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222節

千山記 第222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6:59:14

都很好,殿下這裏,閩地潮濕,會有些不適,臣也預備著,一會兒煮好湯藥,殿下泡一泡,三日用一次虎骨酒。”

謝莫如認真聽了,笑問,“程太醫可用過飯了?”

程太醫道,“臣已用過了,晚上用些滾湯滾水的,格外舒坦。”這一路行來,飯食再沒有不襯心的,程太醫時常出入宮闈,也知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且他人老經事,縱使對謝莫如不大瞭解,也知五皇子府在事務安排上不同尋常,必有能人主持。

謝莫如道,“閩地潮濕,要覺天冷,晚上讓丫環備幾個湯婆子。薛長史有了年歲,柳治書身子骨不大結實,就勞你繞道過去也一並給瞧瞧,用什麽藥,隻管去藥庫那裏取,倘是有什麽藥沒有,隻管過來同我說。”

程太醫應一聲是,想著王妃真是個周全人哪。

程太醫躬身退下,五皇子道,“還是你想的周全。”

謝莫如笑,“這些瑣事,原是我分內的,殿下腕上用過藥,再去找他們商議事情吧。”明日要正式接見藩地各州府官員,今天當然要跟屬官們碰個頭兒。甭以為藩王這差使好幹,你縱使帝都來的強龍,當地的地頭蛇也得掂一掂你的份量。

當然,自來官員不得在祖籍為官,這是官場明例,所以,總督、巡撫、知府等,都是外任,算不上地頭蛇。但,如果這樣就以為他們與藩王一條心,那就是發夢了。

便是謝莫如,也得準備接見各官屬女眷了。

所以,自己人這裏的心,當然更得攏齊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莫如這種纔算賢內助吧~

☆、第174章??宴飲

五皇子第二日正式見地方官,文官以蘇巡撫為首,蘇巡撫之下是周按察使、接著是閩地的六位知府,再有文學政等人。武官以唐總督為首,永定侯次之,接下來是昭武將軍、安遠將軍、廣威將軍,這三位是閩地駐軍的將領,廣威將軍之下是海軍的一位李將軍,一位王將軍,這兩人品階也不低,均是正四品,隻是現在海軍存者不至三千,有將無兵,將也有些憔悴。

五皇子先宣讀了穆元帝的聖旨,穆元帝對海軍之敗非常生氣,基本上除了昭武將軍守城有功外,諸多官員都受到訓斥,另外就是朝廷對於閩地軍政聽五皇子吩咐的事了。

大家聽了聖旨,起身入座後不免再說幾句請罪的話,但唐總督與永定侯還是很穩的住的,主要是五皇子早給了他們準話。

五皇子也表示了自己對於海匪的憤慨,五皇子沈聲道,“本王早晚要將海匪滌蕩一空,還海境清寧。”

唐總督道,“殿下英明,臣亦做此想。隻是將要入冬,此時並非戰時,再者,兵者,定要慎重方好。”唐總督是不主張再出戰的。

永定侯沒說話,蘇巡撫道,“守境無憂,但要海戰,天時地利皆不及海匪,殿下慎重方好。”

周按察使是文官,他道,“兵事臣不大懂,隻怕擅自說話誤了殿下。”對戰事不做評論,不過,周按察使也有話說,“先時為抗海匪,沿岸百姓都往境內遷移,如今不打仗了,這些百姓如何安置,還請殿下明示。”

五皇子問,“這事怎麽說?”

永定侯道,“當初也是為了海境百姓的安危,方令百姓內遷。如今海線雖不打仗了,但海匪未靖,隨時都可能再上岸搶掠,為保百姓安然,臣以為當在境內安置百姓,不令百姓再回到危機四伏的海岸居住。”

周按察使道,“那些海民,平日都是依靠大海為生,乍然遷至境內,以何為生計?”

永定侯道,“朝廷可賜予田地耕種。”

周按察使嘆,“侯爺未去過海民安置處,那些海民,無時不盼著回家呢。何況,閩地多山地,少平原,哪裏還有地方安置海民。”

永定侯仍是鐵著一張臉,“一日海匪未靖,一日不可令海民涉險。”

周按察使氣道,”侯爺若有本事,當靖平海域,而不是因懼於海匪,而令百姓離鄉!難道人怕被噎死,就不吃飯了嗎?”

永定侯冷著臉不說話。

唐總督道,“二位都消消氣,殿下剛來,你們就這樣吵個沒完。都是為了百姓著想,咱們再商議就是。”

周按察使正在氣頭上,總督的麵子也顧不得了,怒道,“商議商議,天天商議,諸位大人倒是拿出個主意來!給百姓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吵成這樣,五皇子還耐著性子問,“那依周大人的意思呢?”

周按察使道,“回遷百姓,重建海軍!”

上位者第一要訣就是得穩得住,不能被當場的情緒所操縱。五皇子又不是頭一天當差,於是,他繼續問,“唐總督、蘇巡撫說呢?”

唐總督道,“回遷百姓吧,老臣又擔心海匪生事。可若不回遷百姓,五六萬百姓得有個安置的地方纔行。”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五皇子問,“現在百姓是如何安置的?”

一般總督掌軍政,巡撫管民事,所以,這事兒蘇巡撫是清楚的。剛剛周按察使與永定侯吵翻天,也不見蘇巡撫說句話,當然,蘇家人除了蘇不語是個愛絮叨的,據說其他男人都是寡言的性子。五皇子點名,蘇巡撫方道,“臣將海民分散安置到各縣人家之中,接受海民安置的,可酌情減免賦稅,另外有願意雇傭海民的店鋪,稅賦上也有優惠。另外,海民也可山地開荒,開一畝朝廷給一畝,開十畝,十畝都是他的。而且,開荒田地,五年之內不納稅,十年之內半稅,之後全稅,全稅之後,土地也是按三等山地來算稅捐。再有種桑養蠶紡織的婦人,也有官府嘉獎。”

五皇子微微頜首,道,“這安排倒也妥當。海民日子可還過得?收留海民的各縣治安如何?”

蘇巡撫道,“隻要勤勞肯幹的,日子都還過得。長樂縣有過三起打架的事,閩清縣有兩起鬥毆。”

五皇子道,“本王初到,這是第二天,周大人說的事,本王知道了,都是為了百姓著想。你們既然商量不出個主意來,本王就幫著拿個主意。”

五皇了這話一落,諸人都看向五皇子,五皇子道,“此事事關上萬百姓,這主意不好輕率,本王也得慎重。不過,你們也別急,一月為期,如何?”

諸人齊道,“聽殿下吩咐。”

除了這件事,五皇子問可否還有難解決的事,倒沒人再說了。五皇子笑,“那好,明日本王設宴,你們都過來,也見一見本王府中屬官。以後一起處事,少不得相見的。”發出酒宴邀約後,五皇子第一次與地方官的見麵就結束了。

五皇子留下了朱雁謝槿,說他們,“去後麵見一見王妃。”

能被五皇子召見的,最低也得是個知府,都是機靈人,一聽這話,就知道這二位怕是王妃的親戚了。當然,有訊息靈通的,自然知道謝槿是謝王妃的孃家堂叔,朱雁是謝王妃的表兄。

謝莫如還幫著朱家給朱雁捎帶了些東西過來,朱雁恭敬的收了。謝槿雖是謝莫如的堂兄,一則二人年歲相差較大,二則謝槿一直外任,這還是與謝莫如頭一遭相見。謝莫如並不是太熱絡的性子,但親人之間說話,太客氣總不好,謝莫如道,“堂兄怎麽沒帶伯孃一道過來?”

謝槿道,“娘娘與殿下就藩,臣不好張狂,必要謹慎,方不給娘娘丟臉。”

謝莫如笑,“堂叔的心是對的,這次來的大人們也多,隻是下次必要帶伯孃一道過來纔好。”又問謝槿家裏兒女可好,還備了給謝槿兒女的禮物。謝槿頗有些受寵若驚。

然後,謝莫如就叫了謝芝謝雲謝遠出來與謝槿相見,留謝槿在總督府客院住了一夜,讓謝芝等好生與謝槿說說話,倘是在她麵前,怕他們放不開說。

待謝槿去了,謝莫如問朱雁,“現在閩地如何?”

謝莫如當頭一問,朱雁心說,我也算你親戚呢,這待遇差別也忒明顯。朱雁正色道,“娘娘放心,現下全境安穩。”¤思¤兔¤網¤

謝莫如微微點頭,並未再問什麽。

朱雁摸不著謝莫如的心思,恭謹的站了一時,謝莫如道,“明日是王府設宴請諸當地官員,後日我想請一請當地有名望的士紳,你給我擬個名單出來。”

朱雁恭謹的應了,謝莫如道,“有勞了。”

朱雁忙道,“咱們至親骨肉,再者,娘娘信我,我是知道的。”

謝莫如淡淡地,“我信你,你不一定信我。我知道,我不問你。去吧。”

朱雁是閩安州知府,城內自有府邸,他自認歷練多年,並非無能之輩,但每每總給謝莫如鬧得心驚肉跳。朱雁心驚肉跳的退下。

五皇子自裏頭出來,謝莫如笑,“嚇他一嚇。”

五皇子與妻子說了海民是否回遷的事,五皇子一時也沒個主意,不過,若這樣就被閩地官員難住,他就白當這些年的差了,五皇子與謝莫如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想著,什麽時候去看看那些海民,看他們日子過得如何?”

謝莫如笑,“不如全境巡視。”

五皇子深以為然,道,“你與我一道。”

五皇子雖有全境巡視之意,一時也不能成行。

王府的宴會在第三天舉行,官場就是如此,說完了正事,總要有酒宴聯係感情。

五皇子把屬官們也叫出來,讓雙方認識一二。大家對五皇子府的屬官的感覺是,好年輕啊,除了薛白鶴薛長史的年歲與唐總督相仿外,李九江柳扶風不過而立之年,就是陳中尉,也未至不惑。

大家這會兒說起話來,也無非是說一說閩地風土人情,當然,屬官們雖然沒有各地方官員的實權,不過,他們離五皇子親近,五皇子又是今上的親兒子……再者,官場之上,大家智商正常,所以,酒宴進得的頗為融洽。

謝莫如在內宅招待閩州城內的官員眷屬,如唐總督的太太唐夫人,蘇巡撫的太太蘇夫人,另外還有昭武將軍府的劉太太、安遠將軍府的趙太太、廣威將軍府的宋太太,另外還有按察使家周太太、學政府的文太太,基本上就是這些人了,還有官職太低的,暫且到不了謝莫如麵前。

謝莫如還問唐太太,“您祖上可是與唐神仙有關?”

唐太太笑,“我們祖上算來是旁係了,二十世老祖宗是唐神仙的同父弟弟。”

謝莫如笑,“這樣說來,與永安侯一係不是外處。”

唐太太笑,“祖上有些淵源。”

唐李兩家的關聯能追溯到幾百年前了,兩家並無血緣關係,但委實淵源不淺。這能到閩地為官的還真沒有一個沒背景的,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