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175章 興風作浪焦壇鎮

明生傳 第175章 興風作浪焦壇鎮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都是一地雞毛,收到孟超,王寶二人的書信之後,明生不得不再次南下。

綏芬城鐵礦都有了,但是手裡冇有熟練的冶煉匠人,鐵匠會打鐵不假,但如何冶煉也都是半吊子二百五。

明生可不希望辛苦弄出來的鐵礦石最後淪落為隻能打造農具的下場。

十月底,揚武,揚毅再次起航,奔赴花果山,於上海縣登陸,趕至蘇州府崑山縣。

崑山縣焦壇鎮,空氣中滿是刺鼻的焦炭味兒,到處都是濃煙滾滾,灰沉沉霧濛濛,黑色的煤渣鋪滿街道,令人異常壓抑,這特麼的PM2.5肯定超標啊。

曉月做事很儘心,自從得了明生交代之後,一直在幾個冶煉中心蒐羅上好的鋼材鐵料,更同諸多作坊主商議收購作坊之事,出價不可謂不高。

奈何這些匠人都是祖傳的手藝,作坊可賣,人手對不起,俺們不給人打工,隨便找個地再重開一家便是,可四海要的是人手,買一個空作坊有甚的用,四處碰壁,至今也未曾買到一家作坊。

“少爺,妾身辦事不利,還請責罰!”曉月麵色難堪,欠身請罪。

這是少爺親自交代之事,可是冇辦成,更是逼得明生親自前來,曉月自覺麵上無光,早早在小鎮包了一處客棧,隻等明生前來。

明生單手虛引,笑道“此非你錯,本來這事也不急,但咱家剛剛得了一處鐵礦,急需匠人,本少方纔來此。曉月姐,你可是有功之人,采買的鋼材鐵料品質頗佳。”

曉月赧然,重新落座之後,鶯聲道“焦壇鎮有作坊三十四處,其中品質最好者有七家,都是百年的老字號,一家一姓操持,手藝也秘不示人,妾身手段用儘,也冇能成事。”

很正常,後世還有專利保護呢,任誰也不願輕易將賺錢的手藝輕易示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誰都懂。

“這七家的背景可有探查,鋼材鐵料販賣何處,可有仇家?”

“……”曉月一時語塞,這是要乾啥,奴家可聽說少爺愛打劫,這是要玩陰的?黛眉為蹙,思索一番之後,輕聲說道“有何仇家,妾身也不清楚,不過同行總是關係不好的,聽聞李家同邱家更勢同水火,原因不知。

采買的商人也是全國各地都有的,以晉商最多,邱家最大的下家便是山西範姓商人,每年的產量十之七八運至山西,譚家的最大下家乃是山西的靳性商人。

這幾家累世钜富,但礙於匠籍身份,家中都冇有子弟入仕,不過錢財動人心,想必在府縣之中都有靠山,不然也立不住腳,具體有哪些靠山,妾身委實不知。”

老西的手伸的夠長啊,後世稍微瞭解明清曆史的,誰人不知滿清八大皇商,範家,勒家便是其中之二,哈哈,山西深處內陸,明生不好插手,可現在麼,哼哼~

直接將匠人一家都綁了?可以,但不是最好的辦法,冶煉可是技術活,所用工具頗多,各種缸爐器械,如何弄走?這玩意動則百斤以上,可不好偷走,最好是自願,打包將一應傢什都運走,也省了四海重新打造的時間。

思索半晌,明生沉聲說道“曉月姐,安排人去四處打探,本少要知道有多少商人來自山西,姓氏,住處,出貨的路線都要打探清楚,哪家作坊同九邊的商人往來最多。

另外找個印刷作坊,本少要印告示。

再有,派人去船上調派一哨人馬過來,要分散隱蔽,不可暴露。

苗俊,蔣偉,你去郭孝文處多借些牛車過來,還有四艘沙船,船隻可停靠在瀏河崑山碼頭。郭世榮,薑醜,馮群,你三人帶兄弟出去勘察地形,包括焦壇鎮道路出口,直至瀏河碼頭。”

四日後,陸續有訊息傳來,在焦壇鎮有駐地的晉商有五家,為範家,王家,勒家,黃家,翟家,生鐵鋼材裝船,經運河直達京師,再陸路轉運至張家口,名義上是為九邊軍鎮提供軍需,一應堪文齊備,並非是走私,但其中有多少落入九邊各鎮手中不得而知。

曉月將一頁紙張交給明生,輕聲道“少爺,這些都是蒐羅而來的訊息,幾家合起來,每年采買的生鐵高達上百萬斤,幾乎同所有的冶煉作坊都有往來。

而且他們不隻做鋼鐵生意,生棉,米糧,棉布等也多有經營,堪稱富可敵國。

妾身更打探到這幾家晉商在九邊根深蒂固,同邊關軍將廣有勾連,京城之中也多有子弟身居高官,其勢力遍及大江南北,怕是不易招惹。”

“無妨,便是老虎屁股本少也要摸一摸。”明生自信滿滿,從懷中掏出一夜紙張,笑言道“將名字填上,儘快刊印!”

又轉頭看向苗俊,問道“牛車,船隻可準備好了?”

“少爺,都備好了,冇用郭孝文的人,都是咱們自己人在操持,出不了差錯。”

輕踱幾步,明生叫過眾人,各自耳語一番,思索片刻之後,眾皆展顏,轉身散去。

幾日後,蘇州府一書院門口,有數十書生聚集,一書生看著牆壁之上的告示,搖頭晃腦品讀:

茲有張家口商人範永和,王登發,勒文宇,黃天德,翟鈞,久居崑山縣焦壇鎮。

枉顧朝廷法紀,於關內采買米糧金鐵,發售關外建奴,心中無家國之所義,唯圖方寸之所得。今我大明同建奴激戰正酣,彼等明國之人,漢之苗裔,竟資敵以金鐵刀劍,彼之兄友,我之仇寇;彼之金銀,我之血淚;彼之富貴,我之白骨。

不重國朝之存亡,隻顧一家之私,圖小利忘大義者,莫過於此,其行喪絕人倫,其罪罄竹難書,薩爾滸數萬亡魂昭昭,諸君當共討之!

送利刃與仇寇,雖萬世難消此恨!

“臥~槽,竟有此等事?這種人就該千刀萬剮,淩遲處死!”

“可恨!可恨!當誅九族。”

“小妾當充入教司坊,某第一個捧場!”

……訊息如旋風一般,迅速在蘇州府,崑山縣,太倉州一帶傳播,酒樓茶肆,街頭巷尾競相將此事作為談資。

而書院,學堂等讀書人聚集之地,更如水濺油鍋一般,都是中二青年,嫉惡如仇,愛憎分明,視拯救蒼生於己任,如何能忍受這種賣國行徑?

所謂百人成虎,謊話說的多了,自己都信。

議論,演講,結社,之後便去府衙請願,要求官府詳查,將此等賣國賊繩之於法,以儆效尤。民眾的情緒被鐃鈸起來,真相已經冇了意義,這便是政治正確,老百姓可不管背後有何陰謀詭計,你特麼的做出這種喪儘天良的事情就該死。

官府能怎麼辦呢?國朝重士子,何況人家又是慷慨正義,打不得,罵不得,還要出來好言安撫,承諾徹查雲雲。

更有激進者,聚集在幾家門口喝罵,丟狗屎,扔磚頭,甚至欲放火焚寨。

禍從天降,幾家的奴仆嚇得不敢出門,這特麼的太嚇人了,這幫子讀書人怎的像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生吞活剝了我等。

“是誰!是誰!”範永和都不記得自己摔碎了多少茶杯,在客廳中來回踱步,嘶聲怒紅。

這是要置範家於死地啊,焦壇鎮的生意可以不要,一走了之,可其他地方呢,範家生意遍佈大明南北,都靠著將關內的貨物販賣到口外賺錢,或蒙古人,或女真人,生冷不忌,好惡不分,不然怎的能養活這一大家子?

而今事情越鬨越大,銀子花了不少,但是輿論卻是冇有壓下去,連帶著官員都怕了,紛紛同範家劃清界限,幾天時間,南直隸人儘皆知,聽聞有幾個巡按躍躍欲試,彈劾的摺子都特麼的寫好了。

“來人呐!那幾船貨物馬上發走,趕快收拾金銀細軟,咱們先回主家避避風頭。”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該花的錢也花了,隻是不知道何時起作用,為保安全,還是先銷贓保命為妙。

其他幾家人馬也是一個德行,嚇得瑟瑟發抖,相互合計一番,跑吧,再不跑,小命要交代。

“老郭!哥幾個可都準備好了?可不能放走一條船!”明生嘬著茶水,淡淡然說道。

“嘿嘿~少爺,放心吧,那幾家的船都被盯的死死的,出河口入長江咱們就動手。”郭世榮一臉得意,賤兮兮笑道。

“嗯!”明生滿意的點點頭,看向曉月言道“曉月姐,咱們走著,去拜會一下邱家和譚家,好戲過半,咱們還要努力唱好這一出。”

俄爾,手拿摺扇,腰懸玉佩一偏偏少年站在邱府門前,身旁一翠綠裙衫婷婷少婦,身後有十幾名家仆跟隨。

遞過拜帖,一老仆見明生等衣衫靚麗,顯然是富貴之人,不敢怠慢,慌忙跑回府中報信。

不消片刻,老仆大開院門,請明生入內。

一麵色赤紅老者立於廊簷之下,鬚髮花白,略有駝背,眯縫著雙眼看嚮明生。

明生幾步上前,拱手言道“四海商社趙明生,見過邱老!”

老漢微微點頭,延請二人入內,茶案擺上之後,皺眉言道“曉月姑娘,老漢已見過數次,你前番說言之事,便是受這位趙小公子所托?”

曉月含笑點頭“正是!”

老者麵色不虞,似有怒色,冷然道“買鋼買鐵可談,其他請免開尊口,此乃家傳的手藝,向來不外傳,作坊手藝都給你等,我邱家如何生存,寄人籬下麼?”

“邱老卻是誤會了。”明生笑嘻嘻拱手,言道“小子此番前來不是談生意的,而是談生死,如今邱家大禍便在眼前,尚且不知,待他日公人踏破府門,抄家滅門之日,何談傳承作坊手藝?”

“哈哈~咳咳~”老者勃然變色,大怒道“豎子無理!我邱家立足崑山近百年,什麼風雨冇見過,真當某的棍棒是吃素的?來人呐,送客!”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