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仙俠 > 烽煙漫 > 第五百九十六章 籌謀

烽煙漫 第五百九十六章 籌謀

作者:作家紫電青霜 分類:仙俠 更新時間:2024-03-25 17:50:52

-

博爾晉把話說了後,鄧清嚷道:“不消說,當初代善說讓大福晉殉葬肯定便是皇太極的陰謀,是對多爾袞的警告,殺雞儆猴嘛!”朱常鴻點了點頭道:“這個自然,但已經對我大明無關緊要了。目下最要緊的是如何對待前去金國弔喪並議和一事。”鄭翠翎道:“小妹認為,此事的確必須要先和袁軍門商量。”朱常鴻道:“眼見天色已晚了,各位還是先安歇吧,明天再去求見袁軍門。”眾俠各歸住處,陳淩霄和鄧氏一家在鄧清處住下。

翌日一早,朱常鴻、鄭翠翎、羅子璿帶著博爾晉到寧遠衛司署求見袁崇煥。袁崇煥一見朱常鴻便抱拳謝道:“全賴殿下一力保奏,小將才得以官複原職,而且幾個月累次升遷。朝廷還廢除遼東經略一職,把山海關內外防務全交付於小將。”朱常鴻道:“廢了經略,可以使袁軍門免去掣肘,免得再出個高第之流誤國。上天賜袁軍門與大明,真乃大明之福。小王今日前來求見袁軍門,有另外一事相商。”

袁崇煥問道:“何事?“朱常鴻拖出了博爾晉,把博爾晉所說之事道出,又道:”近聞努賊身死,金國由皇太極登上大汗之位,皇太極想邀我大明派人前去弔唁。”袁崇煥一聽,沉吟道:“小將之意是以弔唁為名,以促兩家和好,實現和談。”朱常鴻一聽,更是不解,當下問道:“長城以外,我國土地雖然以不多,但我幅員遼闊,以全國之力傾注於一隅還是算充裕,何況我朝剛剛取得寧願大捷,努賊新死,金國政局定然不穩,此時局麵有利於我,何用和談?”

袁崇煥道:“小將愚意是想以和談羈縻金國,小將知道皇太極此舉乃緩兵之計,但我方也需要緩兵,一則寧錦前線先前打爛的城牆需要修補,二則閹黨掣肘況且,派人弔唁也可打聽金國當今虛實。”朱常鴻道:“但此時與宋時朱仙鎮大捷何等相似?何不趁著士氣高昂可用,一鼓作氣北伐,光複舊山河?與建虜和談,豈非今日之秦檜?”

鄭翠翎道:“我朝當時與宋朝的情況大不相同。南宋時,金兵已占領了大明北方的全部,議和等於是放棄收複失地。但我朝現下,金人隻占領了遼東,遼西的南部在我手中,暫時議和,影響甚小。南宋之時,嶽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吳璘、吳玠等大將,都是兵精能戰,金人後方不穩,形勢上利於北伐,議和是失卻了恢複的良機。現下我朝軍兵的戰鬥力遠不及金兵,惟一可以依賴的隻有西洋大炮。但大炮十分笨重,不易搬移,隻能用於守城,不能用於運動戰。”

頓了一頓,鄭翠翎又道:“當軍力不足之時,暫時與外敵議和以爭取時間,曆史上兩個最出名的英主都曾做過。漢高祖劉邦曾與匈奴議和,此乃緩兵之計,到漢武帝時才大舉反擊。唐太宗李世民曾與突厥議和,待到整頓好軍隊後纔派李靖北伐,大破突厥。越是不自私的人,越是剛強的人,越是不重視性命而不肯忍受恥辱。越是儒家的書讀得多,心中曆史感極其深厚的人,越是寶貴自己的名節。文丞相《正氣歌》中所舉那些慷慨激烈的事蹟,如張巡睢陽死守,顏杲卿常山罵賊,袁軍門做起來並不困難。對於性格柔和的人,當然是委曲求全易而慷慨就義難,在袁軍門這樣的偉烈之士,卻是守寧遠易而主和議難。”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