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495節

千山記 第495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7:55:36

晉王與趙時雨抱怨一回,趙時雨一時也沒有太好的法子,他心下思量,覺著新君夫婦怕是要用太妃牽製諸王。關鍵是,新君夫婦找的理由合情合理,擡出太皇太後來,如晉王這般,再不情願,怕也是沒法子的。

不情願的,不隻晉王,齊王也不怎麽樂意,都想好接了母親一道去藩地享天倫之樂了,忽然不叫母親去了,這事可怎麽說呢?要說留下太妃們在太皇太後身邊侍疾,這也說得過去。可有父皇臨終的話,放太妃們就國,亦是於情於理之事。哪裏曉得,剛出了父孝,就有此一出。

齊王都沒忍住進宮給他娘請了一回安,謝貴太妃強顏歡笑,與兒子道,“的確,這麽跟你去了藩地,雖則是團聚了,可我到底放不下太皇太後,老人家這把年歲,身邊沒個細心的人不行。”

齊王也不能說,宮裏這麽多宮人,沒他娘一樣伺候得好太皇太後。隻是,到底心下鬱鬱,不知道帝後這是抽的哪門子瘋。齊王還去找二舅謝柏說了一回此事,謝柏正在家守孝,訊息便不大靈通,陡然聽聞此事,亦難免吃驚。據謝柏瞭解,帝後都是寬厚人,怎麽突然就要太妃留下服侍太皇太後呢?

謝柏多年政治經驗,這絕不是突然之間就做出的決定,謝柏想了想,道,“此話既出,斷不會收回的。我還有一言,不知殿下願不願意聽?”

齊王過來請教,就是想請二舅幫他出個主意,聽這話,連忙道,“二舅隻管說,你我舅甥之親,何話不能說呢?”

“如果我是殿下,此時不會考慮如何讓陛下收回誠命,恕我直言,這絕不可能。”謝柏此話一出,齊王不禁臉色一凜。

齊王沈默半晌方道,“我亦明白,新君正是立威之時,何況,此事以孝義之名,便是新君要留下我等在太皇太後膝下盡孝,我等也隻有聽從的。”

雖然這話說出來極傷人,但齊王能明白就再好不過了。謝柏外任時間過長,他對穆延淳並不是非常瞭解,但穆延淳任藩王時就打贏了閩地之戰,然後,繼而主持江南之戰大敗靖江叛軍,收複失地。這位帝王給人的感覺是溫和寬厚型別的,但,他是經過沙場洗禮的帝王,這樣的人,心腸略硬一些也是有的。再者,謝柏雖不瞭解穆延淳,卻是極瞭解謝莫如的。謝莫如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後之位,沒有人比謝家人更清楚。謝莫如會用手段牽製藩王,再正常不過。

謝柏道,“如果我是殿下,我還會在就藩前留下世子駐留帝都,代殿下為太皇太後盡孝。”

齊王的吃驚毫不掩飾的表現了出來,他幾乎不能置信的望向自己的二舅謝柏謝駙馬。謝柏目光平和,徐徐道,“殿下,不要隻看眼前,帝王有手段,於天下蒼生不是壞事,當年靖江亦不過小小藩王而已,因朝廷不能節製,靖江步步坐大,最終引來江南大亂,非但生靈塗炭,靖江亦事敗身死,其子孫結果如何?”

“這是往遠裏說了,殿下們自然非靖江這等謀逆之人,但經靖江之亂,不論朝廷還是陛下,怕都會對藩王有所節製。恕我直言,此事,倘殿下去找內閣為援,怕內閣之人也不敢應殿下此請的。”謝柏眼神恬淡,看齊王神色,就知齊王當是尋過內閣之人了。謝柏溫聲道,“再說世子留帝都之事,殿下當為世子長久考慮,世子在朝廷,有陛下看著,自然與陛下與諸皇子情分親密,將來承襲王位,安能不順遂呢?”

齊王的臉色此方漸漸緩和了下來,起身對謝柏行一禮,道,“若非二舅指點,我便要鉆牛角尖去了。”

謝柏道,“當局者迷,何況事關貴太妃,殿下難免心焦。”頓一頓,謝柏道,“貴太妃若因向太皇太後盡孝留在宮裏,將來,也是大功一件。”

齊王正色應了。

晉王齊王,原本走的並不親近,但因此次太妃留宮一事,便格外的親密起來。

楚王無此煩惱,楚王生母早逝。

二人原本覺著,留下老孃就夠不近人情了,突然之間,兒子也要留下,這可真是……

而兩位王妃,原本覺著,留下婆婆倒沒啥,自己在王府當家做主這些年,哪個願意有個貴太妃的婆婆壓腦袋上呢。所以,二位王妃嘴上不說,心裏倒樂見此事。但,突然聽丈夫說要把兒子留下,齊王妃還好,她嫡子的數目雖不及楚王妃,但也比晉王妃這隻有一個嫡子的強許多。晉王妃纔是催心肝呢,就這一個兒子,難不成還要留在帝都,自己與晉王帶著一屋子側妃庶子去封地不成?

晉王妃頓覺被人摘了心肝。

趙時雨還得極不放心的叮囑晉王一句,“勿必要同太妃娘娘說,一定要好生服侍太皇太後,把太皇太後服侍好了,將來必有美名。但,若有個萬一,不要說貴太妃一輩子的名聲完了,連帶殿下也必要受到牽連的。”趙時雨沒有謝柏的樂觀,謝柏的判斷是建立在對謝皇後瞭解的基礎上的,但趙時雨對謝皇後的觀感明顯更加嚴酷。趙時雨甚至懷疑讓諸太妃留宮是帝後二人設的連環套。所以,既是要留宮,必得將太皇太後服侍的無微不致方好。不然,倘太皇太後有半點不是,非但太妃要葬送進去,連帶王府也要不保。所以,像那種把太皇太後照顧死,然後,著緊與兒子團聚的事,最好是想都不要想,那會正中帝後下懷。

晉王也知這其中輕重,道,“你放心吧,我會進宮與母妃親自說的。”

晉王這裏與齊王達成一致,晉王妃就開始在府裏哭天抹淚,晉王道,“你看你,你要是不願意,那讓大郎留下。”晉王長子為庶出。

晉王妃捨不得兒子,但更不能讓庶長子留下,拭淚道,“我還沒與兒子分別過呢,還不讓人哭一哭了。齊王府留下世子代齊王盡孝,咱們大郎雖好,但若讓大郎留下,置二郎於何地呢。”

晉王嘆氣,道,“在家哭一哭就罷了,把二郎留下,母妃那裏也能多幾分開心。”

晉王妃點頭,“我曉得。”以前可看不出謝皇後是這種心腸來啊,以前謝皇後不都是修橋鋪路做善事的麽,如何突然這般不近人情起來,要生離人家父母妻兒呢。

晉王妃深覺看錯了謝皇後,尤其諸公主王妃在謝皇後這裏說話時,大家說到諸太妃在趙謝二位太妃帶頭下上書請旨,請新君恩準他們留在宮裏,繼續服侍太皇太後,以盡為人媳的責任。

這道上書先呈到謝皇後這裏來,謝皇後轉交陛下,陛下示以百官,百官稱誦太妃們賢良,然後,陛下大贊諸太妃品行,除了言語上的贊美,陛下也來了些實際的,直接太妃太嬪集體大升遷,如趙謝二人都是貴太妃,如今升為皇貴太妃,餘人皆是上升一級,各供奉自然也要按品階升上來的。

是的,最終,太妃留宮之事,是太妃們自己上書請求的。既成全了自己的美名,也未令新君的違逆先帝遺言的為難。

當然,新君給太妃太嬪集體升職,也稍稍安慰了太妃太嬪們那顆酸楚老心。

謝皇後在鳳儀宮說到此事時都說,“皇貴太妃她們時時不忘賢孝美德,當為我等表率。我想著,如今出了先帝的孝,皇貴太妃們升遷,眼下幾位王妃都要隨藩王就藩的,太皇太後那裏不好打擾,老人家也怕吵鬧,不若在我宮裏開幾席酒,咱們熱鬧一回。”

大家自然都說好。

楚王與楚王妃商議之後,也是把世子留在了帝都,楚王並不擔心,他與新君關係極佳,何況,如今細思量,將世子留帝都也是一件好事,現下讓世子與新君關係處好,將來襲爵便是順理成章了,就是他們藩王,也能瞭解帝都訊息,省得離了帝都便閉塞起來。

楚王還選了幾個心腹留在帝都輔助兒子,當然,也拜托五弟夫婦,多照顧兒子,該打打該罵罵,有什麽差使,隻管交給這小子去歷練什麽的。

連穆延淳都想著,要是哥哥們都像四哥這般善解人意就好了。

雖然哥哥們不都善解人意,但該做的,也都做了。

穆延淳也鬆了口氣,不得不說,把太妃世子留在帝都,穆延淳亦所樂見。▲思▲兔▲在▲線▲閱▲讀▲

就是太妃們想著孫子在帝都,心下少不得多了幾分安慰。

該給的恩典,穆延淳一樣不少,譬如,去藩地得建王府,便一家撥了十萬兩銀子。這銀子不是很多,如果想建什麽奢侈王宮,那是不夠的,但當年穆延淳就藩閩地,他的閩王府也不過這些銀兩。

還有,大哥家二侄女的親事,穆延淳也問了晉王,穆延淳道,“要是大哥你有相中的人,與朕說一聲,朕好賜婚,二侄女親事也體麵。”

晉王也很關心二女兒的終身大事,道,“王妃也是挑花了眼,今兒覺著這個好,明兒覺著那個好,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不如陛下給我拿下主意吧。”

穆延淳道,“咱們溫安這樣的好姑娘,嫁誰是誰的福氣。”

晉王笑,“那我就把這丫頭的親事托給陛下了。”

穆延淳便應承下來,道,“永定侯上了致仕的摺子,永定侯世子也是個穩當人,他家長子親事未定,我瞧著,那孩子不錯。大哥與永定侯世子既為郎舅之親,溫安與世子之子也是表兄妹。待日後,溫安之子亦有爵位可承,倘你們願意,朕便做這個媒人,如何?”

穆延淳把方方麵麵都說到了,晉王自是歡喜,笑道,“陛下做媒,也是溫安體麵,臣兄再無二話,還得謝陛下一杯媒人酒。”

穆延淳一樂,與晉王說起西寧關的事來。

西寧關不是太平之地,當初,穆元帝把長子封於晉地,不得不說,亦是對長子的信重。今諸王就藩,穆延淳最不放心的,也就是西寧關了。

君臣二人說了半日,及至中午,穆延淳留晉王共用午飯,兄弟之間其樂融融。

穆延淳回頭同謝莫如說了給溫安郡主與永定世子之子賜婚之事,謝莫如頷首,“果然極般配的親事。”

穆延淳給人恩典向來是不小氣,當然,他夫妻二人做得這留太妃藩王世子於帝都之事,也頗夠看的了。穆延淳召來永定侯說了些貼心話,主要是贊揚永定侯這輩子功績的,雖然永定侯打過敗仗,但這是個穩妥人,後來也立了戰功,挽回了尊嚴。如今人老了,要致仕讓爵,於情於理,穆延淳都會給永定侯府該有的體麵。

論完了永定侯這輩子的功績,穆延淳就問了永定侯嫡長孫的親事,然後說了做媒的意思。說來,開始穆延淳沒說明白,還叫永定侯心下一蕩,以為陛下要把昕哲公主許配給孫子呢。一想至此,饒是永定侯這把年紀也有些飄飄然了。然後,聽到穆延淳是要給長孫和溫安郡主做媒,永定侯那顆蕩漾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