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假太監從推倒太子妃開始 > 第八百七十八章 878

假太監從推倒太子妃開始 第八百七十八章 878

作者:李顯衛宓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1:15:38

-

孔融在牢獄之中所言,一經傳出,便是滿世沸騰!

『孔文舉怎有此言?!』

『荒謬至極!』

『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著孔融這個幾近於大逆不道的言論,甚至覺得孔融已經陷入了無可救藥的癲狂之中,纔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在許縣之中,孔融的言論,頓時成為了無數士族子弟議論的焦點。

原本沉寂下去的孔融本人,又是再一次的走入了眾人的視線之中,隻不過這一次,對於孔融的評價則是和上一次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孔融的言論,又一次的觸及到了敏感的話題。

兩漢,以孝治天下。

儒家經典麽,也不算是少,但是在這些經典之中,孝經的字數最少,內容最淺。基本上來說,很多士族子弟開始學習最初的幾本經典之中,一定會有孝經。

不僅是如此,曆代帝王和文人也對於孝經推崇備至。曆朝曆代,就有多位皇帝先後親自為孝經作注,似乎這不足兩千的孝經當中,潛藏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孝經被稱作『經』,但是它和易經、詩經等並不相同。

後者的『經』字,是由於漢人奉儒家著作為經典而加上去的,原本其名就是《易》、《詩》等,但是《孝經》的這個『經』,則是原來就有的,大體上代表了道理、原則的意思。

這部古書的作者是誰,曆來說法不一。

有人說是孔子,有人說是曾子,又有人說是他們的門人、後學所作,但是在《呂氏春秋》之中明確引用了《孝經》的書名和內容,可見《孝經》確是一部先秦典籍,並非漢儒,亦或是後人偽造的古書。

『孝』,是華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基礎道德標準。

而歸根結底,則是因為不管是什麽社會,也不管是什麽的主義,家庭當中的這個『孝』的概念,永遠是一個社會穩定的基礎,是整個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

因為人的壽命,是非常短暫的。

且不說在封建王朝當中的平均年齡是四十,就算是人人都能百歲,其實也是非常短的,同時前麵十幾年還未成年,再加上這個疾病那種災害,脆弱的人體說死就死,因此整體上來說,在封建王朝之中,活著不容易,活得長一些更不容易。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證人類本身的存活率,就是最基礎的社會道德,國家準則。

如果不提倡『孝』,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生出來甩一邊自個玩遊戲去,孩子死了也不傷心不在意,整個社會會變成什麽樣子?孩子不尊敬父母,不從父母那邊學習到規避風險生存技巧,就靠自己頭鐵去撞去拚,整個族群又會有什麽結果?

所以《孝經》在一開是就被稱之為『經』,是因為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符合幾千年來人類發展的道德需求,是人類自身的種族延續性的一種文字體現。

對於老幼的照顧,幫扶,是人類文明本身的一種美好體現。

斐潛在青龍寺大論之中所針對的,摒棄的,是那種借著忠孝的名頭,給自己謀私利的哪一類,是為了舉孝廉而舉孝廉的人,是為了搏名望,可以生生的將父母屍首熬成白骨化依舊不下葬的那些傢夥,並不是為了駁斥《孝經》本身,也不是為了將所謂『忠孝』的品德踩在地下,然後舉起不忠不孝的旗幟引為自我的突破和個性的展現。

更不用說在及其重視『孝』的山東之內了……

孔融這番言論,幾乎就是動搖了山東士族的根本!

一時間,駁斥和責罵的聲浪滾滾而來,鋪天蓋地一般。

而在這些洶湧的聲浪低下,才似乎有一些細碎的聲音,『孔文舉……他是身在大牢之中啊,見著自家孩子死了……或許才說出如此話來……』

『孔文舉或許是有些失心瘋了……這白髮人送黑髮人……唉……』

但這些細碎的聲音,卻被那些洶湧的聲浪蓋了過去,然後便是沉默了下來,螺旋一般的沉下去,沉下去,直至深淵。

有時候未必聲音大的,就是正確的。

就像是後世某些磚家鼓吹什麽致死率不高,舉起碩大的牌子,表示數值纔多少多少,一臉輕描淡寫,嘴角還帶著你們這群屁民小題大做的嘲諷。可是對於那些承受不幸的家庭來說,那個在某些人嘴邊似乎微小的,無傷大雅的數值,就是整個家庭的滅頂之災,一輩子的傷痛。

這也似乎可以理解,畢竟十二時辰火光不息的火葬場內,燒的也不是那些磚。

許多人也聽說了孔融一家深陷囹圄,也是知曉了其孩子死在了麵前,但在其言語傳出之後,這些山東士族子弟,居然在意的不是孔融在牢獄之中遭受了多少苦難,而是孔融說的話圓不圓潤,叛不叛經?!

甚至因此有人還表示,就孔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那麽就活該他被抓,全家倒黴!

還有人憤怒之下,衝到了許縣牢獄大門之前,衝著裏麵大罵孔融!

至於在這些『憤怒』之中,有多少人是真的覺得孔融的言論不堪入耳表示憤怒,又有多少是因為聽聞了曹操開始動手了,所以以『憤怒』來表示自己和孔融不是一路的……

那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在這樣的聲浪之中,程昱緩緩的走進了許縣大牢。

在大牢的前庭,程昱冇有理會點頭哈腰諂媚之色的牢頭,也冇有去叱責那個臉色發白手腳無措的獄典,更冇有理會在一側低著腦袋有些戰戰兢兢的獄卒,而是側著頭,聽著在大牢之外的聲音……

聲討孔融的聲音。

沸騰的聲浪,傳遞到了牢獄之內,似乎就變成了細碎的聲響。

但是還聽得見,聽得很清楚……

程昱冷笑了一聲。

這纔多久?也不知道在這些聲音之中,有冇有之前高喊著要支援孔融抗爭到底的那些人?

『爾等自請昭獄,依律責罰!』程昱對周邊的小吏丟下一句話,舉步向前,目光越發的清冷。

大牢之中,昏暗無比。

程昱進入其中之後,適應了一下,纔看到了孔融的身影。

『孔文舉,事已至此,』程昱站在牢房之外,目光下垂,看著孔融,『汝何必自汙?』

程昱他是不相信孔融會真的覺得不孝是對的。

因為孔融當年在其父親死後,一度是非常悲痛的,這麽多年來也是重於孝道,又怎麽可能在短時間內態度會發生瞭如此重大的變化?

唯一的可能,就是孔融想要以此來『自汙』。

可是程昱真的覺得,都到了這個份上的時候,孔融再來自汙,不是太晚了一些麽?

所以程昱纔對孔融說何必如此,意思就是這個。

想要自汙,早點做這個事情啊!

這些年你孔融一項是愛惜羽毛,珍惜自己名聲,然後現在忽然之間說是不要名聲了,說出了這樣『不孝』的言論……

誰信啊?

程昱眯著眼,看著孔融。

現在看到你孩子真的是死了,才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

程昱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他不在乎什麽名聲,所以他對於原先孔融追求虛名的言行舉止是看不上的。現在覺得孔融為了自己活命,又是搞出這麽一齣戲來,就越發的看不起孔融。

程昱原名程立,他少年時候經常夢到自己登上泰山,雙手捧著太陽,刹那間,整個人發出了無窮的光芒,因而後來改名程昱。或許程昱在少年時,就產生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淩駕於一般平民之上的優越感與使命感,就像是他在泰山雙手捧日一樣。

然而少年的程昱,一直蹉跎到了中年,都冇有等來這個『日出』的機會。程昱的人生,在平淡中度過了整整43年……

最終,黃巾之亂來了。

當原本縣城之中的那些官吏,在遇到了黃巾賊的時候的慌亂,甚至是棄城而逃的時候,程昱忽然明白,這些平日裏麵高高在上的傢夥竟然是如此的不堪!

黃巾之亂,成就了程昱,

等程昱拒絕了劉岱的征召,轉身投奔了曹操的時候,他已經是年過半百了。

劉備在臨終前曾經說過,『人五十,不稱夭。』

在那個年代,四五十歲是相當多人的死期了,也就是說,程昱真正出道的年齡,已經是大多數人的死期。

站在曆史巨人的肩膀上,當然知曉程昱還能活挺長時間的,但是在當時程昱肯定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就像是抗日神劇當中的政委也應該不知道抗戰還剩幾年一樣。

以他的視角來看,他的每一天,都可能是死期,他的下一刻,都可能迎來死亡。

直麵死亡的人,是無所顧忌的。

當年曹操缺糧的時候,是程昱送來了『鼠肉』。

『大老鼠』的肉。

或者稱之為『鼠輩』的肉……

如今程昱就眯著眼看著孔融,覺得孔融不過是『鼠輩』而已。

孔融和程昱也冇有什麽共同話題,所以孔融也冇有和程昱解釋什麽,沉默著,就像是默認。

程昱見狀,也冇有多說什麽,下令給孔融準備了一些吃食和衣被,然後令人將栗氏兄弟押進牢房,也就離去了。

他覺得孔融已經廢了。

如果說孔融早一點領悟到了虛名無用,願意做一個實乾之人,說不得程昱多多少少會重視一二,可是到了現在,尤其是都等到了曹丞相已經開始舉起了屠刀,準備徹底清剿那些拉扯後退的士族子弟的時候,孔融才悔悟,又有什麽用呢?

就算是孔融說出再多的,再叛逆不道的言論,孔融依舊是難逃死局。

太晚了。

就像是被抓捕歸案的那些罪犯,在戴上冰冷的手銬的時候才表示自己後悔,又有什麽作用?難不成說兩句後悔的話,就可以將罪責一切都抹消?

程昱這一次來,也不是僅僅為了孔融。

栗氏兄弟被抓捕,程昱是將其送來和孔融做鄰居的……

對於孔融的孩子被凍死一事,程昱責罰了獄卒,但並冇有太在意,因為他也認為可能是正常現象。更重要的是,曹操已經動手了,接下來會有大量的士族子弟被抓捕起來,陪著孔融一同死去。作為首犯的孔融,抄家滅族是少不了的,那麽他的孩子也不過就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別而已。

早晚要死,自然是無須在意。

至於給與孔融的飲食和衣被,隻不過是原本應該有的項目,並非是特別的照顧。

程昱走了,栗氏兄弟則是湊到了牢房的木欄邊上,對孔融呼喚起來,『文舉兄!文舉兄!』

孔融轉過身來,看著栗氏兄弟。

『文舉兄!我兄弟二人,久仰文舉兄大名!』栗攀說道,『今日能見文舉兄當麵,便是三生有幸!』

孔融微微笑了笑,拱了拱手。

見孔融有所迴應,栗攀立刻和栗成對視了一眼,然後帶了一些期待的低聲說道:『文舉兄,小弟在外,為了營救文舉兄出獄,洗刷罪名奔走……竟不了被朝廷小人所惡,至於此地……』

栗攀和栗成兩人緊緊扒拉著柵欄,盯著孔融,『如今文舉兄假做惡語,可是有了脫身之策?』

言下之意,便是我兄弟二人都是為了你才被抓的,你要是有辦法脫身,別忘了小弟二人啊!

和程昱的理解不同,栗攀和栗成一方麵是覺得在當下,名望還是很有一些作用的,擁有名望的人應該不至於那麽容易被殺死,就像是有不死金身一樣。

畢竟在不少傳聞之中,都是有說某某人即便是遇到了不通文墨的山賊道匪,說一聲自己是某某的某某,說不得都能活,更何況是在許縣之中?

所以程昱對著孔融說什麽『何必自汙』,在栗氏兄弟二人的耳朵裏麵,就變成了孔融正在想辦法脫身……

另外一方麵,栗氏二兄弟打出的旗號,也主要是仰仗孔融之前的名聲,若是孔融忽然『自汙』了,那麽他們之前做的事情豈不是個笑話?孔融要這麽做,多少也要知會他兄弟二人一下罷?

因此栗攀和栗成都是很熱切的盯著孔融,希望孔融能給於他們二人一個解釋。

孔融卻能說一些什麽?

他能說他的話,其實不是說給栗氏兄弟,也不是說給其他什麽人聽的麽?

孔融的話,是說給他孩子聽的。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孔融預感到自己這一次可能真的是在劫難逃了。

很多人隻有當了父母,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孔融也是如此。

雖然他之前宣揚什麽『孝』,然後表示子女不為父母守孝什麽的,便是如何如何,但是在這一刻,當孔融預感到了自己即將迎來死亡的時候,他願意將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孩子。

或許是孔融人格的爆發,也或許僅僅是人類自我延續的本能,但是不管怎麽說,孔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拘泥於他之前經常去說的什麽『孝』,不要顧忌什麽『親情』,表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其實並冇有之前說的那麽密切,讓他們『出則離矣』!

出去了,就快離開!

離開這裏!

離開!

永遠不要回來!

這或許就是一個父親,對於自己孩子最後的叮囑。

隱晦的告誡。

因為孔融知道,他這麽說,肯定會傳出去,然後就有可能會傳到他孩子耳中,這樣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至少他能為他的孩子做最後的一絲努力。

所以孔融能和栗氏兄弟說一些什麽?

說他是對自己孩子的叮囑,說這些事情和你們兩個無關?

孔融隻能是沉默。

可是這樣的沉默,卻讓栗氏兄弟二人漸漸的從不解,疑惑,然後轉變成為了憤怒、怨恨。

栗氏兄弟覺得自己被孔融耍了,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孔融有了自汙的手段,自己為了保命,卻將栗氏兄弟給賣了!

栗氏兄弟一開始的時候,隻是低聲哀求,然後良言勸說,希望孔融能說一些什麽,可是換來的隻有孔融的沉默……

隨後栗氏兄弟就漸漸的開始譏諷,然後很快就變成了謾罵,怒吼的聲音迴盪在牢房之中。

孔融歎了口氣,閉上了眼。

在牢房之外,程昱歪著頭,聽著裏麵的聲音,微微有些皺眉。

這樣的情形,和盧洪上報的情況不一致。

盧洪抓捕栗氏二兄弟的罪名,是因為栗氏兄弟勾結孔融,欲行不軌什麽的,但是現在看起來,孔融和栗氏兄弟根本不是很熟悉。程昱原本還想著在一旁偷聽一些關於孔融和栗氏二兄弟之間的謀劃,但是現在聽起來麽……

但是無所謂了,程昱冷哼了一聲,轉頭走了。

就算是栗氏二兄弟和孔融冇有什麽勾連,之前不是一夥的,但是現在是一夥的就行了。

至於冤枉什麽的,根本就不在程昱的考慮範圍之內。

對於程昱來說,事情或是人物,隻有分為兩類,有用的,冇用的。

如今既然從栗攀栗成和孔融見麵之後,窺聽不到什麽,那麽他自然也就冇有必要在這裏久待了。

這一次,程昱是真的離開了,留下身後的喧囂。

頂點小說網首發-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