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仙俠 > 鹿鼎記 > 第三十八回 縱橫野馬群飛路 跋扈風箏一線天

鹿鼎記 第三十八回 縱橫野馬群飛路 跋扈風箏一線天

作者:金庸 分類:仙俠 更新時間:2024-03-27 05:16:34

-

韋小寶笑眯眯的回到大廳,隻見吳應熊陪著四名武將閒談。趙良棟和王進寶不知在爭辯甚麽,兩人都是麵河邡赤,聲音極大。兩人見韋小寶出來,便住了口。

韋小寶笑問:“兩位爭甚麽啊?說給我聽聽成不成?”張勇道:“我們在談論馬匹。王副將相馬眼光獨到,憑他挑過的馬,必是良駒。剛纔大家說起了牲口,王副將稱讚雲南的馬好。趙總兵不信,說道川馬、滇馬腿短,跑不快。王副將卻說川馬滇馬有長力,十裏路內及不上別的馬,跑到二三十裏之後,就越奔越有精神。”

韋小寶道:“是嗎?兄弟有幾匹坐騎,請王副將相相。”吩咐親兵回府,將馬廄中的好馬牽來。

吳應熊道:“韋都統的坐騎,是康親王所贈,有名的大宛良駒,叫做玉花驄。我們的滇馬又怎及得上?”王進寶道:“韋大人的馬,自然是好的。大宛出好馬,卑職也聽到過。卑職在甘肅、陝西時,曾騎過不少大宛名駒,短途衝刺是極快的,甚麽馬也比不上。趙良棟道:“那麽賽長途呢?難道大宛馬還及不上滇馬?”王進寶道:“雲南馬本來並不好,隻不過勝在刻苦耐勞,有長力。這些年來卑職在滇北養馬,將川馬、滇馬**,這新種倒是很不錯。”趙良棟道:“老兄,你這就外行了。馬匹向來講純種,種越純越好,冇聽說雜種馬反而更好的。”王進寶脹紅了臉,說道:“趙總兵,我不是說雜種馬一切都好。馬匹用途不同,有的用以衝鋒陷陣,有的用以負載輜重,就算是軍馬,也大有分別啊。有的是百裏馬,有的是千裏馬,長途短途,全然不同。”趙良棟道:“哼,居然有人說還是雜種好。”王進寶大怒,霍地站起,喝道:“你罵誰是雜種?這般不乾不淨的亂說!”趙良棟冷笑道:“我是說馬,又不是說人。誰的種不純,作賊心虛,何必亂髮脾氣。”王進寶更加怒了,說道:“這是額駙公的府上,不然的話,哼哼!”趙良棟道:“哼哼怎樣?你還想跟我動手打架不成?”張勇勸道:“兩位初次相識,何必為了牲口的事生這閒氣?來來來,我陪兩位喝一杯,大家別爭了。”他是提督,官階比趙良棟、王進寶都高,兩人不敢不賣他麵子,隻得都喝了酒。兩人你瞪著眼瞧我,我瞪著眼瞧你,若不是上官在座,兩個火爆霹靂的人當場就要打將起來了。

過不多時,韋小寶府中的親兵、馬伕牽了坐騎到來,眾人同到後麵馬廄中去看馬。王進寶倒也真的懂馬,一眼之下,便說出每匹馬的長處缺點,甚至連性情脾氣也猜中了七八成。韋府的馬伕都十分佩服,大讚王副將好眼力。最後看到韋小寶的坐騎玉花驄。這馬腿長膘肥,形貌神駿,全身雪白的毛上儘是胭脂斑點,毛色油光亮滑,漂亮之極,人人喝采不迭。王進寶卻不置可否,看了良久,說道:“這匹馬本質是極好的,隻可惜養壞了。”韋小寶道:“怎地養壞了?倒要請教。”王進寶道:“韋大人這匹馬,說得上是天下少有的良駒。這等好馬,每天要騎了快跑十幾裏,慢跑幾十裏,越磨練越好。可是韋大人過於愛惜,不捨得多騎。這牲口過的日子太也舒服,吃的是上好精料,一年難得跑上一兩趟,唉,可惜,可惜,好像是富貴人家的子弟,給寵壞了。”吳應熊聽了,臉色微變,輕輕哼了一聲。韋小寶瞧在眼裏,知道王進寶最後這幾句話已得罪了吳應熊,心想:“我不妨乘機挑撥離間,讓他們雲南將帥不和。”便道:“王副將的話,恐怕隻說對了一半,富貴人家子弟,也有本事極大的。好比額駙爺,他是你們王爺的世子,自幼兒便捧了金碗吃飯,端著玉碗喝湯,可半點冇給寵壞啊。”

王進寶脹紅了臉,忙道:“是,是。王爺世子,自然不同。卑職決不是說額駙爺。”趙良棟冷冷的道:“在你心裏,隻怕以為也冇甚麽不同罷。”王進寶怒道:“趙總兵,你為甚麽老是跟兄弟過不去?兄弟並冇得罪你啊。”韋小寶笑道:“好了,別為小事傷了和氣。做武官的,往往瞧不起朝裏年輕大臣,也是有的。”王進寶道:“回都統大人;卑職不敢瞧你不起。”趙良棟道:“你瞧不起額駙爺。”王進寶大聲道:“冇有。”

韋小寶道:“王副將,可惜你養的好馬,都留在雲南,否則倒可讓我們見識見識。”王進寶道:“我養的馬……是,是,不敢當。”韋小寶心覺奇怪:“甚麽叫做‘是,是,不敢當!’?”趙良棟道:“反正王副將的好馬都在雲南,死無對證。韋都統,小將在關外養了幾百匹好馬,匹匹日行三千裏,夜行二千裏。就可惜隔得遠了,不能讓都統大人瞧瞧。”

眾人哈哈大笑,都知他是故意譏刺王進寶。王進寶氣得臉色鐵青,指著左首的馬廄,大聲道:“那邊的幾十匹馬,就是這次我從雲南帶來的。趙總兵,你挑十匹馬,跟我這裏隨便那十匹賽賽腳力,瞧是誰輸誰贏。”趙良棟見那些滇馬又瘦又小,毛禿皮乾,一共有五六十匹,心想:“你這些叫化馬有甚麽了不起?”說道:“馬倒挺多,隻不過有點兒五癆七傷。就是韋都統府裏隨便牽來的這幾匹牲口,也擔保勝過了王副將你親手調養的心肝寶貝兒。”韋小寶笑道:“大家空爭無用。額駙爺,咱們各挑十匹,就來賽一賽馬,雙方賭個采頭。”吳應熊道:“韋都統的大宛良馬,我們的雲南小馬那裏比得上?不用賽了,當然是我們輸。”韋小寶見王進寶氣鼓鼓地、一臉不服氣的神情,道:“額駙爺肯服輸,王副將卻不服輸。這樣罷,我拿一萬兩銀子出來,額駙爺也拿一萬兩銀子出來,待會兒咱們就去城外跑跑馬,哪一個贏了六場,以後的就不用比了。你說好不好呢?”吳應熊還待再推,突然心念一動:“這小子年少好勝,我就故意輸一萬兩銀子給他,讓他高興高興。”笑道:“好,就是這麽辦。韋大人,你如輸了,可不許生氣。”韋小寶笑道:“贏要漂亮,輸要光棍,那有輸了生氣之理?”一瞥眼間,見王進寶眼中閃爍著喜色,心道:“啊喲,瞧這王副將的神情,倒似乎挺有把握,莫非他這些癆病馬當真很有長力?不行,不行,非作弊搞鬼不可。”他生平賭錢,專愛作弊,眼見這場賽馬未必準贏,登時動了壞主意,心想今日賽馬,已來不及做手腳,說道:“既要賭賽,我得去好好挑選十匹馬。明天再賽怎樣?”吳應熊決心拉馬,不儘全力,十場比賽中輸**場給他,今天比明日比也冇分別,當即點頭答應。

韋小寶在額駙府中飲酒聽戲,不再提賽馬之事。到得傍晚,邀請吳應熊帶同張勇、王進寶、孫思克三人到自己府中喝酒。吳應熊欣然應邀,一行人便到韋小寶的伯爵府來。坐定獻上茶,韋小寶說聲:“少陪,兄弟去安排安排。”吳應熊笑道:“大家自己人,不用客氣。”韋小寶道:“貴客駕臨,可不能太寒傖了。”來到後堂,吩咐總管預備酒席戲班,跟著叫了府裏的馬伕頭兒來,交給他三百兩銀子,說道:“我的玉花驄和別的馬兒,還在額駙府中,你這就去牽回來,順便請額駙府裏的一班馬伕去喝酒,喝得***個個稀巴爛。”那馬伕頭兒應了。韋小寶道:“給馬兒吃些甚麽,那就身疲腳軟,冇力氣跑路?可又不能毒死了。”馬伕頭兒道:“不知爵爺要怎麽樣,小人儘力去辦就是。”韋小寶笑道:“跟你說了也不打緊,額駙有一批馬,剛從雲南運來的,誇口說長力極好,明兒要跟咱們的馬比賽。咱們可不能輸了丟人,是不是?”那馬伕頭兒登時明白,笑道:“爵爺要小人弄點甚麽給額駙的馬兒吃了,明兒比賽,咱們就能準贏?”韋小寶笑道:“對了,你聰明得很。明兒賽馬,是有采頭的,贏了再分賞金給你。你悄悄去辦這件事,可千萬不能給額駙府裏的馬伕知道了。這三百兩銀子拿去請客,喝酒賭錢嫖堂子,***甚麽都乾,攪得他們昏天黑地,這才下藥。”那馬伕頭兒道:“爵爺望安,錯不了。小人去買幾十斤巴豆,混在豆料之中,喂吳府的馬兒吃了,叫一匹匹馬兒全拉一夜稀屎,明日比賽起來,烏龜也跑贏它們了。”韋小寶隨即出去陪伴吳應熊等人飲酒。他生怕吳應熊等回去後,王進寶又去看馬,瞧出了破綻,是以殷勤接待,不住勸酒。趙良棟酒量極宏,一直跟王進寶鬥酒,喝到深夜,除了韋小寶與吳應熊外,四員武將都醉倒了。

次日早朝後,韋小寶進宮去侍候皇帝。康熙笑容滿麵,心情極好,說道:“小桂子,有個好訊息跟你說,尚可喜和耿精忠都奉詔撤藩,日內就動身來京了。”

韋小寶道:“恭喜皇上,尚耿二藩奉詔,吳三桂老傢夥一隻手掌拍不來手……”康熙笑道:“孤掌難鳴。”韋小寶道:“對,孤掌難鳴,咱們這就打他個落花流水。”康熙笑道:“倘若他也奉詔撤藩呢?”韋小寶一怔,說道:“那也好得很啊。他來到北京,皇上要搓他圓,他不敢扁,皇上要搓他扁,他說甚麽也圓不起來。”康熙微笑道:“你倒也明白這個道理。”韋小寶道:“那時候,他好比,似蛟龍,困在沙灘,這叫做虎落平陽……”說到這裏,伸伸舌頭,在自己額頭卜的一下,打了一記。康熙哈哈大笑,說道:“這叫做虎落平陽被你欺,那時候哪,別說他不敢得罪我,連你也不敢得罪啊。”韋小寶道:“是,是,那也好玩得緊。”康熙道:“敕建揚州忠烈祠的文章,我已經做好了,教翰林學士寫了,你帶去揚州刻在碑上。挑個好日子,這就動身罷。”韋小寶道:“是。如果三藩都奉詔撤藩,這忠烈祠還是要建麽?”康熙道:“也不知吳三桂是不是奉詔。再說,褒揚忠烈,本是好事,就算吳三桂不造反,也是要辦的。”韋小寶答應了,閒談之際,說起建寧公主請求覲見。康熙點點頭,吩咐身後太監,即刻宣建寧公主入見。

康熙興致極好,詳細問他羅刹國的風土人物,當時火槍手如何造反,蘇菲亞公主如何平亂,大小沙皇如何並立,說了一回,公主來到了上書房。

一見之下,公主便伏在康熙腳邊,抱住了他腿,放聲大哭,說道:“皇帝哥哥,我今後在宮裏陪著你,再也不回去了。”康熙撫著她頭髮,問道:“怎麽啦?額駙欺侮你麽?”公主哭道:“諒他也不敢,他……他……”說著又哭了起來。康熙心道:“你閹割了他,使他做不了你丈夫,這可是你自作自受。”安慰了她幾句,說道:“好啦,好啦,不用哭啦,你陪我吃飯。”皇帝吃飯,並無定時,一憑心之所喜,隨時隨刻就開飯。當下禦膳房太監開上禦膳,韋小寶在一旁侍候。他雖極得皇帝寵愛,卻也不能陪伴飲食。康熙賞了他十幾碗大菜,命太監送到他府中,回家後再吃。

公主喝得幾杯酒,紅暈上臉,眼睛水汪汪地,向著韋小寶一瞟一瞟。在皇帝跟前,韋小寶可不敢有絲毫無禮,眼光始終不和公主相接,一顆心怦怦亂跳,暗想:“公主酒後倘若漏了口風,給皇帝瞧了出來,我這顆腦袋可不大穩當了。”他奉旨護送公主去雲南完婚,路上卻監守自盜,和公主私通,罪名著實不小,心下懊悔,實不該向皇帝提起公主要求覲見。公主忽道:“小桂子,給我裝飯。”說著將空飯碗伸到他麵前。康熙笑道:“你飯量倒好。”公主道:“見到皇帝哥哥,我飯也吃得下了。”韋小寶裝了飯,雙手恭恭敬敬捧著,放在公主麵前桌上,公主左手垂了下去,重重在他大腿上扭了一把。韋小寶吃痛,卻不敢聲張,連臉上的笑容也不敢少了半分,隻是未免笑得尷尬,卻是無可如何了,心中罵道:“死婊子,幾時瞧我不重重的扭還你。”心中罵聲未歇,腦袋不由得向後一仰,卻是公主伸手到他背後,拉住了他辮子用力一扯。這一下卻給康熙瞧見了,微笑道:“公主嫁了人,還是這樣的頑皮。”公主指著韋小寶笑道:“是他,是他……”韋小寶心中大急,不知她會說出甚麽話來,幸喜公主隻格格的笑了幾聲,說道:“皇帝哥哥,你名聲越來越好。我在宮裏本來不知道,這次去雲南,一路來回,聽得百姓們都說,你做皇帝,普天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真好。就是這小子哪,”說著向韋小寶白了一眼,道:“官兒也越做越大。隻有你的小妹子,卻越來越倒黴。”康熙本來心情甚好,建寧公主這幾句恭維又恰到好處,笑道:“你是妻憑夫貴,吳應熊他父子倆要是好好地聽話撤藩,天下太平,我答應你升他的官便是。”公主小嘴一撇,說道:“你升不升吳應熊這小子的官,不關我事,我要你升我的官。”康熙笑道:“你做甚麽官哪?”公主道:“小桂子說,羅刹國的公主做甚麽攝政女王。你就封我做大元帥,派我去打番邦罷。”康熙哈哈大笑,道:“女子怎能做大元帥?”公主道:“從前樊梨花、餘太君、穆桂英,哪一個不是抓印把子做大元帥?為甚麽她們能做,我就不能?你說我武藝不行,咱們就來比劃比劃。”說著笑嘻嘻的站起身來。

康熙笑道:“你不肯讀書,跟小桂子一般的冇學問,就淨知道戲文裏的故事。前朝女子做元帥,倒真是有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子平陽公主,幫助唐太宗打平天下。她做元帥,統率的一支軍隊,叫做娘子軍,她駐兵的關口,叫做娘子關,那就厲害得很了。”公主拍手道:“這就是了。皇帝哥哥,你做皇帝勝過李世民。我就學學平陽公主。小桂子,你學甚麽啊?學高力士呢?還是魏忠賢?”康熙哈哈大笑,連連搖頭,說道:“又來胡說八道了。小桂子這太監是假的。再說,高力士、魏忠賢都是昏君手下的太監,你這可不是罵我嗎?”

公主笑道:“對不起,皇帝哥哥,你別見怪,我是不懂的。”想著“小桂子這太監是假的”這句話,瞟了韋小寶一眼,心中不由得春意盪漾,說道:“我該去叩見太後了。”康熙一怔,心想:“假太後已換了真太後,你的母親逃出宮去了。”他一直疼愛這個妹子,不忍令她難堪,說道:“太後這幾天身子很不舒服,不用去煩她老人家了,到慈寧宮外磕頭請安就是了。”公主答應了,道:“皇帝哥哥,我去慈寧宮,回頭再跟你說話。小桂子,你陪我去。”

韋小寶不敢答應。康熙向他使個眼色,命他設法阻攔公主,別讓他見到太後。韋小寶會意,點頭領旨,當下陪著公主,往慈寧宮去。韋小寶囑咐小太監先趕去慈寧宮通報。果然太後吩咐下來,身子不適,不用叩見了。

公主不見母親很久,心中記掛,說道:“太後身子不舒服,我更要瞧瞧。”說著拔足便往太後寢殿中闖了進去。一眾太監、宮女哪敢阻攔?韋小寶急道:“殿下,殿下,太後她老人家著了涼,吹不得風。”公主道:“我慢慢進門,一點兒風也不帶進去。”推開寢殿門,掀起門帷,隻見羅帳低垂,太後睡在**,四名宮女站在床前。公主低聲道:“太後,女兒跟你磕頭來啦。”說著跪了下來,輕輕磕了幾個頭。隻聽得太後在帳中唔了幾聲。公主走到床邊,伸手要揭帳子,一名宮女道:“殿下,太後吩咐,誰也別驚動了太後。”公主點點頭,揭開了帳子一條縫,向內張去,隻見太後麵向裏床,似乎睡得很沉。公主低喚:“太後,太後。”太後一聲不答。公主無奈,隻得放下帳子,悄悄退出來,心中一陣酸苦,忍不住哭了出來。韋小寶見她冇瞧破真相,心頭一塊大石落地,勸道:“公主住在京裏,時時好進宮來請安。待太後大好之後,再來慈寧宮罷。”公主覺得有理,當即擦乾了眼淚,道:“我從前的住處不知怎樣了,這就去瞧瞧。”說著便向自己的寢宮走去,韋小寶跟隨在後。公主以前所住的建寧宮便在慈寧宮之側,片刻間就到了。公主嫁後,建寧宮由太監、宮女灑掃看守,一如其舊。公主來到寢殿門口,見韋小寶笑嘻嘻站在門外,不肯進來,紅著臉道:“死太監,你怎不進來?”韋小寶笑道:“我這太監是假的,公主的寢殿進來不得。”公主一伸手,扭住了他耳朵,喝道:“你不進來,我把你這狗耳朵扭了下來。”用力一拉,將他扯進寢殿,隨手關上殿門,上了門閂。韋小寶嚇得一顆心突突亂跳,低聲道:“公主,在宮裏可不能亂來,我……我……這可是要殺頭的哪!”

公主一雙眼水汪汪地如要滴出水來,昵聲道:“韋爵爺,我是你奴才,我來服侍你。”雙臂一伸,緊緊將他抱住了。韋小寶笑道:“不,不可以!”公主道:“好,我去跟皇帝哥哥說,你在路上引誘我,叫我閹了吳應熊那小子,現下又不睬我了。”伸手在他腿上重重扭了一把。

過了良久良久,兩人才從寢宮中出來。公主滿臉眉花眼笑,說道:“皇上吩咐你說羅刹國公主的事給我聽,怎麽還冇說完,就要走了?”韋小寶道:“奴才筋疲力儘,再也冇力氣說了。”公主笑道:“下次你再來跟我說去遼東捉狐狸精的事。”韋小寶斜眼相睨,低聲道:“奴纔再也說不動了。”公主格格一笑,一反手,拍的一聲,打了他一記巴掌。建寧宮的太監宮女都是舊人,素知公主又嬌又蠻的脾氣,見她出手打人,均想:“公主嫁了人,老脾氣可一點冇改。韋伯爵是皇上最寵愛的大臣,她居然也是伸手便打。”兩人回到上書房去向康熙告辭。天已傍晚,見康熙對著案上的一張大地圖,正在凝神思索。公主道:“皇帝哥哥,太後身子不適,冇能見著,過幾天我再來磕頭請安。”康熙點頭道:“下次等她傳見,你再來罷。”右手指著地圖,問韋小寶道:“你們從貴州進雲南,卻從廣西出來,哪一條路容易走些?”原來他是在參詳雲南的地形。

韋小寶道:“雲南的山可高得很哪,不論從貴州去,還是從廣西去,都難走得緊。多數的出路不能行軍,公主坐轎,奴才就騎馬。”康熙點點頭,忽然想起一事,吩咐太監:“傳兵部車駕司郎中。”轉頭對公主道:“你這就回府去罷,出來了一整天,額駙在等你了。”

公主小嘴一撇,道:“他纔不等我呢。”她有心想等齊了韋小寶一同出宮,在路上多說幾句話兒也是好的,但聽皇帝傳見臣工,有國事諮詢,說道:“皇帝哥哥,天這麽晚了,你還要操心國家大事,從前父皇可冇你這麽勤勞政務。”康熙心中一酸,想起父皇孤零零的在五台山出家,說道:“父皇聰明睿智,他辦一個時辰的事,我三個時辰也辦不完。”公主微笑道:“我聽大家都說,皇帝哥哥天縱英明,曠古少有,大家不敢說你強過了父皇,卻說是中國幾千年來少有的好皇帝。”康熙微微一笑,說道:“中國曆來的好皇帝可就多了。別說堯舜禹湯文武,三代以下,漢文帝、漢光武、唐太宗這些明主,那也令人欣慕得很。”

公主見康熙說話之時,仍是目不轉瞬的瞧著地圖,不敢多說,向韋小寶飛了一眼,手臂仍是垂著,手指向他指指,回過來向自己指指,意思說要他時時來瞧自己。韋小寶會意,微微頷首。當下公主向康熙行禮,辭了出去。

過了一會,康熙抬起頭來,說道:“那麽咱們所造的大炮隻怕太重太大,山道上不易拖拉。”韋小寶一怔,隨即明白康熙是要運大炮去雲南打吳三桂,說道:“是,是。奴才胡裏胡塗,冇想到這一節。最好是多造小炮,兩匹馬拉得動的,進雲南就方便得多。”康熙道:“山地會戰,不能千軍萬馬的一齊衝殺,步兵比馬兵更加要緊。”

過不多時,兵部車駕駛三名滿郎中、一名漢郎中一齊到來,磕見畢,康熙問道:“馬匹預備得怎樣了?”兵部車駕駛管的是驛遞和馬政之事,當即詳細奏報,已從西域和蒙古買了多少馬匹,從關外又運到了多少馬匹,眼前已共有八萬五千餘匹良馬,正在繼續購置飼養。康熙甚喜,嘉獎了幾句。四名郎中磕頭謝恩。韋小寶忽道:“皇上,聽說四川、雲南的馬匹和口外西域的馬不同,身軀雖小,卻有長力,善於行走山道,也不知是不是。”康熙問四名郎中道:“這話可真?”那漢人郎中道:“回皇上:川馬、滇馬耐勞負重,很有長力,行走山道果然是好的。但平地上衝鋒陷陣,遠遠及不上口馬跟西域馬。因此軍中是不用川馬、滇馬的。”康熙向韋小寶望了一眼,問那郎中:“咱們有多少川馬、滇馬?”那郎中道:“回皇上:四川和雲南駐防軍中,川馬、滇馬不少,別地方就很少了。湖南駐防軍中有五百多匹。”康熙點了點頭,道:“出去罷。”他不欲向臣下泄露佈置攻滇的用意,待四名郎中退出後,向韋小寶道:“虧得你提醒。明日就得下旨,要四川總督急速采辦川馬。這件事可須做得十分隱秘纔好。”

韋小寶忽然嘻嘻一笑,神色甚是得意。康熙問道:“怎麽啦?”韋小寶笑道:“吳額駙有一批滇馬,剛從雲南運來的,他誇口說這些馬長力極好。奴纔不信,約好了要跟他賽上一賽。滇馬是不是真的有長力,待會兒賽過就知道了。”康熙微笑道:“那你得跟他好好賽一賽,怎生賽法。”韋小寶道:“我們說好了一共賽十場,勝了六場的就算贏。康熙道:“隻賽十場,未必真能知道滇馬的好處。你知道他有多少滇馬運來?”韋小寶道:“我看他馬廄之中,總有五六十匹,都是新運到的。”康熙道:“那你就跟他賽五六十場好了,要鬥長路,最好是去西山,跑山路。”見韋小寶臉色有點古怪,便道:“***,冇出息,倘若輸了,采金我給你出好了。”韋小寶不便直告皇帝,已在吳應熊馬廄中做下了手腳,這場比賽自己已贏了九成九,但一賽下來,皇帝如以為滇馬不中用,將來行軍打仗,隻怕誤了大事,微笑道:“那倒不是為了采金……”康熙忽然“咦”的一聲,說道:“滇馬有長力,吳應熊這小子,運這一大批滇馬到北京來乾甚麽?”韋小寶笑道:“他定是想出風頭,誇他雲南的馬好。”康熙皺起了眉頭,說道:“不對!這……這小子想逃跑。”韋小寶尚未明白,奇道:“逃跑?”康熙道:“是了!”大聲叫道:“來人哪!”吩咐太監:“立即傳旨,閉緊九門,誰也不許出城,再傳額駙吳應熊入宮見朕。”幾名太監答應了出去傳旨。

韋小寶臉上微微變色,道:“皇上,你說吳應熊這小子如此大膽,竟要逃跑?”康熙搖了搖頭,道:“但願我所料不確,否則的話,立刻就得對吳三桂用兵,這時候咱們可還冇佈置好。”韋小寶道:“咱們冇佈置好,吳三桂也未必便佈置好了。”康熙臉上深有憂色,道:“不是的。吳三桂還冇到雲南,就已在招兵買馬,起心造反了。他已搞了十幾年,我卻是這一兩年才著手大舉部署。”韋小寶隻有出言安慰:“不過皇上英明智慧,部署一年,抵得吳三桂部署二十年。”

康熙提起腳來,向他虛踢一腳,笑道:“我踢你一腳,抵得吳三桂那老小子踢上你二十腳。***,小桂子,你可別看輕了吳三桂,這老小子很會用兵打仗,李自成這麽厲害,都叫他打垮了。朝廷之中,冇一個將軍是他對手。”韋小寶道:“咱們以多為勝,皇上派十個將軍出去,十個打***一個。”康熙道:“那也得有個能乾的大元帥才成。我手下要是有個徐達、常遇春,或者是個沐英,就不用擔憂了。”韋小寶道:“皇上禦駕親征,勝過了徐達、常遇春、沐英。當年明太祖打陳友諒,他也是禦駕親征。”

康熙道:“你拍馬屁容易,說甚麽鳥生魚湯,英明智慧。真的英明,第一就得有自知之明。行軍打仗,非同小可。我從來冇打過仗,怎能是吳三桂的對手?幾十萬兵馬,一個指揮失當,不免一敗塗地。前明土木堡之變,皇帝信了太監王振的話,禦駕親征,幾十萬大軍,都叫這太監給胡裏胡塗的搞得全軍覆冇,連皇帝也給敵人捉了去。”

韋小寶嚇了一跳,忙道:“皇上,奴才這太監可是假的。”康熙哈哈大笑,說道:“你不用害怕,就算你這太監是真的,我又不是前明英宗那樣的昏君,會讓你胡來?”韋小寶道:“對,對!皇上神機妙算,非同小可,戲文中是說得有的,叫做……叫做甚麽甚麽之中,甚麽千裏之外。”康熙笑道:“這句句子太難,不教你了。”

說了一會話,太監來報,九門提督已奉旨閉城。康熙正稍覺放心,另一名太監接著來奏:“額駙出城打獵未歸,城門已閉,不能出城宣召。”

康熙在桌上一拍,站起身來,叫道:“果然走了。”問道:“建寧公主呢?”那太監道:“回皇上:公主殿下還在宮裏。”康熙恨恨的道:“這小子,竟冇半點夫妻情份。”韋小寶道:“皇上,奴才這就去追那小子回來。他說好今兒要跟奴才賽馬,忽然出城打獵,的確路道不對。”康熙問那太監:“額駙幾時出城去的?”那太監:“回皇上,奴纔去額駙府宣旨,額駙府的總管說道,今兒一清早,額駙就出城打獵去了。”康熙哼了一聲,道:“這小子定是今早得到尚可喜、耿精忠奉旨撤藩的訊息,料知他老子立時要造反,便趕快開溜。”轉頭對韋小寶道:“他已走了六七個時辰,追不上啦。他從雲南運來幾十匹滇馬,就是要一路換馬,逃回昆明。”韋小寶心想:“皇上當真料事如神,一聽到他運來大批滇馬,就料到他要逃走。”眼見康熙臉色不佳,不敢亂拍馬屁,忽然想起一事,說道:“皇上望安,奴才或許有法子抓這小子回來。”康熙道:“你有甚麽法子?胡說八道!倘若滇馬真有長力,他離北京一遠,喬裝改扮,再也追不上了。”韋小寶不知馬伕頭兒是否已給吳應熊那批滇馬吃了巴豆,不敢在皇帝麵前誇下海口,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奴才這就去追追看,真的追不上,那也冇法子。”康熙點頭道:“好!”提筆迅速寫了一道上諭,蓋上玉璽,命九門提督開城門放韋小寶出去,說道:“你多帶驍騎營軍士,吳應熊倘若拒捕,就動手打好了。”將調兵的金符交了給他。韋小寶道:“得令!”接了上諭,便向宮外飛奔出去。公主正在宮門相候,見他快步奔出,叫道:“小桂子,你乾甚麽?”韋小寶叫道:“乖乖不得了,你老公逃了。”竟不停留,反而奔得更快。公主罵道:“死太監,冇規冇矩的,快給我站住。”韋小寶叫道:“我給公主捉老公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披星戴月,馬不停蹄……”胡言亂語,早就去得遠了。韋小寶來到宮外,跨上了馬,疾馳回府,隻見趙良棟陪著張勇等三將在花廳喝酒,立即轉身,召來幾十名親兵,喝令將張勇等三將拿下。眾親兵當下將三將綁了。張勇凜然道:“請問都統大人,小將等犯了甚麽罪?”韋小寶道:“有上諭在此,冇空跟你多說話。”說著將手中上諭一揚,一連串的下令:“調驍騎營軍士一千人,禦前侍衛五十人,立即來府前聽令。預備馬匹。”親兵接令去了。韋小寶對趙良棟道:“趙總兵,吳應熊那小子逃走了。吳三桂要起兵造反。咱們趕快出城去追。”趙良棟叫道:“這小子好大膽,卑職聽由差遣。”張勇、王進寶、孫思克三人大吃一驚,麵麵相覷。韋小寶對親兵道:“好好看守這三人。趙總兵,咱們走。”張勇叫道:“韋都統,我們是西涼人,做的是大清的官,從來不是平西王的嫡係。我們三個以前在甘肅當武官,後來調到雲南當差,一直受吳三桂排擠。他調卑職三人離開雲南,就是明知我們三人不肯附逆,怕壞了他的大事。”韋小寶道:“我怎知你這話是真是假?”孫思克道:“吳三桂去年要殺我的頭,全憑張提督力保,卑職才保住了腦袋。我心中恨這老混蛋入骨。”張勇道:“卑職三人如跟吳應熊同謀,怎不一起逃走?”韋小寶心想這句話倒也不錯,沉吟道:“好,你們是不是跟吳三桂一路,回頭再細細審問。趙總兵,追人要緊,咱們走罷。”張勇道:“都統大人,王副將善於察看馬跡,滇馬的蹄形,他一看便知。”韋小寶點頭道:“這本事挺有用處。不過帶了你們去,路上倘若搗起蛋來,老子可上了你們大當。”孫思克朗聲道:“都統大人,你把小將綁在這裏,帶了張提督和王副將去追。他二人倘若有甚矣詔,你回來一刀把小將殺了便是。”韋小寶道:“好,你倒挺有義氣。這件事我有些拿不定主意。來來來,張提督,我跟你擲三把骰子,要是你贏,就聽你的,倘若我贏,隻好借三位的腦袋使使。”也不等張勇有何言語,當即大聲叫道:“來人哪,拿骰子來!”王進寶道:“小將身邊有骰子,你鬆了我綁,小將跟你賭便是。”韋小寶大奇,吩咐親兵鬆了他綁縛。王進寶伸手入袋,果然摸了三枚骰子出來,刷喇喇一把擲在桌上,手法甚是熟練。韋小寶問:“你身邊怎地帶著骰子?”王進寶道:“小將生平最愛賭博,骰子是隨身帶的。要是冇人對賭,左手便同右手賭。”韋小寶更是興味盎然,問道:“自己的左手跟右手賭,輸贏怎生演算法?”王進寶道:“左手輸了,右手便打左臂一拳;右手輸了,左手打右臂一拳。”韋小寶哈哈大笑,連說:“有趣,有趣。”又道:“老兄跟我誌同道合,定是好人。來,把這兩位將軍也都放了。王副將,我跟你擲三把,不論是輸是贏,你們都跟我去追吳應熊。若是我贏,剛纔得罪了三位這件事,就此抵過。如果是你贏,我向三位磕頭陪罪。”張勇等三人哈哈大笑,都說:“這個可不敢當。”

韋小寶拿起骰子,正待要擲,親兵進來稟報,驍騎營軍士和禦前侍衛都已聚集,在府外候令。韋小寶收起骰子,道:“事不宜遲,咱們追人要緊。四位將軍,這就去罷!”帶了張勇、趙良棟等四人,點齊驍騎營軍士和禦前侍衛,向南出城追趕。王進寶在前帶路,追了數裏,下馬瞧了瞧路上馬蹄印,說道:“都統大人,奇怪得很,這一行折而向東去了。”韋小寶道:“這倒怪了,他逃回雲南,該當向南去纔是。好,大夥兒向東。”趙良棟心下起疑:“向東逃去,太冇道理。莫非王進寶這小子故意引我們走上錯路,好讓吳應熊逃走。”說道:“都統大人,可否由小將另帶一路人馬向南追趕?”韋小寶向王進寶瞧了眼,見他臉有怒色,便道:“不用了,大夥兒由王副將帶路好了。滇馬是他養的,他不會認錯。”吩咐親兵,取兵刃由張勇等三人挑選。

張勇拿了一杆大刀,說道:“都統大人年紀雖輕,這胸懷可是了不起。我們是從雲南來的軍官,吳三桂造反,都統大人居然對我們推心置腹,毫不起疑。”

韋小寶笑道:“你不用誇獎。我這是押寶,所有銀子,都押在一門。贏就大贏,既抓到吳應熊,又交了你們三位好朋友。輸就大輸,至不濟給你老兄一刀砍了。”

張勇大喜,說道:“我們西涼的好男兒,最愛結交英雄好漢。承蒙韋都統瞧得起,姓張的這一輩子給你賣命。”說著投刀於地,向韋小寶拜了下去。王進寶和孫思克跟著拜倒。韋小寶跳下馬來,在大路上跪倒還禮。

四人跪拜了站起身來,相對哈哈大笑。韋小寶道:“趙總兵,你也請過來,大夥兒拜上一拜,今後就如結成了兄弟一般,有福共享,有難共當。”趙良棟道:“我可信不過這個王副將,等他抓到了吳應熊,我再跟他拜把子。”王進寶怒道:“我官階雖低,卻也是條好漢子,希罕跟你拜把子嗎?”說著一躍上馬,疾馳向前,追蹤而去。

向東馳出十餘裏,王進寶跳下馬來,察看路上蹄印和馬糞,皺眉道:“奇怪,奇怪。”張勇忙問:“怎麽啦?”王進寶道:“馬糞是稀爛的,不知是甚麽緣故,這不像是咱們滇馬的馬糞。”韋小寶一聽大喜,哈哈大笑,說道:“這就是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的的確確是吳應熊的馬隊。”王進寶沉吟道:“蹄印是不錯的,就是馬糞太過奇怪。”韋小寶道:“不奇怪,不奇怪!滇馬到了北京,水土不服,一定要拉爛屎,總得拉上七八天纔好。隻要馬糞是稀爛的,那定是滇馬。”王進寶向他瞧了一眼,見他臉色詭異,似笑非笑,不由得將信將疑,繼續向前追蹤。

又奔了一陣,見馬跡折向東南。張勇道:“都統大人,吳應熊要逃到天津衛,從塘沽出海。他在海邊定是預備了船隻,從海道去廣西,再轉雲南,以免路上給官軍截攔了。”韋小寶點頭道:“對!從北京到昆明,十萬八千裏路程,隨時隨刻會給官兵攔住,還是從海道去平安得多。”張勇道:“咱們可得更加快追。”韋小寶問道:“為甚麽?”張勇道:“從京城到海邊,隻不過幾百裏路,他不必體恤馬力,儘可拚命快跑。”韋小寶道:“是,是。張大哥料事如神,果然是大將之才。”張勇聽他改口稱呼自己為“大哥”,心下更喜。

韋小寶回頭傳令,命一隊驍騎營加急奔馳,去塘沽口水師傳令,封鎖海口,所有船隻不許出海。一名佐領接了將令,領兵去了。過不多時,隻見道旁倒斃了兩匹馬匹,正是滇馬。張勇喜道:“都統大人,王副將追的路徑果然不錯。”王進寶卻愁眉苦臉,神色甚是煩惱。韋小寶道:“王三哥,你為甚麽不開心?”王進寶心想:“我又不是行三,怎麽叫我三哥?”說道:“小將養的這些滇馬,每一匹都是千中挑一的良駒,怎地又拉稀屎,又倒斃在路?就算吳應熊拚命催趕,馬匹也不會如此不濟!唉!真可惜,真可惜!”

韋小寶知他愛馬,更不敢提偷喂巴豆之事,說道:“吳應熊這小子隻管逃命,累死了好馬,枉費了王三哥一片心血,***,這小子不是人養的。”王進寶道:“都統大人怎地叫小將王三哥,這可不敢當。”韋小寶笑道:“張大哥、趙二哥、王三哥、孫四哥,我瞧那一位的鬍子花白些,便算他年紀大些。”王進寶道:“原來如此。吳三桂一家人,冇一個是好種。當兵的不愛馬,總是冇好下場。”說著唉聲歎氣。

行不數裏,又見三匹馬倒斃道旁,越走死馬越多。張勇忽道:“都統大人,吳應熊的馬吃壞了東西,跑不動了。可是防他下馬逃入鄉村躲避。”韋小寶道:“張大哥甚麽事都料早了一著,兄弟佩服之極。”當即傳令驍騎營,分開了包抄上去。果然追不數裏,北邊一隊驍騎營大聲歡叫:“抓住了吳應熊啦!”韋小寶等大喜,循聲趕去,遠遠望見大路旁的麥田之中,數百名驍騎營軍士圍成一圈。這一帶昨天剛下了雨,麥田中一片泥濘。韋小寶等縱馬馳近,眾軍士已押著滿身泥汙的幾人過來。當先一人正是吳應熊,隻是身穿市井之徒服色,那還像是雍容華貴的金馬玉堂人物?

韋小寶跳下馬來,向他請了個安,笑道:“額駙爺,你扮戲文玩兒嗎?皇上忽然心血**,要想聽戲,吩咐小的來傳。你這就去演給皇上看,那可挺合式。哈哈,你扮的是個叫化兒,這可不是《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麽?”吳應熊早已驚得全身發抖,聽著韋小寶調侃,一句話也答不出來。韋小寶興高采烈,押著吳應熊回京,來到皇宮時已是次日午間。康熙已先得到禦前侍衛飛馬報知,立即傳見。韋小寶泥塵滿臉,故意不加抹拭。

康熙一見,自然覺得此人忠心辦事,勞苦功高之極,伸手拍他肩頭,笑問:“***,小桂子,你到底有甚麽本事,居然將吳應熊抓了回來?”

韋小寶不再隱瞞,說了毒馬的詭計,笑道:“奴才本來隻盼贏他一萬兩銀子,教他不敢誇口,同時奴纔有錢花用,給皇上差去辦事的時候,也不用貪汙了。那知道皇上洪福齊天,奴才胡鬨一番,居然也令吳三桂的奸計不能得逞。可見這老小子如要造反,準敗無疑。”

康熙哈哈大笑,也覺這件事冥冥中似有天意,自己福氣著實不小,笑道:“我是有福的天子,你是福將,這就下去休息罷。”韋小寶道:“吳應熊這小子已交禦前侍衛看管,聽由聖意處分。”康熙沉吟道:“咱們暫且不動聲色,仍然放他回額駙府去,且看吳三桂有何動靜。最好他得知兒子給抓了回來,我又不殺他,就此感恩,不再造反。”韋小寶道:“是,是。皇上寬宏大量,鳥生魚湯。”

康熙道:“你派一隊驍騎營,前後把守額駙府門,有人出入,仔細盤查。他府裏的騾馬都拉了出來,一匹不留。”他說一句,韋小寶答應一句。康熙道:“這次的有功人員,你開單奏上,各有升賞,連那放巴豆的馬伕頭兒,也賞他個小官兒做做,哈哈。”韋小寶跪下謝恩,將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四人的名字說了,又道:“張勇等三將是雲南的將領,但也明白效忠皇上,出力去抓吳應熊,可見吳三桂如想造反,他軍下將官必定紛紛投降。”康熙道:“張勇和那兩員副將不肯附逆,那好得很。張勇本來是甘肅的提督,另外兩員副將多半也不是吳三桂的舊部。”韋小寶道:“皇上聖明。”

韋小寶出得宮來,親將吳應熊押回額駙府,說道:“駙馬爺,我在皇上麵前替你說了不少好話,才保住了你這顆腦袋。你下次再逃,可連我的腦袋也不保了。”吳應熊連聲稱謝,心中不住咒罵,隻是數十匹好馬如何在道上接連倒斃,以致功敗垂成,這道理卻始終不懂。

數日後朝旨下來,對韋小寶、張勇等獎勉一番,各升了一級。康熙不欲張揚其事,以致激得吳三桂生變,因此上諭中含糊其事,隻說各人辦事得力。

吳應熊這麽一逃,康熙料知吳三桂造反已迫在眉睫,總算將吳應熊抓了回來,使他心有所忌,或能將造反之事緩得一緩。康熙這些日子來調兵遣將,造炮買馬,十分忙碌,隻是庫房中銀兩頗有不足,倘若三藩齊反,再加上台灣、蒙古、西蒙三地,同時要對付六處兵馬,那時軍費花用如流水一般,支付著實不易,隻要能緩得一日,便多了一天來籌餉備糧。康熙心想多虧韋小寶破了神龍島,又籠絡了羅刹國,神龍島那也罷了,羅刹國卻實是大敵,此人不學無術,卻是一員福將,於是下了上諭,著他前赴揚州建造忠烈祠,暗中囑咐,南下時繞道河南,剿滅王屋山司徒伯雷的匪幫,除了近在肘腋的心腹之患。韋小寶奏請張勇等四將撥歸麾下,康熙自即準奏。這日韋小寶帶同張勇等四將正要起行,忽然施琅、黃甫以及天地會的徐天川、風際中等一齊來到。相見之下,儘皆歡喜。原來韋小寶中了洪教主的美人計被擒,施琅等倒不是不敢回來,卻是每日裏乘坐艦隻,在各處海島尋覓,盼能相救。徐天川等更分赴遼東、直隸、山東三省沿海陸上尋訪,直到接到韋小寶從京裏發出的訊息,這纔回京相會。韋小寶自然不說遭擒的醜事,胡言亂語的掩飾一番。施琅等心中不信,卻也不敢多問。韋小寶又去奏明皇帝,說了施琅等人的功績,各人俱有封賞。徐天川等天地會兄弟不受清廷官祿,韋小寶自也不提。眾人在北京大宴一日,次日一齊起程。不一日來到王屋山下,韋小寶悄悄對天地會兄弟說知,要去剿滅司徒伯雷。眾人都吃了一驚。李力世道:“韋香主,這件事卻乾不得。司徒伯雷誌在興複明室,是一位大大的英雄好漢。咱們如去把王屋山挑了,那可是為韃子出力。”韋小寶道:“原來如此,我瞧司徒老兒那些徒兒,果然很有英雄氣概。可是我奉了聖旨來剿王屋山,這件事倒為難了。”玄貞道人道:“韋香主在朝廷的官越做越大,隻怕有些不妥。依我說,咱們跟司徒伯雷聯手,這就反了罷。”祁清彪搖頭道:“咱們第一步是借韃子之手,對付吳三桂這大漢奸。韋香主如在這時候造反,說不定韃子皇帝又去跟吳三桂聯成一氣,那可功虧一簣了。”韋小寶原不想對康熙造反,一聽這話,忙道:“對,對!咱們須得乾掉吳三桂再說,那是第一等大事。司徒伯雷隻不過幾百人聚在王屋山,小事一件,不可因小失大。”徐天川道:“眼前之事,是如何向韃子皇帝搪塞交代。再說,韃子皇帝有心在揚州為史閣部建忠烈祠,這件事,咱們也不能把他弄糟了。”史可法赤膽忠心,為國殉難,天下英雄豪傑無不欽佩。天地會群雄聽徐天川一說,都點頭稱是。至於如何向皇帝交代敷衍,誰也及不上韋小寶的本事了,眾人都眼望他,聽由他自己出主意。

韋小寶笑道:“既然王屋山打不得,咱們就送個信給司徒老兄,請他老哥避開了罷。”眾人沉吟半晌,均覺還是這條計策可行。韋小寶想起那日擲骰子賭命,王屋派那小姑娘曾柔瓜子臉兒、大大的眼睛,甚是秀美可愛,心想:“我跟司徒老兒又冇交情,要送人情,還不如送了給曾姑娘。”正在此時,張勇和趙良棟分別遣人來報,已將王屋山團團圍住,四下通路俱已堵死。原來韋小寶一入河南省境,便將圍剿王屋山的上諭悄悄跟張勇、趙良棟等四將說了。四將不動聲色,分別帶領人馬,把守了王屋山下各處通道要地,隻待接令攻山。四將跟隨韋小寶後,隻憑擒拿吳應熊這樣輕而易舉的一件差事,便各升官,都很感激,隻盼這次出力立功,在各處通道上遍掘陷坑,佈滿絆馬索。弓箭手、鉤鐮槍手守住了四麵八方,要將山上人眾個個擒拿活捉,不讓走脫了一個。四將均想:“五千多名官兵,攻打山上千來名土匪,勝了有甚麽希奇?隻有不讓一人漏網,纔算有點兒小小功勞。”韋小寶心想:“將司徒伯雷他們一古腦兒捉了,也不是甚麽大功,天地會眾兄弟又極不讚成。江湖上好漢,義氣為重,可不能得罪了朋友。”正自尋思如何向曾柔送信、放走王屋派眾師徒,忽聽得東麵鼓聲嫌詔,眾軍士喊聲大作。跟著哨探來報,山上有人衝殺下來。

韋小寶心想:“三軍之前,可不能下令放人,隻有捉住了再說,慢慢設法釋放便是。”傳令:“個個要捉活的,一人都不許殺傷。”親兵傳令出去。韋小寶又加以一句:“尤其是女的,更加不可傷了。”一瞥眼見到徐天川、錢老本等人的神色,不禁臉上微微一紅,心道:“你們放心,這次不會再像神龍島那樣,中美人計被擒了。”

他帶了天地會群雄,走向東首山道邊觀戰,隻見半山裏百餘人眾疾衝而下。官兵得了主帥將令,不敢放箭,隻湧上阻攔,但聽得吆喝之聲此伏彼起,衝下來的人一個個落入陷坑,被鉤鐮槍手鉤起捉了。韋小寶想看曾柔是不是也拿住了,但隔得遠了,瞧不清楚。忽見一人縱躍如飛,從一株大樹躍向另一株大樹,竄下山來。官兵上前攔阻,那人矯捷之極,竟然阻他不住。玄貞道人讚歎:“好身手!”這人漸奔漸近,眼見再衝得數十丈便到山腳。錢老本道:“這人武功如此了得,莫非就是司徒伯雷麽?”徐天川道:“除了司徒老英雄,隻怕旁人也無這等……”一言未畢,孫思克突然叫道:“這人好像是吳三桂的衛士。”說話之間,那人又已竄近了數丈。韋小寶叫道:“先抓住他再說!”天地會群雄紛向那人圍了上去。那人手舞鋼刀,每一揮動,便砍翻了一名軍士。孫思克挺著長槍迎上,看清楚了麵貌,叫道:“巴朗星,你在這裏乾甚麽?”這人正是吳三桂身邊的親信衛士巴朗星。他大聲叫道:“我奉平西親王將令,為朝廷除害,殺了反賊司徒伯雷。你們為甚麽阻我?”徐天川等一聽,都大吃一驚,隻見他腰間懸著一顆血肉模糊的頭顱,也不知是不是司徒伯雷。眾人一擁而上,團團圍住。孫思克道:“韋都統在此,放下兵刃,上去參見,聽由都統大人發落。”巴朗星道:“好!”將刀插入刀鞘,快步向韋小寶走去,大聲道:“參見都統大人。”韋小寶道:“你在這裏……”巴朗星突然一躍而起,雙手分抓韋小寶的麵門胸口。韋小寶大叫:“啊喲!我的媽!”轉身便逃。巴朗星武功精強,嗤的一聲,左手已扯下了他背上一片衣衫,右手往他頭頂抓落,突覺右側一足踢到,來勢極快。巴朗星側身避開,那人跟著迎麵一掌,正是風際中。巴朗星舉掌擋格,身子一晃,突覺後腰一緊,已被徐天川抱住。錢老本伸指戳在他胸口,巴朗星哼了一聲。風際中左腿橫掃,巴朗星站立不定,倒了下去。錢老本將他牢牢按住,親兵過來綁了,推到韋小寶跟前。巴朗星大聲道:“平西王大兵日內就到,那時叫你們一個個死無葬身之地,識時務的,這就快快投降。”韋小寶笑道:“平西王起兵了嗎?我倒不知道啊。他老人家身體好罷?”巴朗星見他神態和善,一時不明他用意,說道:“欽差大臣,你到過昆明,平西王也很看重你。你是聰明人,乾麽做韃子的奴才?還是早早歸順平西王罷。”徐天川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腳,喝道:“吳三桂這大漢奸卑鄙無恥,你做他的奴才,更加無恥。”巴朗星大怒,轉頭一口唾沫,向徐天川吐去。徐天川側身避過,這口唾沫吐中一名親兵的臉。韋小寶道:“巴老兄,有話好說,不必生氣。你要我歸降平西王,也不是不好商量。你到王屋山來貴乾啊?”巴朗星道:“跟你說了也不打緊,反正司徒伯雷我已殺了。”說著向掛在腰間的首級瞧了一眼。韋小寶道:“平西王為甚麽要殺他?”巴朗星道:“你跟我去見平西王,他老人家自然會跟你說。”

徐天川等人大怒,拔拳要打。韋小寶使眼色製住,命親兵將巴朗星推入營中盤問。豈知這人十分倔強,對吳三桂又極忠心,隻是勸韋小寶投降,此外不肯吐露半句。一搜他身邊,搜出一封蓋了硃紅大印的文書來。韋小寶命人一讀,原來是吳三桂所寫的偽詔,封司徒伯雷為“開國將軍”,問他這文書的來曆,巴朗星瞪目不答。韋小寶眼見問不出甚麽,吩咐押了下去,將擒來的餘人拷打喝問,終於有人吃打不過,說了出來。原來吳三桂部署日內起兵造反,派了親信巴朗星帶了一小隊手下,去見舊部司徒伯雷,要他響應,囑咐巴朗星,司徒伯雷倘若奉令,再好不過,否則就將他殺了,以防走漏密謀。司徒伯雷聽說要起兵反清,十分喜歡,立即答應共襄義舉,可是一問詳情,才知吳三桂不是要興複明室,而是自己要做皇帝,這“開國將軍”的封號,更說得再也明白不過。司徒伯雷不肯接奉偽詔,要巴朗星迴去告知吳三桂,倘若擁戴明帝後代,他決為前驅,萬死不辭。但吳三桂當年殺害桂王,現下自己再想做皇帝,天下忠於明朝的誌士決計不肯歸附。巴朗星勸了幾句,司徒伯雷拍案大罵,說吳三桂斷送漢家江山,萬惡不赦,倘若改過自新,尚可將功贖罪,否則定當食其肉而寢其皮。巴朗星便不再說,當晚乘著司徒伯雷不備,突然將他刺死,割了他首級,率領同黨逃下山來。王屋派眾弟子出乎不意,追趕不及。不料官兵正在這時圍山,吳三桂的部屬一網遭擒。巴朗星突向韋小寶襲擊,用意是要擒住主帥,作為要挾,以便脫逃。

韋小寶問明詳情,召集天地會群雄密議。李力世道:“韋香主,司徒老英雄忠肝義膽,不幸喪命奸人之手,咱們可得好好給他收殮纔是。”韋小寶道:“我倒有個主意在此。”於是將心中的計議說了。眾人一齊鼓掌稱善,當下分頭預備。這日官兵並不攻山。王屋派人眾亦因首領被戕,亂成一團,隻嚴守山口。次日一早,韋小寶率領了天地會群雄及一隊驍騎營官兵,帶備各物,來到半山,命官兵駐紮待命,自行與徐天川等及親兵上山。行出裏許,隻見十餘名王屋派弟子手執兵刃,攔在當路。徐天川單身上前,雙手呈上一張素帖,帖上寫的是:“晚生韋小寶,率同李力世、祁清彪、玄貞道人、風際中、樊綱、錢老本、馬彥超等,謹來司徒老英雄靈前致祭。”王屋派弟子見來人似無敵意,後麵有人抬了一具棺材,又有香燭、紙錢等物,不禁大為奇怪,說道:“各位稍待,在下上去稟報。”當下一人飛奔上山,餘人仍嚴密守住山路。韋小寶等退開數十步,坐在山石上休息。過不多時,山上走下數十人來,當先一人正是昔日會過的司徒鶴。他是司徒伯雷之子,山上首領逝世,王屋派就由他當家作主了。韋小寶一雙眼骨溜溜隻是瞧他身後,隻見一個姑娘身形苗條,頭戴白花,正是曾柔,不由得心中一陣歡喜。司徒鶴朗聲道:“各位來到敝處,有甚麽用意?”說著手按腰間劍柄。錢老本上前抱拳說道:“敝上韋君,得悉司徒老英雄不幸為奸人所害,甚是痛悼,率領在下等人,前來到老英雄靈前致祭。”司徒鶴遠遠向韋小寶瞧了一眼,說道:“他是韃子朝廷的官員,率領官兵圍山,定然不懷好意。你們想使奸計,我們可不上你這個當。”

錢老本道:“請問殺害司徒老英雄的凶手是誰?”司徒鶴咬牙切齒的道:“是吳三桂的衛士巴朗星,還有他手下的一批惡賊。”錢老本點頭道:“司徒少俠不信敝上的好意,這也難怪。我們先把祭品呈上。”回頭叫道:“帶上來!”兩名親兵推著一人緩緩上來。這人手上腳上都鎖了鐵鏈,頭上用一塊黑布罩住。王屋派眾弟子都大為奇怪,不知對方搗甚麽鬼。那人走到錢老本身後,親兵便拉住了鐵鏈,不讓他再走。錢老本道:“司徒少俠請看!”一伸手,拉開那人頭上罩著的黑布,隻見那人橫眉怒目,正是巴朗星。王屋派眾弟子一見,紛紛怒喝:“是這奸賊!快把他殺了!”嗆啷啷聲響,各人挺起兵刃,便要將巴朗星亂劍分屍。司徒鶴雙手一攔,阻住各人,說道:“且慢!”抱拳向錢老本問道:“閣下拿得奸人,不知要如何處置?”錢老本道:“敝上對司徒老英雄素來敬仰,那日和司徒少俠又有一麵之緣,今日拿到這行凶奸人,連同他所帶的一眾惡賊,儘數要在司徒老英雄靈前千刀萬剮,以慰老英雄在天之靈。”司徒鶴一怔,暗想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側頭瞧著巴朗星,心中將信將疑,尋思:“韃子狡獪,定有奸計。”

巴朗星突然破口大罵:“操你奶奶,你看老子個鳥,你那老傢夥都給老子殺了…”錢老本右手一掌擊在他後心,左足飛起,踢在他臀上。巴朗星手足被縛,難以避讓,身子向前直跌,摔在司徒鶴身邊,再也爬不起來。錢老本道:“這是敝上的一件小小禮物,這奸人全憑閣下處置。”回頭叫道:“都帶上來。”一隊親兵押著百餘名身係鐐銬的犯人過來,每人頭上都罩著黑布。黑布揭去,露出麵目,儘是巴朗星的部屬。錢老本道:“請司徒少俠一並帶去罷。”到此地步,司徒鶴更無懷疑,向著韋小寶遙遙一躬到地,說道:“尊駕盛情,敝派感激莫名。”尋思:“他放給我們這樣一個大交情,不知想要我們乾甚麽,難道要我們投降韃子嗎?這可萬萬不能。”韋小寶快步上前還禮,說道:“那天跟司徒兄、曾姑娘賭了一把骰子,一直記在心裏,隻想哪一天再來玩一手。”指著身後那具棺木,說道:“司徒老英雄的遺體,便在這棺木之中,便請抬上山去,縫在身軀之上安葬罷。”

司徒伯雷身首異處,首級給巴朗星帶了下山,王屋派眾弟子無不悲憤已極。司徒鶴仍恐有詐,走近棺木,見棺蓋並未上榫,揭開一看,果見父親的首級赫然在內,不由得大慟,拜伏在地,放聲大哭。其餘弟子見他如此,一齊跪倒哀哭。司徒鶴站起身來,叫過四名師弟,抬了棺木上山,對韋小寶道:“便請尊駕赴先父靈前上一炷香。”韋小寶道:“自當去向老英雄靈前磕頭。”命眾親兵在山口等候,隻帶了雙兒和天地會兄弟,隨著司徒鶴上山。

韋小寶走到曾柔身邊,低聲道:“曾姑娘,你好!”曾柔臉上淚痕未乾,一雙眼哭得紅紅地,更顯得楚楚可憐,抬起頭來,抽抽噎噎的道:“你……你是花差……花差將軍?”韋小寶大喜,道:“你記得我名字?”曾柔低頭嗯了一聲,臉上微微一紅。她臉上這麽一紅,韋小寶心中登時一蕩:“她為甚麽見了我要臉紅?男人笑眯眯,不是好東西,女人麵孔紅,心裏想老公。莫非她想我做她老公?不知我給她的骰子還在不在?”低聲問道:“曾姑娘,上次我給你的東西,你還收著嗎?”曾柔臉上又是一紅,轉開了頭,問道:“甚麽東西?我忘啦?”韋小寶好生失望,歎了口氣。曾柔回過頭來,輕輕一笑,低聲道:“別十!”韋小寶大喜,不由得心癢難搔,低聲道:“我是別十,你是至尊!”曾柔不再理他,快步向前,走到司徒鶴身畔。那王屋山四麵如削,形若王者車蓋,以此得名,絕頂處稱為天壇,東有日精峰,西有月華峰。一行人隨著司徒鶴來到天壇以北的王母洞。一路上蒼鬆翠柏,山景清幽。王屋山於道書中稱“清虛小有洞天”,天下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一,相傳為黃帝會王母之處。王屋派人眾聚居於王母洞及附近各洞之中,冬暖夏涼,勝於屋宇。

司徒伯雷的靈位設在王母洞中。弟子將首級和身子縫上入殮。韋小寶率領天地會眾兄弟在靈前上香致祭,跪下磕頭,心想:“要討好曾姑娘,須得越悲哀越好。”裝假哭原是他的拿手好戲,想起在宮中數次給老婊子毆擊的慘酷、為洪教主所擒後的驚險、一再被方怡欺騙的倒黴、阿珂隻愛鄭克晙的無可奈何,不由得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初哭時尚頗勉強,這一哭開頭,便即順理成章,越哭越是悲切,大聲道:“司徒老英雄,晚輩久聞你是一位忠臣義士,大大的英雄好漢。當年見到你公子的劍法,更知你武功了得,隻盼能拜在你的門下,做個徒子徒孫,學幾招武功,也好在江湖上揚眉吐氣。哪知道你老人家為奸人所害,嗚嗚……嗚嗚……真叫人傷心之極了。”司徒鶴、曾柔等本已傷心欲絕,聽他這麽一哭,登時王母洞中哭聲震天,哀號動地。徐天川、錢老本等本來不想哭的,也不禁為眾人悲慼所感,灑了幾滴眼淚。韋小寶捶胸頓足,大哭不休,反是王屋派弟子不住勸慰,這才收淚。他將巴朗星拉了過來,取過一柄鋼刀,交在司徒鶴手裏,說道:“司徒少俠,你殺了這奸賊,為令尊報仇。”司徒鶴一刀割下巴朗星的首級,放在供桌上。王屋派弟子齊向韋小寶拜謝大恩。本來韋小寶小小年紀,原也想不出這個收買人心的計策,那是他從《臥龍弔孝》這齣戲中學來的。周瑜給諸葛亮氣死後,諸葛亮親往柴桑口致祭,哭拜儘哀,引得東吳諸將人人感懷。幸好戲中諸葛亮所唸的祭文太長,辭句又太古雅,韋小寶一句也記不得,否則在王屋山上依樣葫蘆的唸了出來,可就立時露出狐狸尾巴了。這麽一來,王屋派諸人自然對他感恩戴德,何況當日韋小寶將司徒鶴等擒住之後,贈銀釋放,賣過一番大大的交情。但他是清廷貴官,何以如此,眾人始終不解。錢老本將司徒鶴叫在一旁,說明自己一夥人乃天地會青木堂兄弟。但韋小寶在朝廷為官,他的身份卻不能吐露,隻怕一有泄漏,壞了大事,隻含糊其辭,說他為人極有義氣,“身在曹營心在漢”,眾兄弟都當他是好朋友。司徒鶴一聽之下,恍然大悟,更連連稱謝,其時語出至誠,比之適才心中疑慮未釋,又是不同了。跟著談起王屋派今後出處,司徒鶴說派中新遭大喪,又逢官兵圍山,也冇想過這回事。錢老本微露招攬之意。天地會在江湖上威名極盛,隱為當世反清複明的領袖,王屋派向來敬慕,又是誌同道合。司徒鶴一聽大喜,便與派中耆宿及諸師兄弟商議,人人讚同。他當即向錢老本請求加盟。錢老本這時纔對他明言,韋小寶實是青木堂的香主。當日下午,天地會青木堂在王母洞中大開香堂,接納王屋派諸人入會。眾人拜過香主,便都是韋小寶的部屬了。他心中歡喜,飲過結盟酒後,便想開賭,和新舊兄弟大賭一場。李力世、錢老本等連忙勸阻,說道興高采烈的賭錢,未免對剛逝世的司徒伯雷不敬。韋小寶賭不成錢,有些掃興,問起王屋派的善後事宜。李力世道:“王屋山在山西、河南兩省交界,不屬咱們青木堂管轄。按照本會規矩,越界收兄弟入會,是不妨的,但各堂兄弟不能越界辦事,最好司徒兄弟各位移去直隸省居住。”錢老本道:“韃子皇帝差韋香主來攻打王屋山,司徒兄弟各位今後不在王屋山了,韋香主就易於上報。”司徒鶴道:“正是,小弟謹遵各位大哥吩咐。”韋小寶道:“司徒大哥,現下我們要去揚州,給史閣部起一座忠烈祠。這祠堂起好,大夥兒就去打吳三桂了。”司徒鶴站起身來,大聲道:“韋香主去打吳三桂,屬下願為前鋒,率同師兄弟姊妹,跟吳三桂這惡賊拚個死活,為先父報仇雪恨。”韋小寶喜道:“那再好也冇有了,各位這就隨我去揚州罷。隻不過須得扮作韃子官兵,委屈了一些。”司徒鶴道:“為了打吳三桂,再大的委屈也是甘心。韋香主做得韃子官,我們自也做得韃子兵。何況李大哥、徐大哥各位,不也都扮作了韃子兵嗎?”當晚眾人替司徒伯雷安葬後,收拾下山。會武功的男子隨著韋小寶前赴揚州。老弱婦孺則到保定府擇地安居,該處有天地會青木堂的分舵,自有人妥為照應。

韋小寶對張勇等言道,王屋山匪徒眼見大軍圍住,知道難以脫逃,經一番開導,大家一起歸降。他已予以招安,收編為官兵。張勇等齊向他慶賀,說道都統兵不血刃,平定了王屋山的悍匪,立下大功。韋小寶道:“這是四位將軍之功,若不是你們團團圍住,眾匪插翅難飛,他們也決計不肯投降。待兄弟申報朝廷,各有升賞。”四將大喜,知道兵部尚書明珠對他竭力奉承,隻要是韋都統奏報的功勞,兵部一定從優敘議。韋小寶初時擔心曾柔跟隨王屋派婦孺,前赴保定府安居,如指定要她同去揚州,可有些說不出口。待見她換上男裝,與司徒鶴等同行,心中說不出的歡喜。一路之上,他總想尋個機會,跟她親熱一番。可是曾柔和眾位師兄寸步不離,見到了他,隻靦靦腆腆的微笑不語。韋小寶想要和她說句親熱話兒,始終不得其便,不由得心癢難搔。倘若他隻是清軍主帥,早就假公濟私,調這小親兵入營侍候,但身為天地會香主,調戲會中婦女乃是厲禁,眾兄弟麵上也不好看,隻有乾嚥饞涎,等候機會了。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