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291節

千山記 第291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7:16:02

李九江有纔有貌的,這把年歲,親事可該開始張羅了。甚至張長史都想,要不要把自家閨女給李九江說說。

雖然年歲差的有點大,但李九江也是初婚,雖是庶出,李九江自己卻是有本事的,也得五皇子看中……而且,倆人同僚這幾年,李九江生活習慣也不錯,自身條件絕對是上上等……張長史頗為心動,就是不知李九江的親事是他自己做主,還是永安侯府做主了。

李九江沒想到小唐這多嘴的一張羅,自己今年便犯了桃花。

小唐的確是個喜歡張羅的人,除了給他師傅張羅接風洗塵酒,還把自己不錯的朋友介紹給他師傅認識,小唐新結交的朋友就是開辦進士堂補習班的沈素沈翰林了,小唐十分推祟沈翰林講的文章,私下同他師傅道,“比師公講得還叫人明白呢。”

沈翰林開辦舉人補習班——進士堂一事,李九江也有所耳聞,關鍵是如沈翰林這般補習效率的可是鳳毛麟角,今科春闈,就是國子監裏中的進士數目,也不如沈翰林的補習班多呢。

就因沈翰林這本事,小唐對他頗是推祟,方將他引薦給自己師傅認識。其實小唐是想引薦沈翰林給五皇子,卻聽說沈翰林與大皇子府頗近,小唐生於官宦之家,這些彎彎繞繞的不大懂,但忌諱還是知道的,沈翰林不是有啥根基的人,兩人既交好,他就不能坑了沈翰林。

沈翰林是個簡單的人,此人農家出身,生得頗是俊秀,二榜翰林,以往沈翰林給大皇子家的皇孫做過蒙師,後來皇孫去宮裏念書,沈翰林就出來自己辦了補習班。現下看來,沈翰林很有辦補習班的天分。

除此之外,沈翰林就是熱衷於置產過日子,當然,他定期給聞道堂捐錢,也很支援聞道堂傳道授業解惑的事業,與江北嶺一係關係不錯。不然當初江北嶺也不能安排小唐去進士堂補習。雖然沈翰林的補習班價錢之高,一直為人所詬病。可能在江北嶺這裏掛上名號,就說明沈翰林的本事了。

總得來說,沈翰林就是這麽個人,他沒啥背景,才學也不是一等一,擅長開補習班,賺些銀錢,卻也不會刻意往上鉆營。就是背靠大皇子府,沈翰林也不是大皇子係的核心人物,據說連外圍也算不上。以前大皇子還籠絡過他一二,後來見他一門心思賺錢,不大上進,也就淡了。

對了,沈翰林還擅長賣書,他親自編撰的春闈補習手冊,被考生奉為寶典,據說沈翰林每年賣書所得,比開補習班還賺。

因沈翰林在補習班上大賺特賺,在朝中還挨過參,不過聽說沈翰林是蜀中薛帝師高徒,此事最終不了了之。薛帝師是誰?這都不知道!南薛北嶺,與北嶺先生齊名的就是薛帝師了。與北嶺先生這幅經常同朝廷擺架子的臭脾氣不同,薛帝師在穆元帝親政中立下汗馬功勞,今上親政後,薛帝師便功成身退,回蜀中老家教書育人,遂成一代名儒。就是現今,每年薛帝師壽辰,今上都會賜下壽禮。

薛帝師自回蜀中,這些年再未至帝都一步,帝都中卻依然有他的傳說,就知此人何等人物了。

傳說,沈翰林就是薛帝師的弟子。

可見沈翰林背景……

不過,在李九江看來,這種傳說實在是……隻要稍對薛帝師有些瞭解的人就能知道,不同於北嶺先生弟子遍天下,薛帝師一生,就一個弟子——今上。

自回蜀中老家後,有人上門請教學問,薛帝師也會指點一二,但薛帝師再未收過弟子也是真的。

讓李九江說,沈翰林與薛帝師是同鄉,這是一定的,都是蜀人麽。但要說倆人是不是認識,李九江都拿不準,畢竟,人家沈翰林可沒承認過與薛帝師相交莫逆啥的。

不過,能在帝都過得滋滋潤潤,以沈翰林的出身來說,這也不是尋常人能做到的。

小唐的眼光不錯。

既是小唐引薦二人認識,原是該小唐安排地方做東,沈翰林卻是道,“老家捎來些土物,小唐你定沒吃過的,來我家吧,請你和李大人嘗嘗我們蜀地風味。”

小唐是個二百五,不知人家沈翰林這是為了顯著親熱,才請他們師徒到家裏吃飯的,他還頗有不服,道,“啥蜀地風味兒我沒吃過,我們唐家在蜀地也有族人呢。”

沈翰林道,“小唐你老家不是在直隸麽,怎麽,蜀中還有你們的族人,倒沒聽你說過。”

小唐嘿嘿一樂,頗為自豪,“天下人都知道的啊,我們祖上唐神仙就是在蜀中成的仙,聽說現在芙蓉城還有神仙宮呢,神仙宮裏供奉的就是我們家的老祖宗。”說到這個,小唐就牛氣哄哄的不行。別的什麽世家豪門介紹出身,無非是祖上出個公啊侯啥的,再顯赫,也就是出個皇帝,哪個能比得上他們老唐家,他們老唐家出的是神仙,這就跟凡夫俗子不是一境界!

沈翰林唇角抽了抽,道,“嗯,我秋闈時還去神仙宮燒過香呢。”瞧小唐這智商,委實想像不出這是神仙後人哪。

“要不阿素哥你怎麽一路暢通考進帝都來的,都是我們唐神仙保佑你呢。都說神仙宮的香火靈的了不得,是不是?”小唐根本沒去過蜀中,對於他的神仙祖宗,他也不甚了了,但這半點兒都不妨礙他吹噓一番自己祖宗。小唐無限暢想了一番自己的神仙宗祖,最後道,“什麽時候去蜀中,我也得拜一拜祖宗去。”

他巴啦了一通祖宗,同沈翰林定下一道吃酒的事,隔日就同師傅李九江去了沈家拜訪。禮物也是小唐備的,因沈翰林上有二老下有三小,小唐沒弄什麽貴重物,跟謝王妃要了些上等點心,包好帶了去。再備些筆墨,是給孩子們的。沈翰林家沒閨女,一水兒的兒子,所以也不必備給女孩子的東西了。

沈翰林以前住的是朝廷給困難官員的廉租房,現下沈翰林兼職事業小成,不好占著朝廷的廉租房,便買了宅子搬出去,住到了自己的進士堂附近。

沈父沈母都是極淳樸的老人家,小唐以前就見過的,打過招呼後,介紹了自己師傅給老人家認識.沈父沈母年歲不輕,李九江並未自恃身份,拱手一揖問好。沈父笑,“李大人莫要這般多禮,小唐是常來的,早聽小唐說李大人是神仙一樣的人品,果然沒有半點誇大。”

沈母忙吩咐丫環上茶點,又請李九江坐下說話,客氣且熱情,請李九江吃蜀地的茶。沈翰林則叫了兒子們過來見過李九江,孩子們很懂禮數,小唐拿出糕點給他們吃,還道,“這是王爺小廚房裏製的糕點,味兒比外頭買的好。”

沈母頓時不安,道,“王爺賞的東西,能吃麽?要不要先供供祖宗。”

“能吃能吃。”小唐道,“因外頭不得見,我就帶了些來。我們王爺可是個大好人,知道家裏有老人孩子,還叫廚下做的酥軟些。”

沈翰林笑,“你以後隨便外頭買兩包就行了,可別這樣。外頭現在都叫我銅錢翰林,若貪吃的名聲出去,說不得得給我改名叫點心翰林了。”

小唐直樂,道,“隨他們說去,這些人就是閑的扯淡,有了這扯淡功夫,做點兒啥不好。他們若有阿素哥你一半的本事,就不會說你閑話了,都是嫉妒你。不為人嫉是庸才,這說明阿素哥你有本事。”

沈父道,“還是該像李大人這般,為國為民做些事纔好。”顯然小唐早在沈父這裏安利過他師傅了,所以,沈父提及李九江時,那濃濃的贊賞口吻喲,簡直溢於言表了。

李九江麵容溫和,誠懇道,“沈大人著書育人,也是不朽功德。何況,沈大人定期捐助貧寒學子,有仁義之心,令人感佩。”捐銀子的人不少,給聞道堂捐銀子的更多,但要知道,沈翰林不是富裕出身,見到沈翰林這一家子,李九江就知道沈翰林為啥這麽拚命賺錢了。一家老少都要他來養,人也不隻是活著就夠的,三個兒子,以後成親,沒有家業如何成?何況,就是這個家境條件,沈翰林都會定期捐款,可見其為人,絕非外麵所傳那般。

沈父笑,“這些不過小事。”嘴裏謙虛著,也能看出很為兒子驕傲來著。

李九江笑,“莫因善小而不為,可見世叔教子有方。”

沈父就更高興了。

這倒不是沈父膚淺愛聽好話來著,當然,誰不愛聽好話呢,皇帝也愛聽。主要是,自來了帝都,實不若在老家自在,沈父能說到一處的人就少了,難得有李九江這等人品,還願意耐心的聽他說話,於是,老人家自然開懷。▲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沈太太親自去廚下瞧著丫環料理飯菜,一時,席麵兒備好,沈素請李九江與小唐師徒過去用飯。

蜀菜最大的特色就是辣,又麻又辣。

李九江自幼在老家長大,他老家也吃得辣,唯小唐,自稱蜀中有族人的,辣的嘴唇紅且腫,又一個勁兒的叫過癮,誇沈素家的菜好。沈素笑,“覺著好吃,隻管常來。”

小唐道,“嫂子真是好手藝。”

沈素笑,“倒還湊合。”

“這道豆腐鮮、辣、麻、嫩,四樣俱全,實在不凡。”李九江贊許道,“在外頭也吃過不少麻辣豆腐,都不比阿素你家燒的好。”因相熟起來,大家便互稱名字了。

“九江你是行家,這豆腐其實燒法不稀奇,幾樣配料都是容易得的,隻是一樣,豆腐燒好裝盤時,那盤子要在事先加熱,如此,這道麻辣豆腐方不失真味。”沈素說出其中訣竅。

“原來如此。”李九江道,“嫂夫人慧質蘭心。”

沈素笑笑,“九江你過獎了。”

小唐認識沈素的時間長些,他文章學的不咋地,亂七八糟的可是知道不少,道,“師傅,這你就是誇錯人啦,嫂子的手藝,還是阿素哥教的呢。”一幅得意模樣,“源頭在阿素哥這兒。”

李九江大為驚嘆,“不知阿素你還善烹調。”

沈素道,“我還不是家裏燒菜最好的,我家外甥女燒菜纔是有天分。”

小唐跟著點頭,“阿玄跟我說過,說何家姑娘生下來就懂燒菜,燒得菜那叫一個香啊,全縣都有名的燒菜小能手。”阿玄說的是沈玄,沈素沈翰林的兒子。年歲還小,跟小唐特談得來。

沈素心說他兒子這張嘴可真不牢靠,笑道,“倒也不是生下來就會燒菜,大概是從我這兒遺傳的,外甥女麽,多像舅舅的。”

小唐一麵聽一麵點頭,“我也像我舅舅,尤其是我小舅,我娘說我跟我小舅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小唐嘰哩呱啦的說起自家事來,主要是誇他天才小舅的事,說來小唐的小舅以前也是一名人,無他,忒會敗家。小唐的外公是個有本事的,曾位居相輔,老頭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