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237節

千山記 第237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6:59:14

好文的,今年春闈,故此,穆元帝還沒給三外甥安排差使,若三外甥今科高中,一定給三外甥安排個好差使。至於二外甥,就是李宇了。李宇好舞刀弄棒,穆元帝也是給安排的兵部肥缺,穆元帝道,“要是嫌兵部悶,去禁軍也好。”主要是考慮到他妹婦道人家,心疼孩子,穆元帝才這麽說。為了寬他妹的說,穆元帝又道,“就是去閩地也無妨,有老五照應著,出不了事。”早聽說他這二外甥離家出走數遭未果,就是為了去投軍。

文康長公主哭了一通道,“我已著家將去找他了,這回也不攔他了。他愛去哪兒就去哪兒,皇兄也不用讓老五關照他,一天抽他八回,我看他才知道家的好。”

“你盡管放心吧,阿宇也大了,他實在想去,叫他去見見世麵,也沒什麽不好。”

文康長公主跟他哥打聽,“海匪厲害不?”

這些事,穆元帝不願意跟他妹這婦道人家說,安慰道,“放心吧,朕給老五去信,不叫阿宇去戰場。”

“我都管不了他,倒叫老五去為難,說來老五比阿宇還小兩歲。看老五多叫人省心,我怎麽修來這等孽障。”

人就怕有同理心哪,穆元帝正為大兒子太子不爭氣煩惱,今見妹妹家也有個不省心的外甥,當然,穆元帝是心疼妹妹的,但此時兄妹倆同病相憐,於是,感情更加深厚了。

穆元帝還真寫了封信,八百裏加急的令人給五兒子送去,讓兒子勿必安排好李宇,保證李宇安全之類雲雲。

五皇子收著他爹的急信,以為是啥事,結果一看,李宇表兄千裏迢迢來他這裏投軍了。五皇子當即傻眼,他是個細致人,而且並未見著宇表兄,這事並未聲張,隻同媳婦商量。謝莫如道,“先不要聲張,宇表兄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人,到了閩安也能找著咱們府上。到他來了,咱們再妥當安排就是。”

五皇子道,“你看這信上,父皇還說,不要讓宇表兄涉險。他要不想打仗,早好好兒的在帝都當差呢,文康姑媽都管不了他,等他來了,不聽我的可怎麽著?”在五皇子心裏,他姑媽也算是有名的厲害人了。想到李宇,不由煩惱。

謝莫如一挑眉,“不聽你的?又不是咱們請他來的,他既是來參軍打仗的,軍人,第一要事就是得服從命令。他不聽,立刻捆起來派親衛送他回帝都!還治不了他!”李宇能離家出走,這性子就不是好馴的,隻是若事事哄著他,要他有何用?這時候降伏了他,以後纔有用處。若降伏不了,也不必留他,免得反生波瀾。

五皇子沈默片刻,點頭,“實在不成也隻得如此了。我琢磨著,還是得把這事跟九江說一聲。”

李樵雖是永安侯庶子,也是永安侯府的人,李宇要來的事,不好不與他說的。謝莫如道,“這也有理,九江與李世子是極好的,李宇小一些,他們兄弟情也不錯。”

李宇此事,夫妻倆就閑話了幾句,轉而說起搬家的事。巡視回閩安州,閩王府已建好了,屋子都用炭火烤過,並不潮濕,這就準備搬家的事了。

搬傢什麽的,謝莫如是能手,當初從帝都說走就走,也是樣樣妥當。到了閩安,這麽些人安置在總督府,也處處周全。此次搬家,也沒什麽難的。倒比上遭在總督府安置更加迅速,因為藩王府寬敞,前麵屬官住的地方,平日藩王理事之所,屬官各理事之所,都是按製修建,清楚明白。

待得正式遷居藩王府,藩王府大辦喬居宴。

這也是五皇子一行巡視閩地回閩安州的第一場宴會。

大家的心都擱回了肚子裏,且這兩月相處,感情也是有了一些的,故而,氣氛與五皇子到閩安城的第一次宴會大有不同。

謝莫如在長春宮招待閩地臣子家眷,女人間,無非是說些首飾衣裳、閩地風物,再說一說官學的招生問題。謝莫如笑,“官學的屋舍都收拾出來了,就在前頭的弘仁院。一會兒咱們去看看。”

唐夫人笑,“就是不知什麽考試?”聽說書院也不是啥官宦子弟都收,還得有入學考試,所以,這個年適齡的官宦子弟也沒過好年,都被家長壓在家裏溫書了。

謝莫如道,“五天後。”

“唉喲,這可快了。”接話的是宋太太,宋雙成是徹底投誠五皇子了,宋太太又狠狠的巴結了江行雲一回,故而此次她仍在謝莫如的邀請名單內。宋太太道,“娘娘,我隻聽說這次是招會念書的孩子們。像我們武門出身,孩子念書是比不得書香人家子弟的,倒是摔摔打打、刀槍劍戟的還成。咱們這書院,隻招文官家子弟,不招武官家子弟麽?”

謝莫如笑,“這並不是,隻是學裏考試,分開來考。文試與武試的內容不大相同而已。”

宋太太笑,“這可是我們武將家的福音。”

其實開始真的沒想到武官家子嗣,這是後來補上的。既是收買人心,不能隻照顧文官子弟哪。

大家說笑一回,又去參觀了弘仁院。謝莫如的理念非常先進,她介紹了各位先生的授課的房屋,然後說,“倘有文官家子嗣願意學些武事的,也可以到武師傅這邊聽課就讀。武官家子嗣也是一樣的。”

之後,一行女人又去了安排給武官家子嗣用的校場,學生們可以借閱書籍的文館,住宿的房舍,以及吃飯的食堂,謝莫如道,“孩子們正是長身子的時候,他們與王爺的屬官用一個膳廚房。”

於是,大家愈發交口相贊。

五皇子一家子喬遷了新居,官學的事也安排好了,募兵的事也在進行中,然後,進了三月還未見到李宇過來,倒是永安侯府的家將先來了,而且帶來壞訊息:他家二爺不見了。

謝莫如直接道,“去募兵那裏看看。”這種離家出走的二貨,就得按二貨的神經思維來揣測。

五皇子很是擔心表兄,“宇表兄難不成直接去募兵那裏了?”

“這也無妨,九江與永定侯主持募兵之事,他們都認得李宇。”謝莫如吩咐永安侯府的幾位家將,“不過,為求穩妥,你們還是過去吧。”

家將們謝過五皇子夫婦,跟著閩王府的侍衛去了募兵處打聽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87章??兵事

五皇子搬完家後,主持了官學的開學儀式,就是忙著海民回遷之事了。

五皇子還感嘆了一回,道,“海民回遷的事也要開始了。”

謝莫如道,“王爺為何嘆息?”

“哎,再有海匪擾邊,百姓豈不無辜?”

“王爺已給過他們選擇,是他們不願內遷。”其實有諸多人願意留在開荒的地方,開荒的田地是給他們的,而且五年內免賦稅。但有人故土難離,也強求不得。謝莫如並不似五皇子這般長籲短嘆,也不覺著有什麽好惋嘆的。

五皇子天生一幅憂國憂民的心腸,唉聲嘆氣了一回,見媳婦不再理他,他也就不嘆了。其實他也不完全是為了海民回遷的事唉聲嘆氣,五皇子有發愁的事,道,“咱們閩地與吳地商貿的事兒,父皇的意思,朝廷不大好表態。”

“總督巡撫們的意思呢?”

“他們的意思,要穩妥,自然要跟著朝廷走。不過,他們聽我的。”

謝莫如想了想,“當其位,謀其政。他們不過地方官,這種事,自然得王爺先表態才行。”

“我先時與九江、扶風商量了,要禁止貿易,不大合適,但要設貿易關卡,如同西寧、南安、北昌的榷場一般,你看如何?”五皇子還是樂於聽一聽妻子的意見的。╩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早該如此了。靖江雖一地藩王,這些年稱臣不納貢,朝廷睜隻眼閉隻眼,坐大了他,纔有今日局麵。”謝莫如道,“不過,這些都是小事,殿下現在,將一事做好就成。”

五皇子挑眉,謝莫如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這些貿易的事先讓臣下去商量出個條陳再說不遲,天下百樣事,倏關性命的隻有一樣。若不能在兵事上與靖江抗衡,商貿之事最終隻是空談。”謝莫如道。

五皇子看向謝莫如,謝莫如回望,五皇子道,“那就先調一調兵?”

“早該如此了。”

這也是夫妻倆早商量好的,募兵之事急不得,就是將兵募來了,也且得訓練呢,眼下先將領互調一二。原是在泉州城就商量好的,回閩安後又是搬家又是官學的,五皇子不提,謝莫如倒替他著急。

夫妻多年,彼此瞭解,五皇子知道妻子的耐性,問,“你覺著形勢這般不好了?”

謝莫如道,“將心比心,倘我是靖江王,必要試一試殿下的份量。”

這個,五皇子也想到了,隻是沒有謝莫如看得這樣急。五皇子道,“那你說,靖江要從哪裏試?”

“這就不曉得了,如果要我說的,當仍是沿海。”

“為何不是山匪?”閩地本就與靖江封地相接。

“如果出現山匪,那彼此也就不必再顧什麽臉皮了。立刻著大軍開進靖江,索性替靖江靖匪!”謝莫如道,“靖江王比陛下年長十七歲,他已經老了。不過,老人脾氣不定。永定侯當初怎麽敗的,王爺萬不可步其後塵。”永定侯一敗,還有人撈他。眼下他們已將太子與大皇子得罪透了,他們倘有一敗,這些人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而且,再進一步也不可能了。

五皇子鄭重道,“你說的很是。”

將領對調之事,唐總督並沒什麽意見,五皇子還叫來永定侯一並商量海防之事,反正現在海軍沒了,就是海沿的防守問題,五皇子先說,“再敗一次,我等無顏回帝都。”

五皇子這裏就天天搞軍建了,而且,五皇子想一招兒,對閩地上下發了自己的諭令,鼓勵百姓以村為單位建設保安隊啥的,各村還給發武器,主要是經過五皇子上次去密摺給他爹打小報告的事,兵部此次給閩地補充軍備那都是挑一流的給,就怕五皇子再找穆元帝告小狀。五皇子把軍士換下來的一些刀槍,重命人鍛造了,發給各縣,讓各縣按各村保安隊的規模發給各村。

五皇子同時還對全境百姓說了,再有匪類,也不必怕,打死一個賞銀五十,打死十個,直接就給官做。就是軍中,不分新兵老軍當地兵招募兵,都一樣算,按人頭行賞。

另外,倘有奸細自沿海走私的,抓住之後,所有貨物充公,若是當地官差所得,官差得其七,三成交予州府。若是軍隊所得,亦是一般。

總之,五皇子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不惜官不惜財,他豁出去了。

謝莫如聽說後笑道,“這法子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