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玄幻 > 四合院之赤腳醫生 > 第656章 緣故

四合院之赤腳醫生 第656章 緣故

作者:雙手持筆 分類:玄幻 更新時間:2024-05-10 04:31:18

-

“好好好....有了這些先進設備,我們自行車一廠.....不對,是電動自行車廠一廠,肯定能夠再創輝煌。”【1】

【6】

【6】

【小】

【說】

八級工張洪明在機械廠看到新式的生產線時,整個人幾乎都驚呆了。

實驗室為電動自行車廠定做的生產線采用的半自動化模式,跟以前那種老舊的純手動生產線不同,這條生產線隻需要使用少量工人,就能夠操作。

並且,剛纔他已經檢查過了,這條生產線的精度極高,以至於一個手腳靈活的工人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夠熟練操控,如此一來就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張洪明轉身看向生產線的製造者機械廠八級工老張:“張師傅,咱們曾經在部委的高級技術工人表彰大會上見過麵,當時我還以為咱們兩個從事的行當八竿子打不著,但是冇有想到,這才幾年功夫,咱們就合起夥來了。”

張師傅哈哈大笑,手掌在設備上輕輕拍打:“這都多虧了實驗室的李東來主任。咱們算是老朋友了,我也就不瞞著你,這條生產線的設計者,並不是我啊。”

“不是您?”張洪明神情大驚。

身為電動自行車一廠的大師傅,他雖然冇有讀過大學,但是無論是學識還是在專業方麵的技能,已經遠超同一般的大學教授。

他很清楚,像這種精密先進的生產線,就連大學裏的專業教授,也冇有辦法設計出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機械設計方麵,有很多設計到具體的生產過程,這些隻有那些常年在第一線工作的工人師傅才清楚。

整個京城,既懂生產又懂設計的大師傅並不多,其中八級師傅張工就是其中最有實力的一位。

張師傅轉過身,伸手摩挲著那些機械設備,就像是欣賞一件珍寶一樣。

他歎口氣說道:“實不相瞞,我也情願這件設備是我親手設計的,可是我的能力並不足以完成這項工作。”

“那是誰,比你還要厲害?”張洪明忍不住的倒吸一口氣。

“就是軋鋼廠實驗室的李東來李主任。”張師傅忍不住讚歎道:“不但是這條生產線,事實上李主任還設計過調料廠的生產線,你是冇見到,那條生產線的自動化設備比這條還要高,在往常需要二十多名工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用那條生產線,隻要四個工人就可以了。”

“李主任....”張洪明不可思議的問道:“他不是搞醫學研究出身的嗎,怎麽還懂這個?”

“這麽說,你就太小看李主任了,當年我們車間裏有一台老毛子的車床,壞在車間裏兩年了,冇有人能修理,就連我這個老師傅也不行,李主任發現之後,用了一些材料,將那台車床換回了軋鋼廠,當時我們還以為他是想將車床拆成材料,誰知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那台連老毛子專家都束手無策的車床,竟然被李東來修好了。”

“真的?”張洪明感覺到自己對李東來好像有些偏見了。

在此之前,他感覺李東來就是那種一心想辦實事的領導,雖然值得尊敬,但是並不會敬佩。

畢竟對於他們這些技術工人來說,隻有高超的技術,纔會真正值得他們敬仰。

“這個李東來還是真不簡單啊....”

“誰再提我的名字。”

就在這時,李東來帶著張青翠走了進來。

他大步走到張洪明跟前,笑著問道:“洪明同誌,這套生產線怎麽樣?”

“厲害!”張洪明豎起大拇指,興奮的說道:“李主任,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厲害的設備。”

他停頓一下,接著說道:“李主任,我聽說這套生產線是您親自設計的。”

李東來點點頭:“也算不上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生產線中的電氣化設備,是我們實驗室莫山鳳帶人搞出來的。”

“您真是謙虛了。”張洪明搓搓手說道:“李主任,您既然能搞出生產電動自行車的半自動化生產線,那麽生產其他設備的半自動生產線是不是也能搞出來?”

聽到這話,張青翠興奮的瞪大眼睛。

在以前她也有這種想法,李東來搞出的半自動生產線,能夠大幅度的提高生產效率,要是各行各業都能使用半自動化生產線的話,國內的工業水平將提高一大截。

隻是李東來似乎並冇有將半自動化生產線擴大規模的想法,研究出來的生產線隻限於軋鋼廠實驗室的下屬工廠使用。

張青翠也早就有這種想法了,隻是她是實驗室的成員,是李東來的下屬,不太好意思詢問。

李東來本來也不想回答這個問題,見張洪明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嗬嗬笑笑:“這是個複雜的問題,要想解釋清楚,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兒,這樣吧,我讓他們先驗收設備,等會咱們到張工的辦公室裏聊,我相信張工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張師傅連連點頭:“好好,我馬上就安排人驗收設備。”

軋鋼廠實驗室對設備的驗收有一套完成的流程,為了防止生產線有瑕疵,特意成立了一個驗收小組。

小組裏的成員是隨機從軋鋼廠老師傅裏抽調出來的,每次抽調的人員都不一樣,如此一來,就避免了一些居心叵測之徒,準備走捷徑的想法。

雖然在這個年代,人們都很淳樸,但是世界上最難猜測的就是人心。

李東來來到這個世界上,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會用規章製度,來避免猜測人心。

“這批設備關係到咱們實驗室的電動自行車生產計劃,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會把好關。”這次驗收小組的組長是一位年輕的車間工人,他還是第一次負責如此重大的事情,心中充滿了使命感,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嚴把質量關。

半個小時後,驗收正式開始,李東來見事情進入正軌,也就放心了心,在梁拉娣的帶領下,來到了張師傅的辦公室。

這裏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一個雜物間,屋子內部被一張碩大的工作台占去了一大半空間。

工作台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機械工具,上麵還沾滿了厚厚的一層油汙。

張師傅早已在上麵擺了幾個搪瓷杯子,裏麵的茶水散發出淡淡的熱氣。

他見到李東來進來,訕笑著站起身:“李主任,條件簡陋,還請您不要見怪。”

李東來擺擺手:“簡陋就對了,張師傅,你的辦公室要是窗明幾亮,一塵不染的,我還不敢進來呢!”

“對對對,咱們是工人嘛,就得有點工人的特色。”梁拉娣連連點頭,拉開椅子,請李東來坐下。

李東來端起搪瓷缸子,小口喝了一口,你別說,有陣子冇有喝過高碎了,這味道還真是不錯。

張師傅和張洪明這個時候,都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李東來。

“李主任,您為什麽不願意在全行業內推廣半自動化設備?”

最終,還是張洪明忍不住了,迫不及待的問道。

就在剛纔,趁著休息的空擋,他已經盤算過了,隻是全京城改用半自動化設備,每年就能夠多創造幾百萬的財富。

李東來喝了一口茶,輕輕放下搪瓷缸子,並冇有回答張洪明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張洪明同誌,我問伱,咱們工廠裏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像自行車,暖水瓶,搪瓷缸子之類的,都賣給誰了?”

“當然是人民啊。”張洪明雖不是統計人員,也清楚一些現狀,點點頭說道:“大部分是賣給了城裏麵的工人,也有一小部分賣給了鄉下的社員,畢竟社員們大多比較貧困,冇有太多的錢。”

“要是賣不掉呢?”李東來追問。

“賣不掉....怎麽會賣不掉.....”張洪明話說一半,臉色驟然一變。

現在物資匱乏,像糧食之類的,采用票券製度,確實可以避免哄搶。

但是像自行車,收音機,電視機之類的大件產品,就算是不用票券,也冇有太多的人買得起。

張師傅皺皺眉頭插言道:“賣不出去,可以降價啊,咱們使用了半自動生產線之後,人力成本降低不少,價格也能便宜一點。”

“對對對,隻要降價,一輛自行車賣三十塊錢,我就不相信人們會買不起。”張洪明讚成道。

李東來嗬嗬一笑,道:“其實在咱們的工業生產中,人力成本隻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最大的成本還是原材料,是技術成本。”

“所以,隻是單純的采用半自動化生產,並不能大幅度的降低產品的成本。”

“與之相反,半自動生產需要的人力少了,從社會上招募的工人相應的也就少了,人們找不到工作,就拿不到工資,咱們就算是生產出再多的設備,賣不掉,又有什麽用呢?!”

這個年月采用的計劃供銷,人們普遍認為日子過得苦,是因為物資比較匱乏,並冇有通盤的考慮問題。

張師傅和張洪明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兩人一時間竟然懵逼了。

他們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但是又講不出來。

就好像李東來剛纔是在理直氣壯的胡說八道一通,而他們偏偏又找不到他胡說八道的證據。

梁拉娣也皺起了眉頭,問道:“李主任,照你這麽說,咱們永遠都不能發展起來了?”

張師傅和張洪明都齊齊點頭:“是啊,民眾冇錢買產品,咱們就不能生產更多的產品,就不能招聘更多的工人,人們冇有工作,就更冇錢了,然後就更冇有人買產品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不得不說,兩位大師傅的腦子都很靈活,瞬間就覺察出了其中的奇怪之處。

李東來緩聲說道:“這就需要國內整體生產力的提高,應該全方位的提高生產力,步子不能跨得太大,應該將生產力的發展,轉化為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為了生產而生產。”

當然,還有一點李東來冇有提,那就是出口。

將產品賣到國外,然後換取大量外匯,再用外匯購買大量的原材料。

聽到這話,兩人都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李東來接著說道:“所以,我並不讚成在全行業內實行半自動化生產,那樣會導致大量的工人失去工作崗位,你們也知道,現在京城裏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整天在街上瞎逛,天長治久下去,難免會發生問題。”

“李主任,還是您考慮得周全。”張洪明讚歎的點點頭。身為工人師傅,他也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當年自行車一廠幾乎發不下來工資,車間裏的工人還捨不得離職,最大的原因就是工作難找。

要是實行了半自動化生產,再裁撤一批工人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要是不裁撤,那麽半自動化生產的改造,還有什麽用處呢!

“李主任,聽群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張師傅也連連讚歎。

他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他自己跟李東來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他的目光僅僅侷限於機械廠的內部,而李東來的目光已經開始統觀全域性了。

梁拉娣也點頭:“對,咱們應該小步慢走,先在軋鋼廠實驗室下屬工廠內部采取半自動化生產,然後提高工人的工資,慢慢的拉昇工人的生活水平,最後再通過軋鋼廠實驗室的工廠來帶動國內的整體發展。”

“也許隻要三五年時間,咱們的生活就能提高一個檔次。”

李東來道:“也許過程還要更久一些,不過我相信隻要咱們齊心協力,總有一天能夠過上好日子的,別的不敢多說,一家一輛電動自行車,家家鍋裏有一隻雞,總歸是能實現。”

“一家一輛電動自行車....嘶....”

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現在電動自行車還冇有上市,價格也冇有確定下來。

但是要知道現在大部分老百姓連自行車都買不起,更別提電動自行車了。

另外。

現在鄉下的社員們,一年到頭,能夠吃一頓肉就算是過上好日子了。

鍋裏有一隻雞....這簡直是癡心妄想。

李東來看著他們的表情,心中也有些驚歎。

這年代日子過得如此困苦,誰能想到幾十年後,我們能屹立於世界之巔呢!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