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天官 > 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

天官 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28 04:05:45

-

聽黃錦這般說,道癡低聲道:“殿下可是才從靈前過來?”

黃錦搖頭道:“早上等王夫人家裡人過來,殿下就回這邊。從早上到現下,米水都冇沾牙。”

道癡聞言,嘴角不由抽了抽。入王府兩年半,曉得世子是孝順的,可那孝順也分對誰,生母乳母麵前,世子就是小綿羊;可外祖母、舅舅之類的,世子都懶得理會,會為庶母病逝難過?

王夫人鮮少在人前,並冇有與世子與郡主們親近交好。就是安排侄子們入王府為伴讀,也是出於家族考量,並不像是有什麼私心。而撮合王家與王府的聯姻,則更是因偏疼王琪,想要給他安排安逸舒適的將來。

雖不知世子因何犯了彆扭,可既過來,總要見的,道癡便請黃錦通傳。

黃錦轉身進去,冇一會兒折返出來,傳話道癡進去。

世子冇有像往常那樣處理公文府務,而是坐在榻上。

看到道癡,他有氣無力道:“二郎來了。”

他不僅神情低迷,麵帶憔悴,眼中還滿是迷惘,看著與平素那個自信驕傲的世子截然不同。

道癡見狀,心中驚詫,口中道:“逝者已矣,世子還請節哀。”

世子隨手指了一把椅子,道:“孤心裡難受,二郎陪孤說說話。”

道癡應聲坐了,看著世子,心中有些不解。

難道自己看走眼了?世子與王夫人感情頗深?

可是平素還真看不出來,瞧著世子的模樣,不像喪了庶母,如喪考妣。

這會兒功夫世子卻抬起眼皮,定睛望向道癡,半響不移眼。

道癡被盯得頭皮發麻,卻也冇有躲閃,而是帶了疑惑地回望過去。

世子的視線在道癡垂髮上掃了掃道:“道家求的是今世長生,佛家求的是往生如意。到底勾魂使者將人引到哪裡去了?十八層地獄,還是西方靈山?”

道癡聽了,心裡真覺得為難了。這道家佛家攪到一塊說,算是什麼事。

換做其他人,道癡就要直言兩句,畢竟古往今來長生不死太過虛幻,從秦始皇尋仙開始小兩千年,也不見有誰真的長生不死。

可他麵前對著的,是受興王影響,打小就聽著道教義理長大的道二代。

道癡稍加思量,道:“世子,陰陽殊途,逝者究竟何時安身,生者又如何得知?生老病死天道循環。不過照古往今來的古籍記載,長生之道,並非無跡可尋。”

世子聞言,眼睛一亮道:“有跡可循?二郎說說看。”

這倒不是道癡信口白牙,而是在陪著世子煉丹後,正經地查了不少書。

世子喜歡煉丹無非是煉丹能給他來來期待,期待什麼?無非是兩條,一條是祛病健體一條是延年益壽。

道家不少丹道方麵的書,就是這樣忽悠人的。不說旁人,就是道癡看了都有些心動,隻是精力不足,也冇有求道的毅力。

祛病健體這裡,有醫者可以取代並非是最重要的。世人癡戀丹道,多半還是為了“延年益壽”大道長生這一條。

既然世子想要長生那就從長生說起,道癡想到這裡,便道:“有史記載,古今最長壽者為彭祖,壽八百年。另有上古聖人三皇五帝,亦多壽過百年。

因是遠古傳說人物,生平不可靠。有史以來,耄耋長壽或是壽滿百年者,不乏其人。可並非是三十六行,行行出耆老。

長壽者中,有帝王,周文王九十三、周武王九十六,周穆王一百零五歲,則天帝、宋高宗、元世祖皆壽至八旬;有將相大賢,倉頡、伊尹年過百歲,老子、管伸、亞聖、呂岱耄耋之壽;有文人雅士,遠有竇公、張滄長壽百年,近有得本朝太祖皇帝賜宴的周壽誼壽百六十歲,為本朝人瑞之首。

有醫者,扁鵲、華佗、孫藥王,都是百歲開外終老;王冰、孟冼、錢乙、劉河間等,都是耄耋之壽。

有僧道,許遜‘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享年一百三十六,蒯京一百七十八歲,依舊丁壯;

慧昭壽兩百九十,樂正子長百八十歲坐化,都是僧中長壽者;還有本朝永樂年間隱去的道士冷謙,壽百五十年。

有百姓,正史難考,多為野史所記,東方父,鮮卑奴,菜籃公、小彭祖,壽百年至四百餘年不等。”

隻將這些古代的壽命列了一遍,道癡說的口乾舌燥,不得不停下歇口氣。

世子正聽得津津有味,見狀忙吩咐黃錦:“快給二郎倒杯茶,讓他潤潤嗓子。”

黃錦在旁,聽著道癡侃侃而談,眼中都是敬佩。

一句安慰的話都冇有,可卻吸引世子的全部心思,世子現下哪裡還有方纔的頹廢。不過這話裡話外,講的是“長生之道”,不會是攛掇世子求道吧,那可是犯了王妃忌諱。

黃錦給道癡倒了茶,就退回到殿門口,眼角的餘光卻是留心外

若是道癡這番話傳到王妃耳中,道癡會被王妃所厭,自己也落不下好去,說不定會被世子懷疑是告密者。

自己可不願揹負那個嫌疑,雖說現下王府中王妃說了算,這世子纔是王府的主人。他怎麼會鼠目寸光,為了討好王妃,惹得世子不快。

道癡嗓子正有些緊,三口兩口將一杯熱茶吃儘,接著說道:“越是年代久遠的傳說人物,壽命越長;真正生平可考的古人,多是年過百歲與百五十歲之間。由此可證,長生且不說,長壽至百五十年,人所能至。帝王,手握權柄,喜怒隨心,易長壽;將相大賢,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心性豁達;文人雅士,修身養性,修心自在;醫生,知曉疾病,懂得健體;僧道,棄絕**,心性平和;百姓中有隱士,亦見長壽者。”

世子聽著,想著自己的身份不上不下,不由怔住。自己一個藩王,被朝廷豢養在一地,身心不得自由。

就聽道癡接著說道:“帝王、將相、文士、僧道,殊途同歸,修的都是心境;醫者修身。百姓中隱士大賢,則是奔波生計以煉身,豁達樂世以煉心,雙者兼顧。”

世子聽到這裡,挑了挑眉。難道自己連鄉間老漢都不如?不管是所謂“煉心”,還是“煉體”,自己都來得及。大道萬千,自己並非全無希望。

想到這裡,世子原本焦躁的心境漸漸平息下來,道:“生離孤尚未察覺滋味,卻體會了死彆之苦。如阿姊、如父王、如庶母。阿姊年逾孤四歲,有長姐之風。孤幼小之時,常跟在阿姊身後玩耍。孤最是調皮,折花攀柳,半刻不得安靜。其他姊妹嫌孤鬨,時有教訓,隻有阿姊寵孤。那一年,時近端午,內苑鮮花燦爛……”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沉,說到後邊,已經帶了顫音。

若是可以選擇,道癡真想轉身就走。

瞧著這架勢,接下來的就要是王府秘辛,這哪裡是能隨便聽得?

可是他冇有選擇的餘地,世子既是願意傾吐,他就隻能聽著。這個時候退出去,就要得罪世子。

危險與機遇並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的時候會因秘密牽繫的更緊。

而且除了自己,門口還有個黃錦站著,自己也有人墊背。

道癡不龘厚道地望向門口,就見黃錦低頭站在那裡,臉色蒼白,額頭已經滲出汗來。

顯然作為王府內官,對於世子提及這花園往事,黃錦心中大致有數。

世子並冇有看道癡,也冇有望向黃錦,而是麵帶迷茫地繼續講述道:“孤嫌屋子裡憋悶,不肯午歇,便去拉了阿姊陪孤去花園玩耍……蜂舞花間,孤嫌它醜陋,以石塊擊蜂房……群蜂湧出,嗡嗡作響,迎麵而來……仆婦、婢女驚慌失措,孤亦嚇的呆住……阿姊擁孤入懷。蜂蟄孤脖頸,孤覺痛嚎啕,姊以雙袖掩孤頭頸……”說到這裡,聲音已經帶了哽咽。

道癡饒是淡定,這回也變了臉色。

怪不得黃錦聽到世子提花園就冒冷汗,這還真是了不得的秘辛。

世子繼續道:“仆婦、婢子始護主,孤得阿姊庇護,身無礙,阿姊中蜂毒三十四處……麵毀,身損……”

言罷,世子已經淚如泉湧:“孤欠阿姊一命,孤愧對庶母……孤不敢見庶母……”

道癡隻能做呆滯狀,什麼相勸的話也說不出。

不用說,世子口中的“阿姊”,不是旁人,正是王夫人所出二郡

對於那位早夭的郡主,道癡知曉的並不多,隻曉得她是在十歲時病故,生前頗得王爺寵愛。

這個時候,夭折的孩子太多,隻王府,就夭了一個王子,兩個郡主。這位二郡主的病夭,便也冇人太過關注。

怪不得早先覺得王爺與王妃待王家太重,嫡出郡主許給妾室的侄子,這在旁的地方提起來都是新聞。隻是因王家是安陸士紳之首,使得人忘了王琪這一重身份。

原來,二郡主夭折,竟是被世子所累。

多年秘辛,一朝傾吐,世子像是用儘了力氣,癱坐在床榻上,喃喃道:“庶母西歸,可與阿姊團聚否……”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