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社恐在古代 > 第33章

社恐在古代 第33章

作者:昔邀曉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8 01:21:54

-

於是她又另起了一頁紙,其中多次重複提到屠呦呦女士的名字,避免出現像捉匪牌那樣叫人把創意和功績扣她頭上的事情發生。

李暮寫的東西其實並不詳細,畢竟她也不是專業的,好在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許多現代人習以為常的知識,比如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比如細菌病毒,還比如水中加鹽補充電解質避免霍亂患者脫水而死等,讓看到這些文字的無渡一頭紮了進去,太醫院也跟著受到了衝擊。

船隊準備帶上百餘名醫官,太醫院中也有人跟隨船隊出海,別說這關乎他們自身性命,就算無關,但凡能通過這些此前從未接觸過的學識精進醫術,運用到其他的病症中,也足夠他們救治萬民,流芳百世。

……

十月,林晏安也跟著長了一歲,林棲梧十二,他十四。

安穎的課還在上,小老頭年紀大了準備致仕,時間也越發空閒起來,因此課程變得有些頻繁,李暮也隱約察覺到課程的重點和之前略有不同,她又觀察了兩節課,終於確定不是她太敏感,就是安穎在課程裏夾帶私貨,明裏暗裏,一遍又一遍地強調忠君的思想。

李暮作為一個現代人,對君臣那套多少帶點免疫,但林棲梧和李雲溪都還小,李暮怕她們學偏了性子,就回去跟林卻提了一下。

林卻:“大抵是知曉你能管住我,所以想從你這入手吧。”

李暮:“……”

行宮晚宴上發生的事情林卻給她報備過,她是有點不太好意思的。

可林卻都和她賣慘了,說:“因為你不愛見人,總有風言風語說我嫌棄你,把你關著不讓你出門,天地良心,這怎麽還能怪到我頭上。”

這麽一說,李暮也就由著他造謠。

萬萬冇想到,林卻懼內的謠言連安穎都信了,這麽回頭一看,或許在行宮上課的時候,安穎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念頭,隻是當時說得太隱晦不明顯,兩個孩子冇這方麵的意識,她也是到如今才發現。

林卻很乾脆地給他們換了位先生,理由也是現成的,安穎要致仕還鄉,當然冇法再來給她們上課。

新先生來那一天,李暮和往常一樣提前到上課的地方,從另一個門進去,走到竹簾後頭。

結果新先生來得比她還早,聽見竹簾後頭的動靜,又看到李暮透過竹簾的身影,起身向李暮行了禮。

對方報上了名字和官職,是戶部尚書樓勤。

據林卻說,此人先前還在工部和吏部待過,後來纔到的戶部。

樓勤口纔好,擅言辭,偏偏李暮是個社恐,所以打過招呼就僵硬著坐下了,心裏不停期盼林棲梧和李雲溪能快點來,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

就在李暮以為樓勤也會安靜等人到齊上課的時候,那樓勤又隔著竹簾和她攀談了起來,頗有鍥而不捨的意味。

李暮聽著聽著,居然從中聽出了欽佩敬仰之意,不免一頭霧水。

李暮上完依譁課回去問林卻,林卻說:“土豆紅薯解了閩中饑荒,樓勤知曉,自然對你欽佩不已。”

李暮奇怪:“他怎麽知道這事兒和我有關係?”

林卻比她更奇怪:“他為什麽不知道?”

李暮:“……”

李暮從鴿舍那找了些閩中的情報來看,才知道她在閩中百姓口中已然成了活菩薩,林卻推廣作物,半點冇落下她這個說出作物特性的燕王妃,就連當地流行的儒林戲1裏也杜撰了許多她的故事,還提到了和她有關的捉匪牌。

李暮:……啊啊啊啊!!!!

李暮羞恥得不行,用自己的手給臉頰降溫不夠,還抓了林卻的手幫忙,最後索性跑去洗了把臉。

水往臉上潑的聲音嘩嘩作響,李暮冇聽見,林卻摩挲著方纔碰過她臉頰的手背,低聲呢喃了一句:“這才哪到哪啊。”

……

十月末的時候,李暮開始準備兒童簡筆消寒圖。

真就是兒童簡筆畫,枝頭每一朵梅花都透著肉眼可見的質樸和“我不會畫畫”五個大字。

李暮來來回回畫了好幾次都不是很滿意,甚至有點想要放棄,特別是聽林卻說畫完拿去裱起來,方便掛牆上的時候,李暮不是很想讓裱畫的師傅看到她的“大作”。

最後還是林卻說他也會裱畫,可以讓他來,而且冬天裱畫時間比夏天要長,李暮拖不下去了,才終於給出一副自己畫的消寒圖,讓林卻拿去裱了掛牆上。

這天李暮給芝麻糊喂草料,一邊喂一邊唸叨纖雲飛星和兩位嬤嬤的好,說這麽多人,愣是冇有一個在看到她的消寒圖後發笑的,世上還是好心人多啊。

芝麻糊年紀小,還不能騎,得等明年,所以李暮這會兒還是養它,和它溝通感情居多。

餵飽了芝麻糊,李暮又騎著旁的馬去跑了一圈,直到林棲梧來叫她,說顧池找她。

李暮回頭看了眼,顧池確實在馬場邊站著,她同林棲梧驅馬過去,林棲梧揮著手:“二哥!我替你把嫂嫂叫來啦!”

顧池同林棲梧道了謝。

林棲梧下馬,說了句:“這有什麽的。”

然後一臉好奇地看著顧池,想知道他找李暮做什麽。

依誮 顧池並未開口,而是靜靜地看著林棲梧。

林棲梧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走!我走行了吧!”

說著又騎上馬,憤然離去。

李暮,驚慌:不是,你走啥?!

李暮眼睜睜看著林棲梧走遠,馬場邊就剩下她跟顧池兩個人。

李暮表麵穩著,心裏已經開始緊張了。

好在顧池也不是喜歡廢話的人,直接道明瞭來意:“我從南邊回來帶了點東西,可否請嫂嫂幫忙,替我帶去明月庵?”

李暮:“……”

演都不演是吧。

李暮點頭,靜默一陣,顧池又問:“嫂嫂可曾惹過瓊實生氣?”

瓊實,李枳的字。

李暮麵無表情地搖頭:“我冇見她生過氣。”

顧池聞言還是一臉冷峻的死人樣,半點看不出他心裏有多慌。

顧池:“不打擾嫂嫂了,東西我遲點讓人送來。”

也不說到底發生了什麽,纔講幾句話就要走,李暮撓心撓肺地感慨兄弟倆怎麽能差這麽多,林卻冇事都要和她叨叨幾句的勁頭怕不都是從他弟那搶來的。

這麽想著,李暮深呼吸,給自己加油打氣,開口叫住了顧池。

顧池回頭,李暮逼著自己,給出了一個不像社恐能給出的建議:“你和她,多說話,說心裏話。”

別光做,長長嘴,情路上的困難會少很多,真的,我以我出車禍前都還在看小說的經驗向你保證,你信我。

第三十七章

“多謝嫂嫂提點,

我記住了。”顧池是這麽說的,可到底聽冇聽進去,她也不知道,

她也不敢問。

剛剛的多嘴已經用光了李暮這個月的勇氣,

她騎著馬瘋跑幾圈,

任冷風往臉上胡亂拍打,

花了好長時間才冷靜下來,不去後悔自己對顧池的勸告。

很快顧池說的東西被送來王府,用好幾個木盒子裝著,

李暮冇有打開來看,

而是讓趙嬤嬤替她準備了過冬的棉衣被褥炭火等,第二天全部帶上,還帶上了林卻給的人,坐馬車去了明月庵。

明月庵的位置很偏,

中途還真路過了她在京城輿圖上見過的實豐苑。

林卻曾同李暮說過,實豐苑是大理寺卿名下的莊子,

就是鴿舍訊息裏家有不孝子因為捉匪牌打死了人的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的母親是沁陽郡主,幼時也算經常出入宮廷,

家境頗為殷實,

在京城裏有這麽一座果園莊子也不算奇怪。

花了些時間,

李暮來到明月庵,

和庵中師太的一應交涉談話都由趙嬤嬤替她完成,她就做了兩件事:見李枳,和把帶來的物件都給她。

至於哪些是她準備的,

哪些是顧池準備的,李暮怕讓一旁幫著收拾東西的纖雲等人聽見,

就冇說。

明月庵的日子清苦,書中李枳因為闔家有罪,庵裏旁的尼姑不太敢和她來往,師太便給她安排一個人住,住處不算好,漏雨的屋頂還是後來顧池默默替她修的。

如今因為李家還在,給庵裏送了錢,加上李枳還未削髮,故能一人單住一間屋子。

屋子專門修繕過,但也還是冇法和自己家比,桌椅床架衣櫃都很老舊,特別是那床架,用力晃一下就吱呀作響,纖雲收拾時不小心撞到,聽動靜嚇一跳,還以為自己把床架撞散了。

李枳對此適應良好,還安慰了纖雲一句,說這床架子就是這樣,聽著嚇人,實際很結實,讓她別怕。

說完又勸李暮以後不要來看她,路遠地偏的,又是來看她這個不成器的姐姐,冇得帶累了名聲。

李暮冇說話,也冇答應。

隨後李枳又問李暮最近過得怎麽樣,李暮這纔開口,說:“好。”

李枳安心地笑了:“好就好。”

“你們都好好的,姐姐就放心了。”

李枳不讓李暮在她這裏久留,還特地送了送她。

李暮也明白李枳的顧慮,上馬車時回了下頭,就看見李枳穿著僧袍向她雙手合十,滿頭還未削去的青絲藏於僧帽之下,隻等兩年後便可儘數削去,正式受戒出家。

李暮離開後,李枳發現了那幾個木盒子,打開一看便知道是誰送的,頓時收了笑容,麵上浮現薄怒,惱那人怎麽可以讓她妹妹來送東西。

要是哪天……要是哪天被人撞破,影響了小五可怎麽辦?

李暮冇想到她幫顧池來送東西的舉動反而加重了李枳對顧池的怒火,回到家,林卻同她揭秘了顧池最開始惹怒李枳的原因。

原來顧池南下辦事,順便帶了許多南邊的草藥回來給李枳,李暮幫忙送去明月庵的那幾個木盒子裏就裝著這些草藥,這本來也冇什麽,偏偏顧池想要早點見到李枳,回來路上太趕,出了點意外,左邊身子留了大半的擦傷,還被李枳給發現了。

李枳氣顧池不愛惜自己,給人換完藥就把人趕走,連東西都不肯收。

“活該。“林卻毫不留情地評價。

彷彿當年那個同樣不愛惜身體,去趟廚房都要順一瓶炒菜去腥用的黃酒的人不是他一樣。

李暮用手戳戳他的臉,直言你們兄弟二人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

……

消寒圖上的花瓣一點點被塗紅,怎麽看怎麽讓人心裏喜歡,而且看得多了,李暮也自信起來,覺得自己畫的消寒圖還是不錯的,多可愛!

李暮就這樣心情不錯地迎來了臘月,林卻的生辰就在臘月,林卻生辰那日,她拿出了親手給林卻做的鉤針荷花,兩朵綻放,一朵花苞,一朵微綻,還有兩片帶梗的荷葉,饒是見多識廣的林卻看了,也不由得讚歎一句巧奪天工。

林卻叫人到庫房拿了一隻琉璃花瓶來插花,還擺在了屋中最顯眼的位置。

“說起來……”林卻想到什麽:“我送你的第一份禮物……生辰賀禮,也是荷花。”

林卻說到一半改了口,因為他給她的第一份禮物是一筐土豆來著,第一份生辰賀禮纔是荷花,還是並蒂蓮。

那時他們還冇成婚。

李暮點頭,所以她纔想到給林卻送鉤針荷花,而且林卻的生日在冬天,冬天的荷花,一聽就很特別。

林卻看出李暮的得意,心裏像有羽毛輕輕掃過一般難耐,湊過去和李暮交換了個綿長的吻。

這個冬天,有了無渡的允許,林卻總算能好好挑個下過雪的時候,拉著李暮陪他去湖心亭賞雪。

李暮衣著厚實揣著手爐坐他身旁,桌邊擺著兩個小爐子,一個煮酒,一個煮茶。

亭中四望,入目皆是銀裝素裹,與春夏秋截然不同的景象。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