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243章 趙氏搬家

明生傳 第243章 趙氏搬家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牛頭城議事廳,四海高官濟濟一堂,無它,少東回來了,諸人早已經習慣的不能再習慣,人家十月懷胎,自己的少東十月在外,總之就是不能老實在家呆著。

每次回來固定的程式,將大家召集在一起,回顧一年的工作,再展望一番未來,彷彿女人的大姨媽一般,每年都有一次,很準時。

四海一切如常,該瞭解的在淡水也瞭解的差不多,大多部門都有忙有歇,冇什麼風浪起伏,唯獨移民署不分寒暑日夜都在忙碌,畢竟夜間也可以行船,在船上邊走邊睡也不耽誤。

顧問古老臉被氣得蠟黃,要求加月俸,加人手,鬼叫了半年也無人支援。

憑啥?大家都是平級,就你天天辛苦,俺們都是吃閒飯的不成?

所謂會哭的孩子有那啥吃,如今少東回來了,自然要哭的更狠,明生被折磨的冇有辦法,顧問古的要求砍半同意,都答應就不可能,讓其他部門情何以堪?

讓明生頗為無語的是鄰居李倧,這廝都呆在濟州島多少年了?

刀槍劍戟供應了不少,火繩槍都貢獻了千把杆,可特孃的還不去造反,明生盼濟州島望眼欲穿,奈何李倧占著茅坑不走,大好的土地就那麼荒廢著,每次回來都要問問在李朝的探子有冇有聞到什麼味道,可至今也冇有什麼訊息傳來,鬱悶啊,耽誤本少的正事。

另有一件好事傳來,明生都特麼差點忘了四海還有這麼一個部門,暗訪司。

司長鄧暄乃是劉招孫的下屬,錦衣衛小旗出身,受命打通河南,山西,陝西三地的移民通道,在四海銀錢支援之下,兩條線路沿途設有近三十餘家腳伕客棧,歇腳茶館。

不是吹牛贔,明生敢說四海客棧是現如今世界最大規模的連鎖酒店,一路從河間府滄縣起,通往延安府;一路從淮安府海州起,通往西安。幾年後的八大王,闖王翻雲覆雨之地,都被明生佈下了棋子。

如今總算是開花結果,千裡跋涉,運過來百多戶人口,可這特孃的這是杯水車薪。

可還必須得做,老百姓自己是肯定跑不到海邊的,跟著草頭王造反,那得死多少人?

據鄧暄來信,近年山西,陝西諸地多有乾旱,韃子也不老實,時常南下劫掠,百姓大多麵有菜色。這就不是什麼好事,小冰河緊逼,日子隻會一天比一天更壞。

時間緊迫,怎麼能在八大王造反之前拉更多的人頭過來呢?冇有河道通行,單純靠著雙腿走,這特孃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啊。

“錢爺爺,小子記得咱們的四輪馬車很是炙手可熱,如今生意如何?”

錢老漢傲然道“這是自然,咱們的四輪馬車在京畿,山東,南直隸都大有名頭,老漢算算啊,嗯,差不多售出了有三百餘輛,某記得還送了十幾輛去往京城打通關係,你那恩師徐光啟便有一輛。咱們自家所用可就多了,旌義,淡水都是馬車大戶,已經售賣了差不多有近四百輛。”

老漢語氣一頓,微怒道“可是後來麼,不少鱉孫車馬行都仿製咱們的馬車,咱們的銷量也就下來了,現如今每年也就百餘輛外銷的規模,都是對用料,雕花要求比較高的那種,普通的車馬行做不出來。”

呃……冇申請專利的鍋,不過這不要緊,隻要四輪馬車普及了就好。

明生這幾年少有登陸,卻是不甚瞭解內陸的變化,不由問道“也就是說這四輪馬車在大明算不得什麼稀奇玩意了,小子說的可對?”

錢老漢砸吧砸吧嘴,言道“可以這麼說,但大明有馬的畢竟有限,驢拉的小型四輪車居多,馬車大多為商賈豪門壟斷,冇背景的也不敢拿出來顯擺。便如眼前正在趕至的兩輛,都是魯王府的訂單,所用金粉不下十斤,其他名貴的東西更多。”

明生有些懵逼,這東西他從南洋弄過來就從未過問,不想四海將四輪馬車竟做出了奢侈品的味道,專供高消費群體。

這明朝的王爺可是都富的流油,比苦逼皇帝肥多了。

“這馬車可是在牛頭島生產?”明生笑問道。

錢老漢就有些懵逼,怎的這小子今天根馬車杠上了,到底幾個意思?隨口答道“如今咱們的馬車作坊有四處,牛頭城一處,淡水城一處,濟南一處,杭州一處。那馬車不易運輸,怎會都在島上去做。”

牛贔!明生喜出望外,轉頭看向馮通,問道“馮爺爺,您看咱們能不能成立一車馬行,或者所謂的鏢行,反正咱們的暗線已經成形,從沿海接洽貨物,或者乾脆接咱們四海自己的貨物,運往內陸售賣,回程之時剛好能運送移民,小子琢磨著一來一往起碼不會賠錢,同時運力大增,搭載的移民也會多出數倍。”

臥~槽,這就驚掉了一地下巴,俺們咋就冇想到呢,都是脖子上頂著一個腦袋,少主你過分了啊。

馮通愕然半晌,含笑點頭道“是個好主意,隻是需要打通的關竅不少,這一路上草頭王,巡檢司不知道有多少。”

明生大腿一拍,笑道“這都不是事,小子馬上去想辦法要官,買官也是可以的,這事就交給小子了,您安排一批得力的人手給鄧暄就是,馬車也可以著手打造,要便宜的啊,實用就好,咱不要什麼金漆雕花。”

這事說來急切,可真正實施起來事情多多,明生還要仔細思慮一番如何行事。

轉過天來,明生照例巡視牛頭,旌義二地。

牛頭城建立日久,繁華自然更勝淡水,車水馬龍,人潮洶湧,明生卻是冇有多看,兩個銅板過海,信步來到旌義牧場邊緣地帶。

蓋因為此地作坊相對集中,不單單有數十座風力磨坊,還有幾間新式作坊,便是毛紡作坊,玻璃作坊,這兩樣東西可是明生的心頭肉。

毛呢料子不需多提,保暖又抗風,這就是天然的冬季軍裝,毛線更是不必多說,女人們冇事便戳幾針,手快的半月就是毛衣一件,手慢的織個圍脖總可以吧。

可惜現實啪啪的打臉,至今為止,四海作坊的毛料也隻能染三個顏色,黑,白,靛藍,其他的顏色不是不可以染,過水就掉色,那是毀名頭的事情,四海可不敢做。

再有就是羊毛短缺,之前飼養的都是山羊,這玩意的幾根毛隻適合做劣質的地毯,關鍵他就不是長毛的羊,雖然從去年開始不停引進綿羊,但至今也不過千餘頭模樣,這作坊也是乾一月,停幾月,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量產。

收羊毛就算了,路途遙遠,成本不劃算。

不過玻璃作坊卻是令明生相當滿意,這玻璃如今都不需出牛頭城,隻李朝,日本的商人都求之不得,訂單已經排到三月之後,當真難以想象這東西竟如此受歡迎。

多建幾個作坊?你是不是傻,這東西在東亞隻四海能做,稀缺才值錢,就冇必要多做,多了價格必然大降。

當然,發出去售賣的都是屬於殘次品,也就是玻璃透明度不佳的那種,透明度較高的都被四海秘而不宣,去做更有附加值的產業,放大鏡,眼鏡,望遠鏡。

馮通對玻璃產業尤為重視,甚至比鐵匠坊的管控還要嚴格,每個作坊都有一伍軍兵駐守,嚴防工藝泄露。

望遠鏡基本不外賣,放大鏡,眼鏡都被四海炒出了天價,近視眼冇幾個,但老花眼多啊,都是逢年過節之送禮佳品,國朝以孝治天下,冇什麼比孝敬老人這玩意更合適。

走馬觀花,明生也隻是看看有無大的問題,這玩意有病就得治,冇病最好。

轉過天來,明生撇下瑣事,搭乘一艘快船徑直北上,航行不分晝夜,隻七日間便到得廣鹿島。

見過父母狗弟,以及廣鹿島一眾長輩,可惜劉招孫那廝又跑到遼南哪裡去浪,這廝幾日不找後金的麻煩便手癢腳癢,春哥也有的他去折騰。

本就是戰將,打仗是人家的專業,隻是不要賠本就好。

第二日夜,明生將全家聚在一起,神色鄭重道“爹,咱家得搬家。”

不待明生說完,老孃便道“這廣鹿島挺好的呀,我兒說說,這是要俺們搬到哪裡去?去大員管你那幾個婆娘麼,可先說好,老孃可不去大員,看著就頭疼,一腦袋爛賬,都不是省油的燈。”

狗弟趙明業就微微撇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哥肯定不是讓咱們去大員,天天被人管著多不舒服。”

明生狠狠瞪了狗弟一眼,轉頭笑嘻嘻言道“娘,您聽我說完,兒子九月便要再次趕往南洋,這一去怕是短時間不會回來,或兩年,或三年,那牛頭城誰來管?大員島誰來管?

有我爹在牛頭城坐鎮,這四海才能安穩,終不能咱們爺們拋下恁大的產業不聞不問,您可知道這其中的輕重?”

趙楊氏微微點頭,好歹做第一夫人恁多年,這其中的輕重厲害還是知曉的。

春哥皺眉道“兒啊,那廣鹿島怎的辦,交給誰打理?先說好了,那劉招孫肯定不行,打打殺殺在行,但是治民麼,那是一竅不通。”

明生笑道“兒子怎會不知,便交給仲平伯伯吧,心思穩重,遇事不慌,在京畿,山東也頗有人脈。

那毛文龍不是在皮島開鎮了麼?咱們也不同他們爭,隻看顧好廣鹿島一地便可,其他的地方由得他折騰,這其中的水太深,咱們四海不涉足其中。

隻那島上的百姓,咱們陸續都要遷走,而且越快越好,小子打算加快大員開發的步伐,冇人怎麼成。

李仲平隻要做好廣鹿島穩定,移民遷徙兩件事便是大功。

至於武備麼,兒子此次會將虎騎營帶走,劉招孫也都會隨隊一起走,這遼南暫時也冇什麼可折騰的,背嵬營交給譚琦就是,他一直在您手下效力,這人能力是有的。

咱家,福伯,張春來三家都要搬,今後一段時間牛頭城便是四海的統治中心。”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