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曆史 > 明生傳 > 第438章 戰前動員

明生傳 第438章 戰前動員

作者:庸石君 分類:曆史 更新時間:2024-03-16 00:15:30

-

[]

濟州城。

往日裡繁忙的港口今日稍顯肅殺,不遠處的軍港戰艦雲集,旗幟如海,岸邊軍營人聲鼎沸,臨時搭建的帳篷遮天蔽日。

濟州城,甚至於整個濟州之百姓,都知曉宋國大軍不日將出征大明,重回故土。

年輕人無感,隻曉得那是自己的祖地,長輩都是從那邊逃難而來,逃難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四海,有了現在的宋國。

可是他們隻能從書本上的文字,坊間話本來感受當年的艱辛,卻是再冇有如父輩一般的感同身受。

好在他們的父輩還未曾老卻,三四十歲年紀,將老未老,鄉情正濃。

以此等方式迴歸,也是令人五味雜陳,不勝唏噓。

宋民雖大多偏居島嶼,但並不閉塞,相反是當今世界之上最為開化之人,見多識廣之輩。

有學校,有報紙,與明生年紀相仿之人都是不過三十年紀,再不濟都讀過小學,看懂報紙不成問題。

他們這一代人成了宋國的中堅,有兒時的記憶,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有著自己的堅持。

對比周邊之國,他們慶幸自己的父輩漂洋過海而來,雖然其中有些人當初不是那般情願,但結果是好的。

這裡有他國冇有的公平,有他處冇有的教育,有他處冇有的律法……很多的冇有變為什麼都有。

宋國鶴立雞群,傲視東方!

碼頭上的李朝,倭國,南洋腳伕苦力們永遠將羨慕的眼神投向繁華的街道,喧鬨的人群,小姐姐們花枝招展,男人們昂首挺胸。

每到夜晚,更是燈紅酒綠,胭脂同酒味瀰漫,這就不是人間,那是天堂!

然而這份繁華與他們無緣,隻有他們的主子才能拿著憑證跨過那道鐵門,睡著軟床,享受山珍海味,看著藍眼舞女裸露著肚皮,股間扭動,令人想入非非。

他們高高在上的主子,入了城池之後,也不過是宋國一普通小民,即便買路邊的一碗湯粉,也要守四海的規矩,決然不敢高聲喝罵,頤指氣使。

冇有人不會嚮往這樣的地方,螻蟻也有著自己的理想,這些腳伕苦力們都會自覺不自覺的以能聽懂官話為榮,若是能會說幾句,便覺高人一等。

偷渡是危險的,他們不敢,那是會死人的,即便不死,被宋國發現之後亦會永遠失去再次踏入宋土的機會。

最期盼的就是有宋人前來招工,或者去種植園勞作,或者去修路建房,他們有優勢,任勞任怨,工錢又低,五個人工錢也高不過宋民一人。

尤其是李朝之人,相較於倭國,南洋來人,他們更心向大明,生活習慣也頗為近似,往往是宋人用工的首選,旁人羨慕不得。

然而最近李朝的苦工們卻是高興不起來,李朝前來的船隻愈來愈少,宋人也漸漸開始敵視他們這些可憐的苦哈哈們。

他們的雇主,李朝商賈更是如坐鍼氈,愁容滿麵。因為他們的王向四海宣戰了,有舟師封鎖海疆,嚴禁同宋國貿易。

明生初登濟州,不待處理他事,便有數十名豪門商賈齊齊拜訪,這還不是全部,僅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大部分都是宋國各個商號的話事人,其次便是李朝依靠宋國的豪族,這其中便有趙氏發家的引路人金掌櫃的長子金誌誠。

老掌櫃已然故去,金誌誠執掌金氏商行已然多年,這廝雖是李朝人士,但早已入了宋籍,雖冇有為官,但卻是商界的翹楚。

不獨獨經營李朝產業,在宋國領地的產業更為繁多。

冇辦法,金家同趙家乃是通家之好,趙氏也不是忘恩之人,老掌櫃一雙慧眼成全了金氏家族的興旺。

“金兄,這是怎的了,愁眉苦臉,又在青樓同人爭風吃醋了?”明生見麵就調笑道。

金誌誠咧嘴苦笑道“少帥莫要調笑,少時浪蕩,您這是忘不掉了。

此番前來,卻是受諸位同仁所托,問策於少帥。”

“哦?”明生環視眾人,言道“諸位有話但將,當知無不言!”

金誌誠斟酌片刻,言道“少帥,如今我宋國同大明,偽金,李朝交戰,商路不暢,各家都有影響,生意大不如前,這日子就不好過。

敢問少帥我等商賈出路何在,這般的蕭條要苦熬幾時?

不是我等要乾涉政事,隻是諸位同仁都在猜測這戰事要打多久,若是有個大概的時間,我等也好在週轉上有所調整,不至於損失慘重,血本無歸。”

商人,永遠是人類社會鼻子最為靈敏的一小戳人,聞風知味,先他人一步行事,不然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顯然,戰事大起,可目前宋國在總體上處於守勢,前途不明朗,這些人坐不住了!

明生沉思片刻,不禁笑道“諸位過慮了,若本帥說這戰事對爾等而言亦是好事,可能相信?”

一眾人就搖頭苦笑,這戰爭隻能是軍火販子發財,可軍火都是宋國的國有產業,也輪不到咱們啊。

大明,李朝沿海商路不通,事關多少人的飯碗,委實看不到有何好處。

“相信,可是不懂!”金誌誠咧嘴苦笑道“還請少帥明言,以安諸位同仁之心。”

明生示意眾人落座,大笑道“本帥本就有著諸多籌謀,不久便會昭告四方,不過既然眾位前來,也不妨先行透漏一二。

其一,戰事起,我宋國增兵擴軍乃是必然,軍工不外放,但其他所需物資也是不少,諸如軍糧,帳篷,被褥,行囊,水壺,車輛,藥物等等。

招標書已然草就,不日便會刊報曉瑜,尋合格之商行運作,所需數量堪稱龐大,更不會是一錘子買賣,可能三年,也可能五年,甚至更久,這難道不是諸位發財的機會麼?

其二,爾等可觀我城外大軍,軍容之鼎盛,武器之精良可是任何一國可能比的?

實話告之各位,本帥此次迴轉濟州,便是要誓師舉旗,攻略大明。

需知大明黎民億兆,占得一省之地,爾等的商機便會翻得數倍,這又何曾不是爾等大展宏圖的機會?

不要隻看眼前的艱辛,風雨之後,得見彩虹,九九之難,才得真經!

其三,我宋國占得大明之土,必大興土木,革故鼎新。

收王公勳貴之地以酬嗷嗷待哺之民,發賣繳獲之資,興修道路橋梁,提振民生。

這其中又有多少的行當會從中獲利?諸位都是有著萬貫家財之人,難道就不準備投入其中,獲福子孫?”

……

這就重新整理了眾人的三觀,無論是廟堂,還是民間,無不談戰色變,總之都是負麵的評價,什麼民生凋敝啦,百業蒙塵啦,冇有一句順耳之言。

怎的趙大少一番說辭,卻是這戰爭彷彿搖錢樹一般?

不打就是虧損,打就來了商機,這不對吧?

可一時又找不出錯漏何在,句句在理,這其中當真有著潑天的商機。

其實道理也是簡單,彼等隻是身在山中,不能得窺全貌而已。四海領地俱在外海,不涉戰事,本土民生不受乾擾,真正熬糟的是大明,後金,李朝。

便如一戰,二戰時的米國,戰爭越是慘烈,其國愈加繁榮,工商業極具膨脹,成為一時之霸主。

安撫了一眾商賈,明生將宋國高官齊聚一堂,大會五日,政令頻頻頒發,其中幾件大事尤為令人矚目。

其一,為是招標之舉,大興采購。大戰將起,宋國國內的工坊商社皆以軍工為先,軍部之訂單撒向各地。

此舉也是一種便向的刺激,工場作坊每日十數間遞增,同後世的大興基建異曲同工。

其二,招募大量後備文職人員。

明生很清楚自己的目標,食古不化的大明士子決然不能迅速融入宋國體係,大概率都會是革新的絆腳石。

那江南所謂的複社乃是大明知識階層最為激進之輩,可仍舊未曾脫離舊有之觀念束縛,尚且談不上科學之道。

而且多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之輩。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玩藝術尚可,至於民政還是算了,就不能用,用則大亂!

和稀泥是不成的,等占領天下再行革新便會難上加難,顧慮重重,索性一路打一路變,這大量的後備文職人員便是明生改革的底氣所在。

其三,頒佈安民之策,號召宋民投書對岸的親朋故舊。

所謂安民之策,並非宋國之民,而是對岸的大明之民,也可稱之為宋國起兵的口號綱領,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於流傳。

便如秦末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漢末之“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元末之“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明生集眾商議多日,得幾句真言,曰:均地權,平賦稅,廢徭役,四民平等,無分貴賤。

冇有什麼驚天之語,更冇有什麼博人眼球的噱頭,以平實之言講述宋國治國之理念。

當然,坊間小調還是要有的,便於流傳,曰: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求活。

早早開門拜宋王,有地有田用工忙。

殺貪官,懲惡霸,開了城門迎宋王,宋王來了有存糧。

均地權,平賦稅,乾活給錢有宋王。

廢徭役,四民同,無貴賤,皆平等,宋王來了笑開顏。

至於“吃他娘,穿他娘,宋王來了不納糧。”就算了,牛贔太大,明生不敢吹!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