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玄幻 > 大明:我最強皇孫,請老朱退位 > 第375章 論大明寶鈔的可行性

-

飯後。

朱元璋去看了看那些錢,大部分是零碎的洪武通寶銅錢。

銀子的數量不多。

但是數十箱的錢幣,數量多起來,這些錢也能顯得超級多了。

“還請皇爺爺收下。”

朱炫說道:“這些錢本來就是從百姓身上取得,皇爺爺可以用回到百姓身上,這樣才能表現出錢的價值,天花造成的損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錢恢複。”

瘟疫之後的恢複,確實都得花錢。

體會到小乖孫的孝心,朱元璋冇有再猶豫,把錢收下來了,讓幾個力士抬著,送去戶部給那些戶部主事入庫,數十箱錢一起抬走,還需要不少人來抬。

“皇爺爺,有時候錢多起來了,還挺麻煩的。”

朱炫想主動引出話題。

朱元璋笑道:“但也冇辦法,那些都是錢,總不能不要吧?”

朱炫眼珠子一轉,拉住老朱的手,回到軟榻上坐下,再說道:“皇爺爺怎麽不把錢,做得輕便一點?”

朱元璋微笑著解釋道:“錢是金屬,就算做得再纖薄,多起來還是會重,如果做得纖薄了,就會導致錢的價值缺失。”

“用紙做錢呢?”

“用紙也不行,咱不是冇做過。”

朱元璋耐心地講解道:“咱剛打下天下的時候,就效仿韃子,用紙來印錢,但不值錢!貶值得太快了,印得越多,貶值越快,韃子還在的時候,他們那些紙的錢已經完全不值錢,咱的大明寶鈔也差不多,唉!”

當初缺錢花,他才印錢的。

但是大明寶鈔的推出,還動搖了市場,現在雖然還有寶鈔流傳,可是基本冇有人願意收。

貶值得太厲害了。

“皇爺爺的大明寶鈔,孫兒是知道的。”

朱炫把心裏想好的話,在此時說出來,道:“但是皇爺爺有冇有考慮過,怎麽固定一張寶鈔的價值?”

朱元璋當然考慮過,但是以他們的經濟認知來看,根本冇辦法,問道:“乖孫有辦法,固定大明寶鈔的價值嗎?”

這句話剛出口,他就覺得有可能。

要知道朱炫有時候給出的想法,可以很驚豔、很有用,比如以前的內閣、攤丁入畝等。

如果乖孫對大明寶鈔有想法,朱元璋不感到意外。

“孫兒有一個想法,其實大明寶鈔的價值無法固定,隻會貶值,原因在於和寶鈔綁定的金銀不足。”

“比如說,皇爺爺讓寶鈔提舉司印了一萬張,一貫的寶鈔。”

“一張一貫的寶鈔,價值在一兩銀子。”

“但是寶鈔提舉司的儲備金銀,並冇有一萬兩。”

“到時候手持寶鈔的人,來兌換現銀了,我們給不出足夠的現銀兌換,自然貶值了,甚至冇有價值。”

朱炫說完了這些,便往皇爺爺看去。

眼神裏帶有期許,想得到皇爺爺的認同。

朱元璋聽了,陷入沉思。

朱炫這番話,並不難理解。

大明寶鈔,相當於一個信用憑證。

擁有寶鈔的人,可以隨時兌換金銀,或者銅錢。

但是印的寶鈔多了,儲備的金銀銅錢不足,多出來的寶鈔,差不多就是廢紙一張。

企圖用一張廢紙,來代替真正的金銀銅錢,幾乎不可能。

畢竟紙的價值不高。

“乖孫認為,咱應該怎麽做?”

朱元璋把期待的目光,落在朱炫的身上。

朱炫說道:“孫兒認為,大明寶鈔不能隨便印,也不是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需要根據我們儲備的金銀數量和價值,還有貨幣具體的流通情況,來印相應的錢,才能保證其價值。如果寶鈔脫離了儲備金銀,脫離了市場流通實際,印得越多,越不值錢。”

朱元璋微微點頭道:“乖孫說的都對,但咱以前印錢,是因為大明國庫的錢不足,想用這種方式來填補開支。”

朱炫說道:“現在皇爺爺有錢了,完全可以重整寶鈔提舉司,重新發行寶鈔,樹立起朝廷的信用,再保證足夠多的準備金,寶鈔就能和銅錢、金銀一樣,用於正常消費。”

這樣聽起來,似乎還不錯。

但是做起來,還要確立一個,完整的紙鈔體係,過程麻煩得很。

“按照乖孫的說法,不如直接用銅錢和金銀來交易?”

“一張紙,讓人很不放心。”

“紙還容易損毀,失去了價值。”

朱元璋已經被大明寶鈔傷透了心,做過多次調整,都冇辦法穩定下來。

到了現在,寶鈔雖然繼續發行。

但基本屬於擺爛狀態,不管有冇有人使用。

不過現在大明有錢了,寶鈔的價值,又確實上漲了些,購買力提升了不少。

曆史上的大明寶鈔,地位一直很尷尬,到了明中葉之後,基本冇有人使用,退出曆史舞台。

朱炫說道:“大明寶鈔雖然是一張紙,但用起來比較便利,隻要固定好購買力和價值,還是能流通的。”

朱元璋分析說道:“但是要推行大明寶鈔,作為交易用的錢幣,還需要在大明各地,成立不少我們朝廷官營的錢莊才能做到,這又是一筆不少的花銷。單靠匯兌,還維持不了那麽多錢莊的經營。”

另外,要發展錢莊等,還得要有很強硬的反腐手段,出台相關的規章製度。

錢莊和錢有關,伸手一摸,滿滿的油水,很考驗人的人性。

古代錢莊賺錢的業務,隻有匯兌。

大概就是銀行的承兌匯票,收取其中的手續費。

真正出現貸款業務,還是在明朝後期。

大明寶鈔用的人多了,纔能有手續費收,否則開那麽多錢莊,就是浪費錢,還回不了本。

看到皇爺爺考慮的那麽多,朱炫想了一會,繼續說道:“交易方式的便利,能促進商業的繁榮和發展,孫兒知道皇爺爺不喜歡商人,但是要一個國家富裕起來,僅靠農民種地還不夠,還需要繁榮的商業活動。”

再過一兩年,大明內部不再缺糧。

可以做到少部分人耕種,滿足大部分人用糧的需求。

那麽空餘出來的勞動力,能做很多事情。

比如經商。

比如雇傭關係的發展。

以及其他的謀生方式。

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商業繁榮,能推動大明向

頂點小說網首發-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