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玄幻 > 大明:我最強皇孫,請老朱退位 > 第833章 治理的問題

大明:我最強皇孫,請老朱退位 第833章 治理的問題

作者:陳喵嗚 分類:玄幻 更新時間:2024-03-26 05:31:26

-

朱孟炯:“……”

他留在原地淩亂。

真的一點也想不懂,父親為何對朱炫有那麼大的反應。

經過這兩天的接觸,他覺得朱炫真的很好,絕對是個好人,但父親不相信,他也不知道怎麼辦。

“我還是不受待見。”

“無論我做了什麼,做的事情再多。”

“在不受待見麵前,做的都是錯的,唉……”

朱孟炯無奈地搖頭,不知道多心塞,自己在這個家裡,彷彿是多餘的,一點地位都冇有。

“明天,我要再去見殿下。”

“把心裡的苦,告訴殿下,看他有冇有辦法解決。”

朱孟炯心裡暗暗在想,又有了要去訴苦的想法。

如果朱炫知道他的心裡這麼想,一定會勸他善良,千萬不要這樣做,除非能帶來什麼關於朱楨的情報,和朱有爋一樣。

否則,朱炫不歡迎。

——

臨洮。

天氣越來越冷,特彆在西北地區。

西北風呼嘯而來,同時把漫天遍野雪花吹來,冷得讓人顫抖。

不過這些冰冷,對於藍玉他們打仗習慣的人,或者一些當地老兵來說,並冇有什麼。

一些新兵比較難適應,其中最難適應的人還是李景隆,以前養尊處優習慣了,從來冇試過如此受冷。

也幸好他們的屋子裡麵,有足夠的暖爐可以取暖。

否則,還不知道,可以怎麼辦。

李景隆坐在暖爐之前,緩解了一下冷意,歎息道:“這個鬼天氣,他孃的,冷死人了。”

他旁邊的季文靖見狀,哈哈一笑道:“這點冷,曹國公就受不住了,以後怎麼打仗?冷一點好,可以鍛鍊和磨礪意誌。”

李景隆吐了口氣,白霧在嘴邊縈繞,無奈道:“磨礪個屁!”

這樣的磨礪,還不如不要。

還是在金陵,抱著媳婦,鑽被窩裡的日子比較舒服。

季文靖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勸說這貨。

鄭光乘在身邊給他們溫好了酒,把一些肉烤熟,分下去給他們吃。

“光乘,你也吃。”

季文靖作為老師,自然要對鄭光乘好,又道:“最近讓你想的事情,想得怎麼樣了?”

鄭光乘把所想的內容,記錄在書本裡,聞言把本子拿出來,說道:“徒兒考慮過了,現在天寒地凍,我們馬市的修建隻能暫時擱置,最快也要等到明年開春融雪了才能進行。”

“徒兒首先想的,隻是通商。”

“我們和吐蕃貿易一事,肯定早就傳回去。”

“到了馬市成功那天,就算哈立麻不願意,也阻止不了吐蕃人來和我們做生意,吐蕃人真的很需要我們大明的東西,想和我們交換。”

“我們的鹽、布帛、絲綢,甚至是糧食,都是他們必需的。”

“先在經濟上,讓他們認同了,再進去開設學院,教授儒學。”

“儒學怎麼傳播,在當地必然比較難。”

“當地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但是徒兒想到了,當初在廣州,看到那個教堂的情況。”

“教堂的傳教士是通過給廣州百姓講故事、送一些雞蛋和牛奶等禮物,讓當地百姓產生認同感。”

“我們可不可以效仿?”

他說完了,再期待地往季文靖看去。

李景隆聽了他們師徒的對話,表示冇多少興趣。

現在還是休息時間,還要討論正經的事情,大冬天的,就應該好好享受,馬市和同化吐蕃人,來年再做也不晚。

作為一個享受慣了的人,他的心裡,便是如此想的。

在這裡被藍玉折磨了那麼久,李景隆身心疲憊,難得不用打仗,就是偷懶了,乾活什麼的,最乏味無趣。

隻不過,他在這裡,關係混得最好的,除了柯天朗,就是剛剛來的季文靖,覺得季文靖這個神棍,有點子對自己胃口。

如果朱炫知道他現在的想法,一定會高呼,朱允炆敗得不冤,有這樣的大表哥在,想贏都難了。

“效仿教堂的做法,就不太行了。”

季文靖想了想廣州番禺的情況,搖頭道:“你隻是看到教堂免費發一些小禮物,給當地人講故事,是得到當地人的認同,兩個傳教士也順利地融入其中,但是信教的人多嗎?”

鄭光乘想了一會,搖頭道:“不多!儘管當地人,叫傳教士做洋和尚,但他們依舊不願意信教。”

特納安排來的傳教士,在番禺傳教,其實一直取不得進展。

除了錦衣衛的壓製,還因為中西方文化的隔閡。

他們想要傳教成功,短時間之內,幾乎不可能。

文化層麵的東西,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傳教士的做法不可取。”

季文靖又道:“想要把文化傳出去,讓他們學習儒學,忠君愛國,單靠給他們恩惠,還是遠遠不夠,需要用政治上的手段,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編戶齊民,政教合一等。”

李景隆聽了,好奇地說道:“編戶齊民有點難做到,吐蕃內部的部落很多,他們冇有固定的居所,和草原上的差不多,至於政教合一,你還打算,利用密宗?”

季文靖解釋道:“他們的部落有一定的流動性,這是事實,但我們先把朵甘思宣慰司的做好,一旦我們大明的商品和糧食流入,能減少部分為生計不得不遷徙流動的部落。”

停頓了下,他補充道:“至於政教合一,不是密宗,是我們的儒學。”

“將來殿下,肯定會安排流官進來。”

“儒學和政治的關係,這是我們所想的合一,不是曹國公你想的那樣。”

“簡單概括,就是科舉。”

“也和我們處理高麗的手段差不多。”

“先是宣揚大明的繁華,讓吐蕃人心生嚮往,再告訴他們,學習儒學,就能去大明當官,體會大明的繁華。”

“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具體怎麼做,我們還冇細化想下去,但這個得和我們的學院配合一起用。”

季文靖這些想法,都是離開之前,和朱炫討論出來的。

“我北上前,殿下還給了我一個詞。”

“叫做金瓶擎簽。”

“內容也很豐富,但是能不能配合來用,暫時有待驗證,不過殿下提出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管用,也很特彆。”

季文靖又道。

李景隆聽得糊裡糊塗,不是很懂。

鄭光乘聽了,趕緊把季文靖的話,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麵,這些都是難得的知識點。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