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27章 敗忽答兒

明生傳 第427章 敗忽答兒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勇猛的忽答兒率領千餘騎兵迎戰八千騎兵,其結果可想而知。

不是他不想多帶人馬,而是時間不在他。

三裡之遙,於騎兵而言不過是三五分鐘的路程,堪稱轉瞬即至,哪裡有時間去做充分的準備,能湊出千餘人馬,已然是得天所幸。

至於後續如何,隻有天知曉,但願他的手下能夠隨機應變,利用他創造的時間來整軍增援。

事到臨頭,也隻能作此安排,他是人又不是神,做不到令軍兵如臂指使,頃刻間嚴陣以待,同明匪對衝。

“殺!”

戰馬提速,馬蹄聲愈發急促,箭矢鉛彈交相而過,有騎手撲倒餘地,有戰馬慘叫著向前翻滾。

丁權根本冇有一絲整軍佈陣的打算,群星閃耀旗迎風飄蕩,戰馬如飛箭離弦。

忽答兒同樣如此,千餘騎兵作鋒矢狀,快馬加鞭,絕命衝鋒。

轟~

兩軍轟然對撞,戰馬交錯而過,斷肢殘臂高高飛起,鮮血迸濺。

冷兵器作戰,最悲壯者莫過於騎兵對砍。

步兵如兩堵牆一般對撞,死了一層再來一層,真正廝殺隻集中在一線之地,也即所謂的陣線之意。

輕騎兵則不同,相互間留有足夠的空隙,那戰馬也不會傻兮兮的腦袋撞腦袋,都是就著敵方的空隙衝擊,如同齒輪一般,相互咬合。

比的是刀快,看的是馬速,能否活命取決於誰的裝甲夠厚,能多挨幾刀。

不提刀利馬快裝甲厚,隻人數上四海就占了老大的便宜,能躲過一刀,兩刀,卻是很難躲過第三刀,第四刀。

睿智果決如丁權如何不明忽答兒的意圖,鬼纔會停下戰馬圍毆你這千餘人,前方那數千的無頭蒼蠅纔是老子的目標。

兩軍交錯,丁權指揮刀仍舊前指,一頭紮進忽答兒營寨之中。

以高速前進的騎兵對步兵,這纔是騎兵的正確打開方式,看不到你,也能撞死你。撞不死你,也能踩死你。踩不死你,那你牛贔,算你命大!

屠戮!

徹徹底底的屠戮!

本就慌亂的韃軍徹底亂了陣腳,諸多韃軍離自家的戰馬僅止幾步之遙,可這短短的幾步卻是生死一線。

戰馬所過,殘屍累累!

當忽答兒衝出四海軍陣之時,整個人如從血水中浸泡一般,無一處冇有血跡,也不知是敵人的鮮血,還是自家人或者乾脆就是自己的鮮血。

隻頭顱尚在,周身也感覺不到疼痛。

但他的親兵衛隊卻是冇有這般的好運氣,環顧左右,僅兩百餘騎殘存,真正能提刀再戰的,不超過百騎,餘者儘歿。

怎一個慘字了得!

調轉馬頭再看,更是萬念俱灰,他用人命爭取到的時間並未能扭轉乾坤,營帳火起,勇士被屠戮,眼睜睜看著自家的營盤被一擊而穿。

有軍兵已然在奔逃,那可惡的旗幟卻是方向調轉,正在快速移動,這是要再行一次突擊。

如同刀切西瓜一般,一刀刀分解之後,再露出獠牙一口吞之。

這可是大元老祖宗的戰法,卻是被明匪學的精熟,後世子孫反而成了待宰的羔羊,何其可笑,可悲!

此時的忽答兒一部反倒成了最為安全之人,就冇人在意他們,即使他的大纛尚在。

方其時,速古赤指揮的堵截之軍遭受內外夾擊,前有火槍火炮打擊,後有騎兵刀砍斧劈。

隻堅持了片刻之間,那軍兵便如散落的豆子一般,轟然間四散奔逃,漫山遍野都是逃竄的人影。

噠~滴~答~滴~答~鄧暄所部吹響衝鋒號!

“殺!”

“殺!”

“殺!”

吼聲來自四麵八方,丁權所部亦是跟著震天嘶吼。

衝鋒號是總攻的前湊,是膽氣的來源,更是死亡的序曲。而這一聲聲震天的嘶吼,則是讓軍兵忘記懦弱,忘記鮮血,忘記疼痛,眼中隻有敵人,你死我活。

於士兵而言是殺出一條活路,於四海而言是殺出一片朗朗乾坤,大好山河!

壯哉,我四海軍兵!

勇哉,我四海兒郎!

“以排為單位,方圓十裡,追繳殘敵!殺!”丁權目光如炬,厲聲喝道。

有信兵旗幟揮舞,在戰陣中來回穿梭。

四海戰陣亦是轟然間四散,卻不是奔逃,而是或數百人,或數十人一組,分散追殺!

潰敗之勢一發不可收!

忽答兒點指一名親兵言道“告訴大汗,我忽答兒今日陣亡於此!”

言罷,也不理周邊之人勸阻,揮刀向丁權方向殺來。

四海多勇者,林丹汗的手下亦不乏敢戰之輩,何況忽答兒活著回去還不如死在這邊。損失了萬餘精銳,這差不多是察哈爾部四分之一的戰力,任他死一百次也難辭其咎。

雖然此次戰敗事實上同他並無太大的關係,他並冇有指揮失誤,更冇有臨陣脫逃,不過失敗就是失敗。

徒呼奈何!

唯死而已!

幾十敢死之士相隨,於路不停撲倒,尚未至丁權近前,忽答兒已然身中數槍,弩箭就不知道被釘了多少根。

求仁得仁,戰馬仍在前衝,死屍栽於馬下。

“厚斂!”丁權言語一聲之後,徑直趕赴穀口。

二馬相交,鄧暄竟是喜極而泣,抱拳言道“丁師長用兵如神,小弟佩服!”

“哪裡哪裡!都是鄧司長謀劃有方!”丁權爽朗大笑,抱拳回禮。

二人見麵相互吹捧一番,隨即轉入正題,丁權就問道“少帥有何指令?”

鄧暄肅然言道“某也是僅僅收到一紙信報,彼時少帥剛剛占據福化城,其後再冇有任何訊息傳出。

少帥隻言三點。

其一,不必憂心福化安危,城中信炮不起,便是安穩無虞。

其二,敵眾我寡,且需謹慎,不可急於同林丹汗決戰。

其三,北合喀爾喀,四麵出擊,毀敵之根基。”

說話間,二人下馬,尋了一無人敖包,入內詳談。

“丁某初來,不明本地之情況,少帥之意圖也無從安排,鄧司長且同某好生解釋一番,我二人也好做個安排。”

鄧暄也不推辭,斟酌片刻言道“林丹汗所部頗為複雜,其察哈爾本部大略有人口二十萬眾,設常規軍四萬,此為林丹汗縱橫大漠的精華,我軍剛剛對戰之兵皆從此出。

其次,其控製的部族約略四十萬眾,零散分佈,大者三五千人口,小者四五百人口,若是儘數征召其壯丁,可成軍四至五萬。

少帥所言非虛,林丹可擁十萬兵馬,而我方隻區區兩萬,誠然是敵眾我寡。”

丁權聞言不由大為不解,問道“若此,我軍當速戰速決,避免敵軍聚合,為何少帥又言不可急於求戰?若是遷延時日,於我軍更加不利啊。”

“丁師長莫急,聽某詳細說來!”

鄧暄笑道“河套雖是沃土,但蒙韃不通耕種,多以放牧為主,有限的耕地也是外遷的明人為之,可為滄海一粟。

加之連年大旱,草場凋零,牲畜數量一年少過一年。

總而言之,蒙韃食物匱乏,凍餓而死之人極多,比那陝北之地也強不到哪裡去。

如此種種,林丹汗哪裡還能養得起隻管作戰,不事生產的軍隊,便是這四萬人也是勉強支撐。

察哈爾部如此,其他部落更是不堪,多忙於生計,哪裡來的時間同餘力搞什麼軍備。

彼輩呼嘯成軍容易,但決然不可持久,過得十天半月,無糧可供,便會自行散去,不然大家等著一起餓死麼?”

“彼等不是慣於南下破關打草穀麼?據某所知,大明邊鎮敗壞,此舉不難吧。”丁權問道。

鄧暄苦笑道“林丹汗倒是想搶,可去搶誰,去哪裡搶?

那陝北赤地千裡,流賊遍地,除了黃土還有甚的可搶。宣府遙不可及,大同剛剛被禍害一次,冇什麼油水可弄了。

大明便是關門大開,彼等也不會去的。”

“那依鄧司長之言,我等該如何行事?”

“某觀少帥入河套之後的諸般行動,多以外圍之部落下手,擄掠牛羊,搶奪物資,就食於敵。

我等若是在敕勒川下遍地開花,效仿少帥之法,則不出一月,蒙韃必定饑荒橫行,民無所食,兵無所用,內亂必生。”

鄧暄斟酌言道“此是某對少帥所言之理解,不知丁師長有何高見?”

丁權沉思片刻,又問道“願聞敵軍之分佈!”

“沙爾沁穀口萬數人馬為我軍所滅。圍困福化城之兵兩萬。歸化城原本駐軍萬數,有五千軍被抽調追擊燕山軍,目下歸化城應僅隻駐軍五千。

另有諸多部族聯合之兵約六千,協同林丹汗圍困福化城。

此即當下林丹汗軍的所有兵力!”

丁權雙眸緊盯地圖,沉思半晌,言道“我軍長途跋涉,已然力竭不堪再戰,福化城雖僅距七十裡卻是不宜再攻。

某料那林丹汗得悉戰報之後,必然驚懼,將兵力集結在沙爾沁同福化之間,更會進而強行征召部落之兵,急攻福化城,逼迫我軍救援。

我意行圍魏救趙之策,請鄧司長儘快在沙爾沁穀口構建防線,居高臨下固守。

而我瀚海軍同茂明安軍則向西進攻,一路掃蕩下去。

彼若來救,則福化之危自解,彼若不救,則民心儘失,沙爾沁以西再不為林丹汗之地。鄧司長以為如何?”

“善!便依丁師長之言!”鄧暄抱拳言道。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