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245章 孫元化的鬼主意

明生傳 第245章 孫元化的鬼主意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明生拜倒於地,高聲道“弟子有二事相求,還望恩師促成,一則欲求取南洋宣慰使一職,二則小子欲成立一車馬行,行商於山陝,托庇恩師名下。

此二事若成,小子願獻泰西巨炮二十門,火銃千杆,神目鏡十支於朝廷。”

嘶……孫元化倒吸一口冷氣,他也隻是聽徐光啟偶爾談及這個便宜弟子,知其在海外討生活,資財頗豐,不想還特麼是個軍頭,而且實力深不可測。

明生所獻之物看似不多,實則對財政緊巴巴的大明而言,堪稱一場及時雨。

有了這些物件,尤其是二十門大口徑火炮,廣寧城便固若金湯,不由問道“賢弟可不要消遣為兄,你所說泰西巨炮,口徑幾何?”

“十六磅口徑,兄長研究西學多年,當知磅為何物,可還滿意?”

“咳咳,初陽,你可能對忠廷不甚瞭解,為師之前卻是未曾告知與你。

你這小師弟可能折騰的緊,占了李朝的濟州島,福建對岸的大員,如今又染指南洋,他那戰艦巨炮,足以同泰西爭鋒,你道他為何不曾效力朝廷?嗬嗬,野心大的恨呐。”

孫元化一時無言,有些話心領神會便好,卻不能宣之於口,二人都是南方人士,似這等海外逍遙之士也見過不少,又都入了耶穌會,你道他們都是愚忠之臣?那就大錯特錯了。

良久,徐光啟巋然歎道“為師賦閒於家,隻能上書求肯,至於成與不成,也是兩說,話說你既有此實力,為何還要弄個宣慰使的名頭?這其中道理為師卻是不明。”

明生沉思片刻,言道“恩師,師兄同泰西傳教士多有交集,可曾聽其言民族為何物?”

見二人搖頭,明生嗤笑道“以小子理解,所謂民族者,同文,同語,同史,便如我華夏苗裔,可稱為同一民族,而大明皇帝陛下可視為一族之族長,一族之代表。

有族長在,小子且視自己為大明之民,何敢僭越?

然則小子深恨我大明故步自封,不能傳播於外海,此小子之所以在海外拚殺,為私利者有之,更為我華夏苗裔之前途。”

明生稍稍停頓,看了二人一眼,問道“敢問泰西人萬裡來我大明,所謂何求?世界有多少無主之地?泰西人占據多少?我大明占據幾何?”

不待二人回答,明生慨然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泰西人來此,無非為利益爾,你國強軍盛,他便對你尊敬尤佳,平等而視之;你國小軍弱,他便兵臨其國,占其土,奴其民,視百姓如芻狗。

其在南洋滅國屠城之舉不勝枚舉,累累白骨可堵河填湖,敢問恩師與師兄的教友可告知此等惡行與您?”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我觀那耶穌會多行善舉,扶貧濟困,賢弟可不要胡言亂語!”孫元化麵色有些微怒。

明生不理,看向徐光啟,問道“恩師也是如此想法?”

見徐光啟默然不語,明生苦笑道“恩師可能不知,月餘前小子在澎湖同荷夷大戰,共斬殺荷夷九百餘人,仆從海寇千餘人,可知為何?

荷夷擄掠福建沿岸百姓,共計千二百人為其築城,不過半月餘,你道死了多少?”

明生一下跳將起來,怒然道“半數!半數!都是被累死餓死打死的!女子更是被糟蹋無數,有一童名石頭,年不過七八,其身居然有數百條鞭痕,左眼失明,眼皮無蹤,都是你等口中的教眾所為。

彼之狼子野心,一手持書,一手握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哈哈~你道他心懷善心而來?怎麼可能,有冇有為善者?有,很少,極少,萬望恩師切不可被其矇蔽。

我大明自有傳承,隻需取其格物精髓化為己用,至於其他麼,嘿嘿,小子遲早會同他們刀槍相見,為我華夏苗裔打出一片天地。

此既小子之所以求告官職,以華夏之名,聚攏族民,侵略四野。”

良久之後,徐光啟長歎一聲,言道“某亦知泰西諸國侵略甚眾,不想竟囂張殘忍如斯,忠廷的話某是相信的,然則國事不昌,內有宦官專權,外有袞袞黨爭,為師也是有心無力,此話出得你口,入得我二人之耳,切忌不可為他人言。

為師自會勉勵為之,成與不成,隻看天意!”

“忠廷,你既有此雄心壯誌,為兄自當鼎力相助,隻是……”

孫元化看了一眼徐光啟,拉過明生小聲言道“隻是單單恩師之力或不可為,如今朝政為狗賊魏忠賢所把持,其人貪而無度,賢弟若是捨得資財,那南洋本就不是大明國土,料來這狗賊可促成其事。”

明生瞠目結舌,自己這位師兄,嗯,也是懂得變通之人,張口閉口狗賊,但能用還得用,似這等拿錢辦事的反而更加痛快,冇白叫一聲師兄,等他要掉腦袋之時,還是要救一救的。

據後世曆史記載,孫元化在崇禎年間巡撫登萊,鑄炮抗擊後金,並收納皮島兵將,可惜孔有德造反,將登萊禍禍的一塌糊塗,老孫也被牽連,以瀆職之罪被砍了腦袋。

“兄長可有門路?小弟縱是捨得錢財,也摸不到那廝的腳底板吧。”明生問道。

兩個門生嘀嘀咕咕,顯然是有不可告人的勾當,徐光啟果斷閃人,這等蠅營狗苟之事他不肖為之,但也知可能歪門邪道更有效。

見老徐走遠,孫元化方纔長舒一口氣,笑道“此事可不能讓恩師知曉,不然會捱罵的。”

明生點頭,示意孫元化繼續。

老孫神秘兮兮言道“此事說來簡單,那魏忠賢初為司禮監秉筆太監,他那些苦哈哈的親戚們也雞犬昇天,實則都是目不識丁,毫無見識之徒。

便如他的兄長魏釗,被敕封為錦衣衛千戶,卻是隻一味的撈銀子,其他的什麼也不知,好在此人拿銀子辦事,從未食言過。

這也不用為兄引薦,實話告知你,為兄怕壞了名聲,你自去拜訪就是,這廝不看身份,隻看錢財。

有恩師明麵上舉薦,又有魏釗暗中用力,此事可成。

至於那車馬行之事,你最好也托庇在魏釗名下,每年分潤一些與他,哪個還敢攔截於你?至於路上的草寇,這個卻不是官府能幫的,你隻能自己想辦法。”

明生大喜,躬身拜道“多謝師兄提攜,初陽兄若是有暇,可去廣鹿島一遊,小弟那些手下自會以禮相待,其實你做這官有甚的意思,不若同小弟去南洋闖天下。”

“呃,不可胡言亂語。”

孫元化這就怒了,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自去瀟灑,某自有主張。”

明生就暗中撇嘴,早晚有你後悔的時候,四海格物院有啥不好的,比這什麼勞什子六品主事不要太瀟灑。

俄爾,酒宴擺上,師徒三人言談歡笑。

明生妙語連珠,講述南洋的奇聞異事,當然也夾雜私貨,何為葡夷,荷夷的香料貿易,何為西夷的運寶船隊,何為殖民主義,這些對明生而言如同喝水,但對大明的士大夫而言,卻是初次聽聞。

便如大明的財政,一年不過二三百萬兩,即使包括魏忠賢搜刮的內怒在內,也不過五六百萬兩,可人家西夷幾艘運寶船便有這些資財。

大明白銀多不多?很多,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蓋因為大明是貨物輸出國,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銀不知道有多少,但那是民間,朝廷卻是冇錢。

你商稅都不收,哪裡來的銀子,每年那可憐巴巴的收入都是農民貢獻的,這不是開玩笑麼。

話說那些士大夫不懂麼,肯定都懂啊,可特麼真要從自己腰包裡掏銀子,那便是生死仇寇,老子弄死你。

徐光啟同孫元化也是士大夫,雖說是開明士大夫,但開明的能有幾人?即使讚同明生所言,也隻能聽聽,這話卻是不敢說,否則立馬便舉世皆敵。

這也正是明生任由後金同大明鬥毆而不插手的原因,有些東西不打碎它,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變,而自己人又不好下手,後金的刀快,正逢其時。

轉過天來,明生辭彆二人,沿運河北上京城。這也是做海盜落下的毛病,有船絕不騎馬,在水上就有安全感。

按照孫元化的指引,尋到魏釗府邸,好歹他也是官身,雖說僅僅是小小的六品武官,但足夠了,起碼有資格遞上拜帖。

可這特孃的送禮之人是不是太多了?烏泱泱排了有一裡之遙,還不時有插隊的,春運買票也不過如此。

乾!還是要銀子開路,拜帖遞上之時,內中不但夾了十幾片金葉子,更有一紙禮單,洋洋灑灑的禮物,明生看著都心疼。

那金葉子自然是門子的,即使再奢豪之人,也冇有送下人金葉子的道理,可明生就這麼乾了,更何況明生的禮單也著實驚掉了門人下巴。

不肖片刻,明生繞開賄賂長隊,進入魏府,若是目光能殺死人,明生早被萬箭穿心。

進得廳堂,居中高坐的是一四旬漢子,麵色黝黑,大黃牙,高額頭,握著茶盞的大手也是又黑又粗,一身綢衣,這就怎麼看怎麼彆扭,似老農多過官員。

可這年齡不對吧,魏忠賢五十多歲,他哥怎的如此年輕?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