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天官 > 第三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

天官 第三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二)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28 04:05:45

-

小九碎碎念:需要數據衝榜單,數據是由點擊、收藏、推薦票組成的,小九懇求諸位幫忙,多投幾次推薦票。

擦乾淨小臉的虎頭,瞪著一雙爛桃眼睛看著道癡,多了幾分可憐,少了幾分憨氣。

道癡想著他方纔聲音嘶啞,道:“嚎得倒是賣力氣,嗓子疼不疼?”

虎頭點了點頭,又搖頭,拍著胸口,甕聲道:“這,疼。”說話間,他像是一下子失了精神氣,耷拉下腦袋,稚嫩的臉上滿是『迷』茫。

道癡心中歎了一口氣,道:“老爹既西行,等喪事完畢,你就上山……”

虎頭聽了,立時伸直了脖子,瞪大眼睛,滿心期盼都刻在臉上:“真?”

這也是個可憐孩子,要是在其他人家,即便孩子燒壞腦殼,說話行事笨拙些,到底是親爹親孃,說不定還要多疼幾分;王老爹家情形卻是不同。

自王老爹恢複良民身份,到虎頭這一代,正好是第四代。按照大明律法,奴仆迴歸良民身份,三代後可參加科舉考試。

王老爹山居多年,雖不看重這些,可王福平、王福安兄弟,卻是將這個當成家中大事。

王家雖有宅有田,子孫亦稱得上是繁茂,可卻是無根浮萍,不過是藉著王氏宗房的照拂,在得以安居。

在王福平兄弟看來,隻要子孫後代讀書科舉,耕讀傳家,出人頭地,纔不用像現下這樣依附旁人,夾著尾巴過日子。

王家幾個適齡孩子,都在隔壁村私塾讀書。

在家族漸興之機,虎頭占著長子長孫的位置,偏生又燒壞了腦子,憨憨傻傻,難免被家人不待見。

尤其是他娘,全部心思放在虎頭那個被村裡人視為“神童”的次子身上,對虎頭不聞不問,比後孃強不了幾分。

虎頭看似憨傻,可心思純淨,最是能察覺旁人好惡。爹孃與祖父母不待見他,他就不往跟前湊。

還是大和尚,聽王老爹提及這個與道癡同齡的重長孫,便叫帶到山上,算是給道癡作伴。

幾年下來,虎頭不僅成了道癡的小跟班,同曾祖父的感情也越發深厚。

後來王老爹下山,他便隨著下山,近身服侍。

不過瞧著他現下模樣,在這個家裡待的也不痛快。

道癡點點頭,道:“自然是真的,大師父那裡,我去說,你隻要隨我走就是。”

虎頭的身板立時又直了幾分,嘴角咧得高高的:“想、大、吃……”

歡喜之下,他說話越發不利索。

道癡與他相伴長大,倒是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說大師父了。

他方纔哭的撕心裂肺,現下歡喜地冒泡。也隻有心思這般單純之人,才能這樣肆意哭笑。

道癡想想山上的老和尚,卻是添了擔心。

老和尚行事雖隨『性』從容,可王老爹畢竟不是旁人。老和尚出家為僧,連子孫後人都不提不見,卻允王老爹上山服侍,主仆兩人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老和尚年將九旬,自己下山後,西山寺裡再無旁人。要是老人家哀傷過度,要個不舒坦,身邊也冇人看顧。

想到這裡,道癡哪裡還坐得住,他立時站起身來,對虎頭道:“出去喚你二爺爺。”

虎頭也不問原因,立時點頭出去喚人。

少一時,王福安隨著虎頭進來。

道癡本意是想要同王福安打聲招呼,叫虎頭現下上山,可掃到虎頭身上的孝服,他原本到了嘴邊的話又嚥了下去,直言道:“王施主,大師父獨自在山上,我心中不安,請王施主安排人上山看看,等我回去再下山。”

王福安雖冇有見過老和尚,可卻聽老父與長兄提過,老和尚年壽已高。

聽了道癡的話,他倒是不羅嗦,應道:“好,好,小人這就打發小人家大小子上山。”

他口中的大小子,正是王家三個常上山掃灑的晚輩之一。

這會兒功夫,就有人在門口喚王福安,又有客人登門弔祭。

王福安連忙去了,道癡看向桌子上的大木魚。

《地藏經》是給亡者送功德的經文,總共兩萬餘言。正常情況下,誦經一遍,需一個時辰。

道癡這裡卻是快誦,不過即便是快誦,也不會少了半個時辰。

老和尚的交代,是代他在王老爹靈前誦百遍《地藏經》。

不知王家停靈幾日,怎麼算日子都有些趕,道癡隻好想著儘量每日多誦些。

現下是午時,到天黑之前,能誦七遍、八遍都是多說。

他心裡盤算了一下,心中有了定奪,看到虎頭的時候,少不得吩咐一句:“不許再扯著嗓子哭,老爹聽了難受。”

虎頭使勁點點頭,道:“完、了……”

這意思是告訴道癡,他已經哭完了,冇眼淚了。

道癡便不再耽擱,抱著木魚出了西廳。

王福安見狀,忙迎了過來,道:“小師父這是?”

道癡道:“誦經。”

雖說兄長走前有吩咐,出了請道癡吃茶用齋飯之外,其他的等他回來再說。

可這回道癡開口,王福安也不好攔著,便叫人在靈前鋪了墊子,請道癡入座。

不管是王家本家之人,還是外麵的弔客,這會功夫多多少少都打探出來,這小和尚是從西山下來的,少不得帶了幾分好奇望了過來。

道癡隻做未見,衝著王老爹的靈柩做了個合十禮,而後盤腿坐在布墊上。

隨著“咚咚”的木魚聲起,道癡嘴唇微動:“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

一串《地藏經》出來,旁邊的人不由都愣住。

《地藏經》是白事上最常聽的經文,聽著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道癡誦經的語速,不與時下相同。

又清又快的誦經聲,伴著木魚聲,似是成了梵樂,引得人情不自已側耳聆聽。

佛經本就晦澀難懂,靈棚內外的人卻不由地聽入了『迷』。

院子裡靜寂下來,跪著的也好,坐著的也好,都身體前傾,全心地聽著誦經……

半個時辰,彷彿眨眼而逝。

當誦經聲止住,眾人緩過心神,才發現自己方纔太入『迷』,支楞著脖子,這會兒已經僵了。

大家望向道癡的目光,多帶了敬重,再也無人因他年幼而小瞧。

道癡已經起身,轉身走向西廳。

一是為動彈動彈腿腳,二是要吃口茶潤潤嗓子。

一口氣誦完一部經,他隻覺得口乾舌燥。

院子裡又有了說話聲,王福安進來,後邊跟著兩個後生,抬著桌齋飯上來,請道癡受用。

道癡早飯用的早,這會兒腹中空空,便也不客氣,道了一聲謝,便淨手在桌邊坐下。

道癡用了齋飯,又歇了半刻鐘消消神,方再次到靈前誦經。

這會兒不等他開始,四下裡便都息了聲,都安靜地聽他誦經。

道癡十一歲,還冇有變聲,清脆童音,與木魚聲夾雜在一起,聽得大家再次走了心神。

不知不覺,半個時辰又是眨眼而逝。

道癡再次起身回西廳,一刻鐘後轉回出來。

一遍一遍,一遍一遍,院子裡人越聚越多。

來的客人捨不得走,新的客人又至。

南廳、東廳雖都設了奉茶處,可大家已經頂著烈陽,在靈棚裡安坐。

似乎聽著這誦經聲,心裡都跟著清淨了,絲毫不覺暑熱……

道癡垂下眼簾,亦是全身心誦經。

他誦了六年經,今日卻是最虔誠。

雖說他向來對鬼怪神佛之說不以為然,可此時此刻,他卻盼著菩薩真的聽到自己的誦經聲,將功德回到善良慈愛的王老爹身上。

王老爹撫養照看他數年,他能為王老爹做的,除了照看虎頭之外,也就隻有這誦經百遍……

院子外,王福平已經騎馬回來,後邊跟著兩輛馬車,還有些青衣仆從。

王福平翻身下馬,看著自己門口烏泱泱地站滿了人,動也不動,跟站門神似的,不由愣住。

聽到木魚聲伴著誦經聲,王福平心下瞭然。

旁人聽著這快誦稀奇,王福平卻是在山上聽過的。

那兩輛馬車亦都停下,王福平走到第一輛馬車前,躬身道:“老太爺,小人家到了。”

後邊馬車裡的人已經下來,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麵白有須,相貌儒雅,穿著青『色』素服,

走了過來。

王福平見狀,忙退後一步,讓出地方。

中年人衝他微微頷首,而後畢恭畢敬地掀了車簾,攙下來個鬚髮花白的老者。

王福平見自家大門都被人堵著,忙要喚人讓地方,卻是被老者開口止住。

老者已經聽到這迥異於常的誦經聲。

就連那中年人,也不知不覺中被誦經聲吸引。

王福平不敢高聲打岔,可也不好就這麼讓兩位貴客在大門外站著,忙上前小聲招呼鄉鄰讓開。

須臾功夫,大門口到靈堂之間,就讓出一條空道來。

王福平抹了一把汗,躬身伸手請貴客進門。

在木魚聲中,老者與中年人走進院子,走到靈堂前。

看著地上坐著的小小身影,老者的視線落到他的光頭上,眼中閃過幾分詫異。

他掃了旁邊的中年人一眼,那人卻聽得入『迷』,渾然不覺。

老者幽幽地歎了一口氣,望向那小小背影,不自覺地『露』出幾分憐惜……;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