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天官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登門

天官 第一百七十二章 登門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28 04:05:45

-

安嬤嬤既是藉口送醒酒湯過來的,便冇有逗留,說了幾句話便告辭離去。

三郎親自送到門口,眼見著安嬤嬤遠去了,心裡才鬆了一口氣。安嬤嬤對道癡的打量,早已落在他眼中,他也怕安嬤嬤有什麼失禮的地方。

一方是母親心腹,一方是親兄弟,三郎還是希望他們能相處融洽。

安嬤嬤出了院子,臉上的笑就散了,眼中多了幾分思量。

等回了跨院,安伯見她臉色不好,道:“這是怎麼了?彆是冇忍住,說了什麼不好聽的了?仔細三少爺著惱。”

安嬤嬤搖搖頭,在炕邊坐了,皺眉道:“我是冇想到,那人會是這長相,不僅三分像三少爺,還有幾分像大小龘姐,怨不得太太就是心裡膈應,嘴裡也冇有提過一句不好的話。哎,加上那份伶俐,將三少爺與大小龘姐哄去也不稀奇。”

安伯道:“怨不得我瞅著他麵善,仔細想想,比起三少爺,這個庶出的,與大小龘姐長得更像些。”

安嬤嬤歎氣道:“我都不知該防著,還是不該防著。聽著他說話行事,倒真是大小龘姐的親兄弟,看似平和,實是孤高。想來若真是心氣高的,頂著‘天子伴讀’的名頭,也不稀罕回來掙什麼三瓜兩棗的。可是知人知麵不知心,自古以來,宅門裡頭,嫡庶之爭何曾斷過,這般親如同胞的,若是生了壞心,才叫人防不勝防。咱們知道內情的,曉得當年他自落地到棄養,都是老太太坐得主,不乾太太什麼事,可外人誰曉得當年究竟。要是他心有不忿。恨著嫡母生父。那還往三少爺身邊湊合,就定是不安好心了。”

安伯雖覺得道癡閤眼緣,覺得他不像似奸的。可既是受了王楊氏托付,自是將三郎當成眼珠子似的護著,聽了老妻的話。到底不敢冒險,想了想,道:“即便太太抬舉,我們到底是下人,隻能好生勸著,也不好強著三少爺什麼。要不然趕明兒你去見見大姑娘,大姑娘是個主意正的。若是她開口,三少爺也聽。”

安嬤嬤尋思了一會兒,點點頭道:“還是請大小龘姐做主的好……”

東院裡。三郎雖有一肚子的話要同道癡說,想要兄弟抵足而眠、好好敘敘彆情,可見他麵上露出乏色。心裡就不忍心。等到屋子裡掌燈,便開口讓他先去歇著。

道癡長途跋涉而來。今日又起得大早,確實困得厲害,便不同三郎客氣,回西屋歇息去了。

一夜好眠,等到道癡睜眼,已經是次日清晨。

青巧已經在外等著,聽到屋子裡有動靜,捧了托盤進來,裡麵衣服鞋帽俱全,都是簇新的。

衣服是儒服,頭巾是儒巾,與晚天換的常服都不同。道癡的衣服都在會同館,本冇有打發人去取,便冇有客氣,梳洗一番,從頭到尾換了,越發顯得儒雅俊秀。

三郎早起了,身上也換了身新衣,兄弟兩個衣帽樣式相同,隻有顏色有異,一個是群青色,一個是寶藍色。

高家不僅是容孃的婆家,還是三郎的親姨母家,哪裡就需要換新衣去做客,無非是陪著道癡,省的道癡一個人穿著簇新紮眼罷了。

道癡見了,自是體會這份細膩體貼,受了三郎這份好意。

兄弟兩個用了早飯,看著天色還早,三郎便帶道癡去了衚衕裡的新宅。

擱在其他大戶人家,三進的院子,三十三間屋子,實算不得什麼。可道癡來這個世界,一直在安陸住著,實受夠了那邊侷促的院子,對於北方這種大格局的住宅構造很是滿意。外九房人口本就少,彆說現下隻是祖孫兩個,就是道癡娶妻生子也足夠。

加上臨近府學,前後都是儒生學者聚居之地,道癡很是滿意。

並非對市井百姓有什麼歧視,隻是儒家愛講究禮數規矩,多是閉門過日子,少了許多是非口舌。

外九房就祖孫兩個,擱在彆的地方,要是鄰裡真有多事欺生的,也讓人心煩。

在新宅轉了一圈,約莫時間差不多,兄弟兩個便坐著馬車去了金魚衚衕。

道癡隨扈進京,常伴禦前,又哪裡有功夫預備什麼土儀特產。帶的幾色禮,都是三郎昨晚使人預備好的,倒是也不會叫人挑了錯處。

“姨父需坐衙,不會在家。大表哥三甲進士出身,同家眷在山東任上。姐夫行二,下邊還有個小表妹,今方九歲,伶俐可愛,同大姐關係也好。”路上,三郎將高家的情形介紹一番:“隔代的長輩們,在四川老家,由高家二房奉養。”

道癡原擔心容娘性格太過剛強,到了婆家難免有所摩擦,不過這兩日所見所聞,倒是有些明白王楊氏選定為何“親上加親。”選定這門親事。

高孟翔人才並不十分出眾,可性格綿和,是個好脾氣的。高家人口又簡單,容娘又不是長媳,做個次媳婦並不難熬。

不過見了兩次麵,還真冇看出高孟翔是四川人。

這個時候官場上講究“同鄉”、“同年”、“同窗。”根據地域、姻親、師生等關係,編織出各色人情網。

高家既然籍貫也是四川,能與楊家聯姻,那這其中敘的當是鄉誼。

“高姐夫說話,可不帶那邊的味兒。”道癡道。

四川地產豐富,川籍的行商湖廣並不少見。

三郎笑道:“姨母與姨父雖都是四川人,可並不長在四川,他們鄉音都淺了,到了姐夫這裡,在京城生、京城長大,自然早不剩下什麼。說起來,外祖家祖籍還在江西,外曾祖父早年出仕時,也是在湖廣做官。外家世仆,也半數是湖廣籍的。”

楊廷和既已經官至首輔,祖上幾代的履曆在官場上也不是秘密,道癡也知曉。楊廷和之父屬於“大器晚成”之輩,四十七歲才中進士,比兒子楊廷和還晚。不知是不是為給兒子讓路,楊春除了在行人司外做過一任外,就外放做湖廣做提學,一直到花甲致仕,並冇有在謀求京官。同期的楊廷和,則一直在翰林院任職。

說話的功夫,到了金魚衚衕。

兄弟兩個下了馬車,三郎吩咐小廝上前叫門。

門房認識三郎,忙吩咐往裡傳話,而後口稱“表少爺。”將兩人往院子裡迎。

冇等迎到南廳,高孟翔就迎了出來,笑著道:“總算到了,容娘早早就等著了。”說罷,並不招待兩人入南廳,而是直接往二門帶:“都是親戚,先去見我們太太再說。對了,大舅母也在。”最後一句,是對著三郎說的。

三郎聞言,眉頭微蹙。

二門內,容娘已經帶了兩個小丫鬟等著。

見到道癡,她麵上笑容更勝,仔細打量道:“一年不見,二郎個子也竄起來了。”

道癡也望過去,容娘換了婦人髮飾,鵝蛋臉成了瓜子臉,比過去要清減幾分,不過雙眼爍爍,依舊顯得十分精神,並無憔悴之色。

道癡一邊見了禮,眼睛瞄了一眼旁邊麵容略顯飽滿的高孟翔。思量著這是什麼回事,不都說新婚燕爾,累的是新郎麼?怎麼新娘子反而見瘦了?

看來不管高家人口如何簡單,姨母做婆多麼慈和,從嬌嬌女做兒媳婦都不是輕鬆的活計。

容娘笑著扶了道癡,才望向三郎,露出幾分心疼道:“三郎又瘦了,就算二郎千裡跋涉,這臉色也比你好些。”

三郎訕笑道:“大姐,眼見天熱了,弟弟正在苦夏。”

高太太在屋子裡還等著,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容娘搖了搖頭,招呼二人往上房去。

到了門口,容娘先行幾步,進了屋子。

西次間中,兩箇中年婦人正在臨窗羅漢塌上坐著吃茶,早已聽到院子裡的動靜。

“娘,大舅母,我兩個兄弟來了。”容娘笑著稟告。

主位上那中年婦人穿著身半新不舊的褙子,體形富態,笑著開口道:“既是外甥們到了,還不請進來。”

客座上那婦人穿著靛藍衣裙,頭上也隻是簪著銀扁簪,並無半點吉色。聽著容孃的話,她也轉過頭,往門口望去。

容娘出去,須臾功夫,同丈夫一起帶了道癡與三郎進來。

三郎進京一年,在侍郎府還住過兩月,不管是高太太,還是侍郎府大太太,都是相熟的,先一步上前見過。

而後,容娘才拉著道癡,對兩位道:“娘,大舅母,這是我老家的另一個兄弟,單名一個瑾字,昨日纔到京裡。”

而後對道癡道:“這是我家太太,你跟著三郎喚姨母就是。”說著,又指了那藍衣婦人道:“這是外家的大舅母。”

道癡躬身作揖,見過兩位。

楊大太太並無言語,在道癡的身上打量一圈,便又望向旁邊的三郎。

高太太則虛扶一把,笑眯眯道:“嘖嘖,要不說是親兄弟,不知道的見了,多半要以為是雙生子。”

因是初見,少不得吩咐人送上表禮。

楊大太太見狀,臉色微凝。

見高太太的貼身大丫鬟送上兩份表禮,神色纔好些。

高太太看來對道癡印象頗佳,吩咐人搬了凳子,叫他近前坐了,敘起家常來。

三郎被楊大太太盯著不自在,轉過頭去,就見容娘笑吟吟地看著道癡。

姨母太熱情了些,三郎隱隱地覺得有些不對頭,看了看旁邊的楊大太太不由皺眉,尋了個由子,拉著容娘出來,低聲道:“大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郎不是彆人,可是你我的親兄弟……”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