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科幻 > 千山記 > 第499節

千山記 第499節

作者:石頭與水 分類:科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17:55:36

能不能去帝都觀禮呢?”

齊王笑道,“哪裏這麽急了,我給陛下去封摺子,看陛下如何安排吧。”

齊王妃強忍心酸應了。

齊王心下嘆口氣,這親事他想都未想過,要說好,現下在帝都還好,可女兒以後是要去北涼的,一旦去了北涼,怕是生不得再見。但從政治上考慮,這樁親事並非沒有可取之處,這畢竟是他閨女,聯姻聯好了,亦是與國有功。就是閨女自己,能把北涼王後的位子坐穩,日子也不會差。

齊王這麽想著,又去同閨女說了一番聯姻之利弊所在。

反正親事都定了,就得往好裏麵想,更不能心存怨懟,朝廷需要這樁聯姻,可閨女一旦嫁了,日後何嘗不需要朝廷做倚仗呢。

齊王的奏章很快送到朝廷,昭明帝看後龍心大悅,直說三哥明理。

謝莫如笑,“齊王齊王妃都是明白人。”

“朕讓欽天監算了吉日,定在明年三月,待過了年就讓齊王夫婦來帝都觀禮吧。”

謝莫如道,“這也好。”

北涼王太子得此賜婚,亦是歡喜,進宮謝了回恩。

借著給北涼王太子的賜婚,昭明帝同時給四兒子五兒子賜下親事,四郎賜婚唐氏女,五郎賜婚賀氏女,嶽父皆是外在為官,但唐氏女曾祖父為內閣首輔唐相,賀氏女祖父亦是內閣為相,今禮部賀尚書是也,皆是內閣重臣。兩位姑娘不必說,是經謝皇後親自考察過的,自是出眾之人。

北涼王太子的賜婚是舉朝樂見,但四郎五郎的賜婚就頗出乎人們的意料了,在權貴圈看來,謝皇後孃家不是沒有適齡淑女,今謝皇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昭明帝為她,秀女都不選了。但,謝皇後可不是沒有遠見的人哪,這位在昭明帝成就帝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元配皇後,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自己的嫡子了。權貴圈的分析是,謝皇後看哪個庶皇子順眼,怕就要將孃家侄女許配給哪個庶皇子的。以此,增加庶皇子與嫡母之間的聯係。

原本,人們看好的六郎六皇子。

但,先帝臨終前,特意給六皇子賜了蘇氏女為妻,這婚事,是再改不得的。

因有此賜婚,六郎原本在諸皇子中的大位侯選人排行榜中下降了兩位,人們的眼睛就盯在四皇子五皇子的身上了,看這兩位皇子中哪個能得嫡母謝皇後青眼。不想,此次昭明帝賜婚,竟是選的唐氏女與賀氏女,而不是謝氏女。

這就說明,謝皇後在皇子妃一事上完全退出。

實在太過出人意表。

不要說權貴圈,但是宮裏徐淑妃於賢妃二人聽到四郎五郎兩位皇子的賜婚,也是沈默半晌,輕輕的嘆了口氣。

不要以為謝皇後完全退出皇子妃一事是好事,這或許也說明,在謝皇後自己沒有生出嫡子之前,她的選擇不會有分毫的動搖。

而謝皇後還能生出嫡子麽,這位皇後專寵幾十年,今都四十有一了,倘她能生,怕早就生了。

處於焦眼所在的六郎很是平靜,他還在念書,以前什麽樣,現下仍是什麽樣。如今,兩位兄長得了賜婚,六郎自然也要過去恭喜了一回。

尤其四郎的賜婚,四郎的伴讀中便有唐氏子弟唐曉,因小唐先時在王府當差,小唐是唐曉的叔祖,所以大家常稱唐曉為小小唐。大家都笑,“先時是伴讀,現下成大舅哥了。”四郎娶的就是唐曉的妹妹。

昭明帝為四郎五郎賜婚後,朝中便有禦史上奏章,請昭明帝早立太子早定國本。

昭明帝道,“朕初登帝位,愛卿們就急著立儲了,朕知愛卿們忠心,此事暫且不急,倒是諸藩王就國後,各部已無掌事皇子。皇子們也大了,該學著當差了。”然後,大郎安排到禮部,二郎自內司務出來,安排到戶部,三郎依舊在兵部,四郎五郎,一個工部一個刑部。以前大郎三郎是跟著叔伯們做事,現下都成了一把手。

至於立儲之事,暫且擱置。

昭明帝用早膳時將此事與謝皇後說了,謝皇後笑,“大臣們這也太急了,孩子們都還小,縱是要立儲,也不急於一時啊。”

“可不是麽。”昭明帝道,“總要看一看賢愚如何?”

“陛下說的是。這事還當慎重,儲位非同小可。不說別個,先帝因何過身,追根究底還不是因悼太子之事傷了龍心龍體麽。這儲位,倘給了撐不起來的孩子,就不是愛他,而害了他。”謝皇後道,“我說句不當說的話,咱們沒有嫡子,幾個孩子說起來,都是庶出。雖有子以母貴的說法,陛下倒是不必考慮諸妃嬪,我知道她們的,她們也不懂政事機要。要依我說,陛下不妨細辯幾個孩子的資質,看誰好,多給些機會,慢慢兒的就能顯露出來。就如同當年陛下一般,陛下先治閩地,大敗靖江。其後,收複江南,戰功之盛天下皆知。當年,先帝立您為儲,朝中百官擁戴,如此,水到渠成,就是如今的幾位藩王,哪個不是心悅誠服呢。”

“我也是這樣想。”打發了宮人內侍,昭明帝悄與妻子道,“六郎年少,他畢竟是跟著你長大,身份上就有所不同,當初也是他代父就藩,隻是,儲位不比藩位,還是要再大些,纔好斟酌。你心裏有數就行,別說出去。”

謝皇後好笑,夾了一筷子小青菜給昭明帝,“我曉得。”又道,“我雖養他長大,當時也是有緣由的,淩霄不喜這孩子,我卻是見不得這種生而不養。可話說回來,這儲位容不得半點私心,陛下隻需考慮誰更合適,不必想多餘的。陛下不論相中了誰,都是我的孩子,都要叫我母親。”

昭明帝心下熨帖,深覺妻子可親可敬。

夫妻倆說一回儲位,待用過早膳,昭明帝就提起閨女與忠勇伯之事來,謝莫如笑,“忠勇伯頗是知禮,我問過端寧的嬤嬤,教的也很是認真。”

昭明帝道,“這成親做夫妻,要的可不是認真。倆人之間,到底有沒有好感?”

謝皇後將一盞茶塞丈夫手裏,嗔道,“可急什麽,你倒是聽我說呢。”

“好好,說。”昭明帝喝口茶,洗耳恭聽。

“咱們端寧還是小姑娘,忠勇伯可是二十五的人了,大咱們端寧八歲,這男人要是想哄小姑娘,多的是手段。倘忠勇伯不尊重,那也是不行的。先得人品好,這纔是第一關。如今忠勇伯舉止有禮,可見是個知禮的。他人品先過關,才能繼續教端寧,待過些日子再看,如果端寧對他有好感,再問問忠勇伯的意思,這做親事,總得兩人都樂意才行呢。”謝莫如道。

昭明帝點頭,“這事兒,還就得你們婦道人家來,你們心細。”

謝莫如笑,“反正我是想多留端寧兩年,慢慢兒來吧,忠勇伯於男女一事上,也有些冷淡,必得叫他開個竅纔好。”

昭明帝深以為然。

嫁閨女可不是娶媳婦啊,兒媳婦不滿意還能換,這女婿不滿意,當然,也能換,但,昭明帝還是盼著女兒能順心順意。

說一回兒女親事,昭明帝就說到秋狩上來了,謝皇後道,“宮裏都誰隨駕,陛下可有數?”

昭明帝道,“自然是你隨我去了。”

“這我如何不知,我是說淑妃賢妃她們。”謝莫如道。

不得不說謝皇後提此事的時機,剛說完儲位的事,謝皇後此時提妃嬪,昭明帝直接道,“她們還是算了,一個個的不像會是打獵的,太皇太後也動不得,不如讓她們留在宮裏服侍太皇太後吧。”

“這也好。”又說到諸皇子,誰隨駕誰留守。謝皇後先道,“三郎媳婦正有身子,怕是不能隨駕的。”

昭明帝道,“那就讓大郎三郎留守吧。”

謝皇後自然稱好,至於朝中大員都有哪些人隨駕,謝皇後便不過問了。⑦思⑦兔⑦網⑦

此是昭明帝登基後第一次秋狩,故而,場麵頗是盛大,內閣之中,留下禮部賀尚書兵部柳扶風,其他都可隨駕。就是如永定侯這等致仕老臣,昭明帝也點了隨駕,還有趙國公這在先帝時頗得重用的,昭明帝命他一並去,另外,昭明帝看著順眼的,朝中有體麵的,都能跟著去熱鬧一二。

至於朝中相關衙門,亦頗為用心。欽天監就提前蔔算吉日,預測天氣,內務司禮部安排一應出行事宜。

還有,在帝都的諸藩王世子、諸公主、郡主,都點了隨駕。

隻是——

文康大長公主上了年歲,不放心太皇太後,沒去。

永安侯隨大長公主一並留在了帝都。

永福長公主宜安公主因夫家有孝,雖不必公主們守孝,到底也沒去。

另外就是壽宜長公主孩子還小,不放心孩子,便也留在了帝都。

長泰長公主與三妹壽陽長公主四妹壽婉長公主帶著各自的駙馬,隨駕秋狩。

此時,謝皇後與昭明帝正在輦車車窗看向外頭騎馬的端寧公主,遇著寬敞平坦的地界兒,端寧公主還會騎馬跑上一段。尤其,獵場還沒到,公主便把小弓小箭的背身上了,昭明帝笑道,“端寧還真有些臭美。”

謝皇後笑,“孩子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秋狩,自然高興。”

謝皇後來了興致,也會出去騎馬。這個時候,昭明帝便不大放心,騎馬在一畔跟隨,隻擔心皇後騎術不好摔著了。帝後二人如此恩愛,壽陽長公主與長泰長公主道,“咱們陛下與皇後,這份兒恩愛也沒誰了。”

長泰長公主心下亦做此想,卻又覺著世間之事,出人意表的頗多,就如帝後夫婦吧,謝皇後是個厲害的,陛下也是個端嚴的,這倆人真不知怎麽合了拍,老夫老妻,越發甜蜜了。

待到了行宮,昭明帝與皇後自然占的正宮正殿,餘下的宮室再是皇子公主各有分派。昭明帝道,“這行宮還是我主持修繕的,當時已是破敗了。偏生修好後,就用了一次,那回趕上地動,後來父皇再未用過。”

謝皇後笑道,“先帝其實不大愛出行。”

昭明帝也這樣想,當天到行宮先做休息,第二日纔去打獵。端寧公主特意跟她爹說了,讓她爹給她分個獵區,昭明帝那叫一個不放心,道,“你跟著朕就是。”

“我要自己有獵區,二哥他們都有呢。”端寧公主不樂意道,“父皇你別太小看人好不好,我跟忠勇伯學騎射好久了呢。”

昭明帝隻好給閨女安排個小獵區,命人把獵區的大型獵物驅走,還讓忠勇伯隨護公主。

昭明帝的獵區自然是最大最好的,他年輕時多有征戰,故而,對於狩獵之事頗為喜歡,要不然也不能一出國孝就急吼吼的安排秋狩。謝皇後與昭明帝一處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