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蘇熙淩久澤 > 第2073章

蘇熙淩久澤 第2073章

作者:周元李清舞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3-12 05:51:37

-

還冇下完農耕這盤棋,朱植又開始同時謀劃遼東軍事改革這盤棋。

回廣寧城後,他陸陸續續和張石分享了自己想進一步進行軍事改革的想法:

“這次遼東主力遠征哈拉溫山以西,準備捕魚兒海會戰,其實是對遼東明軍遠征作戰和後勤保障能力的一次綜合檢驗。”

“儘管會戰還冇開始,已經提前暴露出一年來遼東軍訓練和戰備方麵的不足。比如,兵器配置不合理、過分依賴火器、冇有充分發揮冷兵器的優勢,從指揮員到戰鬥員都還不適應極寒天氣下的特彆作戰等等。”

“特彆是小哈拉章率一千精騎打穿明軍的後勤補給線,全殲火真護送的運糧分隊,消滅了駐守雙遼的騎兵,甚至直撲廣寧城。教訓極為深刻。”

“如果不是當時魏二狗等人故意引錯路,不僅在黑山一帶屯種的移民可能會受到滅頂之災,甚至連廣寧城也會措手不及。這後果至今想起來還是讓人覺得一陣陣後怕。兵聖曾說:‘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此言不虛也。”

“根據後世的記載,這次捕魚兒海會戰將以明軍大獲全勝而結束。會戰之後,散落在漠北和哈拉溫山一帶的蒙古黃金家族勢力將一蹶不振,短期內很難糾集大股兵力南下進犯,上萬兵力的大兵團作戰可能性並不大。”

“但是,如果遇到天災,還是會有小股蒙古人南下冒險打劫。隨著蒙古、女真等各部落勢力重新洗牌,他們的內部爭鬥也會牽扯到周邊駐防明軍和屯民。”

“因此,我們要適應東北區域性安全形勢的變化,推進遼東明軍軍事轉型建設,把軍事改革當成一個常態,既要能夠應對大兵團作戰,也要能夠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小規模衝突。”

“我們先訂一個小目標吧,就是進一步改進部隊體製編成,既能隨時遂行營以下小規模特種作戰任務,又能加強東北的重點目標、重點區域和重點方向的防護。”

“就目前而言,遼東軍事力量部署的重點目標就是長春,必須充分保障明軍在長春屯墾開展,從而在鬆花江腹地牢牢紮下根。”

“遼東軍事鬥爭重點區域就是瀋陽以東反叛無常的建州女真各部,必須采取適度的攻勢作戰,遏製他們的發展勢頭。”

“軍事設施部署的重點方向就是懿州以北舊長城一線,以及從瀋陽到長春的千裡運輸線,以點帶線,以線帶麵,以最小的軍事成本,確保東北內部安全形勢可控,避免再次發生被小股遊牧騎兵擊穿內線的事件。”

“隨著形勢進一步變化,還可能要強化鴨綠江、圖們江一線防務,甚至要加強遼海水師的巡海力量,這個先走一步看一步。”

“隨著遼東軍改和軍事力量向重點目標、重點區域和重點方向的傾斜,遼東的軍事生產和工程建設重點也要相應進行調整……”

聽著朱植對遼東軍改小目標的進一步闡釋和規劃,饒是同為後世穿越人,張石也對這個看小實大的課題嚇了一跳。

遼王已經在用後世的軍事思維在思考大明朝當前麵臨的軍事轉型課題。

好在張石後世也曾研究這些課題,平時也在思考這些問題,大腦裡還是有一些成熟的思路和想法的。

他麵臨的主要困難就是缺乏人手。

曾經在應天或山東臨清一起練過兵的楊文、朱大能、周興、宋忠、平安、盛庸、董興等人,一個都不在身邊。

他隻好把隨遼王回來的金山伯濮璵和朱大能的一個騎兵營給要了過來幫忙。

三月二十六日,張石和濮璵向遼王提交了一份詳細的遼東軍改和防務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要以王府直屬人員為基礎正式組建新的廣寧中護衛,負責以廣寧為中心的遼西地區防務。原來的廣寧中護衛改為廣寧右護衛,負責以長春為中心的遼北地區防務。廣寧左護衛繼續負責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南地區防務。

王府三衛保持每衛四軍十三營編製不變,但騎兵營的火力要加強,除了人手一把雪峰刀外,每個小旗確保同時配備二支馬槍、八張弓或弩。

步兵營和車兵營每個小旗按照四個火槍手、三個刀牌手、四個長槍手編成,火槍手另配備軍鏟,長槍手另配備弓弩。

親軍營則由火槍參謀、刀牌參謀、長槍參謀和戰車參謀,各率一個百戶人馬組成,平時負責全衛相應兵器訓練,戰時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支援四軍作戰。

遼東都司在參謀長之下,成立作戰參謀、情報參謀、後勤參謀、軍械參謀和騎兵參謀等一係列參謀,具體協助參謀長負責遼東軍的戰備訓練和行軍打仗。

張石這個方案既充分借鑒了明軍傳統衛所攻防兼顧的特點,將各種兵器在小旗內混編,又借鑒了唐朝府兵製專門設立兵器參謀和專業參謀的優點,強化專業訓練和兵種訓練,方便集中使用,更體現了冷熱兵器轉型時期的務實性。

遼王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調整王府護衛的編製了,但是他知道軍事改革是個常態,冇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可言。所以,他很快就批準了張石這個王府三衛編製改革方案。

為了突出重點目標和重點方向的軍事警戒和防禦力量,在張石的建議下,廣寧的營造工匠和工程隊大部分都被派出去了,修建一係列適合一百到五百人駐守的戍城或堡壘。

宋琥的義州衛、劉顯的鐵嶺衛、宋忠的三萬衛、周興的廣寧衛各派五百人馬分批到廣寧輪訓,然後進駐各個城堡,以達到連點成線,以線控麵的效果。

沈莊的工程隊好不容易發展到有相對固定的兩千多人的規模,被無情拆分成四個工程隊。除了五百人由沈莊親自帶往長春外,五百人送往懿州,五百人送往瀋陽,先建城堡,後建營房,留在廣寧的繼續修建民居。

朝廷最初派來營建王府的三百五十名工匠已經在遼王北伐期間,就被工部以營建老朱的陵寢為由,召回了兩百人,讓遼東建設力量受到很大影響。

好在這些工匠一年來還是帶了兩百來個徒弟。就是這兩百名還未出師的徒弟和剩下的一百五十名營建工匠,也被朱植大多打發到懿州和瀋陽搞建設去了,廣寧城隻留下五十名工匠慢慢地修建廣寧城和王府。

反正負責督造王府的郭英都不在了,遼王也冇打算在廣寧長住。他已經把視角延伸到戰略位置更好的瀋陽和長春。

考慮到遼東一線兵力普遍緊張,遼西隻有宋琥將軍的義州衛還有部分兵力閒置,遼王就乾脆讓宋琥派宋瑛率一千五百名精兵前往廣寧受訓,參照中護衛的標準,訓練三營人馬後,分彆駐防義州、懿州和黑山以北的交通要道和險要關隘。後期輪訓計劃待捕魚兒之戰結束,東北局勢進一步明朗後再視情開展。

至於對瀋陽、開原以東建州女真盤踞的重點區域的清剿,張石建議等曹楚材結束對當地的偵查,並等朱大能率軍回防之後,再由朱大能會同曹楚材親自擬定作戰計劃,具體實施。

朱植覺得也隻能先是這樣。

不過,他還是指示張信和張石道:“目前當務之急是,在抓好長春屯墾的同時,把瀋陽的各項建設兼顧起來,為以後將瀋陽打造成遼東中心奠定基礎。”

二人已經不約而同地把瀋陽作為今後經營小遼東和大遼東的中心了。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