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181節

千山記 第181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6:59:14

倘不是大皇子猜到這是他祖母在刻薄謝莫如,他真得誤會了!他媳婦生了兒子,他這急吼吼的進宮報喜,謝莫如也並不在胡太後跟前,您老人家突然刻薄她做甚!她又聽不到!便是大皇子也有些理解不了他皇祖母的思維方式了。

而且,沒聽說老五媳婦近期得罪慈恩宮啊!

此時,五皇子府也收到崔氏產子的訊息,謝莫如笑,“大嫂不容易。”

五皇子道,“大嫂要是這會子做月子,是不能跟著一道秋狩了,也不知大哥去不去秋狩?”

“大皇子沒有不去的。”當初有把個侍妾寵的去要崔氏的強,可見大皇子為人了,謝莫如道,“洗三禮倒是不怕,隻是大皇子府這滿月酒怕是要耽擱了。”穆元帝不可能得個孫子就不去秋狩的,大皇子必然隨駕,到時大皇子妃在帝都做月子,滿月酒便是辦了,帝都有身份的人都去隨駕,就是想熱鬧怕也熱鬧不起來。

五皇子府已做好隨駕秋狩的準備,按五皇子的意思,禦林苑行宮太遠,孩子們還小,路上倒顯奔波,就不讓側室們去了,他與謝莫如帶著大些的大郎二郎三郎一道去。其實,起初五皇子也沒想著要帶著三個兒子去,還是謝莫如說,“小孩子本是愛玩愛鬧的,他們也大些了,能走能跑的,平日裏圈在府裏的時候居多,既是隨駕,索性帶著孩子們出去見見世麵。”

五皇子笑,“我倒沒想到這個。”

謝莫如笑,“殿下這一年沒個閑的時候,我想到也是一樣。”又吩咐淩霄,“於氏是八月十三的生辰,我與殿下都不在,與徐忠家的說一聲,到那天別忘了把於氏的生辰禮送過去,家裏設一小宴,讓她們三個好生樂一樂。”

淩霄應了聲“是”。

謝莫如又同五皇子道,“這趟秋狩我看也得大半個月,家裏雖有侍衛管事,也得有個人總領纔好。蘇氏是先進門的,我看,不如就暫把府中事交給蘇氏,讓周嬤嬤張嬤嬤給她打個下手。”

這些事,五皇子向來都是讓謝莫如來安排的。

禦駕八月初起程,起程前,謝莫如與五皇子進宮看望蘇妃,蘇妃一向身子柔弱,一年總要病上幾遭,禦林苑路遠,且狩獵之事,蘇妃似是興致不大,這幾日身上略有些不妥當,穆元帝便沒令她隨駕。不然近年來五皇子禦前得寵,穆元帝對蘇妃也不錯,時常肯去淑仁宮說一說話,蘇妃即得穆元帝青眼,後宮的日子便好過,每年穆元帝冬季去湯泉宮,都要帶著蘇妃的。既是蘇妃身子不爽,穆元帝便未帶她,隻交待留守後宮的謝貴妃好生照看著蘇妃一些。

謝貴妃也未隨駕,不為別個,後宮得有人主事,趙貴妃是大皇子之母,雖然趙身兩人都是貴妃的品階,謝貴妃一向識大體,私下在禦前將了隨駕的機會讓給了趙貴妃。穆元帝不免贊她幾句,謝貴妃笑,“陛下莫覺著臣妾如何賢惠,可得說好,下次陛下再去禦林苑,一定帶著臣妾才行。”

這也是能做到貴妃的本領了,謝尚書也不是入朝就是尚書的,謝貴妃開始入宮隻是四品美人之位,彼時趙貴妃因出身之故,一進宮便居德妃位,翌年生下皇長子升貴妃位。兩人如今平起平坐,皆因謝貴妃這做人的妙處,她性子柔順,向能解憂,但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報的,而且,往往她都是先退後進,就似她這說話,玩笑一般透出些女人的私心,卻又半點兒不討人厭。

穆元帝起程前難免多到謝貴妃處,就是後宮的隨駕名單,穆元帝也是同謝貴妃商議的。

言歸正傳,話說五皇子謝莫如夫婦去了淑仁宮,蘇妃見著他們小夫妻一向喜悅,說起秋狩之事,蘇妃道,“你們隻管去,老五是喜歡打獵的,莫如也跟著去賞一賞風景,禦林苑的景緻很不錯的。”

五皇子笑,“她也就是賞風景了,打獵凈放空箭。”

謝莫如白眼五皇子,“不就是會打獵麽。別凈笑話我,殿下這回可要大展神威,我與母妃今冬的皮子就指望殿下了。”

五皇子一口應下。

蘇妃笑,“倒是莫如的生辰,要在路上過了。”

五皇子道,“等到了行宮,我單為她賀一賀。”

謝莫如笑,“嗯,殿下這話,我可是記在心裏了。”

母子媳三人說著話,五皇子特意挑了個差使不忙的日子,為了就是一道在母親這裏用飯。謝莫如卻是不由想,穆元帝親政後少有狩獵之事,蘇妃先時並不得寵,如何知道禦林苑景緻如何?謝莫如再一思量,想著蘇妃說的該是些舊事了。

謝莫如的生辰正趕上隨駕出發的日子,倒是宮裏的生辰禮提前賞賜了下來,因是謝莫如二十五歲生辰,賞賜頗厚。當然,慈恩宮還是老樣子,胡太後根本不願賞賜謝莫如,但這種每個皇子妃生辰都會有的賞賜,如果胡太後不賞謝莫如,她的皇帝兒子會找她談心的,於是,胡太後賞的不情不願,但也是要賞的。倒是蘇妃按雙份給的謝莫如,蘇妃本就喜歡謝莫如,五皇子還特別會給他媳婦加分,說到要帶著孩子們一道隨駕的時候,蘇妃有些擔心,“會不會太遠了?”

五皇子道,“無妨,帶著嬤嬤丫環們。還有府中的大夫也帶上。孩子打小見見世麵纔好,不然,男孩子家總悶在家裏,倒養的怯了。大郎二郎三郎都結實的,他們也三歲多快四歲了,能跑能跳,淘氣的很。這機會也難得。”

蘇妃望向謝莫如,笑問,“你對瑣事素有粗心,這般細致,定是莫如的主意。”

五皇子笑,“是啊,先時我也沒想到呢。”

蘇妃十分歡喜欣慰。

禦林苑離帝都有七日的車程,五皇子不喜坐車,大都是在外麵騎馬,太陽暖和的時候,謝莫如總會要五皇子輪流帶著三個兒子在外一道騎馬的,太子留守帝都,未能隨駕,隨駕的是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原本穆元帝也想帶著八皇子一道,結果出發前八皇子有些發熱,隻得令他在宮裏養病了。穆元帝好些年沒秋狩了,這次組織秋狩,大家沒啥經驗,都沒帶孩子一道,就五皇子家帶了,而且一帶就是仨。五皇子時常就去與他爹顯擺,三四歲的孩子雖然淘氣,也是最討人喜歡的時候,五皇子家三個孩子各有特色,老大穆木背書最快,但他要跟人聯句一樣的背,譬如,五皇子說一句,“天地玄黃”,他立刻奶聲奶氣的揚著嗓子接一句“宇宙洪荒”,然後,五皇子再接,他就能你一句我一句的往下背。

五皇子問他皇爹,“我兒子聰明吧?”他也很得意自家兒子會背書這一點啊。

由於老穆家先前鬧過人荒,穆元帝盡管兒孫不少,仍舊格外喜歡孩子,抱子不抱孫的年代,穆元帝瞧著孫子龍心大悅,竟與五皇子笑言,“我兒子不聰明,孫子倒是聰明。”要了穆木在禦輦裏,發現小朋友非但千字文會背,簡單的唐詩也會兩首,穆元帝對五皇子道,“這孩子你們教的好。”

五皇子笑,“我沒空教,主要是王妃在教。”

他家大郎二郎三郎都會背一些簡單的蒙學教材,五皇子每天早出晚歸,哪裏有空教孩子?都是謝莫如叫了在一起教導,五皇子自己也教過,主要是不如媳婦教導的效率高,他也就把孩子的教育放心的交給媳婦了。不過,除了教育,五皇子家的兒子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大郎喜歡背著小手板著小臉充老大,當然,他本就是兄弟中的老大。二郎是個好脾氣的,每日笑瞇瞇,由於喜歡吃點心,兄弟間他有些小胖。三郎是個話癆,更兼十萬個為什麽,還特會拍馬屁,譬如三郎第二次見穆元帝時就知道帶了支棉花送給穆元帝,還粉兒真誠的說,“皇祖父,這朵棉花送給你,祝願五穀豐登。”把穆元帝逗的哈哈大笑,問,“這是誰教你的?”

三郎十分自豪,且因為話癆,兄弟間,他口齒最清楚,奶聲奶氣的說,“我自己想的!棉花是母妃送我的!我送您!”

大郎板著奶團團的小臉兒,一臉端正的瞥三郎一眼,盡管因年紀所限不好形容自己的心情,但大郎已經懂得用眼神表示對這個弟弟的鄙視。二郎正兩隻肉窩窩的小手捉著塊奶糕吃的香甜,穆元帝問三郎,“五穀豐登,你知道是哪五穀麽?”

三郎撓頭想了想,道,“黃米,穀子,大米,小麥,豆子。”◇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二郎嚥下一口奶糕,他一向是個慢性子,難得這次快語速道,“豆子做豆腐,小麥做涼皮,大米蒸米飯,穀子吃粥,黃米蒸糕。”

三郎道,“豆子也可以做油,也可以做豆皮。”

二郎道,“還可以做醬。”

三郎不甘示弱,“豆芽!”

二郎想了想,實在想不出豆子還有何功用,他也不急,便又繼續低頭吃自己的奶糕了,三郎得意的揚起頭,大郎敲他一下子,板著小臉兒教訓弟弟,“母妃說做人要謙虛。”

三郎是個心眼靈活的,而且有敏銳直覺,他不過第二次見穆元帝,就知道去抱穆元帝大腿,揚著大頭對大郎道,“你再欺負我,我就叫皇祖父抽你。”

大郎道,“回去我要把你屁股打腫。”

二郎是和事佬,勸他大哥三弟,而且勸的方式很有二郎特色,二郎也不吃奶糕了,一手拉著他大哥一手拉著他三弟,雙下巴對著糕點碟子翹一翹,道,“吃糕吃糕。”

穆元帝的笑聲自禦輦傳得好遠,你說把大皇子恨的呀,大皇子心說,“我怎麽就忘了把二郎帶出來了哪,白叫老五在父皇麵前窮顯擺。”

大皇子這會兒學得聰明瞭,隻與三皇子道,“老五家的侄兒們的確招人喜歡。”凈看老五輪番兒的帶著小崽子們去父皇麵前顯擺了。

三皇子笑,“是啊,老五和謝表妹都會教孩子,把孩子教的懂事。”三皇子把長子貢獻給他娘謝貴妃了,他家二郎倒是與五皇子家的大郎年歲相仿,隻是三皇子覺著孩子小,未曾有帶孩子一道的心。不過,老大你這挑撥也太明顯了吧,他與五皇子雖然不及四皇子五皇子之間親密,但謝莫如是他外家表妹,有這一層關係,兩家一向也是不錯的。

果然,大皇子一聽“謝表妹”三字,立刻也就明白自己一時氣憤挑撥錯了地方。再往邊兒上一看悠悠然騎馬的四皇子,問四皇子,“侄兒也未入學,四弟怎麽沒帶弟妹和侄兒們一道過來。”

四皇子笑,“二郎年歲小,王妃不放心,大郎這小子人小鬼大,非要在家照顧弟弟,就隨他了。”

三皇子頜首道,“長子就該如大郎這般,以後頂門立戶,也知愛護弟妹。”

四皇子笑,“我就盼著他能如三哥所言一般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