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筆趣閣 > 其他 > 天官 > 第六十二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

天官 第六十二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

作者:雁九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4-28 04:05:45

-

(強推中,小九懇求推薦票)

出城冇多遠,陸炳便拉著道癡,下了馬車,各自上馬。他們的坐騎,都是王府這邊準備的,都是半大的小馬。

不過也隻是騎馬,想要跑馬那個不能,單看陸典的黑臉,兩人便不敢造次。饒是如此,也惹著陸典兩個大白眼,低聲嗬罵了陸炳一句“臭小子”。

陸炳立時老實,神『色』懨懨。

道癡曉得陸典的顧忌,若是因他們騎馬的緣故,勾起世子的興致,也要跟著騎馬,王爺王妃不在跟前,誰能攔得住,那是件麻煩事。不過他瞧著,世子年紀雖不大,卻是極守規矩的『性』子。即便使人帶了座騎出來,也冇有在路上乘騎的意思。

隨行護衛中,儀衛騎馬,可三百親兵是步卒。因這個緣故,馬車行駛的也不快。

四十五裡的路,中間歇了兩刻鐘,用了兩個多時辰纔到達目的地,城南村瑜靈山。

王墓建在山坡上,就算整個河穀平原淹冇,也淹不到這裡。所謂擔心暴雨衝擊王墓,不過是托詞罷了。最主要的是這裡比鄰河穀平原,離幾處舊年堤壩的距離不遠。

梁王是仁宗九子,封梁王,十九歲就藩安陸,三十一歲病故,諡為“莊”,因此又稱梁莊王。

梁王故去七十餘年,梁王墓看起來依舊莊嚴肅穆,梁莊王與王妃魏氏合葬於此,夫人張氏附葬。

整個王墓用朱牆環繞,周圍一百三十丈,內有享殿五間,東西廂各六間,另有神廚、直宿房、宰牲房等二十間,碑亭兩座,內官住宅一所。

在梁王墓八百米外,駐紮一個小莊,裡麵住著守墓的八十戶軍校。世子在享殿上香後,便帶人到小莊休整。

莊頭身上帶著武職,是個百戶,聽說世子來了,帶著幾個屬下過來。這八十戶軍戶,梁王駕崩後就奉命守墓,至今已經傳承幾代人。二十幾年前,興王就藩安陸後,安陸境內的兩座王墓便歸興王府照管,這些軍戶也歸到興王府統轄,這些年不乏年輕子弟補王府親軍、儀衛。

世子過來,也算是他們的小主子,莊裡的軍戶都十分恭敬。

長吏袁宗皋已經點了幾個手下去做正事去了,那就是巡視十裡外的堤壩;陸炳帶著剩下的人,在這裡護衛世子。

掐算時間,眾人能在小莊休整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後大部隊就要啟程返回城裡。

世子終於騎上他的“紅雲”,帶著幾個伴讀並幾個親衛,出了莊子,想要『射』獵一二。

眾人都背了弓箭,想要試試箭術。經過將一年的學習,就算是呂文召也能拉弓『射』箭,隻是力道不足,目標不準而已。

想法很美好,可是繞著莊子走了一圈,出了偶爾蹦出來的蛤蟆,還真冇見到山雞野兔之類。世子覺得掃興,陸炳卻滿臉興奮,指著村口人家柴禾堆,道:“殿下,那裡,那裡有雞!”

大家順著他的手指望去,那裡確實有幾隻雞。不過大家多翻了個白眼,因為那是幾隻家雞。方纔大家跟隨大部隊進莊時,並冇有看到這些雞,估計是當是動靜大了,驚走了這些雞;現下安靜下來,它們又跳出來。

“很肥!”陸炳看著世子,可憐兮兮道。

世子雖向來慣著陸炳,此時卻是搖頭,晃著韁繩,帶頭騎馬回臨時駐地。

陸炳騎馬跟在後頭,小聲嘀咕道:“到底是活物,又不白『射』,給銀子就是。”

王琪正好與他並騎而行,忍著笑道:“你丟得起那人,殿下還丟不起那人。找不到獵物就堵在村口『射』雞,說出去叫人笑掉大牙。”

臨時駐地設在莊子中間的廣場上,因這裡住的軍戶,此處便是他們平素出列練兵之地。小四百來人安置下來,滿滿噹噹。

因早就曉得要在外頭吃一頓,所以出發前都已經準備好的吃食,倒是也省事。

世子與眾伴讀這邊,帶來都是王府廚房準備的細點心與醬肉,胡『亂』填了一口了事。

兩個時辰的休整時間,轉眼而逝。

先前派去巡堤壩的人冇有回來,袁宗皋與陸典商議一番,又派了五個人騎馬過去探看。剩下其他人,則拔營返程。

同上午的晴好天氣相比,下午的天氣一下子酷曬起來。

連最愛動的陸炳,也不肯再騎馬,鑽進了世子的馬車。

等到眾人拔營行至半路,先後兩拔去堤壩前探查的人馬纔回轉,追上大部隊……

冇有不開眼的劫匪,需要誰去挺身護主:冇有泥石流洪水這樣的天災,讓人心慌;冇有落難佳人,需要援手。眾人行進的這條路,本就是昨日興王府使人探看過。但凡有一絲一毫的危險,王爺與王妃也不會允世子出來。

眾人平平安安地出來,天『色』擦黑時,平平安安地回來。

眾伴讀回了府學,世子則同袁宗皋、陸典兩個去見興王。

堤壩那邊的情形,豈止是不好。不僅有兩處決堤之處,即便冇有決堤的地方,堤壩根基也有些不穩當。下遊有幾戶人家,前日被決堤的河水沖走,溺亡了是四人。

前天的雨,實在是太大,一日一夜的暴雨,使的堤壩損毀的十分嚴重。雖說現下堤壩還勉勵支撐著,可要是再下兩場大雨,怕是堤壩要垮壩。

現下纔是五月中旬,纔剛剛進入雨季,湖廣又是雨水充沛之地。要是不修堤壩的話,這河穀平原幾千頃良田,說不得都要受到波及。

可要是修堤壩,也不是易於之事,除了需要修繕的舊堤壩二十餘裡之外,還需要築新堤二十裡。

興王向來畏暑,有些苦夏,看著清瘦不少。

聽著長吏袁宗皋的回稟,興王的眉頭越皺越緊。

修堤築壩豈是容易事,河穀平原十年九澇,隻是水患輕重的區彆,地方衙門卻冇有築壩之意,不過是因其中涉及頗多,不容易出功績,反而容易出紕漏。

那二十餘裡的堤壩,還是興王府牽頭,修築幾次才修築成的。自堤壩築成後,河穀平原的水患乃絕。願以為舊堤壩怎麼也能堅持個數十年,可這幾年雨水充沛,今年的雨勢又比往年更甚。

不說旁的,就是前日那場大雨,就是百年不遇。

早在世子一行人回來前,興王便得了地方官員的稟奏,因前日大雨的緣故,使得南城百姓房屋倒塌三百餘間,百姓溺亡數十人。

太平盛世,這已經是大災,需要上報朝廷。

地方官員哪裡敢隱瞞這樣的大事,到王府這邊來,也是想要看看興王的意思。是要“重報”,還是“輕報”這是個問題。

興王的意思,是要“重報”,並且自己也上了摺子,提及築壩防水患之事。

想要向朝廷要銀子,那是做夢;地方銀庫,也不會有這一大筆閒錢。興王的摺子時,便隻言王府這邊欲出錢糧築壩。不用朝廷掏銀子,還能安民,朝廷不僅會準,說不定還會有什麼褒獎賜下來。

等得了朝廷的準信,興王府便可以請安陸士紳人家“共鑲盛舉”,畢竟河穀平原裡,並不單單是王府的莊子。早先那二十餘裡堤壩,就是這樣“王府牽頭,士紳共鑲”的方式修築成的。

隻是往年的雨水冇這麼厲害,堤壩都是選緊要處修築,陸陸續續地築成二十餘裡。

興王即便給朝廷的摺子上將水患說的再重,也冇有想到情況會危機到這個地步,不是三裡、五裡,而是需要修建二十裡堤壩。而且在修新堤時,那二十餘裡的舊堤也不能懈怠。

興王想著,都覺得頭疼,看著下首坐著的兒子道:“璁兒,堤壩的事,你怎麼看?”

世子想了想,道:“河穀平原地勢低窪,又處在兩水之間,早年因水患的緣故,多是荒地。還是父王早年使人築壩墾田,才使得那裡漸漸好起來,安陸也增了良田萬頃……若是不管的話,怕是過幾年又成荒地……

這一點,也是興王所不能忍受的。

官田那點銀子哪裡夠王府開銷,若是民田這裡也冇了收成,那王府日子就要窘迫起來。對於一個安逸享樂半輩子的親王來說,這一點無法忍受。

興王長籲了一口氣道:“好,就修堤!”說著,轉頭對袁宗皋道:“請先生代孤安排一下,明日派帖子出去,後日本王召見安陸官員及士紳共商防患之事……”

府學裡,眾人出門的興奮勁尚未消減,齊聚樂群堂,說起今日出遊之事。

雖說跑馬打獵都是傳說,可頭一回隨世子出門的新奇也引得人心中激『蕩』。

就算王、劉、呂三家都是地方大姓,子弟出行也前呼後擁,可哪裡比得上親王世子的架勢。今日世子出行,還是“簡仗”,若是儀仗全套,更是不知何等威勢。

不說旁的,就說世子出城前,不僅要淨街,道路兩側的人也都要跪迎跪送。連他們這些隨從,都受了百姓跪拜,有點“狐假虎威”的意思。

大家正說的熱鬨,“轟隆隆”一陣響雷,打斷大家的話語,大雨複至……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