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仙俠 > 烽煙漫 > 第四十一章 白蓮教

烽煙漫 第四十一章 白蓮教

作者:作家紫電青霜 分類:仙俠 更新時間:2024-03-25 17:50:52

-

原來這這GD省廣州府東莞縣西南部有座蓮花山,山上有座白蓮峰,乃是白蓮教總壇所在。時任教主楊順我和左護法楊者昌為前任教主王子龍的兒子。這王家是為大宋楊家將乾兒子八郎楊延順,即王英之後。兄弟倆皆武功高強,習得祖上楊家槍法,也都善使匕首。哥哥楊順我使一把鉤鐮槍,但側重使用匕首,藏有當年專諸的魚腸劍,人稱短劍聖手。兄弟楊者昌更是厲害,專使一柄紅纓梨花槍,有臂力,兼習漢末三分蜀漢五虎上將趙雲子龍的“百鳥朝鳳槍法”和開唐越國公羅成之“五虎斷魂槍法”,江湖上稱之為神槍太保。

說起這白蓮教,本是源於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唸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稱之為白蓮尊者。南宋紹興年間,吳郡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白蓮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唸佛持戒,但又號稱“在家出家”,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但後來官府日益壓迫,特彆是蒙元占了華夏江山後,白蓮教信徒改信“彌勒降生、白蓮救世、天下太平”等,紛紛起來反抗官府外族。

到了元末,明太祖朱元璋藉助白蓮教勢力起兵,打下大明江山。登基後朱元璋又以白蓮教有妖邪之說,蠱惑人心為由嚴禁白蓮教。從洪武朝開始,白蓮教一直和朝廷對抗,成為曆代皇帝的大敵。到了萬曆十七年四月上代教主韶州府翁源縣人王子龍並護法南雄府始興縣人李圓朗在江西龍南起事,並進兵廣東南雄府,但後來因兵力不足而被鎮壓下去。王李二人僥倖帶著倖存的教眾逃難,逃到廣州府東莞縣,覓得這蓮花山。二人覺得這東莞蓮花山名字與白蓮教有緣,二來地處蠻荒,朝廷勢力難以企及,於是便占了這蓮花山,打算東山再起。

但幾十年過去,白蓮教雖然冇再和朝廷作對,一直隱忍、休養生息,培養新一代教眾,但還是興盛不起來。王子龍如何吞得下這戰敗的恥辱,於是便在萬曆二十四年就鬱鬱而終。李圓朗感覺自己護教不力,也跟著自殺殉教。王子龍死前讓自己兩個兒子王順我接教主之位,兒子王者昌任護法左使,兩個兒子當時才五、六歲。原來這王子龍十分狂妄,給兒子起名字的時候用“順我者昌”中的“順我”二字和“者昌”二字字命名,所以大子現任教主名叫王順我,護法左使二子名叫王者昌。但為掩人耳目,讓兩兒子改姓,隨了祖先淵之家姓了楊,故名楊順我、楊者昌。

此時的白蓮教還分四堂:排第一的青龍堂堂主李健輝,乃白蓮教前護法李圓朗之子,使一柄精鋼劍;其妻羅心怡為潮州府海陽縣豐政都湯田人,白虎堂堂主,跟著丈夫,也使精鋼劍。朱雀堂堂主陳鬆夫,黑黑實實,絡腮鬍須,外貌和梁山泊黑旋風李逵有幾分相像,平生也最敬佩黑旋風為人,也使兩把板斧,人人皆稱之為小李逵。玄武堂堂主黎玉遙乃廣東廣州府順德縣東湧都黎村堡人氏,因當年順德縣河網密佈,所以黎玉遙精通水性,江湖人送外號“弄潮兒”。黎玉遙使一對鴛鴦鉞,又慣使暗器流星錘。

為了平衡其他教眾的心理,當年王子龍又讓掌教元老王森為護法右使。此外,白蓮教還有四**王:降魔法王沈智、除妖法王夏仲進、辟邪法王徐鴻儒、驅鬼法王張柬白,馬三道、侯五﹑周念庵﹑孟先漢、李守纔等五散人輔助教主。怎知得王子龍死後不久,王森、馬三道等因爭不得教主之位,又不甘為楊順我、楊者昌兩個小童之下,憤然破門出教,到直魯地區另立教派。王森與其子王好賢並徒弟徐鴻儒等在山東創立“聞香教”,馬三道、李守纔等在直隸創立“紅封教”,王森自任聞香教教主,但紅封教教主卻一直傳聞另有其人,且在官家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雖然白蓮教一直隱忍,冇再生事,但華南一幫匪幫卻在打白蓮教的主意。這幫匪幫為首的名叫鐵彈子姚安,使一把雁翎刀,背插一把鐵彈弓,打彈子百發百中;第二的叫江煒良,使一把短戈,但隻要觸動戈柄的機關,短戈戈頭便會連著鐵鏈飛出來;此外江煒良腰間左右兩個背囊,左邊那個背囊裝有會爆炸的火藥彈、右邊是有毒的煙霧彈,故此江湖人送外號“毒火判官”。第三個名叫李展烽,力大無窮,使一把三節棍,江湖人稱“三截羅漢”。這個匪幫把平時和官軍對敵時繳獲的衣甲穿上,以官軍的名義圍剿白蓮教,其實也就是為了搶白蓮教的錢糧和地盤蓮花山。現下李開疆和魯俊來到了東莞蓮花山正好遇著這一場仗。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