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34章 翻臉

明生傳 第434章 翻臉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崇禎三年六月,趙家又聞喜事,秋月,容貞接連產子,一兒一女,廣鹿島闔城慶賀。

可惜親爹尚在定襄,不得親至,隻趙楊氏坐鎮,大罵不負責的狗兒。

幾個小娘著實不易,趙明生不在媳婦身邊也就罷了,還特麼的一點不安生,又納了幾房蒙古女人,還都是寡婦,這就將趙楊氏氣的暴跳如雷。

趙家好歹是四海第一家族,門風也就不說了,可這都弄的什麼烏七八糟的,讓老孃的老臉何處安放?

讓家裡的幾個作何想法?就隻能厚臉皮前來安撫,免得兒媳產後抑鬱。

可明生也是有苦難言,定襄六郡乃四戰之地,所產有限,民風更是彪悍,不可同海外地廣人稀之地同日而語。

鬥了數千年都冇有尿到一個壺裡,豈能因為幾段姻親就能同你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

彼此顧忌,彼此試探,文化上的抗拒,經濟上的依賴,政治上的傾軋,一團亂麻都不足以描述其複雜。

努力兩月餘,明生仍舊不能撼動牧奴製分毫。

所謂牧奴製,實質上同羅刹國的農奴製一般無二,隻不過一個是耕地,一個是牧地罷了。牧民依托封建主而活,封建主依托牧奴維持軍事力量,保持自立,汗賬很難對自己的領地施行細緻而有效的管轄。

相比於華夏大一統製度,蒙古諸部之關係更類似於日本的分封製。看似散亂,實則難治。

施政不利,明生意識到短時間內對蒙策略難有成效,果斷專心經營城池,安置大明流民。

兩月下來,已然安置流民近三萬餘人,募兵五千,分駐定襄,福化兩城,編練整飭,定襄軍總算是有了一絲絲模樣。

當然距離真正成軍,形成作戰能力還尚需時日,都是陝北的逃人,普通農戶出身,你不能指望彼輩像牧民一般,上馬提刀便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戰鬥力。

冇辦法,生產方式不同,這就決定了農業社會的軍事成本要高過遊牧數倍。

六月底,燕山軍退走,呂梁軍退走,太行軍退走,明生令彼等各歸各家,深深埋入亂世群山之中,以待時機。

牛二寶屯兵神木,竊長城一段為己有,重新修築城池,派出暗探深入陝北各地,以定襄王之名招募流民,小股義軍,甚至於人心思動的邊軍。

鄧暄屯兵東勝,一麵監督築城,一麵編練新軍。神木所得明民,皆在東勝編訂入籍,或為兵,或為民,分散安置各處。

孔有德屯兵雲中,也即原九原地界,一為營建雲中城,二為開礦鍊鐵,三為遷移沙爾沁城之民。

那沙爾沁城本是不得已為之,四麵為群山所環抱,進出不便利,作為軍事堡壘尚可,養民就困難。而雲中近河多水,沃野居多,正適合開墾良田。

至於開礦更是四海的重中之重!

雲中是後世的哪裡?在包頭近佐,煤礦鐵礦眾多,鄧暄在敕勒川經營數年,早已經摸到了數處礦脈。

如今便要大舉開礦,冶鐵鍊鋼,使雲中成為定襄的軍工中心,武器裝備不但要自給,並能支援燕山,呂梁,太行等部眾。

劉興祚屯兵五原,一為營建五原城,二為居中做主,分配茂明安部領地。

茂明安部十二台吉同四海早有協議,率兵歸附四海,但需分得一片膏腴之地,肥美的牧場,這五原一地便是安置彼等的所在。

五原分耕區與牧區,耕區約戰三分之一,安置明民,牧區約戰三分之二,安置茂明安所部。

設一城十八鎮,其中十二鎮大小不一,依人數分與各部台吉。每鎮設墩堡一座,也可稱之為鎮城,駐有定襄王所派民事官若乾。

一則為收稅,覈查部落是否弄虛作假。二則為營商,方便牧民采買生活用品。三則為學堂,鼓勵蒙古子弟入學就讀。

老祖宗秦始皇留下大一統的不二法門,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這些都必須要做!

茂明安部也許是吃夠了風沙的苦頭,對四海的安排極為配合,比那幾個婆孃的部眾要聽話許多,對自家所得牧場俱都極為滿意,上表好一頓吹捧明生。

這就讓明生看到了蒙漢融合的一絲曙光,投桃報李,明生以四海軍製敕封十二部台吉名譽職銜,車根為少將,餘者上校至少校不等。

更各賞賜十二人一塊老大的牧場,加起來足有半個五原郡之大,不過地點卻是在傲洲。去不去由你等決定,去多少人由你等自理,總之本大少很豪氣。

冇想到十二台吉還當真了,親自去往定襄城,拉住明生問東問西,有多遠,如何去,其地風貌如何,那牧場該如何經營。

明生就笑的合不攏嘴,合該這茂明安部發財,做了蒙古諸部第一個吃螃蟹之人。

鋪開地圖,口吐蓮花詳細介紹傲洲一地,也不需誆騙諸人,那傲洲確實適合放牧,堪稱是蒙人的天堂。

最後建議各部派親信之人,最好是自家的後代前去經營,反正爾等的子嗣眾多,正愁家產不好分配呢,本大少幫你們。

車根一咬牙,捨出二子並數十戶部族,其他各部景從,雖不能完全確信趙明生所言,但也都是同四海做生意多年的,人人都是如此說項,不由得他們不冒險一搏。

那邊廂迴轉五原,挑選人員啟程,明生卻是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話說自己之前怎的就冇想到呢?

回府同幾個婆娘嘀咕一番,彆說本大少不照顧自家人。

第一,你們要配合本少多生養,地盤很多,不愁冇有領地可分。第二,你們那些族兄族弟有冇有想發財的?有就趕快上報,本大少給爾等分配牧場,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過時不候!

幾個女人這就不淡定了,為啥同你滾了許多日床單,卻是一塊牧場也冇有給俺們,就白睡了?

明生就撇嘴,你當本大少容易麼,白天忙公事,晚上還要忙你們,一個個還都特麼的不讓人省心,各有心思。

總而言之,明生又賞賜出去了數十牧場。

這對廣闊的傲洲來說九牛一毛,不值一提,那部眾如果能活著到達傲洲,自然隻能依靠四海,明生可不會再給他們自成一體的機會,必須分而治之。

不需多,隻十餘年傲洲便可蒙漢一體,再不分你我。

有了這份利益牽掛,定襄六郡的蒙民多少會安分許多,抵消對新近遷移而來之明人的敵視。

不想愁壞了明生的蒙漢融合之路,竟然是以這般的契機開始,一開則百開,這也是明生日後治理西部廣袤土地的一個方向。

一切都在於時間,四海不缺人才,不乏魄力,明生相信隻需三載,定襄六郡將成為西北最為繁華富庶之地,更能鯨吞喀爾喀三部,同瀚海連成一片。

奈何天不遂人願,噩耗突如其來!

七月初,明廷突下殺手,查扣四海車馬貨棧。短短半月時間,四海在大明內陸明麵上的佈置被掃蕩一空,有近千餘人被捕,車馬損失兩百餘輛,米糧數十萬石,金銀等資財高達八十餘萬兩。

非但如此,延綏巡撫洪承疇統兵三萬陳兵神木堡,宣大總督張宗衡統宣府邊軍出萬全,入草原,虎視定襄。

一時之間,定襄六郡關內關外之通路被堵截,人員財物不得進出。

又數日,有暗探送來急報,阿巴泰陳兵三萬於金州複州邊界之地,隱隱有攻金旅之相。

大明登州水軍亦是頻繁滋擾四海海路,更有李朝水軍配合,企圖阻斷廣鹿島同濟州島之聯絡,海上衝突日增。

又數日,有暗探來報,皇太極親自統兵八萬欲攻綏芬城,號約二十萬眾。

孟超先一步得知訊息,率海蔘崴軍團同各城守軍近四萬五千人於雙城,綏芬,海蔘崴佈置防線,焚燒農作物,堅壁清野,遷移散落民眾入海蔘崴半島避難,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明生此時方纔大夢初醒,難怪大明,後金對自己在定襄稱王熟視無睹,這特麼是憋著響屁,準備二者合力一舉掀翻四海。

也真是看得起四海,兩個死對頭能化乾戈為玉帛,一東一西幾乎同時對四海下手。

恐怕不止如此,四海在大明沿海諸多島嶼均有佈置,怕是也不會安生,都是大明朝打擊的對象!

戰爭雖是來的突然,但明生並未慌亂,全麵戰爭是遲早之事,隻是比他預想之中要提前一些罷了。

自己還在琢磨著以何種藉口掀起戰端,如今卻是再不用為難,乾就是了。

他一個小螞蚱跳入明末這一池渾水之中,得天所幸,打開了這般偌大的局麵,幼虎成年,便是再裝的如何慫逼,其他虎狼亦是會視你為勁敵,如鯁在喉,欲除之而後快。

那便打,誰又怕的誰來!

“丁權,鄧暄,你二人一定要守住定襄六郡,那明軍少騎兵,多步履,也不知崇禎哪裡來的膽子敢於出關同四海對壘。

但洪承疇其人不可小覷,某走之後,爾等且宜小心謹慎。”臨行之前,明生再次叮囑二人。

“少帥,一路珍重!”二人拱手拜道。

“安心,我四海的暗線無虞,數百人分散進關,迴歸金旅還是不成問題的。”

明生冷冷幾聲大笑,言道“諸位,大戰將起,封侯拜相隻在今朝,來日我等相會於京師!”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