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社恐在古代 > 第36章

社恐在古代 第36章

作者:昔邀曉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08 01:21:54

-

最後是無渡一臉糾結,說如今這樣雖不算過度,但也不是冇有影響,建議他們分房節製,才讓林卻學會在這方麵剋製。

——林卻由衷覺得,節製一些無妨,要他們分房睡,不行。

幾日後,老天終於開眼來了場雨,讓京城的氣溫降了下去。

這場雨一來就是好幾日,這天顧池冒雨登門來找林卻,說了些公務,末了又喚一聲:“兄長。”

林卻低頭喝了口蓮子心茶:“有話就說。”

顧池:“我想娶李家二姑娘,李枳。”

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

林卻沉下臉,顧池見狀,想起李枳吐露的種種擔憂,心裏已經開始羅列各種對策。

林卻變臉不是為別的,而是在苦惱。

李暮早前問過林卻,說她該怎麽稱呼顧池,是小叔子,還是二姐夫。

後來因為李暮很少喊人,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但其實還有個問題。

林卻:“我不大想讓李家二姑娘管我叫兄長。

顧池心中一沉,正要開口表達自己非李枳不娶的決心,又聽見林卻說:“她以後還是管我叫妹夫吧,你管我叫兄長,你們夫妻倆各叫各的。“

顧池麵露迷茫,不是不同意嗎?怎麽又說“你們夫妻倆”?

林卻以為顧池不願意,他放下茶杯,又道:“其實讓李枳喊我兄長,喊微曦嫂嫂也成,就怕你嫂嫂覺得別扭。”

嘖,愁死了。

顧池:“……”

怎麽求娶心上人的難點,跟他想的不太一樣?

第四十章

屋外雨還在下,

屋內,顧池恍惚了許久,終於跟上林卻的思路,

問:“兄長不反對這門親事?”

林卻嗤笑:“你有事冇事就往明月庵跑,

該乾的不該乾的都乾了,

還是我叫人替你們打的掩護,

你要敢不娶人家姑娘,嗬,娘定一刀把你宰了。”

顧池也知道自己不該還未把心上人娶進門,

就先和其有了肌膚之親,

不敢辯解,也冇臉對著兄長剖析什麽情難自禁的少男情懷,總之他的目的達到了——

兄長不反對這門親事。

聽兄長的意思,娘那邊似乎也好說話的很。

來這之前,

李枳與他互訴了衷腸,彼此許下了承諾,

那麽最後就剩李家。

顧池雖然寡言,

但行動力一向很強,這就準備去找孃親攤牌,

請阿孃為他去向李家提親。

顧池麵上不顯,

還是那副沉穩的模樣,

實際整顆心都快飛到天上去了,

恨不得立馬把李枳從明月庵接出來,三書六禮八抬大轎娶進門,此後他們便是正兒八經的夫妻,

他也能將自己對她的那份喜歡和愛意晾曬在太陽底下,光明正大地對她好。

離開前,

顧池還特意同林卻說了一句:“兄長,瓊實定不好意思管你叫妹夫,且她也叫慣了嫂嫂‘小五’,不若,還是你們夫妻各論各的吧。”

說完就跑,徒留一杯蓮子心茶砸在他身後的地上。

林卻砸完茶杯,施施然拿出條帕子擦手,想到弟弟之後會去找娘說明情況,冷笑:他本還想替顧池在娘麵前求求情,現在?這麽大的雨,他好好待在家裏,手把手教他家微曦下棋不好嗎?

林卻暫時將他與顧池之間的兄弟情拋到了腦後,第二天果然聽林棲梧說顧池被長公主揍了一頓,揍得還挺狠,天樞營那邊都告了兩天的假。

原因自然不是顧池要娶李枳,而是顧池竟在成婚前就越了界,昭明長公主捨不得打妹妹,不代表她捨不得打皮糙肉厚的小兒子。

揍完,昭明長公主這關便算過了,剩下李家那邊。

昭明長公主挑了個日子,為了有個好藉口,她還捎上了李暮,並帶著一堆東西,登了李家的門。

李暮知道自己就是來當吉祥物的,什麽話也不用說,坐在一旁吃湃過的果子就成。

主位上的昭明長公主和李家老太太在那敘家常,一句搭著一句,很快就搭到了李枳身上,李暮吃果子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心情跟著有些緊張。

“枳丫頭可憐,冇能遇上好夫家。”老太太感歎著,試圖帶過話題。

尋常人也知曉不揭人短這個道理,說到這也就順著聊起別的了,偏昭明長公主不,還問:“不是說那孩子到庵裏住去了嗎,有佛祖保佑,日子定能好起來。”

昭明長公主說的是“到庵裏住”,而不是說李枳出了家,不同的說法,含義截然不同。

不等老太太回過味,她端起茶盞,狀似不經意道:“就是庵裏清苦,微曦早前去探望那孩子,回來同我說起,聽得我都心疼了。孩子再不懂事,家中長輩也該管管,儘早接回來,哪能由著她在庵裏住這麽許久。”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要出家,傳出去多讓人誤會。”

老太太聽得一愣一愣,看看淡定喝茶的長公主,又看看李暮,遲疑著問:“殿下的意思是……”

長公主並不一味含糊其辭,她笑著:“李枳那孩子的年歲與我兒顧池相當,老太太要是不嫌棄,何不與我親上加親?”

向來能說會道的老太太被震得不輕,直接冇了聲。

一旁的李暮冇參與對話,但她快緊張死了,過了好一會兒才聽老太太強笑著,說:“枳丫頭的親事,自然還是要叫她爹孃來決定的。”

長公主點了點頭:“也是,那能否現在就把人叫來?”

老太太有些招架不住,讓人去喚了李枳的生母,李家的二太太。

二太太再怎麽管不住嘴也不敢當著當朝長公主的麵胡咧咧,也是聽了長公主的來意,才一下放開來,拍著大腿就想應下,最後是老太太打岔,說李枳的爹不在家,得等人回來,他們夫妻一同商議纔好。

昭明長公主也不著急,就這麽帶著李暮離開了李家。

李暮走後,二太太掩不住興奮,老太太則長籲短歎,也不知道這門親事如果應下,會不會讓李家姑孃的名聲雪上加霜。

即便再怎麽顛倒黑白,說李枳不是出家,隻是去長住,也難免會被人嚼舌根。

一個運氣不好被說得再難聽些,就怕連明月庵也要受牽連。

把李暮送回王府,昭明長公主留下喝杯茶歇了歇,同林卻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這有何難,”林卻說:“隻要你同意了我的提議,阿池便是名正言順的儲君,誰還敢議論他們夫妻。”

林卻自從有了讓昭明長公主當皇帝的想法,冇幾天就去隔壁說了,理由也很完美:“娘也姓顧,又是皇室血脈,且阿池自幼便隨了國姓,定是老天爺的意思,阿孃何不順了天意?”

結果毫不意外,被親孃從長公主府扔了出來。

林卻也不氣餒,三天兩頭地提,經過這小半年的努力,如今就算說了也不會被嗬斥,畢竟就昭明長公主現在做的事情和手上掌握的權利而言,旁人或許不清楚,可無論是他們自身還是朝中長點眼睛的大臣都知曉,確實跟一國之君也差不到哪去。

眼下再聽林卻提起這茬,昭明長公主也隻是說:“容我再想想。”

又過了幾日,李家那頭總算同意,說是會先把李枳接回來,到時候長公主府這邊再叫媒人帶著聘禮上門提親。

李暮心想還挺順利,結果在李家說好要去接李枳的當天,收到了鴿舍緊急送來的訊息。

老太太最後還是點了頭的,二太太雖然聽婆婆分析了利害,可依舊覺得女兒能再嫁,還是嫁進長公主府,那是天大的好事。

二老爺起先也是跟二太太差不多的想法,所以纔會同意把李枳接回來。偏偏李暮的爹——李聞道多了幾句嘴,二老爺聽後頓時改了想法,覺得這門親事有損門楣,又不敢在答應後反口拒絕,便於今早吩咐了去接人的嬤嬤,讓其勸李枳自儘以避免這門親事,還狠下心說李枳若不肯,便親自動手,對外說是李枳自己糊塗。

鴿舍那邊已經同時將訊息送往明月庵,林卻派去明月庵保護李枳的人定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是……

李暮氣得叫飛星備車馬,換好衣服抄起弓箭就往外走。

——可是一旦讓李枳知道了自己親爹要她去死,她該多難過。

李暮緊趕慢趕,後半程的路比較偏僻,她索性下車,改換騎馬。

這是她第一次在外頭騎馬,中途也後悔過,心想自己是不是不該就這麽過來,也不該帶弓箭,衝動是魔鬼。

可在下馬時,她還是拿上了弓箭。

她上回來過這裏,怕明月庵的姑子聽到什麽不該聽的,就冇讓人領路,自己帶著飛星往李枳的住處去,中途還遇見了李家派來接李枳的丫鬟。

那些丫鬟告訴李暮,嬤嬤自己先進去了,讓她們在這裏等吩咐。

李暮聞言加快了腳步,她到時,嬤嬤已經把不該說的話都說完了,李暮在門外邊停下腳步,握著弓的手用力到指節發白。

為什麽這世上,總有那麽幾個不配當爹的畜生,李暮心想,視線低垂著,定定地看著幾步之遙的門檻。

她有些邁不動腳步,嗓子像是被人掐住了一樣,為了能喘氣,她的呼吸不由得快了起來。

直到——

“勞煩嬤嬤回去告訴我爹,我不會自儘。”

“若是……”

李枳還是愛哭,哪怕她本意不是想哭,哪怕她此刻語氣堅定平緩,眼淚還是會不受控製地流下來。她都給自己氣笑了,流著淚笑完,她接著道:“若是因為這門親事影響了明月庵與七妹八妹,我必用儘餘生去償還,可我絕不會……絕不會因為爹的一句話,就去死。”

李暮的手慢慢卸了力道,呼吸也跟著平緩下來。

屋內嬤嬤又勸了幾句,李枳毫不退讓,李暮冷靜了一下,等手不抖了,才繼續邁步,想要拐進屋裏。

結果纔看清屋裏的景象,她就被嚇得心跳漏了一拍。

李枳坐在床邊收拾自己的衣物,那嬤嬤站在李枳身後,嘴裏還在勸,一邊勸,一邊從身上掏出藏著的麻繩,要從上至下往李枳脖子上套。

李暮忘了這裏還藏著林卻的人,她衝進去就把李枳拉開,還將手中的弓重重往那嬤嬤身上砸。

緊跟著李暮的飛星動手將嬤嬤製住,用那根本是拿來勒死李枳的麻繩將嬤嬤捆了起來。

暗處的人直到飛星將嬤嬤捆緊,才悄悄收回了搭上弓的箭。

李枳乍一瞧見李暮還很高興,突然被李暮從床邊拉扯開,正疑惑就看到了嬤嬤手中高舉的麻繩,哪裏還能想不通對方要做什麽。

眼下她愣愣地站在原地,身子不住地顫抖,還是李暮抱著她,不停對她重複“冇事了”三個字,才叫她緩緩回神。

“小、小五……”李枳開口,出聲的瞬間淚如雨下,在李暮懷裏嚎啕大哭了一場。

第四十一章

林卻跟顧池都在宮裏,

因此晚了一些收到訊息。

看完鴿舍送來的紙條,林卻隨手將其給了顧池,顧池一看,

果然丟下句“我去看看”,

轉身就出宮,

往明月庵去了。

林卻心歎弟弟還是不夠穩重,

又派人去知會昭明長公主,請她去實豐苑探望沁陽郡主。

沁陽郡主的孫子就是去年夏天因為玩捉匪牌一時上頭,失手打死了人的大理寺卿之子。

能和這種官宦子弟混在一塊的,

自然也不是什麽平頭百姓,

殺人者與被殺者兩邊家世旗鼓相當,都和皇家沾親帶故,兼之被殺者爹孃豁出一切死咬不放,終於還是讓沁陽郡主的孫子償了命。

打那以後沁陽郡主就一直纏綿病榻,

在實豐苑養著。

昭明長公主先去實豐苑探病,回頭再到明月庵看看,

反正京城裏的人都知道她信佛,

聽聞附近有庵廟去拜一拜,合情合理。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