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墨家特工 > 第2章 使命

墨家特工 第2章 使命

作者:暴走的農民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5-10 14:17:54

-

他隱隱約約記起自己好像還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使命,回到湘潭老家接管陳家的民團將那一千人槍拉到革命隊伍裡來。

陳家的民團都是跟著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剿滅太平天國起義的湘軍將領的子弟組建的,湘潭老家的人民風彪悍習武成風。

而且所裝備的武器都是來自安慶機械所仿造的m-1891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有兩百門迫擊炮,在這個時代有這麼一股力量足以稱霸一方了,南昌起義的時候軍隊裡的迫擊炮都少得可憐,槍械也都是萬國牌的,很不適合補給。

陳家冇有稱霸,民團主要的任務是保境安民剿除匪患,偶爾抗捐抗稅拒絕軍閥們的亂攤派保護一方百姓的平安。

亂世之中,陳家的親朋好友和政治盟友們就有十幾支這樣的武裝,人數從幾百到上千人。

他們和湘軍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民團直接加入到湘軍中的也有不少,陳燁的二哥陳煒,五哥陳煥就帶領三百多民團加入湘軍,現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因為戰鬥力很強,現在成為第六軍的警衛團。

陳燁是七個兄弟中武藝最高的,爺爺一輩有三兄弟,大伯爺曾經在四川就職,全家移民去了四川,二伯爺在江西紮根,有兩個兒子在嶽陽政壇。

陳燁的父親兄弟三個,兒子隻有陳燁一個,老大和老二都有三個兒子,他們大都已經在安徽紮根繼承了陳闊的政治事業,他們雖然隻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保安部長和後勤部長,但是作為這個時代的大型軍工廠,有一百多個直係的安保人員還有一支四百人的運輸隊武裝。

陳燁的二哥和五哥在湘軍中任職,以後會在軍中發展了。

老家的家產都是陳燁父親繼承,民團的領導人也就是陳燁。

不過陳家並冇有分家,民團的成員也會經常補充到二哥的警衛營。

陳燁的爺爺年事已高,民團現在是陳燁的父親在打理,陳燁的父親不善言辭,不喜歡阿諛逢迎和對外交際。陳燁和那些盟友們都是很熟絡的。

鄉裡每年都要組織舞龍,舞獅的,這都是要以武相會的,陳家的七兄弟曾經就打服了這些盟友們。

如果能將陳家其他的盟友們的民團都拉到革命陣營來,這是一件滔天的大功勳,也許有可能成為開國元勳。

少年人總是有一些奇思妙想的但是隨即想到曆史上根本就冇有一個叫陳燁的。

這個叫陳燁的警衛副連長也許就在昨晚犧牲了,甚至可能受到了餘樂醒的牽連估計在曆史上連名字都冇有留下一個。

餘樂醒這次出逃之後也冇有回去應該是脫黨了,周主任後來親自在上海約見餘樂醒,餘樂醒也冇有歸黨。

餘樂醒文質彬彬,一身書卷氣,此時更像一個學者而不像一個革命工作者,他學的都是在這個時代來說十分高階機械和先進的化學知識,有化學博士的美譽,搗鼓搗鼓機器,做做化學實驗非常厲害。

但是在山窩裡打遊擊鑽山溝並非是強項,穿著皮鞋走山路因為視力不好經常摔跤掉隊,有幾次都差點掉隊成為敵人的俘虜。

看到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其中不乏很多革命信心堅定的知識分子,他覺得知識分子上戰場打仗簡直就是暴餮天物,他們的作用是應該拿著比在另一個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也許是他的革命理念過於理想化,他準備離開革命隊伍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餘樂醒後來去了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所汽車培訓學校,專門教育汽車等相關方麵的知識,也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知識分子。

在1929年的時候被戴笠拉攏加入到了軍統,專門培養中國的特工,成為了軍統教父。

在軍統中地位僅次於戴笠,論威望比戴笠都高,軍統能在中國曆史上有著濃濃的一筆,餘樂醒是功不可滅的。

軍統的很多的特務大都是餘樂醒調教出來的,他是軍統的青浦班,臨澧班的教官。

軍統使用的教材都是他編寫的,軍統後來的很多的高層都是他一手調教的。

他因為威望過高終究被戴笠所忌憚,想方設法要去掉他。

汪精衛叛逃之後,餘樂醒親自帶人去越南河內鋤奸,誤中副車隻刺殺了汪精衛的秘書,回來之後被戴笠以刺殺失敗的原因關押在雲南。

他前期是紅黨後來成為了國民黨的特務頭子,解放戰爭期間又重新回到紅黨中,但是軍統給紅黨造成了太多太多的傷害,紅黨很多的人認為那是他的錯,被紅黨內部的人士的唾棄。他也算是那種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原主能從一個勤務兵在短期內就成為警衛連副連長也是因為在戰場上英勇善戰,建立了不少的功勳的。

隻是跟著餘樂醒出來後估計因為死亡再也冇有歸隊當成失蹤人員處理了,曆史上再也冇有這個叫做陳燁的小背背。

如果不是陳燁穿越過來,這個跟著偉人們乾革命的同誌的最後歸宿就是這個兩米深的野豬陷阱,死了連塊碑都冇有,在這個冇有身份證也冇有隨身資料能證明身份的年代。

這個獵人估計會將他悄悄埋掉,畢竟是一宗命案,挖野豬洞穴傷人是要吃官司的,或者會成為野獸的食物,縱使不被野獸吃了,兩天之後滿身都是蛆,三五天後就是一堆白骨。

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人命如同草芥一樣卑微。

那些犧牲的戰士早上還是活蹦亂跳的,中午就在戰鬥中犧牲了到了晚上就肚子發脹身體發黑蛆蟲爬滿身體。

有些還冇有斷氣的戰士因為受傷太重冇有及時接受到治療倒在路邊呻吟,人還冇有死,蛆蟲就爬滿了傷口,發著燒淒慘地死去,這是真實的戰爭,非常殘酷的大自然淘汰法則。

起義的部隊後有追兵前有堵截隻能一路不停地戰鬥下去,戰鬥太殘酷,損員太嚴重,警衛連除了要保衛前敵委員會的安全還要接應那些落伍的戰士和指揮員。

一路走來,看多了太多的死亡和淒慘的場麵,戰士們隻要負傷就根本冇有太多活下去的機會。

從南昌突圍的時候還有兩萬多人,到達潮汕算上蔡延鍇的第十師也不到八千人,部隊已經損失了一半多,第十師離開,曆史上南昌起義倖存的部隊不足八百人,十不存一。

縱使是穿越者又怎麼樣穿越者也需要吃五穀雜糧,也會生老病死,也挨不了兩顆子彈,原主一身功夫卻也喪生在這個野豬陷阱裡。

在這箇中國曆史上的至黑年代,穿越者也隻是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一點知識和見識,想要改變這個時代的潮流是很難的。

陳燁在後世隻能算個普通的人,冇有顯赫的家世冇有廣闊的人脈唯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浸淫外貿行業二十年對外貿各種規則,文書和家居用品的潮流瞭如指掌。

但是這些知識和技能在這個時代好像冇有太多的用途,這個時代連一根火柴都要進口的時代,逆向出口到帝國主義列強的國家好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畢竟冇有後代的規模宏大的輕重工業支撐而且小日本很快就要發起侵略戰爭了。

中國的偌大的美好家園都會被打得稀爛,工廠都會被焚燬,老百姓都會被屠戮,港口都會被封鎖。中國進出口的戰略物資都隻能走駝峰航線,普通的物資根本就冇有出口的機會。

陳燁有一股四顧茫然的無力感,雖然食有肉行有車但也被歲月腐蝕了思想摧殘了身軀,離開了電腦連字都寫不好,離開了車連路都走不快的小廢物。

論毅力,吃苦耐勞和忍辱負重根本比不上這個時代的中國革命工作者,他們纔是時代的強者,纔是站在金字塔尖被舉國崇拜的強者。

他和這些強者之間有著千差萬彆,隔著幾十裡的大街,如果死了能回去,陳燁真想往竹槍上一掛回去繼續加班。

既然回不去了就好好地活著,現在才1927年9月,離小日本全麵侵華還有將近十年的時間,而此時也正是中華民國時期難得一見的黃金十年,經濟會蓬勃發展,民族資本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做為一個穿越客,有領先這個時代七十年的資訊,十年間可以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改變,最起碼在輕工業上可以創造钜額的財富。

太陽越來越高,陳燁在樹蔭下都感覺到了太陽的炙烤全身的力量都要被抽出。

按照時間來算應該是1927年的8月到9月間,廣東的天氣依然還熱不可擋。

三五隻花腳蚊子趁陳燁在整理思路的時候狠狠地在的他的手上,臉上叮了十來個包。

它們纔不管你是穿越者還是強者,弱者的,你活著不反抗就是它們的食物,唯有反抗才能不受到傷害。

陳燁啪啪幾下將那些脹得肚子通亮散發著紅光的花蚊子都拍死,吐了一口唾沫在手心,撫摸那些鼓包的傷口。

南方的秋天很乾燥,竹葉都好像被抽乾了水分,捲成筒無力地掛在竹枝上,在滿是灌木可以說冇有路的山上穿行,汗水很快浸濕了肮臟的灰不拉幾的軍服。

陳燁又累又餓,昨晚的那一碗野菜粥早已化成了一泡黃尿,肚子在嘰裡咕嚕個不停好像是發出了嚴重的抗議著,如果再不理會就要罷工,昨晚的追擊和逃竄已經透支了這個年輕的軀體的潛力。

在崎嶇不平的山上高一腳低一腳地艱難地朝山下走去,先要去找點水喝挖點野菜吃,補充下體力。

在昏昏沉沉之間,他的腦海裡也漸漸有了原主的一些詳細訊息。

陳燁祖籍湘潭,祖上有幾百畝的水田,應該算是小地主階級。

祖輩們都練過家傳的刀法,在當地小有名氣,兩個伯祖和爺爺陳闊都在曾國藩的湘軍中效力,還封過一些雜牌的將軍。

不過清朝在剿滅太平天國之後也已經是日暮西山,湘軍很快也被解散,兄弟三個都是武職除了得到一些錢財之外冇有其他的斬獲。

祖父陳闊曾經是曾國藩的親兵,因為有一身武藝跟隨曾國荃去了勇字營,在安徽戰場上和南京戰場上多次立下了汗馬功勞,累積功勳也升遷到四品的正將軍。

湘軍攻破南京之後獲得金銀細軟無數,陳闊也分得了不少的金銀財寶,他立即將財富運回到了老家。

清政府當時窮得叮噹響想打下南京用南京裡的金銀續命,結果冇有得到任何財富。

於是清政府就認為是曾國荃侵吞了所有的財物,逼迫曾國荃交出金銀。

湘軍不拿餉銀的,湘軍上下的軍餉都是自籌的,將士們拚死拚活和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的軍隊拚命還不是想升官發財。

曾國荃自然是不會將到嘴的肥肉吐掉,後來曾國荃因為殺戮過重彈劾被清朝革職,勇字營的將士們自然也跟著倒了大黴。

陳闊也被擼去了軍職回到湘潭老家購置了上萬畝良田當上了一個富家翁。

1875年丁戊饑荒,山西,陝西兩地因為旱災導致赤地千裡餓死百姓上千萬,兩千萬人流離失所

曾國荃臨危受命去擔任山西巡撫救災,他從湖廣兩地征糧救災,清朝政府冇有任何錢財和物資的支援隻給了一些空白的任命書。

陳闊捐了一千擔糧食和白銀千兩,曾國荃看在他昔日忠勇又捐贈的份上給了一個五品的遊擊將軍,被安置在安慶軍械所負責工廠的安保。

安慶軍械所是清朝的最大的武器和彈藥製造廠之一,是各大派係角力的場所,誰奪得了工廠的話語權誰就能快速崛起淩駕在其他的勢力之上。

陳闊不擅長勾心鬥角的爭奪,早早就將安保工作交給陳燁的大伯陳浩然,自己卻在老家調教一幫兒孫,教授武藝和排兵佈陣。

生逢亂世土匪從生為了保土安民就聯合一批昔日的同僚將周圍十裡八村的族人和親朋好友的子弟集中起來操練,後來組織了一個有千餘人的民團成為地方一霸。

清朝滅亡之後,革命黨當政但並冇有給湖南帶來任何的好處,各路軍閥在湖南打過來打過去的,百姓愈發貧困。

陳闊的民團也辦得有聲有色,排兵佈陣,馬上步下十八般武藝樣樣傳授。

因為背後靠著安慶軍械所還有一幫昔日同僚的幫襯,洋槍火炮樣樣都有,倒也成為了湖南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段祺瑞,吳佩孚等軍閥也都對陳闊的民團視而不見,冇有誰願意去招惹一隻能打硬仗的民團,打贏了,會損失慘重,打輸了麵子上過不去。

再說陳闊的民團背後牽涉到一大批的湘籍將領,他們的勢力曾經執掌了清朝的一半江山,清朝雖然垮了,他們也都退下來了但是他們手中掌控的資源還在,在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且湖南人很團結,拉幫結派的能力很強,這些人都很護食。

陳燁因為天資很好,十餘年含辛茹苦艱苦訓練獲得祖父的真傳。

陳闊早年是軍中的神槍手,馬上地上都能百步穿楊。

陳燁更是祖父的崇拜者,從小就開始玩槍,火銃,獵槍,毛瑟手槍都玩過,陳燁原本也是要走陳家從軍混功名的老路的。

但是十六歲時候陳燁的六嫂被吳佩孚亂軍禍害了,兄弟幾個和吳佩孚的軍隊打了十多天,終究是寡不敵眾遭到追殺被送到安慶軍械所裡當了兩年的學徒,學做槍炮模具,因為槍法好當上了廠裡的試槍員。

槍械總負責人詹工非常看重陳燁,教授了陳燁許多槍支的知識,從一個瞎玩的門外漢成為一個真正懂槍的專家,陳燁的槍法也就水漲船高更上一層樓。詹工也暗中傳播了一些紅黨的進步思想,陳燁也認為舊軍閥們都無法解救中國,唯有中國紅黨才能救中國。陳燁成為了一個革命熱情很高的進步青年。

北伐戰爭是如火如荼,葉挺獨立團更是節節勝利,全國革命形勢都是高漲。

詹工在暗中發動安慶軍械所裡的工人鬨革命,1926年冬天,有人檢舉詹工通共,北洋軍前來抓捕詹工。

陳燁在兄弟的幫助下暗中將詹工送出了安慶,不過陳燁也上了通緝榜,詹工要他去黃埔軍校學習更多的軍事知識,

陳燁隻讀了幾年私塾,他一心都在練武文化成績慘的可憐自然是冇有通過黃埔的入學考試。

他偶然聽到黃埔軍校的校醫沈景輝是湘潭的還是自己的遠房表姐,她和哥哥沈吟過年過節都要來拜訪陳闊。

沈景輝在年中的時候和從法國歸來的醴陵同鄉餘樂醒結婚了,餘樂醒此時是葉挺獨立團的**黨支書記,對外身份是團指導員,沈景輝也成為軍醫隨軍出征,夫婦兩人都不在廣州。

黃埔軍校的裡的醴陵人很多,湖南人更多,在老鄉們的幫助下很快就幫忙聯絡到沈景輝。

陳燁很快就被帶到部隊駐地併成為了餘樂醒的勤務兵,

餘樂醒此時受命正在組織紅色特工,陳燁是第一批秘密成員而且很快就接到了使命策反陳家民團並帶到革命陣營裡來。

南昌起義打響了,軍隊裡缺少基層的指揮員,陳燁的武藝好而且槍打得準很快就被調入警衛連擔任副排長,負責前敵指揮委員會高層的安全。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