太好,但畝產比較高,且容易飽腹,烏斯藏和西域大麵積種植,

四川、甘肅、雲南等地可能是烏斯藏那邊傳過來的,也有種植,但不多,

臣等在總結經驗,爭取根據生長的環境,在大明適合的地方推廣,明年在四川、雲南等地推廣,

具體以雲南沐王府的耕地,以及忠貞侯秦良玉所在的石柱縣土司內耕地為主。”

聽著這一點,主座上的崇禎點了點頭,側後方侍候的王承恩則是愣了一下,門口的李若漣則是嘴角掛著一絲莫名的笑意。

“口感好不好,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果腹就行!”

崇禎出聲了:“既然發現了,那就全力研究,若是有需要,可以和陝西佈政使鄭崇儉、新任三邊總督傅宗龍聊聊,讓他們去隔壁的烏斯藏‘請’一些百姓過來指導指導!”

“臣明白!”

宋應星迴應後,繼續道:“第二項工作是提升產量,現在的水稻、小麥,我們通過不同的糞便混合,已經找到了可以提升小麥產量的農肥,

今年的十畝試驗田畝產提高半石左右,但不排除是精耕細作的作用,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確認。

第二項則是番薯的推廣了,現在雖然無法提升畝產,但卻是可以提升種薯的利用率。

今年年初,陳副院長就派人去呂宋學習番薯種植經驗,我們院中研究的成果還是很不錯的,以前種植一畝的種薯,現在可以做到三畝到四畝左右了。

如此以來,就能大範圍推廣了。

番薯的推廣主要在陝西、山西和福建三地為主,目前已經達到了六萬頃,因為乾旱,畝產四石半左右,明年的目標則是八萬頃。

土豆的推廣主要是受限於種子,預計明年能達到一萬頃左右。”

說到這裡,宋應星停頓了片刻,臉色一陣糾結,但很快就繼續道:“院中還在開展一項研究,那就是在全國各地尋找稻株高大、稻穗飽滿、粒多稻來育種,

將他們種在一起,通過稻花粉的傳播,看看能不能培育出一種新的水稻種子,如果能成功,那麼畝產至少在三石以上。”

我艸……

崇禎心中吐槽了一下,驚的差點站起來了。

這不就是後世的雜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嗎?

農業研究院都已經有這種認知了嗎?

這要是研究出來,那真的是逆天了,將徹底的改寫華夏、乃至全世界的農業曆史。

壓抑著興奮,崇禎淡淡道:“這是誰想出來的?”

“陛下,此法是我們根據西漢著名農學家泛勝之在《泛勝之書》中記載「穗選法」改良而來,很有些類似畜牧中的雜交、果木中的嫁接之法。

可惜通過這兩年的試驗,進展雖然有,但不算太大。”

見宋應星有些泄氣,皇帝態度不明朗,一直未出聲的火器研究院院長徐光啟立刻站了起來:“陛下,關於這件事情,臣有幾句話想說,請陛下允許。”

“準!”

崇禎好奇的迴應了一句。

徐光啟沉聲道:“陛下,對於培育種子的事情,宋院長與臣聊過很多次,臣認為此理論上是可行的,理由有三,

其一,泛勝之是西漢著名的農學家,他這本書與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元代王禎的《農書》,稱之為三大農書,

如果此法有問題,經曆了這麼多年,不說刪掉此法了,但至少會在書中批註,但現在冇有,那就是說明被曆代農學家認可的,

至於為什麼冇有成功,一是這項研究耗費的物力、人力、財力等根本就不是個人能支撐的,二是曆代高層不重視。

三是研究是書籍少、對農業的認知不夠。

恰恰這三點在現在都不存在,西漢離現在已經一千六七百年了,曆朝曆代的農書數不勝數,有無數的經驗可以借鑒。

陛下和朝廷對農業研究的重視、投入的財力、給予的支援等,都是華夏曆朝之最,我們欠缺的是時間而已。

其次,據臣所知,據朕所知三河馬就是雜交來的,騾子還是馬和驢雜交來的,還有果木的嫁接等,動物都能完成跨品種的雜交,那植物也是可以的。

第三,到目前為止,我們並冇有多餘的研究方向,既然如此,那不如先做著,

成功則罷了,失敗了也是積累了經驗,同時也是給後來人排除了一條錯誤的路。

臣記得,陛下當初對臣和院中的幾位主事說過,研究就是在不斷的試錯中前進,最終結果不一定正確或者滿意,但研究過程的發現纔是最重要的。

請陛下給農業研究院一些時間。”

“陛下,臣讚同徐院長的想法!”

“陛下,請給農業研究院一些時間!”

徐光啟的聲音剛落,工業研究院的院長王徵、岐黃研究院的院長張景嶽兩人站了起來,朝著崇禎躬身。

他們都是搞研究的人,自然是明白這其中的難度,但更知道未來的潛力。

見狀,崇禎看著徐光啟,輕聲道:“徐愛卿,還記得朕送給你們火器研究院十六個字嗎?”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